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节庆文化丛书 藏历年(中英文对照)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节庆文化丛书 藏历年(中英文对照)

本店图书 都是正版图书 可开电子发票 需要发票的联系客服!

13.31 5.5折 24 全新

库存3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宋黎昀

出版社安徽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12070717

出版时间2014-03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24元

货号23462004

上书时间2024-12-28

百叶图书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藏历年是藏族人民一年中为隆重的传统节日,与汉族的农历新年大致相同。藏历年藏历年是根据藏历推算出来的。藏历元月一日开始,到十五日结束,持续十五天。因为全民信仰佛教,节日活动洋溢着浓厚的宗教气氛,是一个娱神和娱人、庆祝和祈祷兼具的民族节日。
  新年的准备工作一般在前一年的十二月初就开始了。除购置吃喝玩乐的年货外,家家户户都要制作一个名叫"切玛"的五谷斗,即在绘有彩色花纹的木盒左右分别盛放炒麦粒和酥油拌成的糌粑,上面插上青棵穗和酥油塑制的彩花。还要用水浸泡一碗青稞种子,使其在新年时节长出一、二寸长的青苗。"切玛"和麦苗供奉在神案正中,祈祷来年五谷丰登。
  我们共同的日子
  (代序)
  个人一年一度重要的日子是生日,大家一年一度重要的日子是节日。节日是大家共同的日子。
  节日是一种纪念日,内涵多种多样。有民族的、国家的、宗教的,比如国庆节、圣诞节等。有某一类人的,如妇女、儿童、劳动者的,这便是妇女节、儿童节、劳动节等。也有与人们的生活生产密切相关的,这类节日历史悠久,很早就形成了一整套人们约定俗成、代代相传的节日习俗,这是一种传统的节日。传统节日也多种多样。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有五十六个民族,统称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有全民族共有的,也有某个民族特有的。比如春节、中秋节、元宵节、端午节、清明节、重阳节等,就为中华民族所共用和共享;世界文化遗产羌年就为羌族独有和独享。各民族这样的节日很多。
  传统节日是在漫长的农耕时代形成的。农耕时代生产与生活、人与自然的关系十分密切。人们或为了感恩于大自然的恩赐,或为了庆祝辛苦劳作换来的收获,或为了激发生命的活力,或为了加强人际的亲情,经过长期相互认同,终约定俗成,渐渐把一年中某一天确定为节日,并创造了十分完整又严格的节俗,如仪式、庆典、规制、禁忌,乃至特定的游艺、装饰与食品,来把节日这天演化成一个独具内涵和迷人的日子。更重要的是,人们在每一个传统的节日里,还把共同的生活理想、人间愿望与审美追求融入节日的内涵与种种仪式中。因此,它是中华民族世间理想与生活愿望极致的表现。可以说,我们的传统--精神文化传统,往往就是依靠这代代相传的一年一度的节日继承下来的。
  然而,自从二十世纪整个人类进入了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过渡,农耕时代形成的文化传统开始瓦解。尤其是中国,在近百年由封闭走向开放的过程中,节日文化--特别是城市的节日文化受到现代文明与外来文化的冲击。当下人们已经鲜明地感受到传统节日渐行渐远,并为此产生忧虑。传统节日的淡化必然使其中蕴含的传统精神随之涣散。然而,人们并没有坐等传统的消失,主动和积极地与之应对。这充分显示了当代中国人在文化上的自觉。
  近十年,随着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全面展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工作的有力推动,传统节日受到关注,一些重要的传统节日列入了国家文化遗产名录。继而,2006年国家将每年六月的第二个周六确定为"文化遗产日";2007年国务院决定将三个中华民族的重要节日--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列为法定放假日。这一重大决定,表现了国家对公众的传统文化生活及其传承的重视与尊重,同时也是保护节日文化遗产十分必要的措施。
  节日不放假必然直接消解了节日文化,放假则是恢复节日传统的首要条件。但放假不等于远去的节日立即就会回到身边。节日与假日的不同是因为节日有特定的文化内容与文化形式。那么,重温与恢复已经变得陌生的传统节日习俗则是必不可少的了。
  千百年来,我们的祖先从生活的愿望出发,为每一个节日都创造出许许多多美丽又动人的习俗。这种愿望是理想主义的,所以节日习俗是理想的;愿望是情感化的,所以节日习俗也是情感化的;愿望是美好的,所以节日习俗是美的。人们用合家团聚的年夜饭迎接新年;把天上的明月化为手中甜甜的月饼,来象征人间的团圆;在严寒刚刚消退、万物复苏的早春,赶到野外去打扫墓地,告慰亡灵,表达心中的缅怀,同时戴花插柳,踏青春游,亲切地拥抱大地山川……这些诗意化的节日习俗,使我们一代代人的心灵获得了美好的安慰与宁静。
  对于少数民族来说,他们特有的节日的意义则更加重要。节日还是他们民族集体记忆的载体、共同精神的依托、个性的表现、民族身份之所在。
  谁说传统的习俗过时了?如果我们淡忘了这些习俗,就一定要去重温一下传统。重温不是表象地模仿古人的形式,而是用心去体验传统中的精神与情感。
  在历史的进程中,习俗是在不断变化的,但民族传统的精神本质不应变。这传统就是对美好生活不懈的追求,对大自然的感恩与敬畏,对家庭团圆与世间和谐永恒的企望。
  这便是我们节日的主题,也是这套节庆丛书编写的根由与目的。
  这套书的筹划独具匠心。所有节日都是一年一次。由于我国为传统农耕社会,所以生活与生产同步,节日与大自然的节气密切相关。本丛书以一年的春、夏、秋、冬四个时间板块,将纷繁的传统节日清晰有序地排列开来,又总揽成书,既包括全民族共有的节日盛典,也把少数民族重要的节日遗产纳入其中,以周详的文献和生动的传说,将每个节日的源起、流布与习俗,亦图亦文、有滋有味地娓娓道来。一节一册,单用方便,放在一起则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一部全书,既有知识性、资料性、工具性,又有阅读性和趣味性。这样一套丛书不仅是对我国传统节日的一次总结,也是对传统节日文化富于创意的弘扬。
  我读了书稿,心生欣喜,因序之。
  冯骥才
  2013.12.25

