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店图书 都是正版图书 可开电子发票 需要发票的联系客服!
¥ 22.18 4.6折 ¥ 48 全新
库存13件
作者张衍田 著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ISBN9787532591367
出版时间2019-04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48元
货号27857813
上书时间2024-12-28
“天干地支”纪年从何而起?干支是先用来纪年还是纪日?太岁纪年与干支是什么关系?汉代为何既有“鸡鸣”“平旦”等十六时辰制,又有“子丑寅卯”等十二时辰制?“毕陬”“极涂”“太簇”“黄钟”等纪月之名从何而来?中国古代纪时方法一直在演变,花样繁多,是古代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了解古代文化的重要途径。纪时的概念既繁,流变又杂,当今尚乏一专著梳理厘清之。北京大学张衍田教授作《中国古代纪时考》一书,稽考梳理中国古代纪时,深入浅出,是文化普及的“大家小书”。本书总结了张先生多年来对于中国古代纪时方法及其流变的研究成果,分为纪日、纪时刻与时辰、纪月、纪年四个部分,系统地介绍了中国古代人们对时间变化的认识及其记录方式的改变。其论述过程由易到难,既反映了古代人从纪日到纪年的时间认识过程,也合乎现代人学习了解古代纪时方法的客观规律。书中多用图、表,以使条理清晰,层次醒目。本书文风平易浅近,既对自然科学有所介绍,更是引用了不少古代文献,尤其是甲骨金石文献,来说明古代纪时的相关情况,内容极为丰富翔实。其中关于韵目纪日、一日十时、斗建纪月、月阳月阴、岁阴岁阳、十二生肖演变等的考述,既见史学功底而又意趣盎然。
张衍田,1938年生,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教研室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献、古代汉语,尤其是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四部文献学术源流等方面的研究。在《北大史学》、《文献》等刊物发表过重要学术论文,专著有《史记正义佚文辑校》(1985),《资治通鉴新注》(1998),《中国历史文选》(2002)等,曾参与校点《宋朝诸臣奏议》。
小序
篇 纪日
一、释“日”
二、纪日方法
(一)十干纪日
(二)干支纪日
(三)数字纪日
(四)韵目纪日
第二篇 纪时刻与时辰
一、人对“日”分时段的早期认识
二、“日”分时段的等时制
(一)时刻纪时制
1、漏刻计时
2、以刻纪时制始末
(二)时辰纪时制
1、一日四时制
2、一日十时制
3、一日十六时制
4、一日十二时制
第三篇 纪月
一、释“月”
二、纪月方法
(一)数字纪月
(二)干支纪月
1、斗建
2、甲子月
3、月阳与月阴
(三)音律纪月
(四)三分四时纪月
(五)楚地月名
(六)其他纪月名称举例
1、以时月令纪月
2、以习俗纪月
3、以宗教信仰纪月
4、因避讳更改月名
三、与纪月有关的几个问题
(一)月首
(二)闰月
(三)一月三分与一月四分
第四篇 纪年
一、释“年”
二、年称分解
(一)载
(二)岁
(三)祀
(四)年
三、纪年方法
(一)利用君主在位年数纪年
1、逾年改元的通例
2、不按逾年改元的通例改元
3、年号频改,一年数元
4、历代年号重复较多
(二)岁星纪年与太岁纪年
1、岁星纪年
2、太岁纪年
3、岁星纪年与太岁纪年的对应关系
(三)干支纪年
1、干支紀年法的产生
2、十二生肖用于纪年
3、推算干支年的公历年
四、与纪年有关的几个问题
(一)岁首
(二)四季
(三)二十四节气
