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建筑抗震
本店图书 都是正版图书 可开电子发票 需要发票的联系客服!
¥
16.01
4.4折
¥
36
全新
库存29件
作者张鹏程,赵鸿铁 著
出版社地震出版社
ISBN9787502830908
出版时间2009-1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36元
货号20560869
上书时间2024-12-28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导语摘要
本书试图对中国古建筑的结构进行系统地阐述,内容主要是对《营造法式》中的大木作结构独有的特点,用现代结构概念和语言对其各种构造做法和结构功能加以解析,对关键的重要的构造进行实验验证。很多的结论和梁思成先生及前辈科学家们原先概括的一致,有意义的是用实验验证了他们未能实践的卓见和构想。书中所揭示的中国古建筑木结构的构建原理和它独特的防震方法对现代结构抗震技术的发展和古建文物的保护都是有意义的。
中国古建筑代表着东方文化,与西方古建筑相比,无论是结构形式、结构体系、建筑用材与建筑艺术等各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别,而具有其独物的风格。
中国古代建筑是中华古代文明中重要的一部分,它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积淀了丰厚的经验,形成了一个完而独特的体系。
商品简介
本书试图对中国古建筑的结构进行系统地阐述,内容主要是对《营造法式》中的大木作结构独有的特点,用现代结构概念和语言对其各种构造做法和结构功能加以解析,对关键的重要的构造进行实验验证。很多的结论和梁思成先生及前辈科学家们原先概括的一致,有意义的是用实验验证了他们未能实践的卓见和构想。书中所揭示的中国古建筑木结构的构建原理和它独特的防震方法对现代结构抗震技术的发展和古建文物的保护都是有意义的。
中国古建筑代表着东方文化,与西方古建筑相比,无论是结构形式、结构体系、建筑用材与建筑艺术等各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别,而具有其独物的风格。
中国古代建筑是中华古代文明中重要的一部分,它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积淀了丰厚的经验,形成了一个完而独特的体系。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中国古建筑抗震研究的意义
1.2 中国古建筑文献研究
1.3 中国古建筑抗震技术研究现状
1.4 本书研究内容和方法
第二章 中国古代建筑结构发展史拾遗
2.1 中国古代建筑木结构的发展历程
2.2 中国古代建筑木结构的基本特点
第三章 中国古代建筑木结构总论
3.1 古代建筑木结构概论及构件的名称
3.2 殿堂结构
3.3 厅堂结构
3.4 结构模数制及构件尺寸的确定
第四章 地基及基础
4.1 地基及基础做法及其演化
4.2 柱脚与鼓镜石分离平支构造的结构意义
4.3 木柱石础静摩擦滑移试验
第五章 殿堂柱架结构
5.1 柱、额枋和榫卯
5.2 柱架层的空间稳定
5.3 单柱承载力试验研究
5.4 柱-额框架性能试验研究
5.5 柱架的计算简图和静力分析
第六章 铺作层
6.1 铺作构造
6.2 斗棋的演化
6.3 斗棋结构实验研究
6.4 斗棋的计算简图和静力分析
第七章 殿堂梁架结构
7.1 横向梁架
7.2 檩和纵袱向襻间
7.3 角梁
7.4 椽
7.5 明清时期梁架的改进
7.6 梁架层整体抗倾覆稳定性
7.7 梁架结构计算简图和静力分析
第八章 殿堂木构架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8.1 古建筑的震害表现总结
8.2 试验研究方案
8.3 试验结果及初步分析
8.4 试验结论
第九章 殿堂结构地震反应分析
9.1 古代木作殿堂结构抗震措施总结
9.2 殿堂及阁塔结构的抗震机理模型分析
9.3 单层抬梁式殿堂结构的地震反应分析
第十章 厅堂构架
10.1 厅堂构架平面体系的计算简图
10.2 厅堂构架平面体系的机动分析
10.3 厅堂构架竖向荷载作用下内力分析
10.4 厅堂构架水平荷载作用下内力分析
第十一章 古建木结构修复、加固与新造
11.1 修复与加固的意义及原则
11.2 古建筑保护方法探讨
11.3 古建木结构的修复与防震加固
11.4 古建筑木结构的新造
致谢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本书试图对中国古建筑的结构进行系统地阐述,内容主要是对《营造法式》中的大木作结构独有的特点,用现代结构概念和语言对其各种构造做法和结构功能加以解析,对关键的重要的构造进行实验验证。很多的结论和梁思成先生及前辈科学家们原先概括的一致,有意义的是用实验验证了他们未能实践的卓见和构想。书中所揭示的中国古建筑木结构的构建原理和它独特的防震方法对现代结构抗震技术的发展和古建文物的保护都是有意义的。
中国古建筑代表着东方文化,与西方古建筑相比,无论是结构形式、结构体系、建筑用材与建筑艺术等各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别,而具有其独物的风格。
中国古代建筑是中华古代文明中重要的一部分,它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积淀了丰厚的经验,形成了一个完而独特的体系。
精彩内容
第三章 中国古代建筑木结构总论
3.1 古代建筑木结构概论及构件的名称
中国古建主要部分名称图见图3.1。
古建木结构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结构体系,各个历史时期都有比较明显的演进特征。地域不同,也导致了结构形式逐渐带有了相应的地域风格。目前研究资料较丰富的为唐代以后,辽宋,及元、明、清时期的木构建筑实物较多。就其地域特征而言,北方雄浑大气官式建筑构居多,南方趋于小巧玲珑的民居园林较多。本书以唐代、宋代及明清时的木构梁架式殿堂结构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古建筑木结构构造方法及抗震原理进行解析。
图3.2为唐代的山西五台县佛光寺东大殿结构透视图,标明了各部分的名称,可以很方便地让我们对古代木结构殿堂有一个整体认识。值得一提的是,《营造法式》共三十四卷,在卷《总释上》、卷第二《总释下》,总共用了两卷的篇幅对结构、构件的名称进行了溯源寻根式的汇总统一,并进行了准确的约定说明。每一个名称都清楚地代表着一种明确的功能含义。
……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