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鸟对老树说
本店图书 都是正版图书 可开电子发票 需要发票的联系客服!
¥
31.26
6.5折
¥
48
全新
库存7件
作者邓加荣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ISBN9787020116355
出版时间2016-12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48元
货号24146554
上书时间2024-12-28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前言
编后:诉衷肠的话 本书所收集的,都是多少年来发表在全国各家报刊杂志上的文章,是我呕心沥血、直面惨淡人生的阅历。其中,有的篇章被收入到大学语文教科书(如《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孙冶方》被收入到江西财经大学《语文教科书》,近又被收入到沪教版二期课改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定名为《孙冶方印象》);有的被收入到几种中学语文课余辅导材料之中(如《北戴河记游》《西湖夜色》);有的被收入到《中学生新读写丛书(名家推荐100篇)》和《影响你一生的经典美文》(如《寻找尘封的轨迹》);有的被收入到《新华文摘》(如《昆明石林》《新凤霞写书》《李谷一与乡恋》《寻找尘封的轨迹》等)。这些文章,都是我在漫长的生命之旅中,凝聚起全部生命的热忱与渴望,燃烧起生命中炽烈的激情火花写作出来的,因此在此次集结成篇时,我打乱了从前的编排,完全按照哲理的方位和我人生历程的时空顺序进行排列的,期图脉络分明地镂刻出一条清晰可辨的生命规迹。编成之后,我又从头至尾地看了一遍,忽地发现,它已从一本散文集,变成了我的一本自传体长篇小说,带着无限深情地回忆着,娓娓而谈地述说着我的童年、青年、壮年和老年,毫不掩饰地吐露着的心灵的历程,无怨无悔地倾述着那春蚕吐丝的无情岁月。使我伤情的是,至今为止,我仍然是《飞鸟对老树说》中那棵村外路旁、面对黄昏喁喁独语的老榆树,虽然用我不断向上伸长的枝桠将多少只俊秀的黄鹂鸟都托起来了,托向了星光灿烂、彩霞满天的长空,靓丽得差不多就像银河中的一颗颗闪光的星辰,但是我,那一棵村外路旁的老榆树,却仍然只能是寂寞地在凄凉月光下踯躅荒原,在朦胧的夜色里暗自絮聒。不过,近我倒是听到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知道我的一些学生正在网上举行互联互通,讨论我的那篇《飞鸟对老树说》,还将我当年讲课时的照片也传发到网上,大家共同追忆那往昔的岁月。我平生没有什么夙愿,更不要说什么宏伟的志向了,只是一片痴情地期盼着,期盼着有人,期盼有更多的人,不论是我熟悉的人,还是与我素昧平生的人,都能够顾盼与怜悯一下村外路边的这棵老榆树,能够与它产生心灵上的沟通,感情上的共鸣。 2015年冬月之夜
导语摘要
邓加荣是一个勤奋的多产作家,这是他自选的一本散文集。散文内容包含生活温情、家乡风物、山水纪行、名人记述等等,笔端流溢着对生命对世界的热爱。
作者简介
邓加荣,长白山人,生于吉林省靖宇县。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1952年赴莫斯科留学,获经济学与文学双学士学位。十五岁起,便在报刊上发表文章,至今在多个领域里皆有著述,总字数几近三千万。
传记文学作品有《林巧稚传》《六小龄童传》《马寅初传》《孙冶方传》《章乃器传》《杨西光传》等二十余部;长篇历史小说作品有《刘罗锅断案传奇》《海瑞》《揭开甲午海战历史的黑匣子》《茶神、茶仙与茶圣》;报告文学作品有《君子兰之谜》《李谷一与乡恋》《海南汽车狂潮》《台风眼里漏下的小船》;电视连续剧作品有《南汉宸》《淡黄色的石榴花》《刘罗锅断案传奇》《龙泉行》;儿童文学作品有《心灵的学校》《草上飞与江中行》;诗歌方面有多次获奖作品《仲夏夜长吟》及电视剧插曲作词《岁月的纺车摇啊摇》《游子吟》等。在古典文学领域,著有《全面破译红楼梦》,整理了湮没三百年的“十大才子书”,编选《华夏古典文学千古精品选粹》(共十集)与《古文真正观止》。经济学作品有《人民币诞生记》《恼人的物价怪圈》《货币漫话》《资本原始积累史》等。故而,报刊上有人著文称其为“学者型多产作家”。
