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伤寒论》注评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伤寒论》注评

56 9.7折 58 九五品

仅1件

北京通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中医研究院研究生班 编著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ISBN9787513201797

出版时间2011-0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522页

字数99999千字

定价58元

上书时间2024-04-16

灵感飞驰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商品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伤寒论》注评
定价:58元
作者:中医研究院研究生班 编著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1-01
ISBN:9787513201797
字数:760000
页码:52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伤寒论注评》是我班1978年级的中医研究生在学习研究《伤寒论》的过程中集体编写的。全书按宋·赵开美本条文排列顺序逐条加以评注,其编写体例是继每条原文后,分列[校勘][词解][句解][提要][选注][评述]等项,对附有方剂的条文每方之后复列[方解][验案][评述]等项目。条文及方剂的(评述]部分多能集中反映作者的学习研究心得,而[验案]一项则选择前贤应用经方佳案予以评析,以期理论联系实际,为临床服务。
目录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1~30条)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31~127条)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128~178条) 辨阳阴病脉证并治(179~262条)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263-272条)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273~280条)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281~325条)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326~38l条) 辨霍乱病脉证并治(382-391条) 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392~398条) 附录一条文索引附录二方剂索引
作者介绍
《金鉴》:名日桂枝汤者,君以桂枝也。桂枝辛温,辛能发散温通卫阳;芍药酸寒,酸能收敛,寒走阴营。桂枝君芍药,是于发汗中寓敛汗之旨;芍药臣桂枝是于和营中有调卫之功。生姜之辛,佐桂枝以解表;大枣之甘,佐芍药以和中。甘草甘平,有安内攘外之能,用以和中气,既以调和表里,且以调和诸药。以桂芍之相须,姜枣之相得,籍甘草之调和,阳表阴里,气卫血营,并行而不悖,是则刚柔相济,以相和也。而精义在服后须臾啜稀粥,以助药力,盖谷气内充不但易为酿汗,更使已人之邪,不能少留,将来之邪,不得复人也。又妙在温覆令一时许。絷絷微似有汗,是授人以微汗之法也。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是禁人以不可过汗之意也。此方为仲景群方之冠,乃解肌发汗、调和营卫之第一方也。凡中风伤寒,脉浮弱,汗自出,而表不解者,皆得而生之。其他但见一二证即是,不必悉具也。此汤倍芍药、生姜,加人参名“桂枝新加汤”,用以治营表虚寒,肢体疼痛。倍芍药加饴糖,名“小建中汤”,用以治里虚心悸。腹中急痛再加黄芪,名“黄芪建中汤”,用以治虚损、虚热、自汗、盗汗。因知仲景之方,可通治百病也。若·服汗出病差,谓病轻者,初服一升病即解也。停后服不必尽剂,谓不可再服第二升,恐其过也。若不汗更服依前法,谓初服不汗出未解,再服一升,依前法也。又不汗后服,谓病仍不解,后服第三升也。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谓服此将三升,当小促其服亦不可太缓,以半日三时许为度,令三服尽始适中,其服之宜也。若病重者,初服一剂三升尽,病不解,再服一剂,病犹不解,乃更服三剂,以一日一夜周十二时为度,务期汗出病解而后已。后凡有日依桂枝汤法者,即此之谓也。     方有执:微火者,取和缓不猛,而无沸溢之患也。滓,淀鋈也,古人药大剂,釜铛中煮,绵绞漉汤,澄泸取清,故日去滓。啜,大饮也。絷絷,和润而欲汗之貌。微似二字,为要紧,有影无形之谓也,不可禁止之词也。如水流漓,言过当也,病必不除,决言不遵节制,则不效验也。    柯韵伯:此为仲景群方之魁,乃滋阴和阳,调和营卫,解肌发汗之总方也。凡头痛发热,恶风恶寒,其脉浮而弱,汗自出者,不拘何经,不论中风、伤寒、杂病,咸得用此发汗。    曹颖甫:方用桂枝以通肌理达四肢,芍药以泄孙络,生姜、甘草、大枣以助脾阳。又恐脾阳之不动也,更饮热粥以助之,而营阴之弱者振矣。营阴之弱者振,然后汗液由脾而泄于肌腠者,乃能直出皮毛,与卫气相接,卫始无独强之弊,所谓阴阳自和自愈者也。    ……
序言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