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手正版】 龙象之争 [英]戴维·史密斯 当代中国出版社 9787801706423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二手正版】 龙象之争 [英]戴维·史密斯 当代中国出版社 9787801706423

本店图书 都是正版图书 可开电子发票 需要发票的联系客服!

7.67 2.7折 28 八品

仅1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英]戴维·史密斯

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

ISBN9787801706423

出版时间2007-1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28元

货号1746410799742177792

上书时间2024-12-27

百叶图书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品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戴维·史密斯自1989年以来一直是《星期日时报》的经济类编辑,他不时为《专业投资》《英国工业》和《制造业》的专栏写稿,也常为英国工业联合会的《商业之场》等出版物撰稿,到《星期日时报》任职前,他曾在《泰晤士报》、《金融周刊》、亨利预测中心和劳埃德银行工作过,他还著有几本书,最近出版了《免费的午餐》。

目录
导言 中国、印度与世界新秩序

第一章 历史回顾

第二章 走进中国

第三章 崛起的印度

第四章 中国在呐喊,世界在倾听

第五章 印度的网络经济

第六章 中国和印度的较量

第七章 中印将会(不会)改变世界的十种情形

内容摘要
全球地缘政治结构正在发生改变,《龙象之争:中国、印度与世界新秩序》作者认为,到2050年,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三大强国将依次是中国、印度和美国。随着世界重心向东方转移,新的联盟将不断形成,新的规则也会不断涌现,而唯有那些深谙世界新秩序的国家才能未雨绸缪地去应对新的挑战,这本由《星期日时报》的经济编辑戴维·史密斯撰写的《龙象之争:中国、印度与世界新秩序》将会帮助人们认识和把握这些变化。

主编推荐
为了解释亚洲经济的崛起以及预测世界其他地区的发展潜力,戴维·史密斯深入研究了人们常常谈及的几个问题:亚洲奇迹到底是怎么产生的?亚洲经济的增长能否持续下去?英国等国家又该如何应对亚洲的崛起?

 中国将成为怎样的超级大国?它会如何制约美国经济的发展?印度经济是否会像美国一样最终赶上并超过它曾经的帝国“主人”——英国?这本书将告诉我们正在影响以及将会改变我们生活的一些事情。

精彩内容
    导言:*国、印度和世界新秩序

    这本书的灵感,既不是来源于北京、上海、德里和孟买给我的奇思妙想,也不是凝视着“经济水晶球”产生的突发奇想,而是来源于一次讲演中一位听众的精彩提问。几年前的一个晚上,我在伦敦给一群商人(主要是实业家)做一次演讲。我给他们简略地讲述了一些常见的话题,比如通货膨胀和利率会发生什么变化,英国财政大臣在酝酿什么计划,英国是否会加入欧洲的单一货币(这已经是不久前的事情了)以及诸如美元、油价这样的话题。他们虔敬地听着,不时会提出一些问题。其中一位听众问道:“*国和印度会怎样?”这一话题不在我演讲的计划之中,却引起了听众的共鸣,并激起了他们激烈的讨论。从交谈中,我发现大家普遍对*国和印度崛起带来的影响持悲观甚至有点宿命论的态度。*国以惊人的速度抢占了**制造业的就业机会,印度也以类似的速度占领了**的服务行业;前者正占据着**制造业的*大份额,后者也在迅速地向服务行业扩张。这使得**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变化几乎是*前绝后的。参加我演讲会的先生和女士们所受到的影响比起他们的后代将要受到的根本算不了什么。*国和印度不仅有大量廉价的劳动力,而且她们正在不断引进*新的技术,并且十分注意提升劳动者的素质。在不远的将来,类似英国这样的国家将不能再与*国和印度竞争了。到那时,谁来为这些国家的人民提供就业机会呢?当*国和印度能够生产一切人们所需的产品的时候我们还能做什么呢?或许如今像英国一样比较富裕的国家将在低迷中度过长期的经济衰退。不仅是伦敦会受到影响,多伦多、图卢兹、东京、芝加哥和科隆同样也难逃厄运。

    当我开始思考这个问题时,发现不仅仅是这些商人们关心这个问题。《星期日时报》(Sunday Times)曾寄给我一个很大的邮包,里面装满了读者来信,全都是针对我的一篇有关*国的文章的回应。每次我写一些有关外包工作流向印度的文章时,也会收到类似的来信。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就业机会都流向了*国和印度,二者成为全世界讨论的热门话题。*国与美国在人民币币值问题上争执不断,因为*国不断增长的贸易额已经超过了美国;同时,*国大力削减制造业的生产成本,扩大对原材料和原油的巨大需求,*终降低了产品的价格。*国对世界的影响究竟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印度的影响又会如何?媒体用醒目的标题提醒公司的领导们:核心业务正被外包给印度次大陆。人们预测,终有一天,班加罗尔和孟买能够完成从股票经纪人研究到医疗检测和诊断在内的各项业务。除了*国和印度,还有哪个国家能够这么快地提升价值链?能够培养数百万的研究生?英国、美国和欧洲年轻人的前途何在?难道他们需要祈祷并开始学习汉语吗?

