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照亮生命的写作课:启迪学生发现自我的作文实践智慧 大夏书系
  • 照亮生命的写作课:启迪学生发现自我的作文实践智慧 大夏书系
  • 照亮生命的写作课:启迪学生发现自我的作文实践智慧 大夏书系
  • 照亮生命的写作课:启迪学生发现自我的作文实践智慧 大夏书系
  • 照亮生命的写作课:启迪学生发现自我的作文实践智慧 大夏书系
  • 照亮生命的写作课:启迪学生发现自我的作文实践智慧 大夏书系
  • 照亮生命的写作课:启迪学生发现自我的作文实践智慧 大夏书系
  • 照亮生命的写作课:启迪学生发现自我的作文实践智慧 大夏书系
  • 照亮生命的写作课:启迪学生发现自我的作文实践智慧 大夏书系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照亮生命的写作课:启迪学生发现自我的作文实践智慧 大夏书系

本店图书 都是正版图书 可开电子发票 需要发票的联系客服!

30.31 6.1折 49.8 全新

库存10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范秋潮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76010640

出版时间2020-1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9.8元

货号29178306

上书时间2025-01-09

百叶图书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写作课是手工业,关键在立人
孙绍振
读范秋潮这本书的排印稿,想起了许多事情。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搬入了公家分配的六十平方米的套房,这在当时可是学校“豪华”的了。那时,来我家谈天说地的,大都是有些叛逆性的男同学,以捣乱为乐,口齿流利,不时绘声绘影地报告一些师生之间虚虚实实的趣闻,有时也弄出些小乱子,求我去灭火。女同学敢来的,似乎只有她,很朴素的小姑娘,谈吐自然,语不惊人。毕业前夕,经过一番曲折,我把她介绍到漳州师院,现在是闽南师范大学了。她在中文系,妥妥当当地教学。九十年代,我到漳州师院去作讲座,那里的领导告诉我,你们那个范秋潮,可不得了,教小学生作文,门都要挤破了。我很有点惊讶。大学中文系教师,害怕教写作。我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得罪了华侨大学中文系的领导,从现代文学组发配到写作组。那时,写作组被认为是中文系的西伯利亚。只有政治上有问题,学术没有前景的才会被弄到写作组去。这个范秋潮,居然去教小学生的写作,这不是自讨苦吃吗?当然,说她教学效果了得,我不能说没有一点怀疑。我几次到漳州,才知道,她教得风生水起,大名如火如荼。许多朋友告诉我,要进她的作文班,还得走后门。二十多年了,火爆的声势与时俱进,与日俱增。实践证明她可能真有一套。她也曾和我谈起教学经验。给我印象深刻的有两点:,她每一班只招十几个人,人多了,分成两班,再多了,拒之门外。第二,她给每一个学生都做学业档案,在原有基础上推进。这两点我非常认同,我自己在大学写作组教过二十多年,从华侨大学、福建师大,再到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深深感到写作教学和其他课程不一样。我们传统的书院制本来是因材施教的,一个教师只教几个学生,学生的产出量有限。从西方引进的课堂教学制是大工业生产模式,批量的学历生产,大大提高人才的产出率,但是,并不适合于写作课程。严格说来,写作课是手工业,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每一个学生的作文都是一把新锁,批量生产的钥匙是难以奏效的。写作教师是需要敬业精神,也需要原创性的。真正能把写作教得好的,其智商也能保证在学术研究方面有广阔前景。我自己的老师朱德熙先生,初在清华大学是跟着吕叔湘先生改作文的,他就以学生作文为素材,写成了《语法修辞讲话》,在《人民日报》连载。九十年代朱先生后来还成为中国现代汉语言学界的权威。我自己也是从六十年代在大学写作组,前后三十多年。以手工业方式,改学生的作文,经过二十多年实践经验的积累,八十年代中期形成了我自己的理论体系,写成了《文学创作论》。
