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店图书 都是正版图书 可开电子发票 需要发票的联系客服!
¥ 16.75 4.0折 ¥ 42 全新
库存4件
作者著者:[英]马修·萨伊德 后浪
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10100201
出版时间2018-03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2元
货号25231703
上书时间2024-12-28
后 记 《天才假象》背后的故事
在很大程度上,成败都取决于我们天生的才能——你可以把这种观点称作我们这个时代的典型思想。根据该理论,无论是体育比赛、做生意还是上学,虽然后天下苦功很重要,但如果上天不赏饭吃,你是不可能出类拔萃的。
我们用“天才”一词合理化这一见解——世界上的人才天生基因里就写着“伟大”二字。虽然从科学原理的角度讲,该看法似乎顺理成章,但我们自身的经历仿佛是它更有力的证据。
当我们看到泰格·伍兹在距离旗杆数英寸处内用5 号铁杆击出一个右曲球,我们不由自主地就会得出结论:他生来就具有我们凡人无法达到的协调能力;我们看到国际象棋大师蒙眼下了十几盘棋,便会推论说老天爷一定给了他一个好脑子,让他的记忆力比我们都好。
归根结底,我们得出的是一个极其简单但又相当具有诱惑力的结论——卓越是留给被选中的人们的,他们是“基因彩票”的赢家,而我们却无缘获奖。
本书——或者至少是本书的部分——直接对该观点发起了挑战。本书收集并整理了近25 年来出现的能有效驳斥该结论的重大证据,批判了已有百年历史的信条。本书认为,只要我们肯吃苦,肯动脑,准备好进行长时间的练习,那么人人都可以实现卓越。
这无疑是一种离经叛道的论调。自本书出版以来,我在各大高校、广播和电视节目里就此展开过争论。尽管讨论是充满挑战、发人深省、乐趣无穷的,但还是引发了一种观点的反复出现。人们总是会问,天资的重要性就摆在眼前,我们怎么能视而不见呢?既然我们能从一群小孩里看出谁天资聪颖,怎么能说天赋异禀是站不住脚的呢?
除了以上这些反对的声音,还有一个威力更大的挑战。查尔斯·达尔文早在150 多年以前就揭示,个人的成功与失败取决于遗传特性。他将此描述为进化的引擎,告诉人们遗传能够解释我们周围可见的许多特征变异,如身高、眼睛的颜色,等等。但如果这些可见的个体差异是遗传所致,那人们就会问,我们为什么不敢承认体育、音乐和科学等领域的杰出技能之间存在的巨大差异也是遗传所致?
下面我会针对达尔文主义提出的质疑进行探讨,但我们先仔细思考一下,我们看到天才就能毫不费力地“认出”他们,这种现象是怎么一回事。小提琴乐团的指挥说:“教师一眼就能从一群学音乐的孩子里发现天才,看中他们,认为他们生来就能成就一番伟业。”这看起来没有任何不合理的地方,但教师怎么能确定这个看起来天赋过人的演奏者台下没下过苦功呢?他怎么知道经过多年练习,这个孩子还会像刚开始那样优于同龄人呢?
实际上,多项研究表明,他无从得知。例如,一项以英国音乐家为研究对象的开创性的调查发现,演奏家的学习速度并不比成就略逊的演奏家快——在连续练习的前提下,各组的进步速度几乎一致。区别只是演奏家的练习时间更长。进一步的调查研究显示,演奏家小时候看似拥有的音乐天赋通常是父母在家对其进行额外指导的结果。
观察神童,你也能得出同样的结论。乍一看,那些十几岁就能达到世界一流演奏水平的孩子似乎天赋异禀,是这些过人天赋令他们拥有了通往卓越的捷径。
但仔细审视,你便会发现另一副光景。
比如,泰格·伍兹于1997年成为美国大师赛年轻的大满贯得主后,人们称他为天才。有人评价他是“有史以来有天赋的高尔夫球选手”。但是现在想想看,他在还有5天才满1岁时就收到了一支高尔夫球杆做礼物,不到2岁就已经打过人生中的场球,5岁前他所积累的练习时长就已经超过了大多数人一辈子的练习时间。他根本不是一个有着超能力,可以不用练习的高尔夫运动员,而是一个靠刻苦练习说话的例证。
天才假象的出现是因为我们只看到为铸就精湛技艺所付出的极小一部分努力。要是看过他们花费无数个小时练习的样子,看过一流演奏家为了登上曾蹒跚学步的样子,那些所谓的天赋似乎就没那么神秘莫测、与生俱来了。其实,大量研究表明,没有一个复杂任务领域的专业人士能避开将技艺修炼至炉火纯青的水平所必需的十年苦功。
