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店图书 都是正版图书 可开电子发票 需要发票的联系客服!
¥ 20.36 6.4折 ¥ 32 全新
库存3件
作者胡怀琛
出版社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3827886
出版时间2018-07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32元
货号25288587
上书时间2024-12-28
例 言
一、抒情文在文章中完全是“文学的”,而与说明、论辩等文重在学术方面不同。关于抒情文的研究及其作法的指导在今日国内尚少专书。这本书现为供给这个需要而作。
二、抒情文的范围甚广,但这本书所说的抒情文,只以抒情散文为限。然题名仍称抒情文,不称抒情散文,是取其简便的意思。
三、读此书者,好先读一读《一般作文法》及《修辞的方法》,或同时读亦可。以上二书均世界书局出版。
四、本书举例取材,新旧并收;但为好的抒情文,可以供我们做参考资料的,都把它收来,在形式的方面(即文言或白话),我并不注意。
五、本书编制分为“本体论” “预备论”“方法论”三部分,把抒情散文的性质、历史及“如何预备作”“如何作法”等分别说明,希望使读者能够彻底了解。
六、本书可供大学或高中做教本,或做教师参考之用。
七、和抒情文立在同等地位的说明、论辩等文,皆另有专书,读者可同时读或参看。
八、本书如有不妥之处而承读者指教,不胜欢迎。编 本体论
……………………………………………001
章 抒情文的性质 …………………………003
第二章 抒情散文与其他文之比较 ……………026
第三章 中国抒情散文小史 ……………………040
第二编 预备论
……………………………………………079
第四章 如何预备写抒情散文 …………………081
第五章 情感的触动 ……………………………087
第六章 情感的涵养 ……………………………103
第七章 情感的测度 ……………………………108
第三编 方法论
……………………………………………111
第八章 如何写抒情散文 ………………………113
第九章 明写法 …………………………………119
第十章 暗写法 …………………………………136
第十一章 率直的写法 …………………………157
第十二章 婉转的写法 …………………………168
第十三章 抒情散文与音节 ……………………183
第十四章 抒情散文与叹词 ……………………191
附录
叹词表 ……………………………………………195
一 文言之部 ……………………………………197
“暗写”,就是把自己的情感隐隐约约地发抒出来,而不是爽爽快快地发抒出来;或间接地发抒出来,而不是直接地发抒出来。
我们在第九章里说“明写法”,也已经附带说到“暗写法”了。司马迁是中国抒情散文作者中善于用“暗写法”的。就是后来的作者,也是善于用“暗写法”的多,善于用“明写法”的少。谢叠山称欧阳修云:“欧阳修文章为一代宗师,然藏锋、敛锷、韬光、沉馨。”你看!藏锋、敛锷、韬光、沉馨,这八个字是怎样地能描写出用暗写法的情形来!
清人刘大櫆《论文偶记》云:“理不可以直指也,故即物以明理;情不可以言显也,故即事以寓情。即物以明理,庄子之文也;即事以寓情,《史记》之文也。”这里分两层说:层是“即物以明理”,是“庄子之文”,不关我们这里的事,我们可丢开不讲;第二层是“即事以寓情”,他说:“情不可以言显。”情何尝不可以言显呢?他这句话不一定是确论。不过,照他的见解,情是不可以言显的,必须即事以寓情。这就是我们所谓“暗写法”了。他说《史记》之文是即事以寓情,可见《史记》善于用“暗写法”。
清初魏禧论文云:“古文之妙,只在说而不说,说而又说,是以极吞吐、往复、参差、离合之致。”说而不说、吞吐,都是暗写的秘诀。说而又说、往复,是婉转。“婉转的写法”我们在下面再有比较详细的说明。我们读了魏禧的这—段话,可知中国一般抒情散文作者都是喜欢主张用“暗写法”的。
“暗写”,在今日各种主义中,很和“象征主义”相似,而在“赋兴比”中间,也就是“比”。这话前面已经说过了。现在我们再举几个实例,看是怎样!
暗写法之例
这是司马迁《史记》中的《屈原贾生列传》。照“史”的体例说,是不应该在叙事中夹杂抒情的话。而这一类的传也不能称为抒情散文,不过,司马迁的“史”是特别的。他作《史记》的动机不是在作史,而是在于抒情。他是借古人的事,发自己的牢骚。《史记》中《伯夷列传》《屈原贾生列传》等篇尤其是抒情的话比叙事的话多。譬如《屈原贾生列传》吧,它在叙述过楚怀王听信谗言、疏远屈原之后,接着说道: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敝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这一大段全是抒情,后面又叙述了一段楚怀王入秦不返的事,接着又说道:
屈平既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然终无可奈何,故不可以反。卒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易》曰:“井泄不食,为我心恻,可以汲。王明,并受其福。”王之不明,岂足福哉!
又是一大段抒情的话,而且这种抒情的话不是为了屈原而说的,是为了他自己而说的。换一句话说,就是拿屈原来比他自己,就是用“暗写”的法子作他的抒情文。因为司马迁的身世和屈原很有相同的地方,所以司马迁便借他来替自己写照。
暗写法之第二例
这一篇是宋人苏洵作的《木假山记》。它是一篇“感慨人生的遭遇有幸有不幸”的抒情散文,不过是借木假山发抒出来。处处写木假山,处处是写人生。我们试看它怎样写!
