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纤通信原理与应用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光纤通信原理与应用

9.1 2.5折 36 九五品

仅1件

北京通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方志豪,朱秋萍,方锐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1194405

出版时间2013-0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290页

字数99999千字

定价36元

上书时间2024-04-08

灵感飞驰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商品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光纤通信原理与应用
定价:36.00元
作者:方志豪,朱秋萍,方锐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2-01
ISBN:9787121194405
字数:480000
页码:29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2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本书概念准确,内容新颖,图文并茂,深入浅出,突出实用性、系统性和先进性,可作为普通高等院校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光电技术等专业本科生的教材,也可供其他相关专业的大学生和工程技术人员学习与参考。
内容提要
《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类专业规划教材:光纤通信原理与应用(第2版)》共8章,系统地阐述了光纤通信的原理、特性、组成及应用。主要内容包括:光纤的基本结构、传光原理、特性参数和连接方式;光发送设备和光接收设备的基本组成及实现方式;WDM光纤数字通信系统的实现、光纤数字通信系统的SDH制式;光纤接入网、光纤局域网、光纤城域网、光纤广域网、光传送网和全光网。每章结尾均提供了丰富的习题,便于读者自学并掌握各章的要点。
目录
章 概述1.1 光纤通信的基本概念1.1.1 光纤通信的定义1.1.2 光纤通信发展过程1.1.3 光纤通信的优点1.2 光纤通信系统的构成及分类1.2.1 光纤通信系统的基本构成1.2.2 光纤通信系统分类1.3 数字话路基础知识1.3.1 语音信号的PCM数字化1.3.2 话路的时分复用(TDM)1.3.3 数字复接系列习题1第2章 光纤2.1 光纤的基本概念2.1.1 光纤基本结构2.1.2 光纤分类2.1.3 光纤制造简述2.1.4 光缆结构及类型2.1.5 光缆(光纤)型号命名方法2.2 光纤传光原理2.2.1 光的射线理论及光纤传光分析2.2.2 光纤导波模式的粗糙解(射线分析方法)2.2.3 光纤导波模式的解(电磁场分析方法)2.3 光纤特性参数2.3.1 数值孔径2.3.2 衰减特性2.3.3 截止波长2.3.4 带宽与色散2.3.5 模场直径2.4 光纤连接方式2.5 光纤在通信领域中的应用2.5.1 通信中使用的光纤及光波段划分2.5.2 光纤(光缆)应用概况习题2第3章 光发送设备3.1 光端机的基本概念3.1.1 光端机的功能3.1.2 光端机基本框图3.2 光发送电路3.2.1 基本组成和主要性能指标3.2.2 激光二极管(LD)3.2.3 发光二极管(LED)3.2.4 驱动电路3.2.5 自动功率控制(APC)电路3.2.6 自动温度控制(ATC)电路3.2.7 光源(LD和LED)与光纤的耦合3.3 输入电路3.3.1 基本概念3.3.2 光纤通信的码型3.3.3 HDB3码输入电路3.3.4 CMI码输入电路习题3第4章 光接收设备4.1 光接收电路4.1.1 基本构成和主要性能指标4.1.2 光检测器件(PIN和APD)4.1.3 前置放大器4.1.4 主放大器4.1.5 均衡器4.1.6 基线恢复4.1.7 幅度判决4.1.8 非线性处理4.1.9 时钟提取4.1.10 限幅移相4.1.11 定时判决4.2 输出电路4.2.1 基本概念4.2.2 码型反变换电路4.2.3 输出接口电路习题4第5章 波分复用光纤通信系统5.1 光纤通信系统新技术简述5.2 波分复用(WDM)技术5.2.1 基本概念5.2.2 波分复用系统的组成5.2.3 光纤耦合型波分复用器件5.2.4 角度色散型波分复用器件5.2.5 干涉型波分复用器件5.2.6 波分复用系统对光纤的新要求5.3 光中继器5.3.1 光电转换型中继器5.3.2 全光型中继器概述5.3.3 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5.3.4 光纤拉曼放大器(FRA)5.3.5 光纤布里渊放大器(FBA)5.3.6 半导体光放大器(SOA)习题5第6章 光纤数字通信系统的传输规范6.1 光纤数字通信系统的两种主要传输制式6.1.1 准同步数字系列(PDH)6.1.2 同步数字系列(SDH)6.1.3 SDH承载PDH的方式6.1.4 SDH承载PDH之应用6.1.5 SDH复用及交换的主要设备6.1.6 SDH传送网6.2 光纤数字通信系统的基本质量指标6.2.1 评价误码性能的方法6.2.2 数字话路通道的误码特性6.2.3 基群及其以上速率通道的误码特性6.2.4 抖动特性6.2.5 可靠性6.3 光纤数字通信系统的基本设计6.3.1 系统设计的一般步骤6.3.2 中继距离估算6.3.3 误码率估算6.4 光纤数字通信系统的测量6.4.1 电性能的主要指标测量6.4.2 光性能的主要指标测量习题6第7章 现代光纤网络7.1 光纤通信在现代信息网络中的重要地位7.1.1 现代信息网络的基本特点7.1.2 光纤通信在现代信息网络中的应用概况7.2 光纤接入网7.2.1 基本概念7.2.2 FTTx接入网7.2.3 FTTH的基本拓扑结构7.2.4 FTTH 的实现技术:xPON接入技术7.2.5 各类PON接入技术的比较7.2.6 HFC接入网7.3 光纤局域网7.3.1 局域网(LAN)的基本概念7.3.2 光纤总线形/星形局域网7.3.3 光纤令牌环局域网7.3.4 光纤ATM局域网7.4 光纤城域网和广域网7.4.1 光纤城域网(MAN)7.4.2 基于SDH的多业务传送平台(MSTP)7.4.3 光纤广域网(WAN)习题7第8章 未来的全光网络8.1 全光网络(AON)的基本概念8.1.1 通信网发展过程8.1.2 全光通信网的基本特点8.1.3 全光通信网关键技术概述8.2 光交叉连接器(OXC)8.2.1 光交叉连接器的基本概念8.2.2 光交换技术8.2.3 波长变换技术8.3 光分插复用器(OADM)8.3.1 光分插复用器基本概念8.3.2 分波/合波器 光开关组合8.3.3 多层介质膜滤波器 光开关 光环行器组合8.3.4 光纤光栅 光环行器 分波/合波器组合8.4 光传送网(OTN)的基本形式8.4.1 光传送网的分层体系结构8.4.2 光层的基本拓扑结构8.4.3 光传送网的应用——IP光网8.5 全光网络的进展习题8附录A 英汉对照名词索引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序言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