目录
目 录
辑 哲理的红蜡烛
飞鸟对老树说
绿
湖水、森林和年轻学者的话
时间琐谈
天上的日落
愿新年的钟声,给你带来一个新的黎明
第二辑 庭院交响曲
庭院
屋顶
窗外
墙脚
鸟鸣
养花
母亲肚子里的民间文学
一捧素洁的睡莲
两盆蟹爪兰
第三辑 百年夫妻重晚情
怎么做“少年夫妻老来伴”
我和老伴千步走
百年夫妻重晚情
“走进”与“走出”孩子天地
第四辑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巍峨长白山
我爱林奈草
挖野蒜
采蕨菜
在与祖国亲近的日子里
回归祖国怀抱的时刻幸福
三角龙湾与五个归来人
吉林雾凇
兴凯湖,北方的一颗明亮的星
黑河一日
冰城 冰节 冰心
古道 黄金 白夜
我向火区走去
大兴安岭森林大火一周年祭
第五辑 万水千山总是情
我站在枫桥上
三峡抒情
昆明石林
漓江烟雨
西湖夜色
悠悠秦淮
在古踏歌岸上
牡丹和牡丹花城
山环水绕越女乡
月白风清富春江
醉翁亭游记
天下名寺有琅琊
凤阳行
泉水叮咚的崂山
庐山的瀑布
柳州龙潭公园
儋州东坡书院
海口五公祠
大连——金色的海湾
一座被遗忘了的名山
不是空中楼阁的空中楼阁
嫘祖的故乡
高楼名酒话蒲州
从风陵渡到潼关
汉中随笔
沔阳道上草离离
寻找尘封的轨迹
独留青冢向古今
北戴河记游
碣石山,你在哪里?
又见大海,又见北戴河
海滨食蟹
长城头——老龙头
白洋淀——重新荡漾起来的水天
厂甸的风车和大糖葫芦
长廊散记
城北旧事
十渡——小桂林
留香馆记事
港岛之绿
第六辑 教育诗篇
心灵的学校
海滨的孩子
王国生:爱的教育
做梦也想读书
攻读于长白山下
我的几位文学老师
第七辑 我与几位文化名人面对面
永远是一片贞洁童心的冰心
接生过五万婴儿的林巧稚
性格明朗照人的茅盾
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杨献珍
千古奇冤的吴晗
历史有机会让我写出本《马寅初传》
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孙冶方
一代学者风范的薛暮桥
百岁经济学家陈翰笙
亲自为我题辞的刘白羽
她在讲述自己的童年
琼瑶的乡情、友情、爱情
我请新凤霞吃饭
我为六小龄童写传
李谷一与乡恋
叶佩英与《我爱你,中国》
蒋大为,一个大有作为的人
第八辑 异域情怀
二战后的莫斯科记忆
奔驰在西伯利亚的国际列车上
又见莫斯科,又见喀秋莎
难忘的萨格勒布之夜
编后:诉衷肠的话
内容摘要
邓加荣是一个勤奋的多产作家,这是他自选的一本散文集。散文内容包含生活温情、家乡风物、山水纪行、名人记述等等,笔端流溢着对生命对世界的热爱。
主编推荐
邓加荣,长白山人,生于吉林省靖宇县。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1952年赴莫斯科留学,获经济学与文学双学士学位。十五岁起,便在报刊上发表文章,至今在多个领域里皆有著述,总字数几近三千万。传记文学作品有《林巧稚传》《六小龄童传》《马寅初传》《孙冶方传》《章乃器传》《杨西光传》等二十余部;长篇历史小说作品有《刘罗锅断案传奇》《海瑞》《揭开甲午海战历史的黑匣子》《茶神、茶仙与茶圣》;报告文学作品有《君子兰之谜》《李谷一与乡恋》《海南汽车狂潮》《台风眼里漏下的小船》;电视连续剧作品有《南汉宸》《淡黄色的石榴花》《刘罗锅断案传奇》《龙泉行》;儿童文学作品有《心灵的学校》《草上飞与江中行》;诗歌方面有多次获奖作品《仲夏夜长吟》及电视剧插曲作词《岁月的纺车摇啊摇》《游子吟》等。在古典文学领域,著有《全面破译红楼梦》,整理了湮没三百年的“十大才子书”,编选《华夏古典文学千古精品选粹》(共十集)与《古文真正观止》。经济学作品有《人民币诞生记》《恼人的物价怪圈》《货币漫话》《资本原始积累史》等。故而,报刊上有人著文称其为“学者型多产作家”。
精彩内容