现在,我们讨论一下被达尔文主义奉若神明的天赋的重要性。无须赘言,我们都明白,从数学到棒球的所有领域里,青少年的能力有高有低是遗传作用的结果。有些孩子的能力一开始就是比别的孩子强,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专业的科学家意见已经揭露了重点——随着练习时间的增加,起初存在的差异造成的影响终会不复存在。
为什么?因为时间和正确的练习会让我们发生巨大的改变。不仅身体会发生变化,大脑构造也会发生变化。例如,青年钢琴家负责控制手指的大脑区域比常人要大。但他们并不是生来如此,这是多年练习的结果。同理,出租车司机大脑中空间导航区域的大小远高于平均水平,这也是多年积累的工作经验导致的。
现在想象一下,有两块石头,要分别用它们做米开朗琪罗《大卫》雕像的复制品。假设其中一块的原始状态稍微有点像大卫雕像,就像云的形状偶尔会让人产生联想一般。然后,假设现在有两名雕刻家进入房间,得知他们都有整整一年的时间化各自的“腐朽”为神奇。
哪块石头终会更像原作呢?我们能说结果和两块石头的原始形状有关吗?还是要说,终成品完全取决于两位雕刻家的专业技术水平?这和打高尔夫、弹钢琴是一个道理,起步之初的能力高低一点也不重要。终成就的大小是由练习的质和量决定的。终技艺的炉火纯青是靠练习达到的。
在古代,人类祖先的全部时间几乎都用来求生存,因此遗传相当重要;而如今,人人都觉得有可能也必须用半辈子的时间去掌握一个极其复杂的特定领域内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这时候遗传就不再是重中之重。专业化和交换——现代资本主义使劳动分工成为可能——已经改写了游戏规则,但我们对卓越的思想认识却还困在古代,停滞不前。
换句话说,从我们是通过遗传从父母那里得到初始技能的角度看,尽管否认天才的存在可能确实是反进化论的观点,但是否认天资的重要性不是。由于人类的身体和大脑都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尽管每个人起步不同,但结果表明,几乎所有心智健全的个体都具有积累知识、成就卓越的能力。研究证据还告诉我们,大家的学习速度都差不多,至少从长期看是这样。不过可以确定的一点是,成功没有捷径。
体育当然只是现代社会标准下的众多专门领域中的一个。的网球、足球、冰球和棒球运动员为了在各自的特定领域成功,付出的练习时间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不过,世界一流的放射科医生、企业家、军事飞行员以及其他身怀绝技的专业人士也都付出了艰苦的努力。他们练习了成千上万个小时,知识技能在此过程中得到了沉淀和升华。是这不同寻常的献身精神,而不是天资铸就了他们的卓越。
如果关于天资本质的整场争论仅仅是纯学术讨论,只是在课堂、演讲厅或是学术周刊上进行的,那无关痛痒。不幸的是,事实并非如此。“天才神话”不仅广泛流传,其破坏力也是毁灭性的,剥夺了个人和机构改变现状的动力。
为了一探究竟,假设有个女孩(当然也可以是其他任何人)特别买“天才神话”的账。那么她可能会把任何失败(无论是打高尔夫还是学数学,或者其他领域)都视作自己天资不足的证据,因此很有可能半途而废。在看重天赋前提下,这么做完全合乎情理。但是,那些坚信卓越取决于后天努力的人则不会将失败看作一种控诉,而是当成一个适应和成长的机会。因此,他们会持之以恒,终脱颖而出。
这样看来,真实世界的成败和基因半点关系都没有,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对天资本质的根本认识,这个观点也就没什么稀奇的了。爱迪生本人就说过:“就算尝试了一万次都没用,我也还没失败。我不会沮丧气馁,因为每一次错误的尝试都意味着向前更进一步。”
应该把这句话钉在每一所学校的墙上,深深刻在每一位家长、老师和政治家的脑海里。
出版后记
本书的主题延续了作者萨伊德一贯关注的领域——成功和专家表现。作为一名屡创佳绩的退役运动员,他拥有讨论这个问题的基础。他从自身经历出发,反驳了运动界过于看重天赋的观点,强调了努力和刻意练习的重要作用。在运动界尚且如此,在那些本来就没有运动界看重天赋的领域里,成功自然更依赖汗水的灌溉。在选择管理者时,一个智商过人的外行远不如一个经验丰富的内行,这是因为练习和经验,而不是逻辑推理能力,才是正确决策的关键。