“天干地支”纪年从何而起?干支是先用来纪年还是纪日?太岁纪年与干支是什么关系?汉代为何既有“鸡鸣”“平旦”等十六时辰制,又有“子丑寅卯”等十二时辰制?“毕陬”“极涂”“太簇”“黄钟”等纪月之名从何而来?中国古代纪时方法一直在演变,花样繁多,是古代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了解古代文化的重要途径。纪时的概念既繁,流变又杂,当今尚乏一专著梳理厘清之。北京大学张衍田教授作《中国古代纪时考》一书,稽考梳理中国古代纪时,深入浅出,是文化普及的“大家小书”。本书总结了张先生多年来对于中国古代纪时方法及其流变的研究成果,分为纪日、纪时刻与时辰、纪月、纪年四个部分,系统地介绍了中国古代人们对时间变化的认识及其记录方式的改变。其论述过程由易到难,既反映了古代人从纪日到纪年的时间认识过程,也合乎现代人学习了解古代纪时方法的客观规律。书中多用图、表,以使条理清晰,层次醒目。本书文风平易浅近,既对自然科学有所介绍,更是引用了不少古代文献,尤其是甲骨金石文献,来说明古代纪时的相关情况,内容极为丰富翔实。其中关于韵目纪日、一日十时、斗建纪月、月阳月阴、岁阴岁阳、十二生肖演变等的考述,既见史学功底而又意趣盎然。
张衍田,1938年生,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教研室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献、古代汉语,尤其是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四部文献学术源流等方面的研究。在《北大史学》、《文献》等刊物发表过重要学术论文,专著有《史记正义佚文辑校》(1985),《资治通鉴新注》(1998),《中国历史文选》(2002)等,曾参与校点《宋朝诸臣奏议》。
1.人类时间意识产生之初——对“日”的感知:
人类的时间意识,首先是从“日”开始的。今天,我们知道“日”是以地球自转运动为基础形成的时间单位,具体地说,“日”是地球自转一周所需用的时间。而上古的人们对“日”的认识,主要根据直观的天象。人们看到天上有一个日,也就是太阳,从东方升起,向西运行,然后从西方落下;从日出到日落大地一片光明,从日落到日出大地一片黑暗。日周而复始地循环出没,形成光明与黑暗有规律的交替出现。日出到日落这段时间,大地光明,就从事各种劳作;日落到日出这段时间,大地黑暗,就停下休息。这就是《庄子·让王篇》所描述的上古人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方式。周而复始的天象与由此而形成的有规律的生活方式,使人们逐渐产生一种时间概念,把日的出没一次,也就是一个白天黑夜,作为一个时间单位。这个时间单位是以日的出没周期为时段,于是称为“日”。
2.干支相配表及干支纪日对后世的意义:
用干支纪日,一日一个干支名号,六十日一个周期,周而复始,循环不断,为十干纪日周期的六倍,更便于使用。可以推想,从殷代开始,干支纪日应已不间断地连续使用。但是,由于殷至西周时期文献缺乏,纪时资料残缺,所以,目前尚难贯通后世与殷代之间的纪日干支。今天,由延续至今的干支纪日向上逆推,准确而又连续的干支纪日可以推算到春秋时期。据《春秋》记载,鲁隐公三年二月己巳发生日食:“三年春王二月己巳,日有食之。”根据科学计算,由延续至今的干支纪日向上逆推,这次日食发生的时间确在鲁隐公三年殷历(建丑)的二月己巳日。该月为周历(建子)三月,夏历(建寅)正月。以公元计,为公元前720年2月22日。今天可以推算出的准确而又连续的干支纪日,从这时算起,至今已有二千七百多年。
3.十二时辰与二十四小时:
一日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分为两个小时辰,则共为二十四个小时辰。清代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卷十七:“一日分十二时,每时又分为二,曰初、曰正,是为二十四小时。”今天,一昼夜分为二十四小时,一时辰恰为二小时,一小时辰恰为一小时。今天的时间单位“小时”,即由“小时辰”得名。古代十二时辰制与现代二十四小时制的对应关系,如下图:纪时辰图表9 十二时辰与二十四小时对应图:
4.音律纪月:
根据《后汉书·律历志》与《礼记·月令》孔颖达《礼记正义》引东汉蔡邕的说法,将芦苇里的薄膜烧成灰,塞进律管,放到密室内。时令到某月,与该月相应的律管就灰飞而管通。这种现象,称为律中某某。据《吕氏春秋》十二月纪的记载,正月律中太蔟,二月律中夹钟,三月律中姑洗,四月律中仲吕,五月律中蕤宾,六月律中林钟,七月律中夷则,八月律中南吕,九月律中无射,十月律中应钟,十一月律中黄钟,十二月律中大吕。一个月律中某某,也就是某某为该月之律,于是,人们便用律名作为与之相应月份的代称。早记载音律纪月的是《吕氏春秋·音律》,音律月名与月份的对应关系,如下表:
5.十二生肖纪年
中国自古以来,还有将十二生肖用于纪年的做法。中国古代将十二种动物依附于十二支,称为十二生肖。关于十二生肖的记载,就目前掌握的材料,早见于秦简。1975年12月,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十一号秦墓中出土一批秦简,其中有两种《日书》。《日书》甲种:“子,鼠也。丑,牛也。寅,虎也。卯,兔也。辰。巳,虫也。午,鹿也。未,马也。申,环也。酉,水也。戌,老羊也。亥,豕也。”据《睡虎地秦墓竹简》的注释,“辰”下未记生肖,当系漏抄。虫,《说文》“虫,一名蝮”,蝮乃毒蛇,则巳就是蛇。环,读为猨,即“猿”字,则申就是猴。水,以音近读为雉,雉为野鸡,则酉就是鸡。如此,则秦睡简《日书》十二种动物与十二支的对应关系,如下图(纪年图表8)。
6.以月令纪月
有的根据天气名月。如:二月风和日丽,于是称二月为丽月。南朝梁代萧统撰《锦带书十二月启·夹钟二月》:“花明丽月,光浮窦氏之机。”四川夔州一带九月多雨,物易腐坏,于是称九月为朽月。宋代黄仁杰作《夔州苦雨》诗:“九月不虚为朽月,今年赖得是丰年。”十二月天寒地冻,于是称十二月为严月。清代厉荃撰《事物异名录·岁时》引《山堂肆考》:“严月,季冬之月也。”
有的根据物候名月。根据物候名月,多以花名。如:二月称杏月,三月称桃月,四月称槐月,六月称荷月,七月称兰月,八月称桂月,九月称菊月,十月称梅月等。
有的根据农时名月。如:三月正是养蚕月份,于是称三月为蚕月。《诗经·七月》:“蚕月条桑,取彼斧斨。”
有的根据青黄不接的季节名月。如:四月正是青黄不接之时,于是称四月为乏月。《太平御览》卷二十二《时序部·夏中》引《四时纂要》:“四月也,是谓乏月,冬谷既尽,宿麦未登,宜赈乏绝,救饥穷。”
7.以习俗纪月
旧俗于五月端午节悬菖蒲在门口,说是这样做可以避邪。于是称五月为蒲月。
旧俗以五月为恶月。《太平御览》卷二十二《时序部·夏中》引《董勋问礼俗》:“五月,俗称恶月。”所以,五月生子不吉利。《史记·孟尝君列传》:“五月子者,长与户齐,将不利其父母。”所以,孟尝君于五月五日生,其父不让哺养。《宋书·王镇恶传》:“镇恶以五月五日生,家人以俗忌,欲令出继疏宗。猛见奇之,曰:‘此非常儿,昔孟尝君恶月生而相齐,是儿亦将兴吾门矣。’故名之为镇恶。”五月做官也不吉利。据《北齐书·宋景业传》记载,高洋谋篡东魏而称帝,“令景业筮,遇《乾》之《鼎》。景业曰:‘《乾》为君,天也。《易》曰:“时乘六龙以御天。”《鼎》,五月卦也。宜以仲夏吉辰御天受禅。’或曰:‘阴阳书,五月不可入官,犯之,卒于其位。’”
旧俗七月七日晚上乞巧,于是称七月为巧月。
古代以十为足数,数字得“十”,认为是满盈充足的好征兆,于是称十月为良月。《左传》鲁庄公十六年记载,郑国共叔段之孙公父定叔逃到卫国。郑伯认为不可使共叔段在郑国无后,于是三年后让公父定叔回到郑国。关于让他在何月回国,《左传》说:“使以十月入,曰:‘良月也,就盈数焉。’”
