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G:开启未来无线通信创新之路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5G:开启未来无线通信创新之路

17 2.5折 68 九五品

仅1件

北京通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赵绍刚 编著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1310416

出版时间2017-03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356页

字数99999千字

定价68元

上书时间2024-04-11

灵感飞驰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商品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5G:开启未来无线通信创新之路
定价:68.00元
作者:赵绍刚 编著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3-01
ISBN:9787121310416
字数:356000
页码:35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重点对5G无线系统的五大关键技术——大规模天线、新型多址技术、新型波形、毫米波通信、轨道角动量复用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对其性能进行对比分析,使读者对5G无线网络关键技术有更直接、更具体、更全面的认识。首先对5G网络进行简要介绍,让读者对5G系统的需求有个基本了解,然后对大规模天线、新型多址技术、新型波形技术、毫米波通信、轨道角动量复用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对其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
目录
章 5G简介:无线网关键技术11.1  为什么需要5G11.2  什么是5G61.3  5G的应用81.4  5G标准化91.5  5G的挑战101.6  5G网络关键技术121.6.1  大规模天线阵列(Massive MIMO)技术141.6.2  新型多址技术151.6.3  新型波形技术171.6.4  全频谱接入:毫米波技术191.6.5  基于轨道角度动量的传输技术201.7  小结21参考文献21第2章 大规模天线阵列系统232.1  大MIMO系统的优势242.2  大维度下的信道硬化252.3  技术挑战和解决方法282.3.1  独立空间维度的有效性282.3.2  大量天线和RF链路的放置292.3.3  低复杂度的大MIMO信号处理302.3.4  多小区操作32参考文献33第3章 大MIMO系统的编码与检测343.1  空间复用353.2  空时编码363.2.1  空时分组码373.2.2  高码率NO-STBC393.2.3  基于循环可除代数(Cyclic Division Algebras,CDA)的NO-STBC393.3  空间调制413.3.1  SM机制413.3.2  SSK423.3.3  GSM433.4  大MIMO系统信号检测483.5  系统模型513.6  检测523.7  线性检测533.7.1  MF检测器533.7.2  ZF检测器543.7.3  MMSE检测器553.8  干扰抵消563.8.1  V-BLAST检测器563.9  LR辅助的线性检测583.9.1  LR辅助的检测583.9.2  SA算法593.10  球译码643.10.1  算法65参考文献69第4章 大MIMO系统信道模型704.1  分析信道模型714.1.1  基于空间相关的信道模型714.1.2  基于传播的信道模型754.2  空间相关对大MIMO性能的影响794.2.1  针孔效应814.2.2  空间相关对局部搜索检测器性能的影响814.3  信道模型标准化844.3.1  IEEE 802.11 WiFi模型864.3.2  3GPP LTE模型874.4  大MIMO系统测量活动894.4.1  12×15MIMO室内测量894.4.2  16×16MIMO都市室外测量904.4.3  32×64室内测量914.4.4  16×16室内测量914.4.5  16×32室内测量914.4.6  24×24和36×36MIMO立方体924.4.7  8×16室外到室内测量934.4.8  128天线阵列的测量944.5  紧凑天线阵列954.5.1  PIFA964.5.2  PIFA作为阵元的紧凑天线阵列984.5.3  MIMO立方体98参考文献100第5章 非正交多用户叠加与共享多址技术1015.1  引言1015.2  非正交多用户多址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特征1025.2.1  非正交多用户叠加改善频谱效率1025.2.2  非正交多用户多址技术支持大连接1055.3  下行非正交多用户传输1075.3.1  无Gray映射的直接叠加1075.3.2  具有Gray映射的叠加1085.4  上行非正交多址技术1175.4.1  LDS-CDMA/OFDM1185.4.2  SCMA1195.4.3  MUSA1225.4.4  PDMA129参考文献131第6章 非正交多址(NOMA)概念与设计1336.1  引言1336.2  