有了技能并不会为成功打包票,萨伊德接下来从如何掌握高水平的专业技能谈到如何在关键时刻出色发挥。临场掉链子是个太普遍的现象,许多高水平人士都是它的受害者。萨伊德剖析了这种现象发生的内在原因:长期的练习已经将技能交给内隐系统运行,过度紧张促使人们将操作提升至外显系统,打乱了技能的正常运行。
萨伊德还对一些与专家表现相关的常见偏见的心理学因素做了分析,我们经常意识不到自己踏入了这些心理学陷阱。这些话题都指向同一个结论——练习永远是优异表现的首要条件。天赋和一些外因只能决定你的起点,只有自己可控的勤勉努力才能决定你的终点。
服务热线: 133-6631-2326 188-1142-1266
服务信箱: reader@hinabook.com
后浪出版公司
2018年3月
人们常常认为,天赋在很多人的成功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只要有聪明的头脑和杰出的思维能力,在不熟悉的领域也能触类旁通,做出堪比内行的正确决策。在本书中,萨伊德从体育和音乐等领域入手,证明了天赋的重要性被人们高估的事实。他表明,成功无一例外,都是长时间刻意练习的成果,这一原理适用于任何能体现业余与专家表现差异的领域。
萨伊德还探讨了我们可以如何利用心理效应获得和保持成功,以及一些关于成功的流行偏见。他通过亲身经历揭示了临场发挥失常现象的心理机制,再次印证高水平专家表现是经过大量练习后技能内化的结果。相信努力而不是天赋,能使我们更顽强地面对失败的冲击,更理性地享受成功带来的荣誉。
马修·,英国乒乓球名将,凭借自学考入牛津大学攻读政治学、哲学与经济学,以一等成绩毕业。他雄踞英国乒坛榜首近十年,并两次代表英国参加奥运会。萨伊德现为《泰晤士报》知名专栏作家,英国广播公司时事节目《新闻之夜》(Newsnight)撰稿人和赛事解说员,也是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的常客。他曾荣获英国新闻界重要的“年度体育记者”称号和英国体育记者协会的“年度体育特写”奖项。
部分 天才神话
第1章 成功的内在逻辑
第2章 神童之谜
第3章 非凡之路
第4章 神秘的动力机制与改变人生的思维模式
第二部分 思维悖论
第5章 安慰剂效应
第6章 避免“死机”的诅咒
第7章 迷信与空虚
第三部分 深入思考
第8章 视错觉和透视眼
第9章 黑人称霸径赛之谜
致谢
后记《天才假象》背后的故事
延伸阅读
出版后记
人们常常认为,天赋在很多人的成功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只要有聪明的头脑和杰出的思维能力,在不熟悉的领域也能触类旁通,做出堪比内行的正确决策。在本书中,萨伊德从体育和音乐等领域入手,证明了天赋的重要性被人们高估的事实。他表明,成功无一例外,都是长时间刻意练习的成果,这一原理适用于任何能体现业余与专家表现差异的领域。
萨伊德还探讨了我们可以如何利用心理效应获得和保持成功,以及一些关于成功的流行偏见。他通过亲身经历揭示了临场发挥失常现象的心理机制,再次印证高水平专家表现是经过大量练习后技能内化的结果。相信努力而不是天赋,能使我们更顽强地面对失败的冲击,更理性地享受成功带来的荣誉。
马修·,英国乒乓球名将,凭借自学考入牛津大学攻读政治学、哲学与经济学,以一等成绩毕业。他雄踞英国乒坛榜首近十年,并两次代表英国参加奥运会。萨伊德现为《泰晤士报》知名专栏作家,英国广播公司时事节目《新闻之夜》(Newsnight)撰稿人和赛事解说员,也是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的常客。他曾荣获英国新闻界重要的“年度体育记者”称号和英国体育记者协会的“年度体育特写”奖项。
1995年1月,我头一次成为全英首屈一指的乒乓球运动员,听起来十分了不起。突然间,各大高校的演讲邀请函纷至沓来,那时我只有24岁;同学们听着我参加国际赛事的励志故事,被我随身携带的金牌闪得头晕目眩。