现在她似乎也走上了我的路,经历了二十多年手工业式的辛劳,她的实践经验系统化了,发表了论文,上升为理论了,其主要成果就是摆在我面前的这本书。
令我惊喜的是,这本书并不像眼下流行的作文教学著作,基本是经验性的堆砌,她是从一个独特的角度,进行了她的理论建构。
一般作文教学著作,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就是老师如何把握写作知识体系,如何深入地适应学生的实际。范秋潮没有对这种潮流盲目地追随。虽然她是相当重视知识体系和教学方法的,但是,她并不满足于现成的知识体系。在我看来,这有着很深刻的道理。因为据我的研究,目前嚷嚷得为热闹的所谓知识体系本身就有很大的问题。比如说单纯地强调贴近生活。其实这是片面的,范秋潮在本书中不着痕迹地提出贴近自我。把贴近自我和贴近生活二者结合起来,其深刻性,不仅仅在于理论上更全面,而且在于很具操作性。
如何把这二者结合起来呢?她提出有别于世俗之见的第三个角度,那就是“探究教师怎样应对文本知识和学生这两方面客体的不断变化”。这话说得有点拗口,说通俗一点,就是把提高教师的水准放在重要的地位。这一点恰恰是我们许多作文著作忽略了的。许多著作潜在的前提是教师的水准已经足够,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是设计方法。范秋潮提出“诱导学生发现自我”,已属新颖,但是,这样的话,往往落空。在她看来,光在概念上明确是不够的,因为作文的运思过程并不在于意识层面,很多重要的元素在潜意识层面。因而她提出了将“个人意会”作为教学的重点。所谓“意会”就是通常所说可以意会,不可言传的心理积淀。学生的童年的生活感知和思维体验,往往在潜意识中,是被遗忘了的。这是心理学的普遍规律,教师并不能例外。要诱导学生发现自我,教师自己就要发现自我。套用马克思的一句经典名言,教育者必先受教育,教师发现自我都必先于教学生发现自我。范秋潮提出,在这方面,教师成功的关键乃自己现身说法,把自己沉睡在潜意识层面的看来琐碎的、无关紧要的思绪唤醒。在操作性方面,她提出了老师讲自己童年的故事,以自我回忆、自我唤醒为例来感性地触发学生的记忆。在这方面,本书有相当系统的展示,如“自传课程理论背景下的系列命题设计举例”把写作归结为“自我的发现”首先就是“认识你自己”。为此,她设计了《悦纳自己》、“听前辈讲故事——寻找家族的根”、《受罚》、“我家的家风”、《这件事使我认识了自己》等命题、话题。这样的命题好处在于把贴近自我与贴近生活结合起来。如果光是这样,还只限于主体的体验和表达,接下来的重点是“认识他人”“认识大自然”。这样的体系,其的立意不仅仅在作文,而且在立人,让孩子在认识自己、认识他人和认识大自然的过程中在精神上成长。这个过程首先是,师生互动,相互生成,然后才是从语言、文字上展示,作文乃是精神成长和语言提升的统一过程。
本书花了很多篇幅阐释她的理论根据,如波兰尼的“意会知识”理论、艾沃•古德森的自传课程理论和皮亚杰的“心理格局”说。这是她为自己的实践找到的理论支点。这可能花去了不少的心血,不过在我看来,她并不是先有了这些理论,然后遵照这些理论去教学的。实际上,她是先有了自己实践,在实践过程中,发现了自己和这些理论相通,觉得这些理论的权威性能提高她的自信和自觉。我这样说,并不武断,也不是倚老卖老,而是因为这些理论,并不是写作理论,而是心理学理论。范秋潮在自己二十多年的实践中,许多地方是超越了这些理论的,许多感性的经验的丰富性是这些理论所不包含的。
因而,本书可贵的也许并不是这些理论,而是她的具体的实践,她的系统的命题和那些动人的例文。如果允许我提一点希望的话,就是范秋潮应该想想,世界上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一种系统的得到广泛共识的写作理论。那些外国人的理论,并不是真理,其中也有一些可以分析,可以与之对话,对之批判的地方。我想她是有心得的,也许是不想把这本书写得太理论化,也许是理论勇气还不够,故而着重从正面阐释这些理念。
我想,这样也有好处,那就是更有利于她的同行接受。



导语摘要

《照亮生命的写作课——启迪学生发现自我的作文实践智慧》  从写作教师自我发现入手,分四个部分阐明如何启迪学生通过写作发现自我:
1.根据本学科的独特性,充分发挥写作教师的个人意会作为。
2.本书提出教师应向内挖掘与本学科相关的生活经验,向外了解学生生活经验,在教学中架起通往学生心灵的桥梁,调动学生写作内驱力。
3.构建自成系统的写作系列命题。
4.运用皮亚杰“心理格局”说,构建个性化习作点评策略。



