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络虚拟化技术完全指南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网络虚拟化技术完全指南

21 2.1折 99 九五品

仅1件

北京通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敖志刚 编著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1265617

出版时间2015-0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635页

字数99999千字

定价99元

上书时间2024-04-10

灵感飞驰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商品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网络虚拟化技术完全指南
定价:99元
作者:敖志刚 编著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8-01
ISBN:9787121265617
字数:760000
页码:635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网络虚拟化的大全宝典——主要包括:虚拟化基础知识、网络虚拟化基础、虚拟机、服务器虚拟化技术、桌面虚拟化技术、存储虚拟化、链路虚拟化、路由器虚拟化、虚拟交换机、云计算与虚拟化技术,以及云计算资源虚拟化技术。解读网络虚拟化——系统和全面地反映了网络虚拟化的精髓、核心内容、基础知识、技术原理、系统构建、体系架构、设计思路、实现方法、部署策略、模式模型、典型案例、主要协议、管理平台、研究现状和新发展方向。大规模分布式系统架构基础!云计算与虚拟化技术书!
内容提要
本书系统和全面地反映了网络虚拟化的精髓、核心内容、基础知识、技术原理、系统构建、体系架构、设计思路、实现方法、部署策略、模式模型、典型案例、主要协议、管理平台、研究现状和新发展方向。详细论述了虚拟机的监控、热备份、动态迁移和自动部署;存储器件的动态分区和整合;资源的提供、发现、监控、选择、调度和部署;对链路聚合、虚拟接口切分、硬件分割和隔离、设备逻辑组合、虚拟集群及虚拟映射等关键技术。主要涉及网络虚拟化基础、虚拟机、服务器虚拟化、桌面虚拟化、存储虚拟化、链路虚拟化、路由器虚拟化,以及虚拟交换机、云计算及资源虚拟化等内容。
目录
章  虚拟化基础知识11.1  虚拟化的概念与优缺点11.1.1  虚拟化的含义11.1.2  虚拟化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31.2  虚拟化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展望51.2.1  虚拟化发展历程51.2.2  虚拟化技术的应用121.2.3  虚拟化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展望141.3  虚拟化分类171.3.1  从实现层次分类171.3.2  按应用领域分类191.3.3  按照可虚拟化的资源不同分类221.3.4  按系统虚拟机采用的技术不同分类241.3.5  按抽象对象的不同进行分类281.4  虚拟化的设计与实现301.4.1  虚拟化评估和设计流程301.4.2  虚拟化构建方法351.4.3  虚拟化技术的实现原理371.4.4  虚拟化实现模式381.4.5  创建虚拟化解决方案421.4.6  的虚拟化软件481.5  虚拟化体系架构491.5.1  虚拟化实现的抽象层次架构491.5.2 虚拟化群集的层次架构521.5.3  Microsoft的Hyper-V虚拟化架构541.5.4  IBM Power虚拟化体系架构56第2章  网络虚拟化技术基础602.1  网络虚拟化概况602.1.1  网络虚拟化的技术背景602.1.2  网络虚拟化的基本概念612.1.3  网络虚拟化的基本特征632.1.4  网络虚拟化的需求和应用前景672.1.5  国外在网络虚拟化方面的研究现状692.1.6  网络虚拟化研究面临的主要挑战742.1.7  网络虚拟化的关键研究问题762.2  网络虚拟化模型782.2.1  虚拟网络的运营主体模型782.2.2  网络虚拟化分层模型792.2.3  虚拟网络的结构模型802.3  网络虚拟化的设备逻辑组合技术832.3.1  N:1虚拟化设备组合技术842.3.2  1:N虚拟化设备组合技术862.3.3  N:1:M虚拟化设备组合技术892.4  网络虚拟化的横向和纵向架构902.4.1  网络虚拟化智能弹性(横向)架构902.4.2  网络虚拟化纵向架构97第3章  虚拟机1053.1  虚拟机的概念与原理1053.1.1  