• 中医学基础 亚健康专业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医学基础 亚健康专业

50 9.4折 53 九五品

仅1件

北京通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瞿岳云 主编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ISBN9787802315426

出版时间2009-0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267页

字数99999千字

定价53元

上书时间2024-04-17

灵感飞驰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商品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中医学基础 亚健康专业
定价:53元
作者:瞿岳云 主编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4-01
ISBN:9787802315426
字数:431000
页码:267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中医学基础》为亚健康专业系列教材之一。
内容提要
本书为亚健康学科体系的辅修内容之一,系统介绍了中医的阴阳学说、五行学说、气血津液学说、脏象学说、病因病机学说、体质学说、经络学说、治则与治法、预防和养生学说、诊法、辨证等中医基础理论。  本书的读者对象主要为亚健康师学员和教师;从事公共健康的专业咨询管理人员;健康诊所经营管理人员;从事医疗、护理及保健工作人员;从事保健产品的生产及销售工作人员;从事公共健康教学、食品教学的研究与宣教人员;大专院校学生及相关人员;有志于亚健康事业的相关人员。
目录
绪论  一、亚健康领域的中医优势  二、中医基础理论概论章  亚健康与中医未病学  节  亚健康概论    一、健康的概念    二、中医的健康观    三、亚健康概论  第二节  未病学概论    一、“未病”的概念    二、“未病”的含义    三、“未病”的现代观    四、“未病学”的形成  第三节  亚健康与未病学    一、亚健康中医理论源流    二、中医对亚健康的认识    三、亚健康发生的常见原因    四、亚健康状态的临床表现    五、未病学对亚健康研究的作用    六、未病学与亚健康研究的互补性    七、未病学针对亚健康状态的干预原则    八、未病学指导下的亚健康干预第二章  中医阴阳五行学说  节  阴阳学说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第二节  五行学说    一、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    二、五行的生克规律    三、五行的乘侮规律    四、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第三节  亚健康与阴阳五行学说第三章  中医藏象学说  节  五脏    一、五脏之心    二、五脏之肺    三、五脏之脾    四、五脏之肝    五、五脏之肾  第二节  六腑    一、六腑之胆    二、六腑之胃    三、六腑之小肠    四、六腑之大肠    五、六腑之膀胱    六、六腑之三焦  第三节  奇恒之腑    一、奇恒之腑——脑    二、奇恒之腑——髓    三、奇恒之腑——骨    四、奇恒之腑——脉    五、奇恒之腑——女子胞  第四节  脏腑之间的关系    一、脏与脏的关系    二、脏与腑的关系    三、腑与腑的关系  第五节  亚健康与藏象学说    一、亚健康与心脏功能失调    二、亚健康与肾脏功能失调    三、亚健康与脾脏功能失调    四、亚健康与肝脏功能失调第四章  中医气血津液学说  节  气    一、气的概念    二、气的生成    三、气的功能    四、气的运动    五、气的分类  第二节  血    一、血的概念    二、血的生成    三、血的功能    四、血的运行  第三节  津液    一、津液的概念    二、津液的代谢    三、津液的功能  第四节  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一、气与血的关系    二、气与津液的关系    三、血和津液的关系  第五节  亚健康与气血津液学说    一、中医正气学说    二、正气不足是亚健康状态的主要内因    三、扶护正气调治亚健康第五章  中医经络学说  节  经络学说概论    一、经络的基本概念    二、经络系统的组成  第二节  十二经脉    一、十二经脉的名称分类    二、十二经脉的走向和交接规律    三、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    四、十二经脉的循行  第三节  奇经八脉    一、奇经八脉的概念    二、奇经八脉的循行及生理功能  第四节  经络的生理功能及应用    一、经络的生理功能    二、经络学说的应用第六章  中医病因病机学说  节  病因学说    一、外感病因    二、内伤病因    三、病理产物性病因  第二节  病机学说    一、发病原理    二、基本病机  第三节  亚健康与病因病机学说    一、亚健康与情志病因    二、亚健康与起居饮食病因    三、亚健康与劳伤病因第七章  中医体质学说  节  中医体质学说概论    一、中医体质的概念    二、中医体质的分类    三、体质与发病    四、体质与证的相关性  第二节  亚健康与中医体质学说    一、体质与亚健康的发生    二、体质类型与亚健康的表现类型    三、亚健康中医体质的临床特征    四、亚健康的中医体质调理预防第八章  中医诊法学说  节  望诊    一、全身望诊    二、局部望诊    三、望舌  第二节  问诊    一、问诊的内容    二、问现在症状  第三节  切诊    一、脉诊原理    二、常见病脉  第四节  闻诊    一、听声音    二、嗅气味  第五节  亚健康与中医诊法学    一、亚健康诊断的参考标准    二、亚健康的中医诊断及其优势    三、亚健康的中医诊断应注重问诊第九章  中医辨证学说  节  八纲辨证    一、八纲基本证候    二、八纲证候间的关系  第二节  气血津液辨证    一、气病辨证    二、血病辨证    三、津液病辨证  第三节  病因辨证    一、六淫辨证    二、情志辨证  第四节  脏腑辨证    一、心病辨证    二、肺病辨证    三、脾病辨证    四、肝病辨证    五、肾病辨证    六、胃肠胆膀胱病辨证    七、脏腑兼病辨证  第五节  亚健康与中医辨证学    一、亚健康与中医的证    二、亚健康与潜证、前证、显证    三、亚健康与血虚、瘀血证体质    四、亚健康的证候类型    五、亚健康状态的中医实证    六、亚健康状态的证候需要规范第十章  中医治则治法与预防养生学说  节  治则治法    一、治病求本    二、正治与反治    三、病治异同    四、治标与治本    五、扶正与祛邪    六、调整阴阳    七、三因制宜  第二节  预防养生    一、未病先防    二、既病防变  第三节  亚健康综合干预与中医养生学    一、亚健康综合干预的原则    二、综合干预与中医养生
作者介绍

序言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