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汉章针刀医学传承与发扬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朱汉章针刀医学传承与发扬

86 48 九五品

仅1件

北京通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田存好,权伍成 著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ISBN9787513212458

出版时间2013-05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308页

字数99999千字

定价48元

上书时间2024-04-16

灵感飞驰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商品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朱汉章针刀医学传承与发扬
定价:48元
作者:田存好,权伍成 著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5-01
ISBN:9787513212458
字数:276000
页码:30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本书有五大看点:  ※以筋膜、韧带挛缩硬化为主要病变,针刀操作方法以切开为主。  ※以直径0.4~0.6mm的细针刀为主,一些特别严重的病变需用0.7mm以上的粗针刀。  ※将整体观和辨证论治融于针刀医学的诊断和治疗。  ※系统而全面地讲述养生方法的重要性,并与针刀相结合。  ※以部位为纲,详细讲述某一部位所出现的症状及所有病因,每种病因用什么方法去解除。
内容提要
本书的新理论及治疗方法基本上都是朱汉章教授提出来的,由其研究生重新整理,将其提出的新理论及治疗方法进一步研究,进行深化和延伸,并且结合主编多年的针刀临床诊断和治疗经验进行发挥。  本书所讲述的内容有对针刀医学许多旧理论及方法的否定,而且与其他学科相融合,将中医整体观及辨证论治融于针刀治疗,并令疗效有了质的飞跃。
目录
部分 理论篇章 四大基本理论的延伸节 闭合性手术的理论第二节 骨质增生新的病因病理第三节 关于经络实质的新理论第四节 慢性软组织损伤的新理论第五节 筋膜理论第六节 疼痛产生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第二章 针刀医学临床中的整体理论与辨证论治节 整体理论第二节 辨证论治第三章 针刀治疗内科病理论的深化节 慢性内科病并非终身病第二节 慢性内科病的病因病理第四章 针刀治病原理节 松解作用第二节 激发人体修复作用第五章 针刀操作方法第六章 针刀注意事项第七章 针刀医学与养生方法结合节 针刀医生离不开养生方法第二节 患者离不开养生方法第三节 简单有效的养生方法第二部分 治疗篇第八章 头颈部疾病相关症状节 头痛第二节 头晕第三节 视力及听力异常第四节 恶心、呕吐第五节 上肢及下肢症状第六节 胸闷、气短第七节 血压异常第八节 心脏不适第九节 出汗异常第十节 失 眠第十一节 局部症状第十二节 其他症状附1:头颈部疾病的治疗方法附2:典型病例附3:小结第九章 背部疾病相关症状附:典型病例第十章 腰骶部疾病相关症状节 单纯腰痛第二节 下肢症状第三节 间歇性跛行第四节 相应内科病的症状附1:腰骶部疾病的治疗方法附2:典型病例第十一章 肩部疾病相关症状附:典型病例第十二章 肘部疾病相关症状附:典型病例第十三章 腕部疾病相关症状第十四章 腱鞘炎附:典型病例第十五章 臀部疾病相关症状附:典型病例第十六章 膝部疾病相关症状节 有明显的压痛点第二节 不能下蹲第三节 膝关节冷痛第四节 关节肿胀第五节 膝关节腔内疼痛第六节 关节内游离体第七节 术后康复锻炼附:典型病例第十七章 踝部疾病相关症状第十八章 股骨头坏死附:典型病例第十九章 类风湿性关节炎及强直性脊柱炎附:典型病例第二十章 肥 胖附:典型病例第二十一章 其他杂症节 掌指关节背侧关节囊及筋膜损伤第二节 生产或流产后出现的诸多病症附:典型病例第三节 小腿筋膜腔综合征附:典型病例第四节 骨头点处疼痛第五节 某部位麻木附:典型病例第六节 上腹或下腹某部位胀痛附:典型病例第三部分 附 录附录1:答医生和患者问疼痛疾病能除根吗,治愈后还复发吗?