    但印度和*国的崛起不可能一蹴而就。印度人很喜欢将自己的国家比作大象,虽然行动缓慢,但是稳健沉着,就像伊索寓言中的“乌龟”一样,会取得*终的胜利。虽然近年来印度的表现更像她的国家象征——虎。不过,把她比喻成大象似乎更合适,至少避免与人们熟悉的“亚洲四小龙”相混淆。印度的成就是*近几年才显露出来的,而*国如今的奇迹则需追溯到20多年前。不过,毫无疑问,这两个国家如今对于世界的影响是举足轻重的。20世纪90年代,当我们争相关注网络经济的繁荣以及1997~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时,并没有给*国和印度应有的重视。或许直到那时,我们仍然不相信*国和印度能够创造奇迹。

    1998年夏,我乘坐火车从香港到深圳。直到今天,我仍记得这列从九龙出发的火车似乎将我带到了一个海市蜃楼般的地方,一座座摩天大楼在那片曾经一无所有的土地上拔地而起。身后高耸的大厦不会让我感到奇怪,因为我知道那是闻名于世的香港的标志;可眼前在*国的土地上冒出的毫不逊色的楼群却让我无比惊诧。事实就在眼前,这是**希望在共产主义*国边陲建立一座21世纪的现代化城市的雄伟蓝图的体现,这座毗邻香港的城市与资本主义的香港一样繁荣和引人注目。

    可在我看来,闪闪发光的新建筑并不能证明那里的成功。我当时的反应,想起来有点像作家J·B·普里斯特利在看到伦敦大西街上新开的象征性艺术装饰小型工厂那样;也像20世纪30年代胡佛大厦被宣布用作工厂的情形一样。深圳的实际情况并不乐观,这些摩天大楼似乎也好不到哪儿去。它们大都被用做写字楼,给我印象*深的是大部分楼群都处于待租状态。这就是大约10年前的深圳给我的印象:极力想成为一个大都市,既混乱又有些危险,既有边陲小镇的特点又有大城市建筑林立的风貌,还伴随着很大的不确定性。这些正在建筑中的摩天大楼是否比美国西部片中的建筑真实呢?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些建筑相当“坚挺”。今天,深圳已经成为拥有一千万人口的经济特区。这一切还得归功于*国经济的总设计师**,正因为他,深圳才成为*国**个现代化城市,并吸引着来自**农村和其他城镇的工人。即使以*国的标准来衡量,深圳仍然是一座拥挤的城市,它的人口密度位于*国城市的首位,这使得深圳的领导们一直在思考如何能够管理好这座城市。这里有*国*繁忙的海港,有许多产量巨大的工厂,生产出来的不少产品销往美国。世界*大的零售业巨头——沃尔玛,它的成功与*国密不可分,沃尔玛**的商品来自*国,这使得它不仅拥有海量的商品并且价格低廉。

    *国的经济正处于飞速发展中。乘飞机去上海的旅客,对这个金融之都的**印象是它的磁悬浮列车,让人扫兴的是它只有从机场到市中心这样短短一段;第二印象可能就是它巨大的变迁了。国际建筑师和设计师帮助上海设计了2020年的城市规划,计划建成9个有80万人口的卫星城市,其中较近的东滩市将建成世界**个生态城市。上海有巨大的产业园,包括大规模发动机生产商和生化工厂在内的各类工厂都可以在此落户。当上海的现代化地铁网建成之后,之前的磁悬浮列车会显得有些过时了。在2010年世博会开幕之前,上海的河流沿岸和周边地区将会得到进一步开发。上海甚至有比深圳更宏伟的规划:成为一座有曼哈顿特色的现代化都市,并以此来展示*国引人注目的高科技前景。上海犹如一剂清醒剂唤醒了那些视*国为血汗工厂的人们,面对*国20多年来一直保持9%的年均经济增长率、引人瞩目的经济成就和整个民族的雄心壮志,人们还有必要怀疑*国吗?