目录
第一章藏历年的历史
ChapterOne?HistoryoftheTibetanNewYear
 藏历年的产生
 TheMakingofTibetanNewYear
 藏历年的历史与传承
 HistoryandInheritanceofTibetanNewYear
第二章藏历年的习俗
ChapterTwo?ConventionsofTibetanNewYear
 拉萨人过藏历年
 LhasaPeople'sCelebrationonTibetanNewYear
第三章藏历年期间的庆祝活动
ChapterThree?CelebrationsduringTibetanNewYear
 宗教法会和仪式
 ReligiousMeetingsandCeremonies
 民间娱乐活动
 FolkEntertainmentActivities
第四章藏区各地藏历年的习俗
ChapterFour?ConventionsofTibetanNewYearintheTibetanAreas
 日喀则的藏历年
 TibetanNewYearinShigatse
 工布藏区的新年
 NewYearinGongboTibetanRegion
 藏北安多藏区的新年
 NewYearofAmdoTibetanRegioninNorthTibet
 昌都地区藏历新年
 TibetanNewYearofQamdoPrefecture
 阿坝藏区新年
 NewYearofAbaTibetanRegion
 青海玉树藏历年赛牦牛
 YakRacingforTibetanNewYearinQinghaiYushu
第五章藏历年的传承与变迁
ChapterFive?InheritanceandTransitionofTibetanNewYear
 藏族历法的演变
 TheEvolutionoftheTibetanCalendarAlgorithm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中国节庆文化》丛书后记
ThePostscriptofChineseFestivalCultureSeries