治愈后为什么很快复发,而且复发率很高?治疗期间可以干活吗?针刀治疗足跟痛为什么有些无效果或很快复发?针刀治疗膝关节疼痛为什么有些没有效果或很快复发?针刀配合中西医药物治疗股骨头坏死为什么效果总是不理想,有的甚至一点效果都没有?针刀配合中西医药物治疗类风湿及强脊炎为什么效果总是不理想,有的甚至加重?臀部疼痛,针刀松解压痛点很多时候效果不理想,有时还会加重,为什么?针刀治疗单纯腰痛疗效肯定,但也有一部分患者效果不好,或易复发,为什么?针刀治疗肩胛骨内上角部位疼痛很多时候效果不佳,有的甚至无一点效果,为什么?针刀治疗头晕为什么有时没有效果,有时还会加重?针刀治疗颈腰椎引起的四肢麻木很多时候效果不好,为什么?针刀治疗肩部疼痛有不少患者效果不明显,什么原因?针刀治疗网球肘疗效肯定,但有些患者效果不好或易复发,为什么?针刀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效果并不是很好,为什么?针刀治疗头痛疗效肯定,但也有一些患者疗效不佳,甚至一点效果也没有,为什么?同一种疾病用很多方法都能缓解或痊愈,为什么?针刀的粗细应如何辨证选择应用?附录2:针刀术后出现的各种反应主要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主编田存好,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任北京翰林堂中医药研究院院长。其为朱汉章教授亲自培养的第二届针刀方向硕士研究生。其努力研究针刀医学,并将此技术在各地推广,手把手教出的学生遍布全国。  第二主编权伍成,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市武警总队第二医院理疗科医师,任北京翰林堂中医药研究院名誉院长,应邀担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针刀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等职务。其为朱汉章教授亲自培养的届针刀方向硕士研究生。其将中医理论融于针刀治疗中,临床疗效好,来诊病人不断。
序言
  1976年,恩师朱汉章发明针刀医学(原来为小针刀疗法),其独到的理论及治疗方法令很多不治之症变为可治,将难治之症变为易治,很好的临床疗效也验证了新理论及新方法的科学性,也因此在短短20多年里发展成为一门医学新学科,并出版了专著《针刀医学原理》,针刀器械也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朱老师将毕生精力奉献于针刀医学,针刀医学并非简单的理论和治疗,而是形成了一种思想体系,即朱汉章思想,不仅包括针刀医学一整套理论、治疗及护理规范,还包括朱老师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勇于创新及敢于怀疑的思维方法、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心追求真理而不辞劳苦的坚强毅力,以及诲人不倦和普救众生的慈悲之心,所有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努力传承和发扬的。但在传承和发扬的过程中,很多人出现了问题。  传承方面,第一是错误的传承,第二是不发扬的传承。不少医生通过培训班学习或自学后并没有完全理解针刀治病的原理,而是根据自己的想法去治疗。比如治疗骨质增生,有的医生并不是去治疗病变软组织,而是想尽一切办法将骨质增生去除掉,这必然达不到理想的效果,甚至无效或加重。还有很多医生传承得还不错,却墨守成规,不去发展和完善,看到其他医生的治疗方法和《针刀医学原理》中讲的不同就反对或痛斥,还扣上欺师灭祖的罪名,朱老师一生不停地研究,就是为了继续完善理论,令治疗方法更加安全、简单而有效,这必然和以前的方法有所不同,是不是将朱老师也扣上欺师灭祖的帽子呢?尊重老师本没有错,但故步自封,不求发展,就违背了恩师的意愿,也是不可取的。  发扬方面,第一是错误的发扬,第二是不传承的发扬。不少医生经过学习对针刀有一定的理解,但在发扬方面出现了方向性的错误,例如将目前所有治疗疼痛的方法毫无目的地都用上,以及过于注重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等局部病变,忽视了软组织病变及整体观。