在英国,乒乓球是一项主流运动,仅仅是参与者就有240万,管理机构下有3万余家付费成员,还有上千支球队,一些成绩出色的运动员更是赚得盆满钵满。但是,为什么我就这么特别呢?又是什么特质让我脱颖而出,成为运动名将呢?我的优点是速度快,谋略高,有胆量,脑力好,会应变,反应快。
有时,我自己也会感到惊奇不已 —— 这些优秀特质使得渺小的我独占鳌头,超越了成千上万志在登上金字塔尖的同行。更不可思议的是,我并不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富家子弟,我家位于英格兰东南部的普通市郊,我只是一个普通人家的孩子。我没什么“先天优势”,也没后门可走。我的成功是个体的成功,是我应对逆境的成果,我的成功之路就是一部个人版的《奥德赛》。
许多出类拔萃的运动员,或是其他领域的人物都会自然而然地选择以这种方式来讲述他们的故事。我们身处的文化环境鼓励宣扬这种令人热血沸腾的个人主义。在好莱坞,这种类型的故事屡见不鲜,并通常被包裹在美国梦这种情怀的糖衣之下。纵然,这些故事鼓舞人心,发人深省,令人情不自禁地开怀大笑,可又有几分是真实的呢?下面我将重新讲述乒乓球与我的故事,其中的不少桥段我曾经都选择了忽略,因为这样一来,故事的传奇色彩和能体现的个性特征都会大打折扣。
1978年,我父母(他们都不打乒乓球)不知怎么(具体原因现在仍是个谜)决定买个乒乓球台——极尽奢华,烫着金字——放在我家的大车库里。虽然我不知道确切数字,但是你能料到当时在我家乡,像我一样拥有一个锦标赛规格、标准尺寸球台的同龄人肯定没有几个。家里有车库的孩子就更少了,就算有人有车库,也大多把它当作储藏室了。这是我成功之路上件值得庆幸的事。
第二件值得庆幸的事是,我有一个和我一样爱打乒乓球的哥哥,他叫安德鲁。放学后,我俩能在车库里打好几个小时的球——对打、比赛,看彼此是否有长进,试验新的旋转打法,研究新球拍,邀请朋友来观赛。朋友们虽然更擅长其他运动,但看到我们哥俩进步神速,他们都很痴迷。在这样愉快的氛围中,不知不觉,我们的累计练习时长已达上千小时。
查特斯先生是我们当地的一名小学老师。他个子高高,长着两撇小胡子,一双眼睛闪闪发光。他对传统教学方法嗤之以鼻,酷爱运动。几乎所有课外运动俱乐部的教练都由他担当,包括校足球队;他还负责组织校运动日活动,监管羽毛球用具;他还发明了“桶球”运动,打法类似一种简易版的篮球。
不过,查特斯关心的还是乒乓球。他曾是国家教练,是英国乒乓球协会的资深老将。乒乓球以外的其他所有运动只是个平台,查特斯借此物色各路运动天才,然后坚决、彻底地把他们挖过来,让他们心无旁骛地打乒乓球。每个上过雷丁市奥尔丁顿学校的孩子都要参加查特斯组织的选拔赛,无一例外。他热衷于此,全身心投入其中,干劲十足;他说服这些潜力股去我们当地的欧米茄俱乐部进一步接受培训。
1980年,查特斯把我们兄弟俩招进了俱乐部。也正是在那一年,我家车库已不够我们施展拳脚了。
欧米茄并不是一家豪华俱乐部,是一间搭在砾石地上的棚屋,只有一个球台,离我家(雷丁市郊)有几千米。那里冬冷夏热,地上、房顶上杂草丛生。不过它有个优点:你在全英国再也找不出第二家像它这样全天24小时开放的俱乐部了,并且它只供俱乐部这一小群成员使用,给大家都配了钥匙。
我和哥哥将欧米茄全天开放的优势利用到了极致——放学后练,上学前练,周末练,假期还练。奥尔丁顿的其他校友也加入我们兄弟二人,他们当年都是被查特斯选中并挖来的。因此,到1981 年,欧米茄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单是银谷街(我的学校就位于这里)上汇聚的国家运动员的数量之多,便令人瞠目结舌。
银谷街119号住着萨伊德一家。我的哥哥安德鲁成了英国历成功的青少年运动员之一,1986 年因伤退役之前曾三次斩获全国冠军。后来,查特斯称其为25年来英国出现的秀的年轻运动员。马修(我本人)也住在银谷街119号,是英国资深老将,成绩名列前茅;在漫长的运动生涯中,我三次问鼎英联邦运动会,两次参加奥运会。