    与此相比,印度经济成就的标志就没有这么明显了。一直以来,印度就以“全世界发展*快的民主国家”自居,数据可以说明一切:印度近20年保持了6%的年均经济增长率,*近已经超过了9%。印度崛起较大地震动了西方还是*近的事,国际电讯服务费用的下降让人们将注意力转移到印度廉价的劳动力和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上。当*国成为跨国公司的生产基地时,印度也成为了包括软件开发、电讯中心和尖端研究在内的*选外包基地。华尔街和伦敦公司的高薪分析师们的研究报告被印度的工人们整理出来,而这些工人的工资只有分析师的十分之几。在印度的金融之都孟买,许多大厦和写字楼正在建设当中。以印度*曼莫汉·辛格博士的话说,这些大楼*终会使“上海被人遗忘”,孟买将取而代之成为世人谈论的焦点。不过孟买暴露了印度的另一面:惨不忍睹的贫困。为了建设这些高楼大厦,孟买40万的贫民窟居民不得不漂泊街头、居无定所,到印度的游客无不被这个国家现代经济奇迹背后的极度贫穷所震撼,十分之一的孩子还未满五岁就早早夭折。印度是世界上*大的民主国家,但同时也是一个贫富差距较大和较明显的国家,或许印度将经历*终的经济“滴入效应”。印度拥有像*国一样庞大的缺乏教育的人口,只有让这些人口逐渐分享繁荣的成果并成为庞大的中产阶级,印度才能迎来真正的繁荣。

    *国和印度的崛起是本世纪初几十年里世界所呈现的显著的变化,同时也向人们提出了世界经济的结构和**地缘政治的平衡的基本问题。如果预测是正确的,那么到本世纪中叶,世界前三位经济大国将依次是:*国、美国和印度,北京、华盛顿和新德里将成为世界权力中心。*国和印度的经济增长是惊人的,虽然目前二者的GDP(国内生产总值)之和不到日本的一半,刚好是美国的五分之一,不过在下一个40~50年里,*国和印度的经济将会让世人惊叹。二者的发展不仅给两国人民而且也给世界其他地区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国和印度的经济会持续发展还是逐渐衰退?她们还会继续扮演我们所依赖的**经济的强劲动力的角色吗?这会不会是一场*终会以失望告终的国际商业“淘金热”?现在是不是那些经历了许多幻想破灭的企业*终可以在*国和印度赚钱的时期?如果我们不睁开眼睛看清*国的巨大成就,我们就难以想象20年前经济无望、民不聊生的印度会成为当今世界上发展*快的民主国家。

    此时的*国和印度已经是今非昔比了。*国的转变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印度则是在90年代末期(这一点仍存有争议)。美国伟大的经济史学家沃尔特·罗斯托认为从“经济起飞”到“持续增长”的必要条件是,具备大量显著的投资以及劳动力大规模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国和印度都具备了这两大条件,她们不可能再退回到农业经济的时代。二者在不远的将来会达到罗斯托所定义的经济发展的*终阶段,即大规模消费阶段。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国和印度的崛起没有其他的阻碍了,这两个国家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在现代历**,还从没有一个发展*国家能够如此强盛。然而,印度的人均GDP只有西方发达国家的一小部分,就是与*国相比,也只占其一半。印度的崛起就像*国一样,不仅会改变世界权力结构的平衡,还会改变我们对贫穷国家和富裕国家一贯的看法。2004年12月26日在印度洋发生的严重的海啸事件,导致20万人死亡,其中有1.2万印度人。印度政府宣布他们不需要外来援助,这是一个很有标志意义的事件。曾经乞求外界援助的国家变成了经济竞争者,穷国变成了强国,成为了世界的经济“发动机”。目前,*国和印度分别有2亿和3亿人每天的生活费不足一美元。然而,正如世界银行指出的那样,经济增长是这些国家*近20年贫困人口减少的*重要的因素。

    本书的目的是试图回答一些超出了经济学家和政治家关注范围的关键问题。其中一大重要问题是:当*国和印度似乎操办了一切时,我们还能做什么?当*国制造的产品占领了市场,印度工人占据了公司的支持服务机构时,商人们开始为他们的前途担忧了。其他的问题还有:这些新的经济大国将会给**带来什么影响?*国经济会不会重蹈日本在上世纪80年代泡沫经济的覆辙?当*国持有大量美元外汇并有可能以此来影响美国经济时,我们是否应该对此保持警惕?一个强大的*国对世界的威胁有多大?那么印度呢?她与巴基斯坦的冲突是不是动荡的先兆?印度经济是否会像美国一样*终赶上并超过她曾经的帝国主人——英国?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