木之生,或蘖而殇,或拱而夭,幸而至于任为栋梁,则伐;不幸而为风之所拔,水之所漂,或破折或腐;幸而得不破折不腐,则为人之所材,而有斧斤之患。其幸者,漂沉汩没于湍沙之间,不知其几百年,而其激射啮食之余,或仿佛于山者,则为好事者取去,强之以为山,然后可以脱泥沙而远斧斤。而荒江之 ,如此者几何!不为好事者所见,而为樵夫野人所薪者,何可胜数!则其幸者之中,又有不幸者焉。
予家有三峰,予每思之,则疑其有数存乎其间。且其蘖而不殇,拱而不夭,任为栋梁而不伐,风拔水漂而不破折不腐,不破折不腐而不为人之所材,以及于斧斤之,出于湍沙之间,而不为樵夫野人之所薪,而后得至乎此,则其理似不偶然也。
然予之爱之,则非徒爱其似山,而又有所感焉;非徒爱之,而又有所敬焉。予见中峰魁岸踞肆,意气端重,若有以服其旁之二峰。二峰者,庄栗刻峭,凛乎不可犯,虽其势服于中峰,而岌然无阿附意。吁!其可敬也夫,其可以有所感也夫!
这篇文首先借木假山说出人生的遭遇有幸有不幸,而归结到“有数存乎其间”,末尾又写出虽然遭遇不幸,而却有不屈不挠的精神,完全是替自己写照。
作者是先见了这座木假山,而后触动这样的情感呢?或是先有了这样的情感,很想发表,而又不愿明说,就凭空造出这座木假山来呢?这个我们不得而知。就说他是偶然看见了这样的一座木假山,而后触动这样的情感,然也必先有这样的情感,然后一见了这座木假山就会触动。倘然先没有这样的情感,就是看见了这座木假山也不会触动。一定要先有了火药,然后遇着火,才会爆炸。倘然没有火药,是根本不会爆炸的。所谓“即事寓情”的抒情散文也是如此。倘然是先有了这种情感,而后凭空造出这座木假山来,那更不用说了。
暗写法之第三例
这一篇是清人龚自珍作的《病梅馆记》。他是有感于清代科举文用一机械的格式束缚文人,因而造成病态的文学,因此他便拿“病梅”来抒写这种情感。他和苏洵的《木假山记》一样地用“暗写法”。现在我们试看他的记。
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或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固也。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斫其正,养其旁条,疏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厉,辟病梅之馆以贮之。
呜呼!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闲田,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这篇《病梅馆记》,他自己并没有指出是为着有感于科举文的束缚而作的。不过,是凭我们读者的眼光看出来,他是如此。也许另有他人又是一样的看法。本来“象征主义”的文学作品,是可以各人的看法各不相同的。
暗写法之第四例
我们再看第四个例。这是清人吴汝纶作的《矮栝说》。他也是和《木假山记》《病梅馆记》一样,他不是在写“栝”,是借“栝”来替自己写照。
曩吾伯父手植矮栝一株,垂卅余年,大且十围,高不逾丈。树故在墙以内,而适与墙并。吾父甚爱之,以名吾居。
后经兵乱,环吾居栝、柏十余树为一空,而是栝以势不甚高,又为墙所隐蔽,孑然独存。前年吾叔父斧其下枝之输囷者,又纵其下枝之萌蘖者。逾年,而是栝且高于墙丈余矣。然以其故矮也,仍名之矮栝,而吾居犹曰矮栝居。
夫以是栝之始高不逾墙也,立乎墙以外不知具十围之大也。今则未至吾居而是栝已显然在人目矣。岂是栝也前处其晦而后乃自致于显耶?将显晦有时,而是栝适遭其会耶?抑亦屈辱既久,终不能自秘其奇者耶?虽然栝之为物,固所谓劲直坚贞,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者也。方守其始之矮也,有使之屈焉者也,而其所为参天而拔地者固在也。及其后之翘然而高也,又有使之伸焉者也,而其所为傲风霜、凌冰雪者亦自在也。显晦屈伸之间,又奚足加损于豪末也哉?
以上所举的后三例都是借物来抒情的暗写法。前一例是借他人来抒自己的情,从此更进一步,于是后来的文人便有造出一个假人来,替他作一篇传,用以发抒自己的情感。例如,《虞初新志》中的《小青传》,就有人疑心小青并没有这个人,只不过是作者凭空造出来的。“小青”两字,就是把一个“情”字拆开来。又如《西青散记》中的双卿,也有人说原没有这个女子,只不过是作者史震林造出来的。小青、双卿,是否有这两个人,现在虽然还是一个没有解决的问题,虽然还有许多人在争论、考证,不过,依我的意见,照“暗写法”的老例看起来,多半是作者凭空造出来的。
中国古代的抒情散文是用“明写”的比较的少,用“暗写”的比较的多。这大概也是中国人的一种特性。不过,这种“暗写法”在古代并没有什么名称,在诗歌中虽然也有一个“比”的名词,在散文中还是没有的。现在呢?也无妨称它是“象征”。不过,我在这里是替它定了一个浅近的名词,叫“暗写法”,使它和“明写法”相对待。
这样的暗写法,在近人的白话文中很少看见,除非是“童话”。
童话当然不是抒情文。不过,它间也偶然有一两篇含有极丰富、极真挚的情感的,我们也可以把它当抒情文看。譬如,陈衡哲女士的《小雨点》一篇就是一个例。—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