作者简介

范秋潮,浙江苍南人,现为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导。从事“写作”“外国文学”和“中小学生作文辅导”等课程教学工作,同时在课余时间实验性地探究辅导中小学生写作长达二十余年,并取得一定的实践成就。
曾在《福建论坛》《闽南师范大学学报》《湖北师范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过学术论文,其中《皮亚杰“心理格局”说对儿童写作思维训练的启发》和《写作教师个人意会作为探微》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目前从事外国文学和学科教学(语文)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目录

序 写作课是手工业,关键在立人001
/课/  踏上教师的自我发现之旅
讲 写作教师的自我认识005
一、我是如何长大的——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005
二、重建写作教师的教学自信心014
第二讲 写作教师的个人意会作为015
一、明确写作教学知识的独特性016
二、个人意会作为在各个教学环节中的体现018
三、构建自己的写作教学风格031
第三讲 写作教师的自律033
一、自觉守护儿童特有的心灵世界033
二、尊重家长的家庭教育观034
三、负起写作课堂教学责任035
/第二课/  启发学生发现自我
讲 以威信促进学生积极表现自我040
一、现代教育语境下教师威信的尴尬处境040
二、波兰尼“信念科学知识观”对重建教师威信的启示043
三、责任与爱心是建立教师威信的基础048
第二讲 以命题启迪学生发现自我
——自传课程理论对命题设计的启示049
一、命题设计是教师内在生活经验的研炼050
二、合理命题的预期效果053
三、以教材为依托的命题设计举隅055
/第三课/ 自传课程理论背景下的系列命题设计举例
——写作教学材料的构成
讲 类命题——认识你自己071
一、《悦纳自己》(命题)072
二、“听前辈讲故事——寻找家族的根”(话题)074
三、《受罚》(命题)077
四、“我家的家风”(话题)081
五、《这件事使我认识了自己》(命题)091
六、《写作是自我的发现》(命题)097
第二讲 第二类命题——认识他人104
一、《面对纠纷》(命题)106
二、《弱者的故事》(命题)117
三、《我想要兄弟姐妹》或《我不想要兄弟姐妹》
  (选择性命题)124
四、《在陌生人中》(命题)132
五、《做客》(命题)138
六、《红包的故事》(命题)146
第三讲 第三类命题——认识大自然151
一、“观察不尽的校园”(话题)152
二、“一个孩子的乡土情结”(话题)158
三、“在异乡”(话题)165
/第四课/ 构建个性化的习作点评教学策略
讲 皮亚杰的“心理格局”说对习作点评的启发176
一、皮亚杰“心理格局”说的基本原理176
二、良性的习作点评“学习场”能促进儿童积极思维177
第二讲 习作点评的教学案例举隅181
一、一个“顺应型”的案例182
二、一个“同化型”的案例202
三、不同类型案例的比较分析及教学的指导策略209
第三讲 由习作点评想到中小学生作文模式化问题219
一、中小学生作文令人担忧的模式化倾向219
二、小学作文模式化倾向探因235
三、小学生模式化作文的危害及对策239
后 记253



内容摘要

《照亮生命的写作课——启迪学生发现自我的作文实践智慧》  从写作教师自我发现入手,分四个部分阐明如何启迪学生通过写作发现自我:
1.根据本学科的独特性,充分发挥写作教师的个人意会作为。
2.本书提出教师应向内挖掘与本学科相关的生活经验,向外了解学生生活经验,在教学中架起通往学生心灵的桥梁,调动学生写作内驱力。
3.构建自成系统的写作系列命题。
4.运用皮亚杰“心理格局”说,构建个性化习作点评策略。



主编推荐

范秋潮,浙江苍南人,现为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导。从事“写作”“外国文学”和“中小学生作文辅导”等课程教学工作,同时在课余时间实验性地探究辅导中小学生写作长达二十余年,并取得一定的实践成就。
曾在《福建论坛》《闽南师范大学学报》《湖北师范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过学术论文,其中《皮亚杰“心理格局”说对儿童写作思维训练的启发》和《写作教师个人意会作为探微》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目前从事外国文学和学科教学(语文)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精彩内容