虚拟机的概念1053.1.2  虚拟机的主要特点和优势1073.1.3  虚拟机技术的应用领域与场景1093.1.4  虚拟机分类1123.1.5  虚拟机的组件和构件1183.1.6  虚拟机监控器1193.1.7  虚拟机的模型和模式1203.1.8  主流虚拟机软件产品介绍1243.2  虚拟机的主要技术1283.2.1 虚拟机的技术要求1283.2.2  多核虚拟机监控技术1313.2.3  虚拟机双机热备份技术1333.3  虚拟机的迁移原理与方法1353.3.1  虚拟机迁移简介1353.3.2  虚拟机动态迁移的特点、策略、要求与应用1383.3.3  虚拟机动态迁移的系统架构1403.3.4  Xen动态迁移的模块组成及流程1413.3.5  共享存储的动态迁移1433.3.6  本地存储的动态迁移1453.3.7 虚拟机动态迁移方法1463.4  虚拟机部署1523.4.1  需求分析1523.4.2  虚拟机的执行步骤和生命周期1533.4.3  多虚拟机的原理与配置1563.4.4  虚拟机部署体系结构和功能分析1623.4.5  虚拟机部署的工作流程1653.4.6  虚拟机部署策略1663.5  Java虚拟机1683.5.1  Java语言与Java虚拟机1683.5.2  Java虚拟机的数据类型1713.5.3  Java虚拟机的系统结构1743.5.4  Java虚拟机的实现过程181第4章  服务器虚拟化技术1874.1  服务器虚拟化概述1874.1.1  产生原因1874.1.2  基本概念1884.1.3  服务器虚拟化的分类1894.1.4  服务器虚拟化的优势与不足1914.2  服务器虚拟化的分区技术1944.2.1  服务器虚拟化为何要分区1944.2.2  硬件分区技术1954.2.3  逻辑分区技术1984.2.4  IBM pSeries的逻辑分区2054.2.5  资源分区技术2124.2.6  动态分区迁移技术2134.2.7  不同厂商的分区技术比较2204.3  虚拟服务器整合技术2234.3.1  服务器整合与刀片服务器2234.3.2  服务器整合的有效途径2264.3.3  服务器整合的基本流程2284.3.4  虚拟化整合的体系架构2284.3.5  虚拟服务器整合的典型案例2334.4  CPU 虚拟化2384.4.1  CPU 虚拟化简介2384.4.2  基于软件和硬件的CPU虚拟化2404.4.3  CPU虚拟化要解决的主要问题2424.5  内存虚拟化2424.5.1  虚拟内存和内存虚拟化2424.5.2  使用映射关系和页表2434.5.3  内核虚拟机(KVM)内存虚拟化2464.6  I/O虚拟化2514.6.1  基本概念和研究的问题2514.6.2  服务器I/O的虚拟共享和物理专用2544.6.3  I/O虚拟化的过程2564.6.4  虚拟机中的I/O模型2584.6.5  I/O虚拟化的实现方式2594.6.6  单-源I/O虚拟化266第5章  桌面虚拟化技术2735.1  桌面虚拟化概况2735.1.1 各种类型的桌面2735.1.2  桌面虚拟化技术的前身2765.1.3  虚拟桌面和桌面虚拟化2775.1.4  桌面虚拟化与服务器虚拟化的区别2805.1.5  虚拟化桌面的分类2815.1.6  桌面虚拟化提供的功能特性和优势2835.2  桌面虚拟化的技术与模式2865.2.1  桌面虚拟化的相关技术2865.2.2  桌面虚拟化的技术元素2895.2.3  桌面虚拟化的模式2915.2.4  一种典型的技术方案设计2945.3  桌面虚拟化的主要协议2975.3.1  远程显示协议——RDP2975.3.2  独立计算架构——ICA协议3025.3.3  基于IP的PC——PCoIP协议3065.3.4  独立计算环境简单协议——SPICE3095.3.5  桌面传输和显示协议的比较3125.4  虚拟桌面基础架构3145.4.1  什么是VDI虚拟桌面基础架构3145.4.2  VDI 部署方式3145.4.3  VDI的组件架构3155.4.4  Citrix和VMware的VDI组件架构3175.4.5  VMware公司的桌面虚拟化产品VDI3185.4.6  VDI和SBC两大技术方案3225.5  桌面虚拟化的体系结构3245.5.1  桌面虚拟化的层次结构3245.5.2  面向云计算的虚拟化桌面系统结构3285.6  虚拟桌面管理平台技术与设计3305.6.1  虚拟桌面管理平台的特点及关键问题3305.6.2  虚拟桌面管理平台的拓扑结构3315.6.3  虚拟平台开发框架和流程3325.6.4  管理平台功能模块的构建3335.6.5  桌面池管理3335.6.6  用户管理3355.6.7  用户组管理3365.6.8  桌面分配3375.7  桌面虚拟化的典型解决方案3385.7.1  用于某企业的虚拟桌面解决方案3385.7.2  VMware View经典桌面虚拟化解决方案342第6章  存储虚拟化3506.1  存储虚拟化基础3506.1.1  