NOMA概念1346.2.1  下行NOMA1346.2.2  上行NOMA1376.3  NOMA优势和驱动力1396.4  NOMA接口设计1406.4.1  下行NOMA1406.4.2  上行NOMA1426.5  对MIMO的支持1456.5.1  下行NOMA1456.5.2  上行NOMA1486.6  NOMA性能评估1506.6.1  下行NOMA1506.6.2  上行NOMA1576.7  小结162参考文献163第7章 5G中的新波形技术1657.1  新波形1657.1.1  滤波器组多载波(Filter Bank Multi Carrier,FBMC)1667.1.2  通用滤波多载波(Universal Filtered Multi Carrier,UFMC)1747.1.3  通用频分复用(Generalized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GFDM)1777.1.4  滤波OFDM(Filtered OFDM,f-OFDM)1817.2  新调制1837.2.1  频率正交幅度调制(Frequency and 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FQAM)1847.3  超奈奎斯特通信(Faster Than Nyquist,FTN)1857.4  无线完全双工技术189参考文献191第8章 灵活支持5G物理层的新波形:GFDM1928.1  5G应用场景对灵活波形的需求1948.1.1  比特管道通信1958.1.2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1968.1.3  触摸因特网1968.1.4  无线区域网(Wireless Regional Area Network,WRAN)1978.2  GFDM原理和性能1978.2.1  GFDM波形1988.2.2  GFDM的矩阵表示2008.2.3  连续干扰消除(Successive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SIC)2058.2.4  使用Zak变换的接收滤波器设计2068.2.5  低OOB辐射的解决方案2108.2.6  GFDM符号差错率性能分析2148.3  GFDM的偏置QAM2218.3.1  时域OQAM-GFDM2228.3.2  频域OQAM-GFDM2258.4  使用预编码的增强灵活性2268.4.1  每个子载波的GFDM处理2268.4.2  每个子符号的GFDM处理2288.4.3  GFDM的预编码2298.5  GFDM的发射分集2338.5.1  时间反向STC-GFDM2348.5.2  全面线性均衡器(Widely Linear Equalizer,WLE)STC-GFDM2408.6  支持LTE资源栅格的GFDM参数化2468.6.1  LTE时频资源栅格2468.6.2  支持LTE时频栅格的GFDM参数2478.6.3  GFDM信号与LTE信号的共存2498.7  GFDM作为框架支持各种波形2508.8  小结255参考文献255第9章 基于毫米波通信的网络架构、模型和性能2579.1  引言2579.2  频谱2589.3  波束跟踪2619.4  具有角度变量的信道模型2639.5  UAB网络架构2689.5.1  以负荷为中心的回传(Load-Centric Backhauling,LCB)2699.5.2  多频传输架构2729.6  系统容量2739.6.1  MIMO预编码2739.6.2  性能评估275参考文献2760章 毫米波无线传播特征27810.1  引言27810.2  传播特性27910.2.1  高方向性27910.2.2  噪声受限的无线系统28110.3  传播模型和参数28310.3.1  路径衰耗模型28310.3.2  毫米波特定衰耗因子28510.4  链路预算分析28810.4.1  基于香农容量的计算28810.4.2  60GHz毫米波基于IEEE 802.11ad基带参数的计算28910.5  小结295参考文献2951章 室外环境毫米波通信特征29711.1  引言29711.2  毫米波信道特征29911.2.1  自由空间传播30011.2.2  大尺度衰落30111.2.3  小尺度衰落30811.2.4  车载环境下的毫米波特性31011.3  毫米波传播模型31211.3.1  基于几何的随机信道模型31211.3.2  封闭自由空间参考路径衰耗模型31311.3.3  射线跟踪仿真模型316参考文献3162章 基于轨道角度动量(OAM)的无线通信31812.1  承载OAM的EM波31812.2  OAM到RF通信的应用32012.3  OAM波束的产生、复用和检测32212.3.1  OAM波束的产生和检测32212.3.2  OAM波束的复用和解复用32412.4  使用OAM复用的无线通信32612.4.1  使用高斯波束和OAM波束的无线通信32612.4.2  使用OAM和极化复用的32Gb/s毫米波通信32612.4.3  空间复用和OAM复用组合的16Gb/s毫米波通信32812.4.4  OMA信道的多径效应33212.4.5  基于贝塞尔波束的OAM通信338参考文献341
作者介绍
赵绍刚:博士,2000年9月至2002年4月,研究生期间实验室与大唐合作从事WCDMA NodeB的研发;2005年7月至今,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网络部。
序言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