重建写作教师的教学自信心

写作教师自我认识的第二个步骤是重建自信心。
关于一般人如何建立自信,现代心理学书籍可以说汗牛充栋,这里不须赘述。我们这里只谈一个小学作文教师如何重建自信心,我指的是在自我发现的基础上建立新的写作教学自信心。
近些年来,对中小学作文教学批评的声音甚多。日前,北大教授、著名的语文教育专家温儒敏甚至说:“如今中学作文教学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全线崩溃……”g由于高考的敏感性,批评的声音可能更多地集中在中学的作文教学领域。但业内人士都明白,对一个学生来说,小学作文基础更重要,不仅文从字顺这样的作文基本功由小学奠定,而且小学阶段更有利于训练学生敏锐的观察力,良好的思维习惯,甚至健全的人格精神。古人说“功夫在诗外”,许多与写作有间接关系的潜能在小学阶段更易于挖掘、训练。那么,我们小学作文教学也“崩溃”了吗?小学作文教师失掉了自信心吗?我没作科学调查,也很难有精确的答案。但是,我们不必讳言,有相当一部分小学语文老师对写作教学无从下手,它不像语文课文的教学,教材、教参及教学法都比较稳定成熟。至于写作,虽然也有些实验性的教材,但在科学化上远不如课本。课外自然有各种文章作法、写作学、写作教育史之类的书,但大多数小学老师觉得侧重于理论的书太空泛,不能运用自如;而对一些侧重于技巧、模式的书,老师们又觉得写作这东西照搬模式,难以接受;还有些老师甚至无法耐下性子认认真真地读完一本写作方面的专著。也许,这类感觉、这种状况已经显露出写作教师的一些问题:虽然我们一些老师教了几年、十几年的语文,但在头脑中并无关于写作教学的框架体系,这种框架体系应该是每个教师自己探索出来的。这就使我们陷入一种悖论:作为教师,我们深深知道一个常识,那就是写作(除了少数实用文体)不能就几种模子套进去,文章的价值在于其创造性,即体现作者自己独有的思考发现,而作为深感无助的写作教师,又非常渴望有一种很方便,拿来就可以用的写作教学方法。
其实,只有我们每个写作教师头脑中都具备一个有关写作教学的知识框架作为立足点,才能真正理解、领悟吸收或批判消解他人的写作理论或写作教学模式。所以问题似乎又绕了回来,我们每个小学作文教师能建立自己的写作教学的知识框架吗?当然能!我认为,一旦意识到你的所有过去,你的成长历程就是你作为写作教师独有的财富、资本,你就可以建立自己的写作教学观念及风格,重建自信心。我们知道,任何特定的知识体系都有一个根基问题,而发现一个独特的自我,具有强烈的主体意识,就是一个写作教师教学知识框架的根基。在这个根基上再去吸收外在的营养,用你发现的这个“自我”去重新观照你接触的与写作教学有关的任何信息:写作课程理论和能提高你综合素质的任何其他书籍、学生及其习作、周边的人和事及大自然……这一切在你的“自我”观照下也许都变得富有意味并由此构成一个小学作文教师重要的专业素养。正如心理学家初研究的手材料往往是自己的心理一样,一个小学作文教师能在脑海里再现自己的成长历程,当他站在讲台上,不仅能散发出鲜明的个性特征,而且他的讲课内容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正如屠格涅夫笔下那位“语言的巨人”罗亭那样,懂得如何拨动听众的心弦:“……每一句话都好像那样直接地从他的心里迸发出来,洋溢着信心的全部热情。罗亭掌握一个大概是的秘诀——雄辩的音调。在拨动一些人的心弦的同时,他善于不明显地使所有人的心弦都颤动起来,发出响声。”h一个小学作文教师如果对自己的专业有这样的信心,课堂语言有这样的感染力,就一定能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媒体评论

一般作文教学著作,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就是老师如何把握写作知识体系,如何深入地适应学生的实际。范秋潮没有对这种潮流盲目地追随。虽然她是相当重视知识体系和教学方法的,但是,她并不满足于现成的知识体系。在我看来,这有着很深刻的道理。因为据我的研究,目前嚷嚷得*为热闹的所谓知识体系本身就有很大的问题。比如说单纯地强调贴近生活。其实这是片面的,范秋潮在本书中不着痕迹地提出贴近自我。把贴近自我和贴近生活二者结合起来,其深刻性,不仅仅在于理论上更全面,而且在于很具操作性。
——孙绍振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