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家伦论人生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罗家伦论人生

本店图书 都是正版图书 可开电子发票 需要发票的联系客服!

18.07 4.5折 40 全新

库存4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冯沪祥 著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1161265

出版时间2010-0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0元

货号20751014

上书时间2024-12-28

百叶图书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中央大学”1968年迁至现在校址,经过全校教职员生的努力,尤其是在刘兆汉校长任期中蓬勃发展,成为一所教研并重的研究型大学,尔后的刘全生校长推动重视大一,以及接任之李罗权校长重视学术拔尖,以及推动核心通识,使中大已成为台湾重视大学教学且研究成效卓越之重要研究型大学。
  “中央大学”为了感念罗校长的贡献与风范,在1986年创立管理学院时,在这栋全校的教学大楼上,以罗校长的号——志希为名,取名“志希馆”,以资纪念;由此很可看出全体师生对他的景仰与怀念。
  罗家伦在抗战艰苦的时期,前后担任中大校长十年,功在中华民族,培养了无数人才,贡献既多且大。其中为大家公认的功业,就是在日军轰炸的残破校园中,仍然雄赳赳、气昂昂的发表了十六次讲演,激励民心士气奋发图强,后来集成《新人生观》,成为全民共同抗日的*精神动力,不但一直高居畅销书名,至今仍然公认为民族精神教育的*典范!相信今后也必会在历史上永远发光发热,永恒不朽!
  冯沪祥教授因为深深钦佩罗校长的奋斗精神与爱国风范,所以特别根据《新人生观》及其背后的民族精神,撰写《罗家伦论人生》一书,做为中大核心课程“人生与哲学”的重要教材,盼能据此提振目前青年学生的奋斗意志与人生智慧,其精神与心志,都很值得肯定。
  冯教授原来修习化学,后来转攻哲学,从1986年担任“中央大学”文学院长,就很注重人文教育,在任内创设了“哲学研究所”、“历史研究所”以及“艺术研究所”,并且增设中文所博士班,均以复兴中华文化为己任,堪称用行动传承罗校长所强调的中大使命——“创造有机体的民族文化”;我因为很认同这项使命,并且心向往之,也很盼望中大师生同学,能够共同振兴民族文化,再创中大光荣传统,所以很乐意为此书作序,敬请各界高明多给中大指导,以便今后中大师生,能够共同“创造有机体的民族文化”,共同完成振兴民族的使命!

作者简介
冯沪祥,潘阳市人,生于上海,东海大学化学系、台湾大学哲学研究所毕业,美国波士顿大学哲学博士。曾任蒋经国的秘书、东海大学哲学系主任、“中央大学”文学院长、台大及政大兼任教授、波士顿大学客座教授,曾在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讲学;亦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讲座

目录
丹心照古今的罗家伦先生——代序(一)  梅可望
“诚朴雄伟”的罗家伦校长——代序(二)  蒋伟宁
政大早期校务发展的重要推手:罗家伦先生——代序(三)  吴思华
罗家伦先生的民族精神与民族文化观——代序(四)  陈来
用“新人生观”振兴中华!——自序  冯沪祥
章  罗家伦的办学风范
 一、清华大学以雪洗国耻为己任
 二、中央大学以复兴民族为己任
 三、中央政校学风影响政风
第二章  罗家伦与北大精神
 一、北大的热血青年
 二、对五四运动的反省
 三、对五四运动的回忆
第三章 从新人生观振奋民族精神
 一、呼吁建立“新人生观”
 二、激励抗战民心
 三、振兴中华与文化的整体性
 四、从新人生观到新民族观
第四章 弱是罪恶,强而不暴是美
 一、“弱是罪恶,强而不暴是美”
 二、“恢复唐以前形体美的标准”
 三、“侠出于伟大的同情”
第五章 培养运动家的风度
  一、运动家的风度
  二、从完成责任到实现权利
  三、培养道德的勇气
第六章  负起知识的责任
 一、负起知识的责任
 二、荣誉的追求
 三、掌握命运的魄力
第七章 培养智慧
 一、培养智慧
 二、文化的修养
 三、为信仰献热忱
第八章  终生的爱国者
 一、终生充满爱国精神
 二、大忠大孝的风范
 三、生平痛恨汉奸
第九章 《新民族观》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一、《新民族观》的苦心
 二、两岸共同振兴中华
 三、方东美先生的共同心志
第十章 从诗词看新人生观
 一、新诗:《宛平的居民》等
 二、歌词:《玉门出塞歌》等
 三、旧诗:《成吉思汗大纛》等
附篇

内容摘要
“中央大学”1968年迁至现在校址,经过全校教职员生的努力,尤其是在刘兆汉校长任期中蓬勃发展,成为一所教研并重的研究型大学,尔后的刘全生校长推动重视大一,以及接任之李罗权校长重视学术拔尖,以及推动核心通识,使中大已成为台湾重视大学教学且研究成效卓越之重要研究型大学。
  “中央大学”为了感念罗校长的贡献与风范,在1986年创立管理学院时,在这栋全校的教学大楼上,以罗校长的号——志希为名,取名“志希馆”,以资纪念;由此很可看出全体师生对他的景仰与怀念。
  罗家伦在抗战艰苦的时期,前后担任中大校长十年,功在中华民族,培养了无数人才,贡献既多且大。其中为大家公认的功业,就是在日军轰炸的残破校园中,仍然雄赳赳、气昂昂的发表了十六次讲演,激励民心士气奋发图强,后来集成《新人生观》,成为全民共同抗日的*精神动力,不但一直高居畅销书名,至今仍然公认为民族精神教育的*典范!相信今后也必会在历史上永远发光发热,永恒不朽!
  冯沪祥教授因为深深钦佩罗校长的奋斗精神与爱国风范,所以特别根据《新人生观》及其背后的民族精神,撰写《罗家伦论人生》一书,做为中大核心课程“人生与哲学”的重要教材,盼能据此提振目前青年学生的奋斗意志与人生智慧,其精神与心志,都很值得肯定。
  冯教授原来修习化学,后来转攻哲学,从1986年担任“中央大学”文学院长,就很注重人文教育,在任内创设了“哲学研究所”、“历史研究所”以及“艺术研究所”,并且增设中文所博士班,均以复兴中华文化为己任,堪称用行动传承罗校长所强调的中大使命——“创造有机体的民族文化”;我因为很认同这项使命,并且心向往之,也很盼望中大师生同学,能够共同振兴民族文化,再创中大光荣传统,所以很乐意为此书作序,敬请各界高明多给中大指导,以便今后中大师生,能够共同“创造有机体的民族文化”,共同完成振兴民族的使命!

主编推荐
冯沪祥,潘阳市人,生于上海,东海大学化学系、台湾大学哲学研究所毕业,美国波士顿大学哲学博士。曾任蒋经国的秘书、东海大学哲学系主任、“中央大学”文学院长、台大及政大兼任教授、波士顿大学客座教授,曾在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讲学;亦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讲座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