存储虚拟化的概念3506.1.2  存储虚拟化的优缺点3536.1.3  存储资源和存储管理的虚拟化3556.1.4  虚拟存储和存储虚拟化的应用3576.2  存储虚拟化的主要技术3596.2.1  虚拟磁盘技术3596.2.2  一般性虚拟存储系统的模型3636.2.3  存储虚拟化的存储空间划分3636.2.4  虚拟存储抽象技术3646.2.5  存储虚拟化网络的重要技术3656.3  存储虚拟化的实现方法和方式3696.3.1  存储虚拟化实现的对象3706.3.2  存储虚拟化的实现方式3736.3.3  存储虚拟化实现的机制3786.4  远程虚拟磁盘设计3806.4.1  远程虚拟磁盘的概念与拓扑3806.4.2  系统总体架构与流程3806.4.3  系统模块设计382第7章  链路虚拟化3887.1  链路虚拟化技术介绍3887.1.1  概念、分类与作用3887.1.2  链路虚拟化的相关技术3907.1.3  链路虚拟化中的硬件设备和虚拟机3927.1.4  支持链路虚拟化的网络模型3937.1.5  虚拟链路快速转发表及其处理流程3947.1.6  链路虚拟化中转发表的映射方式3957.1.7  链路虚拟化逻辑功能结构3967.2  链路聚合技术3987.2.1  基本概念3987.2.2  聚合链路的主要功能4027.2.3  链路聚合的模式403
作者介绍
敖志刚,江西新余人, 1982年7月和1987年7月先后在西北电讯工程学院和国防科技大学获学士和硕士学位,2002年以来为解放军理工大学教授。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和图书15部;获全国电子信息类教材一等奖1次;获出版社畅销图书荣誉多次;多次指导学生在国际和全国竞赛中获一等奖和二等奖;获军队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9项;获国家授权专利4项;获中国科技人才荣誉称号1次;获军队育才奖和军队专业技术人才岗位津贴各1次。研究方向为网络前沿技术和网络虚拟化技术。
序言
前言随着宽带网和云计算热潮的兴起,虚拟化成为当今基础且热门的关键技术之一。虚拟化就是用虚的软件来代替或者模拟实际存在的对象,把物理资源转变为逻辑上可以管理的资源的技术。这种技术正在全面地改变管理系统、存储、网络、安全、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的方式,并释放巨大潜力。网络虚拟化不仅因为它能将网络资源利用化,还在于其高可靠性、灾难恢复、业务连续性、新应用的快速部署、创新的服务模式、集中管理、不间断备份、动态迁移、分布式协作、资源整合、资源的弹性扩展和资源综合调控等方面。网络虚拟化是将多种硬件或软件网络资源及相关网络功能集成到一个可用的软件中统一管理和控制的过程,并将这些物理网络元素抽象为虚拟终端、虚拟节点、可编程接口或者虚拟链路之类的虚拟资源,然后由这些虚拟资源组建抽象的网络实例。网络虚拟化主要元素涉及虚拟机、服务器、桌面、存储、链路、路由器、交换机,以及云计算及其资源等方面。了解这些方面的技术原理和具体细节是成功部署网络虚拟化解决方案的基础,并且可以避免特定解决方案可能存在的隐患。新的虚拟机技术能够实现在同一种物理硬件上运行多个操作系统,执行多套指令集,并使用多种编程语言和编译器实现新的体系结构。即虚拟出多台虚拟机,模拟出若干个软件,并配置出由若干台虚拟机组成的逻辑网络;服务器虚拟化将服务器物理资源抽象成逻辑资源,使一台服务器变为多台或相互隔离的虚拟服务器或者将多台服务器变为一台服务器来用,从而简化系统管理并实现服务器有效整合、迁移和部署;桌面虚拟化直接面向终端用户,能够在云中为用户提供远程的计算机桌面服务,使用户能够通过各种手段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通过任何可联网设备访问到自己的桌面。并且可以在电脑原来桌面基础上创建一个新的桌面,成为客户安全接入网络个人桌面和传统IT办公的完善替代方案;存储虚拟化可以整合和管理所有已有的存储设备并形成一个存储池,然后根据用户的需求重新分配存储池的存储空间,有效地提高存储空间的利用率。从而实现存储系统大容量、高数据传输,集中、统一及方便的管理,以及存储、备份、转移和共享;链路虚拟化可把多条物理链路资源抽象为一条虚拟链路或者将一条物理链路切分为多条虚拟链路,从而满足网络柔性重组的需求;网络节点虚拟化首先路由器虚拟化,虚拟化路由器是构建未来互联网的核心设备,用其可以在一个物理网络上构建多个独立的虚拟网络。从而实现不同体系结构的并行运行,使一些新型互联网服务成为可能;交换机虚拟化指利用软件来抽象交换设备,实现逻辑划分。即改变现实计算机网络中的交换方式,提供速度更快、端口更多、安全性更好和交换服务更丰富的联机接口,它是构成虚拟平台网络的关键技术。云计算的应用必定基于虚拟化,只有在虚拟化的环境下云才是可能的。通过虚拟化可以组建自己的云数据中心,使云计算中计算、存储、应用和服务都变为可以动态扩展和配置的资源。