还有很多医生并没有按照朱汉章思想来发扬,例如  发明圆钝形针具将挛缩的筋膜及韧带进行剥离,我们知道这些病变切开效果最好,而剥离作用不大。  也有一些医生传承及发扬做得都很不错,也因此而执著,另立门派,吹嘘自己发明的某种方法是最好的,甚至称朱汉章老师的方法已经过时了,弄得针刀界一盘散沙,而且面对如此多的治疗方法,学生们也无所适从,不知哪个方法好,这势必会影响针刀医学的发展及推广。在此,我只能说,每个方法都有其可取之处,哪个方法好谁说了都不算,只有疾病说了算。故对病因病理进行全面而透彻的认识是关键中的关键,只有明白疾病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用什么方法及配合什么方法才有目的性及针对性,才能达到最佳的疗效。  其实,朱汉章老师后期对针刀医学也有了新的感悟,对以前的一些旧理论及方法提出了大胆的否定,如软组织损伤并非以粘连为主,而是以挛缩为主,治疗方法也不能以剥离为主,而是以切割为主。之后,朱老师派自己的几个研究生分别进行临床及实验室研究,力求研究出更加完善的科学理论及更加安全、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已有所突破,逐渐成书。但朱老师突然仙逝,因少了朱老师的指导,其研究进程慢了许多,几个研究生继续努力着,最终达成恩师的心愿。本书从2003年开始编写,至今已有10年,由于本书所讲述的内容是对针刀医学以前一些旧理论及方法的完善或否定,所以我们必须尽量保证每句话都让人信服,故进行了仔细地校对,一直推迟到现在,终于与大家见面了。  书中很多理论并没有直接进行阐述,而是详细论述了如何进行研究的全过程,目的是引领大家的思维,犹如自己在研究,这样能培养出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很重要,是能否取得更大成就的关键。  本书所讲述的理论及治疗方法都是经过多年临床及实验室研究验证的,对于一些仍没有得到证实的理论,我们提出假说,需要我们的共同努力,继续深入研究。  我们力求精简,其他书籍已有的生理病理、解剖等知识不再赘述(一些需要特别指出的除外),这样不仅节省篇幅,还能节省大家的时间和精力。  本书打破以疾病为中心进行横向论述的常规,而是按照症状进行纵向论述,某一个症状的出现有几个原因,每个病因用相应的方法分别去解除,这样大家在治疗中更容易全面考虑,更能准确地找到根本病因,从而减少误诊误治的几率,提高疗效。同时,特别提出将整体观及辨证论治用于针刀治疗,并提出针刀与养生相结合。此外,本书还列举了许多失败病例,这在以往书籍中也是很少见的。我的朋友及学生对于列举这么多失败病例有些担心,认为这可能会让读者认为我们的理论及技术不行。其实这个担心是没有必要的,即便是非常有名的专家也会有失败的病例,我们也不例外。书中讲的是我们的最新理论及技术,必然有很多成功病例,但学习针刀的人士,尤其是初学者更需要失败的病例,大家能从失败病例中吸取教训及经验,才能避免更多不该出现的问题。本书也列举了很多特殊的成功病例,起初治疗时无效,经过反复研究和辨证,最后将疾病治愈,这种思维方式以及遇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非常重要。  《朱汉章针刀医学传承与发扬》的成功出版离不开患者的大力配合、家人和朋友的鼓励以及我的学生和针刀界同仁的大力支持,尤其是原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针刀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邹立国老师、朱老师的妻子才婉茹老师,在此深表感激。还有和我一起走过风风雨雨的杨友志、杨德宽、吴柯、杨明涛等人,为针刀技术的推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此也深表感谢。本书虽编写严谨,但不妥或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望各位专家、老师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以便再版时修订提高。希望我们能团结起来,不为个人名利,一心追求真理,共同将中医及针刀医学发扬光大,为百姓的健康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