母亲肚子里的民间文学 母亲的性格,是很豁达开朗、乐观向上的。无论生活怎样困难,她总是能冲破那阴霾冷雾的氛围,努力地去寻找与追求生活上的一点点情趣。而且,她也总是要把自己的这种乐观开朗的精神和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传导给、感染给周围的人。她希望人们不论逢到了什么样磨扇压住了手的事儿,都能带着一副笑脸走向生活,走向明天。母亲看不惯那些一天到晚总是愁眉苦脸的人,她常说:“亏他还是个男子汉呢,心眼竟比针鼻儿还小,总是两眉扣一眉地出来进去,弄得他自己心里不好受,也平白无故地给这响晴天空抹上一片乌云!”前两天,女儿帮助我回忆往事时,讲了一件事也很能开人心窍的事。她说,她有一次碰见了一件难心的事,总是犯愁,奶奶便劝她说:“有啥过不去的火熖山?堂堂正正地往前走就是了,脑袋掉了,也不过是碗大的一个疤瘌!”我切身地感觉到,母亲的这种乐观豁达精神,感染人们深之处,莫过于逢年过节的时候了。每当到了大年根底下时,她总是早于其他的人,张罗着筹办过年的事。人们一见到她从一大早起来就乐哈哈的那股忙活劲儿,无不受到传染,感受到日近一日、时近一时地扑面而来的过年气氛。人们虽然受苦受累一年了,甚至是忍饥挨饿地度过一年了,可是这个大年却总得要过好,总要过得有滋有味的。只有这样,才能够通过这个大年,给我们的苦和累带来一点安慰和补尝。而更主要的是为着来年,为着能够给来年种下一片希望,一片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争取得到的美好希望。母亲常是这样地对人们说,便也总是这样带着头儿去做。一到腊月二十几儿,她便一大早就起床,把被子、褥子都迭好,把屋子归弄得整整齐齐之后(不管怎么穷,她总是喜欢把屋子收拾得干干净净的),便风风火火地张罗着怎样地糊窗户,怎样地糊墙。窗户纸是要崭新的,糊墙的纸要雪白的,这些东西她是早就预备下来了,是她靠卖废品积攒下来的钱买的。由于她那么热心,我们这些做子女的和做子女的子女的人们,便不管怎么忙也得赶上前去帮助她一起来干。因为她是小脚,那登高爬上爬下的事,便只能由别人着手去干。她便站在地当间作为总指挥,指点着人们这一张纸要往哪儿糊,那一张纸又应当是要稍高或稍低一些。缝儿没对整齐的,有露边露角的地方,她一定要你揭下来重粘,质量关她从来都是把得严严的。邻人们过来看了看,都说:“看人家邓奶奶,窗户像窗户,墙像墙,弄得满屋子里都亮堂堂的,这才像个过年的样子!”母亲听了,心中自然更是高兴。于是,接下来就按照儿歌中所数落的那一套,什么“二十四,写大字;二十五,糊香斗;二十六,割年肉;二十七,杀只鸡”等等,一样一样地来置办年货。虽然由于当时的经济条件所限,不能够都置办到,但她总也要想尽办法应个景儿。割年肉,还好办,尽量地在二十六那天排着长队,把早已积攒下来的肉票拿出来去割年肉。可是二十七杀只鸡,就不好办了,到哪儿去弄那只鸡呢?可是母亲偏能想出办法,她用面捏出几个小鸡来,蒸馒头时放在锅里一起蒸。晚饭时候,大家会惊喜地看到有几只小面鸡摆在自己的面前。她对过年期间的各种民风民俗,更是比谁都清楚,当时的许多讲究,许多礼数,她不仅都能够一一地给你指点出来,而且还常编有一套喀儿。邻居有不明白的地方,都过来问她:“邓奶奶,这事儿应当怎么办?”“这事当是怎么样个礼数?”母亲听了,便兴致勃勃地给人讲了一套又一套,有时还要走过去帮你着手去办。母亲的手很巧,不仅是针线活儿样样都拿得出手,而尤工于苇席编织。不论是屋子里铺的炕席,还是店铺里用的踅子,她都能编,而且编得又快又好。那些三、六尺长的小席子,她一天能编两个;丈二尺长的大炕席,稍微贪点黑儿也能织出一领来。伪满期间,父亲为了躲避鬼子抓劳工,多年逃亡在外,一家人全靠母亲编席子度过那艰难的岁月。好在母亲织的席子好,逢到有结婚办喜事的人家,她还会格外用心地给织出一些吉祥如意的花纹来。再加上她的人缘又好,喜欢联系人,因之人们都愿意过来买她的席子。她编出来的席子从来没有压过手,一出来就为左邻右舍的人家买去。就是住得远一些的人,听人讲说有个邓大娘的席子织得好,也会大老远跑过来预付下订金,要求她在什么日子里给织出个什么尺寸、什么花纹的席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