笔者在网络虚拟化技术领域工作多年,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知识和经验。本书从不同侧面和不同应用角度全面描述了相对深入的网络虚拟化的前沿技术和较新的研究成果,力求在创新性、前瞻性和应用性等方面有所作为。其特点表现在通俗、简练的概述和提要贯穿全书;尽量用实例和结构化的图例说明抽象的概念与原理;创造性地引进新的内容、新的技术、新的思想和新的观念,使知识结构达到合理,知识点和技能点相互融合,知识模块彼此交互且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在兼顾基础知识的同时强调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在写作手法上从不同来源多视角和多侧面进行考察、检验和论证概念、理论、知识、数据和结论,以确信其正确性。网络虚拟化正在或将成为一项大众化的技术,如果读者希望立即实施任何网络虚拟化项目且忽略其规模,则本书可以提供所需知识;如果理工类高校的相关专业准备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网络虚拟化课程,则本书是教材的选择,实施这门课程已成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高水平、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的一项重要举措。本书的主要写作目的是让广大读者和专业技术人员在一本书中掌握网络虚拟化的基本内容、理论技术体系和工程实施经验,希望本书能成为读者学习的向导、工具和良师益友。通过本书的梳理和抛砖引玉进一步激发广大同仁对相关问题的思考和研究,把握业界前沿的科技和理念,全面了解网络虚拟化的强大功能和发展前景。本书将为读者打开一扇通往未来的窗户,带领读者走进虚拟化世界。以拓宽视野,完善知识结构,储备适用于未来网络产业的知识和技能。本书通过宏观分析和研究网络虚拟化,以及精心选取素材和认真构思,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系统地介绍了网络虚拟化的精髓、核心内容、基本理论和新技术体系。本书共11章,涉及虚拟化基础知识、网络虚拟化基础、虚拟机、服务器虚拟化技术、桌面虚拟化技术、存储虚拟化、链路虚拟化、路由器虚拟化、虚拟交换机、云计算与虚拟化技术,以及云计算资源虚拟化技术。其内容体系包含网络虚拟化的理论知识、技术原理、系统构建、体系架构、设计思路、实现方法、部署策略、模式模型、典型案例、主要协议、管理平台、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等。本书从普及虚拟化知识开始详细论述了网络虚拟化的逻辑组合和纵横向架构;虚拟机的监控、热备份、动态迁移、自动部署和Java虚拟机;服务器的虚拟映射,以及动态分区和整合;桌面虚拟化的模式、主要协议、基础架构和管理平台;链路聚合、虚拟接口切分,以及硬件分割和隔离;虚拟路由器冗余协议和可编程性;虚拟交换机的典型结构和生成树协议;云计算中的虚拟集群、虚拟化云计算架构和设备逻辑组合;资源的提供、发现、监控、选择、调度和部署等关键技术。本书构思新颖、体系完整、内容丰富、深入浅出、循序渐进且精益求精,并强调先进性、实用性和可读性,是网络虚拟化技术实现原理的全面展示和完全指南。本书适用于感兴趣的爱好者自学,也可作为高校学生选修课和专业培训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或者作为在信息领域学习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必修课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从事互联网规划、设计、安装、管理、维护、测试和试验的工程技术人员,以及网络与虚拟化研究、开发、教学的科研人员和教师也可通过阅读本书受益。本书主要由敖志刚教授编著,参加编写工作的还有宫云祥、康兴挡、高健、余品能、吴海平、敖卫清、唐长春、张康益、王冠、王真军、毕衡光和王有成。敖志刚教授的妻子吴迎付出了许多汗水和劳动,解放军理工大学工程保障信息化教研中心的领导和同事给予了许多关爱,电子工业出版社的领导和同志给予了许多指点、帮助和辛勤周到的服务与工作,借此机会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敬意。在编撰过程中尽管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但由于我们理论水平和时间所限,对许多新知识的理解尚欠深入,因此错误与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编著者2015年7月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