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手正版】 领导干部读懂舆情管理的第一本书 艾学蛟 台海出版社 9787516805336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二手正版】 领导干部读懂舆情管理的第一本书 艾学蛟 台海出版社 9787516805336

本店图书 都是正版图书 可开电子发票 需要发票的联系客服!

9.45 2.5折 38 八品

仅1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艾学蛟

出版社台海出版社

ISBN9787516805336

出版时间2015-04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38元

货号1530104817874748416

上书时间2024-12-25

百叶图书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品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互联网时代,领导干部面对舆情的关键“宝典”:第一时间、公开透明、开诚布公、留有余地;快速公布事实真相,问责相关官员;政府正面引导,占据舆情“主场”,避免“沉默的螺旋”。
艾学蛟所著《领导干部读懂舆情管理的第一本书》告诉你如何提升软实力,铸造政府公信力。

作者简介

  艾学蛟,管理学博士、中国危机管理切割理论与以危化危理论创始人、北京大学危机管理课题组组长、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国内多所著名大学EMBA班主讲教授,被国内十余所院校评为最受欢迎的老师之一,多家中央媒体特邀评论员,多年来担任多家央企、大型商业银行和政府危机管理顾问。
  艾学蛟先后出版了危机管理专著:《生死劫:100-1=0》、《企业危机管理全攻略》、《首富落榜》、《突发事件与应急管理》、《與商》;商业模式专著:《创富:如何实现创业梦》、《紫海战略:新商业模式领跑未来》;经济学专著:《未触底的中国经济》、《华尔街风暴如何影响中国》以及《企业危机管理》、《突发事件与危机管理》(DVD光盘),还先后在全国各类报纸、杂志发表文章近200篇。



目录

前言舆情管理——创新社会治理的必修课
第一章什么是舆情
发声的大多数
舆情、舆论和民意
舆情与舆论
舆情与民意
舆情五要素
舆情种类
舆情不是敌情
第二章为什么要进行舆情管理
公众舆论的力量
“网舆”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
流言猛于虎
避免“沉默的螺旋”
引爆正能量
创新社会管理:从“维稳”到“促和”
第三章政务公开,开启沟通新时代
“阳光”办公,信息透明
信息沟通: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
释疑:“网络问政”常态化
自觉接受舆论批评监督
打通“下达”和“上传”的对话渠道
微信:政务信息发布新平台
第四章转变职能,塑造政府新形象
提升“软实力”,铸造政府公信力
提供服务而非管理
切好“蛋糕”,化解社会矛盾
以人为本,尊重民意
与意见领袖建立“统一战线”
第五章心态开放,收集预测舆情
转变观念:没有舆情才是最坏的舆情
倾听民声:和大众一起“织围脖”
大海捞针:关注社会热点话题
破译舆论:学会舆情分析和判断
借力民间组织
制度化:建立舆情预警机制
第六章舆情管理六原则
第一时间原则:“黄金”4小时
公开透明原则:流言止于公开
坦诚原则:心诚、话诚、身诚
口径一致原则:用一个声音说话
留有余地原则:不要过度承诺
切割原则:断开与负面信息的联系
第七章正面引导:政府对舆情的积极管理
抢“旗帜”,占据舆情“主场”
主动设置议程,满足知情权
拿出政府的专业和权威
正面事件“效益最大化”
正面引导五原则
优化网络环境,惩治“网络暴民”
第八章舆情危机应对:直面、承担和策略
快速公布事实真相
了解大众诉求,平民愤
“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
不可缺失的惩戒:问责相关官员
制定阶段性处置策略
适时向民众发布调查结果
第九章适合政府的对话范式
简单直白,不打官腔,不绕弯
有的放矢地聚焦
该道歉时就道歉
勇于承担责任
适当承诺利益损失方
“一把手”的以一敌百
第十章借势媒体:撬动舆论风暴的支点
新闻媒体中的合声效应
媒体是合作伙伴,不是下属
开好新闻发布会
坚持独立思考,不被媒体“绑架”
祸从口出,学会和媒体沟通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互联网时代来了,每个网民都拥有话语权。与由传统媒体引导的舆情相比,网络舆情的自由性和传播性更强大,迸发出的威力更加难以抵御。纷繁复杂的舆情及其杀伤力,让各级政府和国企越来越不敢怠慢。
  本书就是教会各级领导干部如何进行舆情管理的一本书。
  要做到政务公开,打通“上传”和“下达”的对话渠道;还要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在铸造政府公信力的同时,做好“切蛋糕”的工作,化解社会矛盾;此外,还要开放心态,倾听民声、转变观念,主动收集舆情,对舆情做出预测。
  政府要积极抢占舆情主场,拿出政府的专业,对舆情做出正面引导。一旦发生舆情危机事件,要学会管理六原则,即第一时间、公开透明、坦诚、口径一致、留有余地和切割原则。快速公布事实真相,了解大众诉求,直接问责相关官员的同时,实时向民众发布调查结果。
  在与民众、媒体沟通时,还要掌握合适的对话范式,勇于承担责任,该道歉就道歉,简单直白,不打官腔、不绕弯。“一把手”要适时站出来。与此同时,借助媒体的力量,让媒体成为你撬动舆论风暴的支点。
  