有的月名是由祭礼的礼俗而来。如:周代年终祭祀百神的祭祀活动在十二月进行,祭名叫腊,于是称十二月为腊月。腊月之名至今仍为人们所习用。
历史时间的维度与奥秘
——读《中国古代纪时考》
周凌峰《光明日报》( 2019年10月26日 12版)
唐玄宗天宝初期,做过一些返古的变革,*让人奇怪的是,玄宗将“年”为“载”,大唐王朝也从天宝二年(743年),直接跳入了天宝三载(744年),直至唐肃宗时才又给改回来。
十几载光阴,在历史长河中倏忽而过,玄宗这么改一改,当然不算什么大事,但天宝年间确乎是唐代文明趋于极盛的时间段,留下来的文献资料不少,而“年”“载”二字,经常成为辨真别伪的关键证据,这大概是玄宗没有想到的。
“年”跟“载”有什么区别,玄宗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变革?北京大学教授张衍田先生撰写的《中国古代纪时考》,对其中缘由作了解释。
《尔雅·释天》记录:“载,岁也。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张衍田先生认为,所谓“唐虞曰载”,显然是以今文《尚书》的《虞书》为据进行解说的。根据卜辞与金文的纪时资料,可知《尔雅》所说的“唐虞曰载”实不可信,只是由于有此语源,后世便用“载”纪年。
张衍田先生这一分析虽然简略,却道出了玄宗改“年”为“载”的理论根据和动机,玄宗晚年治政趋于极盛,难免骄傲自满,群臣一撺掇,就以唐、虞(尧、舜)自命,于是利用《尔雅》中这一似是而非的记录,半是自夸、半是祈福地改“年”为“载”,“天宝某载”由是诞生——当然,如果安史之乱不曾发生,玄宗之世或许并不逊色于传说中的尧舜时代。
在《中国古代纪时考》一书中,类似把握文献细节的地方还有很多。我们熟知古人以天干地支纪年、纪日,却很少注意到,古人还曾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这十干来纪日,张先生示范了两个著名的例子:其一,来自《周易·蛊卦》:“利涉大川。先甲三日,后甲三日。”其二,是屈原《哀郢》中的“出国门而轸怀兮,甲之朝吾以行”。张衍田先生认为,《周易·蛊卦》中的“先甲三日”为辛日,“后甲三日”为丁日,《哀郢》中的“甲之朝”即甲日的早晨,“这些,显然都是十干纪日的遗俗”。
“先甲三日,后甲三日”到底是什么意思,历来聚讼良多。被后世儒家视为正统的汉儒郑玄是这么解释的:“甲者,造作新令之日。甲前三日,取改过自新,故用辛也。甲后三日,取丁宁之义,故用丁也。”将“辛”解释为改过自新,将“丁”解释为“丁宁”(即叮咛)。郑玄之说是否符合《周易》本旨姑且不论,张先生从中发掘出辛、丁为十干纪年的遗迹,匡清迷雾,举重若轻,提供了一个解读《周易》难点的思路。
古人因为自然条件限制的缘故,对于出行和归家特别讲究。比如上路之后不能回头,还要举行种种仪式,祈求旅途平安,也就是所谓的“行神祭祀”(说详工藤元男《睡虎地秦简所见秦代国家与社会》,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现在民间往往还有出门之后不要返回,或者是不走回头路的小禁忌,可见遗风之久远。《周易·蛊卦》中所谈的辛、丁日“利涉大川”,以及屈原选择在“甲之朝吾以行”,或许就是秦汉之际盛行的“行神祭祀”之先声。假如不了解十干纪日的遗俗,对于典籍中的这些细节,也只得轻轻放过了。
如上述的几个例子一样,《中国古代纪时考》以深入浅出的笔触,归纳古人纪时、纪日、纪月、纪年的各种方法,这一类问题,在粗读古籍时往往容易被忽略,一旦要精细化,赋予古人“理解之同情”,则是非弄清楚不可的。
书中还列举了几则中西历法换算出错的案例。自陈垣先生《二十史朔闰表》问世以来,中西历法换算后出转精,但中国古代历法因为关系到“奉正朔”,与王朝合法性捆绑在一起,因而不再是简单的时间问题,其中羼杂了谶纬之类的想象因素(前述玄宗改“年”为“载”即是一例)。人为导致的标准不统一现象,给我们留下了不少难于察觉的“坑”,张衍田先生以考古材料补史籍之失,给出的答案无疑要精确很多。