内容摘要
藏历年是藏族人民一年中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与汉族的农历新年大致相同。藏历年藏历年是根据藏历推算出来的。藏历元月一日开始,到十五日结束,持续十五天。因为全民信仰佛教,节日活动洋溢着浓厚的宗教气氛,是一个娱神和娱人、庆祝和祈祷兼具的民族节日。
  新年的准备工作一般在前一年的十二月初就开始了。除购置吃喝玩乐的年货外,家家户户都要制作一个名叫"切玛"的五谷斗,即在绘有彩色花纹的木盒左右分别盛放炒麦粒和酥油拌成的糌粑,上面插上青棵穗和酥油塑制的彩花。还要用水浸泡一碗青稞种子,使其在新年时节长出一、二寸长的青苗。"切玛"和麦苗供奉在神案正中,祈祷来年五谷丰登。
  我们共同的日子
  (代序)
  个人一年一度最重要的日子是生日,大家一年一度最重要的日子是节日。节日是大家共同的日子。
  节日是一种纪念日,内涵多种多样。有民族的、国家的、宗教的,比如国庆节、圣诞节等。有某一类人的,如妇女、儿童、劳动者的,这便是妇女节、儿童节、劳动节等。也有与人们的生活生产密切相关的,这类节日历史悠久,很早就形成了一整套人们约定俗成、代代相传的节日习俗,这是一种传统的节日。传统节日也多种多样。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有五十六个民族,统称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有全民族共有的,也有某个民族特有的。比如春节、中秋节、元宵节、端午节、清明节、重阳节等,就为中华民族所共用和共享;世界文化遗产羌年就为羌族独有和独享。各民族这样的节日很多。
  传统节日是在漫长的农耕时代形成的。农耕时代生产与生活、人与自然的关系十分密切。人们或为了感恩于大自然的恩赐,或为了庆祝辛苦劳作换来的收获,或为了激发生命的活力,或为了加强人际的亲情,经过长期相互认同,最终约定俗成,渐渐把一年中某一天确定为节日,并创造了十分完整又严格的节俗,如仪式、庆典、规制、禁忌,乃至特定的游艺、装饰与食品,来把节日这天演化成一个独具内涵和迷人的日子。更重要的是,人们在每一个传统的节日里,还把共同的生活理想、人间愿望与审美追求融入节日的内涵与种种仪式中。因此,它是中华民族世间理想与生活愿望极致的表现。可以说,我们的传统--精神文化传统,往往就是依靠这代代相传的一年一度的节日继承下来的。
  然而,自从二十世纪整个人类进入了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过渡,农耕时代形成的文化传统开始瓦解。尤其是中国,在近百年由封闭走向开放的过程中,节日文化--特别是城市的节日文化受到现代文明与外来文化的冲击。当下人们已经鲜明地感受到传统节日渐行渐远,并为此产生忧虑。传统节日的淡化必然使其中蕴含的传统精神随之涣散。然而,人们并没有坐等传统的消失,主动和积极地与之应对。这充分显示了当代中国人在文化上的自觉。
  近十年,随着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全面展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工作的有力推动,传统节日受到关注,一些重要的传统节日列入了国家文化遗产名录。继而,2006年国家将每年六月的第二个周六确定为"文化遗产日";2007年国务院决定将三个中华民族的重要节日--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列为法定放假日。这一重大决定,表现了国家对公众的传统文化生活及其传承的重视与尊重,同时也是保护节日文化遗产十分必要的措施。
  节日不放假必然直接消解了节日文化,放假则是恢复节日传统的首要条件。但放假不等于远去的节日立即就会回到身边。节日与假日的不同是因为节日有特定的文化内容与文化形式。那么,重温与恢复已经变得陌生的传统节日习俗则是必不可少的了。
  千百年来,我们的祖先从生活的愿望出发,为每一个节日都创造出许许多多美丽又动人的习俗。这种愿望是理想主义的,所以节日习俗是理想的;愿望是情感化的,所以节日习俗也是情感化的;愿望是美好的,所以节日习俗是美的。人们用合家团聚的年夜饭迎接新年;把天上的明月化为手中甜甜的月饼,来象征人间的团圆;在严寒刚刚消退、万物复苏的早春,赶到野外去打扫墓地,告慰亡灵,表达心中的缅怀,同时戴花插柳,踏青春游,亲切地拥抱大地山川……这些诗意化的节日习俗,使我们一代代人的心灵获得了美好的安慰与宁静。
  对于少数民族来说,他们特有的节日的意义则更加重要。节日还是他们民族集体记忆的载体、共同精神的依托、个性的表现、民族身份之所在。
  谁说传统的习俗过时了?如果我们淡忘了这些习俗,就一定要去重温一下传统。重温不是表象地模仿古人的形式,而是用心去体验传统中的精神与情感。
  在历史的进程中,习俗是在不断变化的,但民族传统的精神本质不应变。这传统就是对美好生活不懈的追求,对大自然的感恩与敬畏,对家庭团圆与世间和谐永恒的企望。
  这便是我们节日的主题,也是这套节庆丛书编写的根由与目的。
  这套书的筹划独具匠心。所有节日都是一年一次。由于我国为传统农耕社会,所以生活与生产同步,节日与大自然的节气密切相关。本丛书以一年的春、夏、秋、冬四个时间板块,将纷繁的传统节日清晰有序地排列开来,又总揽成书,既包括全民族共有的节日盛典,也把少数民族重要的节日遗产纳入其中,以周详的文献和生动的传说,将每个节日的源起、流布与习俗,亦图亦文、有滋有味地娓娓道来。一节一册,单用方便,放在一起则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一部全书,既有知识性、资料性、工具性,又有阅读性和趣味性。这样一套丛书不仅是对我国传统节日的一次总结,也是对传统节日文化富于创意的弘扬。
  我读了书稿,心生欣喜,因序之。
  冯骥才
  2013.12.25