主编推荐
  

  互联网时代,领导干部面对舆情的关键“宝典”:
  第一时间、公开透明、开诚布公、留有余地
  快速公布事实真相,问责相关官员
  政府正面引导,占据舆情“主场”,避免“沉默的螺旋”
  提升软实力,铸造政府公信力
  



精彩内容
时间是一种神奇的东西,我们无法掌握它行进的脚步,它却可以见证发生在我们身上的变化。
1997年10月,著名学者王小波逝世半年之后,他的杂文集《沉默的大多数》出版。在书中,他指出中国人有一个习惯,就是不太爱说话,喜欢保持沉默,尤其“在公众场合什么都不说”。这种被广泛“传播”的沉默,让中国民众长久“失声”。即使自身利益遭到侵害,仍然“沉默是金”。
多年以后,情况似乎已经发生了变化。2003年10月,重庆云阳县村妇熊德明,在割完猪草走到家门口时,巧遇来三峡库区视察的#***。当被问到打工是否有欠钱时,与其他村民保持无声的微笑不同,她张口打破沉默:“丈夫在外面打工时有2000多元的工钱被拖欠了一年,影响了娃儿们交学费……”她的发声不仅帮丈夫要回了拖欠的工钱,更是掀起了影响全国的“讨薪风暴”。
沉默具有螺旋效应,“发声”同样具有螺旋效应。如果一个人在表述观点之后,看到自己的观点受到大家赞同并起到作用,就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发声”。而这种发声也具有示范效应,引来更多人的效仿,进而引起更多人的“发声”。
身处现代社会之中,我们随时随地都会发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开口说话”,耳边也可以听到各种不同的声音。
2012年12月,2013年春运还没有“鸣笛开动”,一条“元旦起,将取消铁路意外伤害保险”的利好消息,以及随后“票价仅降0.5~4元”的落差,已经引发人们的爆炸式关注。相关讨论声音“早早起床”并且以排山倒海之势“奔跑”呼啸而来,2012年12月26日,在微博上就被热议了11.4万次。
 2013年1月12日,网友“卫庄”发微博建议站票应该半价。第二天,他的这条微博就被包括媒体在内的网友转发13万多次,又引发了3万多条评论。既然是众人发声,就肯定不会只有一种声音。与“卫庄”主张半价不同,网友“王志安”却主张“站票不应该打对折,在大多情况下应该比坐票贵”。这种与众不同的独特声音,又迅速成为热议的话题。一波激起千层浪,随后,各种各样关于火车票的讨论层出不穷。
至于谁的“发声”更正确,没有一定之规,毕竟双方站在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卫庄”的“半价论”是为买票者节省更多的费用,而“王志安”是站在市场的角度——买站票者对时间更敏感,议价能力差,应该接受更贵的票价。无论如何,这些声音已经发出,被大众和相关部门听到,相信都对相关政策的制定造成一定的影响。
事实上,最近几年,类似“火车票价格”的公共事件发生后,总是会在时间听到人们发出的声音。2009年6月17日湖北“石首事件”发生后,网络上各种“声音”巨浪滔天,人们发表自己的看法,张贴现场图片,俨然进行“现场直播”;2012年7月1日四川什邡市宏达钼铜项目开工之前,就已经有市民在QQ群、百度贴吧上议论,还有市民聚集起来组织抗议,……事件以项目停止施工告终……
1970年,44岁的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米歇尔?福柯当选世界学术殿堂法兰西学院院士。就职时,他发表了一篇题为《话语的秩序》的演说,提出“话语即权力”。在他看来,话语的功能就是“对世界秩序的整理”。如果你能够掌握话语,就掌握了整理世界秩序的权力。简而言之,掌握话语就等于掌握了“权力”。
面对公共事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打破沉默,发出自己的声音。“发声”不仅是简单地张开口说话,而是发表自己内心的看法和观点,并通过传播进而影响自己和他人的想法和行为。这种转变,与网络等新媒体提供的自由宽松表达渠道不无关系,其实质更是人们参与和维护权利意识的提高。村妇熊德明向“开口”,是为了讨回丈夫被欠的工钱;网友在“票价”上的讨论,是为了能够买到价格更合理的火车票;人们在“石首事件”上“发声”,是为了找出真实真相;什邡人民的抗议,是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存环境……
随着人们参与意识和维权意识的提高,以及第三次信息浪潮席卷而来,信息以爆炸的态势呈现,还有互联网等新媒体营造“畅所欲言”的表达渠道,人们会更轻易地得知身边和远方发生的事件,越来越多的人会关心这些事件,进而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沉默的大多数在重拾话语权之后,也就变成了发声的大多数。
社会的发展需要更多人的推动,也需要倾听更多的声音。但是,由于传播渠道、传播主体的局限性,人们发出的声音也有碎片化、非理性等负面性,比如,曲解事实、别有用心的谣言和充满偏见、攻击性的语言暴力。
2008年一篇“史上最恶毒后妈把女儿打得狂吐鲜血”的帖子,引发了一场“史上最毒后妈”事件。人们群情激愤,纷纷以“没人性”、“禽兽不如”等恶毒字眼来口诛笔伐“最毒后妈”陈彩诗,甚至还有人要代表全国人民判她死刑。此后公安部门调查,证实了这是一起谣言。这次调查虽然抹去了加诸陈彩诗身上的“罪名”,却抹不去人们曾经击打在她身上的语言暴力。
如果说语言暴力尚且算得上出于正义的愤怒和狭隘,谣言却暴露了部分人在道德和责任的缺失,是一种不恰当的声音。
2011年11月,一条“艾滋病人通过滴血食物传播病毒,多人感染艾滋病”的信息,在网络和手机短信中传来传去,引发了民众的恐慌。随后卫生部的辟谣和公安部门的调查结果揭开了这条信息的虚假面目,这条谣言的编造者和传播者也被绳之以法。
各抒己见、相互沟通,是有益社会的。我们在打破沉默之后,发出的应该是理性、负责任的声音,如此才能真正掌握并发挥话语权,恰当地维护自己的权利,而不是从一个沉默的极端冲入一个嘈杂的极端。