凯伦·威特住在274 号,就在奥尔丁顿学校对面。作为同辈青少年中天赋异禀的女运动员之一,在其辉煌的乒乓球生涯中,凯伦获得了无数青年组冠军、成年组冠军和其他各项比赛冠军,还曾卫冕声名远播的英联邦运动会。凯伦在25岁时因背伤退役,那时,英国的女子乒乓球成绩已经因为凯伦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安迪·威尔曼住在萨伊德和威特家的正中间,即149号。他的实力不容小觑,有望继续获得一系列冠军,不过主要是在双打领域。在著名的欧洲12强赛中,他击败了一名英国运动员;此后,不少人都对他望而生畏。
银谷街尽头住着的是另一名一流青年运动员——保罗·特罗特,杰出的运动员基思·霍德也住在街尾。住在街角的有英国青年冠军吉米·斯托克斯、曾参加国际青年赛事的保罗·萨文、四次卫冕英国成年组冠军的艾莉森·戈登、运动员保罗·安德鲁斯,以及英国高校运动会冠军的获得者休·科利尔。如果这还不够,我还能继续列。
在20世纪80年代的一段时间里,银谷街及其周边地带培养出的卓越乒乓球运动员的数量比全英其他地方加起来还要多。英国有成千上万条街道,唯银谷街成绩傲人;英国上上下下有上百万学童,唯银谷街这一小群孩子如此优秀。银谷街是英国杰出乒乓球运动员的源泉,是英国乒乓球界的麦加,众人心驰神往。至于成因,是个不解之谜。
莫非是某种基因突变只在银谷街蔓延开来,而周围街道和村落却“安然无恙”?当然不是这样——银谷街的傲人成绩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全世界还有不少类似的有趣例子。偶尔,一些小地方就会一跃进入“人杰地灵”的行列。(例如,莫斯科的斯巴达克足球俱乐部虽一贫如洗,却在2005年至2007年期间培养出了不下20名一流的女球员,比整个美国培养出的还要多。)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银谷街的所有天才运动少年都目不斜视地向成为乒乓球运动员而努力,所有志存高远的运动员都师出同一名门。至于我,因为家中车库里有个球台,而且我哥哥和我一样是个乒乓球发烧友,所以去奥尔丁顿读书之前,我就已经赢在了起跑线上。
我父母(愿上帝保佑他们)继续视我的成功为排除万难后获得的胜利,鼓舞人心,十分励志。这么描述确实不错,我也十分感谢他们。但我把本章初稿拿给他们看的时候,他们对整个观点提出了质疑——好吧,那迈克尔·奥德里斯科尔(我的竞争对手,来自约克郡)呢?你有的优势他一样不少,但是他就没成功啊。还有布拉德利·比林顿(我的另一位竞争对手,来自德比郡),他父母还都是国际知名的乒乓球运动员呢,他也没有成为全英乒乓球冠军。
这仅仅是被我称作“自我偏见”的一个略微不同的变体。我并不认为我是一个水平欠佳的运动员,而认为我拥有的优势不容小觑,是千百万年轻人缺乏的。实际上,我是一小部分人中拔尖的。换句话说,我是相当大的一部分人中秀的,这一大部分人是指全国范围内和我拥有同等机会的极少数人。
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如果全英有足够多的年轻人在8 岁时就拥有一张乒乓球台,有一个球技了得的哥哥陪练,接受了全英教练的培训,加入了全国一家24 小时开放的乒乓球俱乐部,并在十多岁以前就已经练习了上千小时,那我不会是全英运动员,我可能连全英千零一名都排不上。除非统计数据出现了严重错误,否则不会有别的结论(也就是说,我当然有可能成为全国,但是仅限于理论层面)。
我们总是认为体育是个靠本事说话的行当——成功是靠能力和勤奋赢得的,但实际并非如此。想想上千的乒乓球种子选手因为不够幸运而未能住在拥有优势的银谷街,进而无缘冠军宝座;想想上千的网球选手,本来有望获得温网冠军,却因未获命运垂青,连副网球拍都没有,更没有受过专门培训;再想想潜在的上百万高尔夫球好苗子,因未能进入高尔夫球俱乐部而浪费了一身天赋。
实际上,经过仔细观察,你便会发现不论男女,每一个战胜困难、收获胜利的人都是非同寻常的客观环境的受益人。人们普遍错误地认为成功全凭个人本事赢得,从不认可——或是费心去看看——多方面契机协同产生的强大力量。
这也是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在其著作《异类》(Outliers)中提出的中心观点之一。格拉德威尔认为比尔·盖茨、披头士乐队及其他杰出艺人的成功与“他们个人怎么样”没太大关系,而与“他们来自何方”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