精彩内容

   章 藏历年的历史
  除旧迎新,祈福来年,这恐怕是全人类对新年寄予的共同深切愿望。新年对各民族来说几乎都是一年当中重要的节日。同样的,对藏族来说,藏历新年也是他们在一年当中热闹、隆重的日子。藏区各地在藏历新年的时候都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和仪式来迎接新的一年,希望来年幸福、好运,家人健康,庄稼丰收,等等。藏历年从它诞生之日到今天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在千年历史的流转当中,藏历年作为一种年节习俗也不断丰富其内涵,形成了今天这样一个不仅文化内涵丰富而且深具藏地文化特色的节日庆典,越来越被世界各地人民所喜爱和瞩目。该书希望以绵薄之力尽量将藏历年的文化内涵全面呈现给读者。虽然藏历年是藏地人民普遍都会进行的隆重的年节庆典,但由于藏区各地历史、地理和经济条件、风土人情的不同,藏历年的庆祝方式存在很强烈的地区差异。在该书的介绍中,由于篇幅所限,也不能面面俱到,因此笔者考虑大致以拉萨地区的藏历年为主要介绍对象,再兼具其他几个主要不同的藏区的情况,希望能尽量全面而不失重点。
  Chapter One History of the Tibetan New Year
  The common and deep wish of the human being for New Year is to send off the old year and usher in the new and pray for the following year. As for all ethnic groups, New Year is almost the most important festival in a year. Similarly, Tibetan New Year is the grandest and liveliest day in a year for Tibetans. Various kinds of celebration activities and ceremonies are held all over Tibet during the Tibetan New Year, and Tibetans wish happiness, good luck, family health, harvest, etc. for the following year. Since the making of the Tibetan calendar, it has had a history of over a thousand years till now, enriched its connotation constantly as a festival convention, formed such a festival celebration with rich cultural connotation and profound Tibetan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in the circulation of the history of a thousand years and attracted worldwide attention. The book tries its best to fully present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the Tibetan calendar to readers. Although the Tibetan calendar is the grandest festival celebration for Tibetans, the celebration methods of the Tibetan calendar differ greatly in regions because of different historical, geographic and economic conditions in Tibetan areas. The book cannot explain everything in the short introduction, so it mainly focuses on the Tibetan calendar in Lhasa region and also takes into considerations different situations in other Tibetan areas in order to comprehensively analyze the traditions.
  1.藏历年的产生 The Making of Tibetan New Year 
  藏历年并不是一个一开始就存在的年节庆典,它的产生是经过一个漫长的历史演变,在这个演变中,藏族历法的产生和演变是致使藏历年诞生的关键因素。在今天的藏区,虽然大致已有一个相对统一的藏历年,但各地还是有比较明显的差异,这个差异首先就体现在时间上。藏区各地过藏历年的时间还不尽统一,譬如拉萨是以藏历的正月初一为藏历新年;而拉萨东部的工布森林地区并不是藏历的正月初一过年,而是在藏历十月初一过年;昌都的一些地方则以十一月一日为新年,其他藏区各地甚至各县市的藏历年在时间上有时候也存在差异。今天藏历年在时间上的不同,就跟它的起源以及藏历历法的演变有很大的关系。
  Tibetan New Year wasn't a festival celebration at the very beginning, and its making experienced a long historical evolution, and the making and evolution of the Tibetan calendar algorithm played a key role in the founding of Tibetan New Year during this evolution. At present, there is a comparatively homogeneous Tibetan New Year in Tibetan areas, but they are mainly differentiated in various regions in terms of time. Different regions in Tibet adopt different dates for the Tibetan calendar, for example, the first day of the first month of the Tibetan calendar is Tibetan New Year in Lhasa; Gongbo forest area in the east of Lhasa celebrates New Year on the first day of the tenth month rather than the first day of the first month of the Tibetan calendar; some places in Qamdo celebrate New Year on the first day of the eleventh month, and some counties and cities in other Tibetan areas even have different Tibetan New Year dates sometimes. The great difference of Tibetan New Year in terms of time today is largely related to the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the Tibetan calendar algorithm.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