舆情、舆论和民意
与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相比,无论理性或非理性,无色、无味、无形的“声音”,表达的是人们对社会中某一事物、现象、问题的态度、意见和价值观,也被称为舆论。大多数人的发声,也就造成了舆论的丰富和多元化。
而舆论的情况,就是舆情。“舆”原本的含义是车或车厢,后和“人”连用,“舆人”由指代车夫转化为“众人”。后来,“舆”与“情”连起来使用,用“舆情”指代民众的情感和情绪。
唐朝诗人李中在其诗作《献乔侍郎》中就曾提到“格论思明士,舆情渴直臣”。这句诗的大体意思为:“如果要高谈阔论,需要声名显赫的有识之士;如果要表达老百姓的情绪和情感,则需要敢于直言的大臣。”
关于舆情的定义,目前尚且没有定论,较为有代表性和权威性的有以下三种:
(1)中国舆情研究专家王来华最早对舆情给出定义。在他看来,舆情指的是在一定社会空间内,围绕中介性社会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作为主体的民众对作为客体的社会管理者及其政治取向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
这一概念将舆情的主体定义为民众,客体定义为社会管理者,同时,将民众的意愿限定在社会政治态度方面。这也是目前最为大众接受且被广泛使用的舆情概念。
(2)天津社会科学院舆情研究所研究员张克生认为,舆情是国家决策主体在决策活动中必然涉及的、关乎民众利益的民众生活(民情)、社会生产(民力)和民众中蕴含的知识和智力(民智)等社会客观情况,以及民众在认知、情感和意志基础上对社会客观情况以及国家决策的主观政治态度。
与王来华的舆情概念相比,这个概念将民众的“社会政治态度”进行扩展,将其定义为“社会客观情况与民众主观意愿”,但是,舆情的主体仍然是民众,客体仍是国家(社会)管理者。
(3)与以上两个概念相比,天津社会科学院舆情研究所刘毅对舆情的概念进行了扩展。他认为,舆情是由个人以及各种社会群体构成的公众,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和社会空间内,对自己关心或与自身利益紧密相关的各种公共事务所持有的多种情绪、意愿、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
这一概念将舆情的主体限定为个人和公众,客体限定为公共事务。与以上两种概念相比,他的确将舆情的概念进行了扩展,却将舆情与舆论混同起来。
综合以上观点,加上本人对舆情的研究与理解,我认为,舆情是在一定历史阶段和社会空间范围内,社会民众对关系自身利益或自己关注的公共事件、现象的发展和变化,对社会管理者及其政治取向所产生的情绪、态度、意见、观点等的总和。
在舆情的概念方面,我更倾向于王来华所表达的“社会政治态度”。虽然面对一家企业、某个人,公众也会发出相关的声音,但那不在我们的论述范围内,因为它不属于舆情。比如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时,中学教师范美忠置学生于不顾先行逃跑,引起社会公众的广泛讨论,被网友讥讽为“范跑跑”。公众发声针对的是范美忠个人和对他个人道德品质的讨论,并不影响大家对社会整体的判断、对社会管理者的看法,因而不属于舆情。毕竟,道德无关乎政治,个人品德问题也不代表社会整体道德滑坡,范美忠的行为只是个人选择。
但是,同样是在汶川地震事件中,公众针对“捐款不知去向”的状况,发出“为什么很多人不愿意捐款,就是不知道捐给了谁,真正需要的人往往没有得到多少”等质疑声就属于舆情。
捐款由社会公众捐助,应该被使用到救助灾民中去,捐款“不知去向”属于公共事件,肯定被公众关注,当然也关乎公众利益。同时,捐款“不知去向”或滥用捐款确实属于相关政府部门失职。社会公众对捐款去向的质疑,也就是对作为社会管理者的政府部门不信任而发出的声音,就是舆情。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