读《中国古代纪时考》时,若是和今天的纪时方式相比较,不难发现,为了给时间一个合适的维度,世界各地的人们真是想尽了办法。我们今天通用的时间单位之复杂,简直无与伦比,诸如一小时以六十分为周期,一天以二十四小时为周期,一星期以七天为周期,一月大致以三十天为周期,一年以十二月为周期,这还不包括使用较少的其他计时方式。我们每天身处这些时间单位中,哪怕小学生也能娴熟自如进行换算,这是上百年来不断推行时间单位标准化的结果。
“百姓日用而不知”导致的后果是,我们常常视这种标准化结果为必然,忽略了古人探索的过程。比如秦汉之际使用过一日十六时制,而干支纪年之前曾有过岁星纪年与太岁纪年。一种计时标准的确立,时间是如此之漫长,远远长过了人的一生。
从某种程度上说,古人是幸运的,他们生活在时间不那么精准的时代,甚至可以比较自由的定义时间,不必被苛刻的规则所约束,所以才有“女曰鸡鸣,士曰昧旦。子兴视夜,明星有烂”的诗意,我们今天生活在精确到秒的计算(同时也是算计)之中,很难看到“明星有烂”的场景。只有在读书观想时,才能体会到一个粗浅的道理:原来历史和时间的维度,都是人来定义的。
(本文作者系媒体人)
看古人是如何纪时的
唐雯 《中华读书报》2019年6月5日第10版
书桌上摆放着刚收到的张衍田老先生的《中国古代纪时考》,温润典雅的豆绿色装帧、玲珑却不失质感的养性殿日晷题图和清雅自如的启功体题签,小小的开本,薄薄的一册,静静地散发着浓浓的书卷气,让人心下欢喜。
册子虽小,内容却不简单——古人如何纪时,一个看似日常的话题,却体现了古人对天文、自然的认识,而今日我们的时间观念,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古人在数千年的观测、摸索和调整中一点点形成的。张先生用深入浅出的文字为我们展示了古人关于时间的观念的演变史。
全书按照时间单位的大小分为四篇。*篇为纪日,其次为纪时刻与时辰,第三为纪月,第四为纪年。在纪日篇中,张先生介绍了三种纪日方法。*早使用的是十干纪日,即以甲乙丙丁午己庚辛壬癸十个天干来纪日。传说这种纪日方法始于夏朝,我们熟知的天有十日的神话传说其实就反映了古人用天干表示十个太阳依次出没的观念,而这与古人对十位数的认知息息相关。继十干纪日发展起来的是干支纪日。十干纪日衍生出十日一旬的概念,但十日的循环周期古人认为太短,因此将天干与十二地支相配,形成循环的六十甲子,一日一个干支名号,六十日一个周期,周而复始,循环不断。西周后期又推算出朔日,以为月首,从此直到西汉初期,古人都是以“年+月+朔+日干支”这样的方式来记录时间。干支纪日虽有诸多优点,但却不能使人一望而知是该月的第几日,因此至少在东汉时期,数字纪日已经普及,数字纪日通过直观即可知具体日期,比干支纪日更为简便,因此在日常行用中数字纪日渐占上风,而干支纪日则退缩到史书纪日书写和民俗中去。
与日的概念相伴生的是时的概念。日出则明,日落则暗,日出日落天然形成了昼夜的分割,因此时的概念在很早便出现在古人的生活中。在第二篇中,张先生讨论的是时刻的问题。古人*初的时刻来自于对太阳的观察和自己的生活规律。在甲骨文中,日出到日落的白天被分为旦、朝、大食、中日、昃、小食、暮、各(落)日八个时段,大食、小食指的是上午和下午的两顿饭,因此日出、日中、日落和两餐构成了古人白天*重要的几个时间节点。然而对夜的观察并不像白天那么清晰明了,甲骨文中表示夜间的时间段只有妹(昩)、昏这两个词,之后又逐渐出现夜中的概念。然而不管是对昼还是对夜的划分,春秋之前还出于约略的阶段,至春秋时代,古人开始采用漏刻计时,至此时间开始变得精确。古代长期行用的漏刻计时是百刻制,即把一昼夜分为一百刻,一刻约等于我们今天的十五分钟,因此很多方言至今把十五分钟称为一刻。一年之中,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