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版胶印工艺(赵伟立)
本店图书 都是正版图书 可开电子发票 需要发票的联系客服!
¥
19.83
6.8折
¥
29
全新
库存6件
作者赵伟立、李文育 编著 黄祖兴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004055
出版时间2007-07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29元
货号26484665
上书时间2024-12-28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前言
本教材和《全国高职高专印刷与包装类专业教材》编写委员会及其成员单位撰写的其他教材一样,要体现这样一个客观事实和这样一个重要的理念:历史悠久的印刷媒体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集工艺、设备、材料、管理和相关基础科学于一体的大工程。在计算机技术、数码技术、网络技术、成像技术、光电机液气驱动技术和材料科学、感知科学等的推动下,印刷的发展正如1998年4月全国印刷专业课题讨论会上确定的指导我们进入21世纪的发展方针所阐述的那样:“印前数字、网络化;印刷多色、高效化;印后多样、自动化;器材高质、系列化”,印刷及其相关产业前途无限光明。印版是一种同时具有图文部分和非图文部分两种表面于一体的物体,图文部分吸附和传递印迹油墨,非图文部分不吸附、不传递油墨,它是平版胶印、凸版印刷、凹版印刷、孔版印刷和静电印刷的生产要素之一。使用平版印版是平版胶印区别于其他印刷方式的关键,平版印版的图文表面和非图文表面高低相差(高差)甚微,一般只有3~8微米(μm),手摸印版通常感觉不出高低的差别,故被称之为平版印版,简称平版。平版印版上的图文和非图文几乎处于同一平面,要做到只有图文表面吸附和传递油墨,非图文表面不吸附和传递油墨,就不能光靠物理的方法和途径,还必须借助化学的方法和途径,才能达到平版胶印的工艺要求。例如,先水后墨就是有水平版胶印的模式;无水平版胶印就无此规定,因为无水平版的图文表面是着墨的高能表面,而非图文表面是拒墨的低能表面,和前者恰恰相反。为了提升平版印版耐印力,提高图文像素转印质量和套印精度,几乎所有的平版印刷都采用了间接印刷的方案(见彩图12),因此它又被称为平版胶印,甚至被称为“胶印”。由于“胶印”仅表示间接印刷(见印刷术语的注释),显然将平版胶印简称为“胶印”是不太确切的,因为凸版印刷、凹版印刷和孔版印刷也有采用间接印刷的印刷机械和印刷工艺。平版胶印属于有版印刷中静态印版印刷的一种,因为其印版一旦制作完成,它的图文内容就静态化了,无法实现可变数据印刷,因此它归属模拟印刷的范畴。平版胶印分为有水平版胶印和无水平版胶印两大类。20世纪50年代初无水平版胶印开始研发,花费了近五十年的时间,才使无水平版胶印技术成熟和真正意义上的商品化。就发展趋势来看,无水平版胶印将终取代有水平版胶印(因为它舍弃了有水平版胶印特有的水墨平衡和油墨乳化的两难),然而,它将继续采用间接转印——“胶印”的方案,印刷出质量更好的平版胶印产品。为了叙述方便,本教材把有水平版胶印略写为平版胶印,而无水平版胶印则予指明。就图文像素质量而言,平版胶印是好的印刷方式之一,因而至今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更由于这种印刷方式适应性极强,不断地接纳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新理念,从而使平版胶印与时俱进、保持活力。平版胶印和其他门类印刷一样,必须有被复制的对象——原稿。没有原稿是无法进行印前、印刷和印后加工的。印刷是一种平面复制技术,因此,平版胶印过程也可称为采用平版印版的平面复制过程。本教材第三章和第七章的第三节由李文育撰写,其余由赵伟立撰写。书中带的供教学中选择使用。由于笔者水平和能力有限,殷切期望广大读者随时向笔者提出宝贵意见,以便及时改正。谢谢!同时,也谢谢化学工业出版社和印刷高职高专教材编写委员会及其成员单位给予笔者抛砖引玉的机会。赵伟立的电子信箱是Zhao_wl@yahoo.com.cn。编者2007年6月
目录
章绪论1节印刷的分类及其特点1一、印刷的分类及依据1二、分类的意义及作用2第二节印刷的现状和发展趋势3一、现状3二、发展趋势3第三节平版胶印的流程和基本原理4一、平版胶印的流程4二、平版印版的晒制和检查5三、印刷物料的检测和准备6四、平版胶印的基本原理7第四节平版胶印工艺概述10一、平版胶印工艺的范畴和任务10二、平版胶印在有版印刷中的特性和共性12第二章压力与包衬14节印刷压力的基本概念14一、印刷压力的定义和作用14二、印刷压力的表示方法14三、影响印刷压强的相关因素16第二节印刷压力的测定和计算24一、测量仪器和设备24二、测量法和计算公式25第三节包衬的作用和变形特点31一、衬垫和包衬的关系与作用31二、橡皮布等包衬的变形特点31三、橡皮布的类型和可压缩性35第四节速差、滑移和压缩量的分配*36一、产生速差、滑移的原因37二、速差、滑移的负面作用37三、压缩量分配的原则和方法38第五节滚筒包衬的确定39一、滚筒包衬的确定39二、实施滚筒包衬的步骤40三、包衬材料的技术参数和使用要求41四、包衬及压缩量计算示例43第三章印刷页面图文的传递与转移46节图文的类别与特点46一、点阵图46二、矢量图47第二节图文转换技术47一、数字化图文处理技术47二、RIP处理技术49三、加网技术51四、CTP成像技术55第三节印刷页面图文传递与转移规律57一、印刷页面图文传递与转移的途径57二、不同复制阶段图文传递与转移的规律与要求59第四章油墨和润湿液的传递与变化65节油墨的传递过程及变化65一、油墨流变性能的变化和要求65二、油墨呈色性能的变化和要求71三、油墨干燥性能的变化和要求72第二节润湿液的传递过程及变化74一、润湿液的传递和转移75二、润湿液的类别和主要技术指标76三、决定润湿液pH值的因素81四、亲水胶体的作用与特性81五、水墨平衡82第三节油墨传递和转移的量化描述83一、油墨传递到印版时的量化描述83二、叠印的量化描述86三、W·F油墨转移方程简述*88第四节油墨和润湿液的管理和控制90一、油墨流变性的管理和控制90二、油墨色彩的管理和控制92三、油墨干燥类别的选择和注意事项96四、印迹牢度的检测与控制99五、传水、传墨表面的清洁和检查99第五章承印物的传递与变化102节印刷过程中承印物的传递102一、承印物的传递过程和关键环节102二、承印物在传递过程中易发问题102第二节承印物的管理和监控107一、承印物的几何尺寸和外观形状107二、承印物的含水量和机械强度107三、成品、半成品和吸墨纸、校版纸的收理和堆垛108第三节套印准确的概念与套印的监控108一、套印准确的概念108二、套印不准的表现形式108三、引发套印不准的主要因素108四、套印的监控和适时调整110五、印版装拉和图文尺寸的变化110六、滚筒衬垫增减与图文周向尺寸的变化115七、橡皮布形变与印迹图寸的变化119八、纸张剥离张力与形变122九、咬牙咬力和咬牙交接对套印的影响123十、纸张伸缩与套印准确的关系125十一、纸张的调湿处理129十二、车间温湿度的控制132第六章计算机集成印刷概述136节印刷物料的匹配与检测136一、承印物的匹配与检测136二、油墨的匹配与检测137三、润湿液的匹配与检测137第二节印刷质量检测与控制137一、印刷质量的主观评价与控制137二、印刷质量的客观评价与控制138第三节印刷工序的衔接和参数138一、印刷与印前的衔接和参数139二、印刷与印后的衔接和参数139三、衔接与参数的格式和传输139四、PPF应用举例142第七章印刷弊病的分析与排除147节思路与推理147一、思路与推理的依据147二、思路与推理的流程147第二节案例分析148一、套印不准148二、透印149三、背面沾脏149四、打空滚150五、重影150六、弓皱151七、水迹151八、油迹151九、条痕151十、粉化152十一、印颠倒152十二、脏版152十三、掉版(花版)153十四、鬼影153十五、吸墨纸未干153十六、斑点墨皮153十七、拉毛154十八、掉粉154十九、剥纸155二十、色差155二十一、漏印155二十二、不干156二十三、糊版156二十四、折角156二十五、破损156二十六、瞎眼字156二十七、断笔缺画157二十八、倒顺毛157二十九、堆墨157三十、擦脏157三十一、拼版错157三十二、规格不准158三十三、印半张158三十四、静电158三十五、甩角158三十六、印不上159三十七、装版错159三十八、飞墨159第三节印刷页面图文的逼真再现及检测159一、影响页面图文色调准确再现的要素159二、印刷生产中影响网点扩大的因素162三、保证图文色调准确再现的工具、手段164参考文献167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