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店图书 都是正版图书 可开电子发票 需要发票的联系客服!
¥ 19.85 2.0折 ¥ 99.9 九品
库存2件
作者[美]道格拉斯•肯里克(Douglas T. Kenrick)|史蒂文•纽伯格(Steven L. Neuberg)|罗伯特•西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ISBN9787559604187
出版时间2017-06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99.9元
货号972068945832558598
上书时间2024-12-25
对学生们来说,一本有代表性的社会心理学读物,犹如一场精彩的马戏团演出,好戏连连,颇有些让人目不暇接。瞧,不同的花样轮番上阵——惊人的利他主义行为、骇人的攻击行为、不可思议的说服把戏、人类合作行为的金字塔架 构以及令人迷惑的自欺行为。在所有这些行为中是气定神闲的课程传授者——马戏团总指挥,他将学生们的视线交替引 向各种奇妙的场景。现在,女士们、先生们,请你们将视线从滑稽的自欺行为转向奋不顾身跃入湍急爱河的男男女女, 再转向攻击行为的血盆大口中!
为什么以整合的途径探讨社会心理学
这场社会心理学的马戏狂欢秀可能会掩藏着这样一层重要的含义:人类的社会行为是以相互关联的方式交织在一起 的。单独、孤立地呈现各章节主题——这里谈点儿攻击、说服、偏见,那里谈点儿人际关系,只能提供一些支离破碎的见 解。共同的概念、维度以及原则是所有社会行为的基础。我们相信,知晓它们会让学生们获益匪浅。毕竟,学习和记忆 的一个重要原则便是,当材料的不同部分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时,人们能够更轻易地掌握以及记忆更多的材料。
马戏表演让人眼花缭乱,但却不是学习的好方式。在剧院、电影院或是文艺作品中,我们能够欣赏到同样精彩的画 面,并且这些画面的结构更为周密。社会心理学这一学科更应该是一部生动的、有序的编年史,而不是一场混乱的马戏 表演。它是一部错综复杂的编年史,波澜起伏、柳暗花明,又不失连贯一致性:循环的人物、场景以及主题会将其各个 部分串联起来。我们撰写这本书的主要目的是为读者提供一个凝聚的框架:在保留社会心理学丰富趣味性的同时,融入 更多有益的理论整合。
我们如何达成整合
在决定写这本书之前的一年里,本书的作者们每周都会抽一个下午碰面,试图勾勒出一个真正整合了的理论框架。 我们知道,我们彼此分享着“甜蜜的酸涩”。我们基本意见一致,但是我们各自又拥有不同的社会心理学研究视角(社会认知、社会学习和进化心理学),有时这些视角会发生冲突。我们意识到,如果我们能够找到一个重要的理论框架,将所有这些不同的途径联结起来,它将为整合材料提供极为广阔的基础,即容纳并涵盖一系列的理论出发点。
我们多次的会面充满了善意的争论、令人大开眼界的洞察、错误的启程、盲目的摸索以及满意的突破,伴随这些的是我们的共同体会:我们对社会心理学的了解正在逐步加深。即使不写这本书,这些努力与付出也是值得的。通过一年的讨论与争辩,我们不仅拥有了一笔宝贵的中年学习经历,也就整合的框架达成了一致的见解,而这个框架正是我们的热情所衷。
这本书的英文副标题翻译成中文是“互动中的目标”,这正反映了我们联结本书内容(章节内以及章节间)的两条主要线索。
1.社会行为的目标导向特性。首先,我们会强调社会反应是目标导向的。目标本身可能难以用言语表达,甚至难以被觉察到,但是当人们服从权威人物、开始一段新恋情或是彼此间拳脚相加时,他们是出于某种目标才这样做的,比如获得某人的认同、确认自我形象或获取社会地位。在本书第1章中,我们会描述日常目标是如何源于基本的社会动机的,比如建立社会纽带、吸引配偶以及理解自己和他人。在第2章中,我们会检视目标是如何运作的。
2.个人–情境交互作用。其次,为了完全理解人们发生社会行为的原因,我们需要考虑个人的不同方面是如何与他所处的情境产生交互作用的。个体内部的一些特征,比如态度、特质、期望、归因、心境、目标、刻板印象以及情绪,是如何与情境特征产生交互作用以共同影响社会行为的?从库尔特·勒温(KurtLewin)开始,这种交互作用的主题就在这一领域极为突出。不幸的是,社会心理学的入门书籍往往低估了交互作用的解释效力。相对而言,在本书中,我们会持续邀请读者们考虑个体内部力量与外部力量的相互影响。
联结视角:认知、文化和进化
在过去的20年,社会心理学家们热衷于采用认知视角探讨人们加工社会情境信息的方式,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些成果也进一步充实了社会学习视角下的研究发现。而近年来,研究者们在不同的人类文化和不同的动物种系间发现了许多令人振奋的社会行为,因此社会文化与进化论的视角正日益受到关注。
社会文化视角强调社会思想和行为是如何被囊括入我们所居住的庞大的社会情境中的。文化的力量可能会改变以下问题的答案:哪种说服的技术是有效的?一个人如何定义自己,是以群体中一员的身份还是以独立个体的身份?一个女人可以嫁给一个人,还是多个人?文化研究是令人着迷的,因为它经常强调差异性,会提醒我们“我们的方式”并不是唯一的方式。
但是,跨文化研究也告诉我们,全世界的人们都拥有一些共同的思维和行为方式。进化论视角能够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不同的人类文化存在共性,甚至不同的物种之间也存在共性。乍一看,进化心理学似乎强调人类本性的黑暗面,即“自私基因”会驱动攻击行为、性侵犯以及两性间的斗争,但进化论的分析也显示,我们的祖先之所以能够存活,不仅取决于自私的竞争,也取决于一些积极的行为,比如形成友谊、与群体内的其他成员合作以及建立牢固的家族纽带等。
显然,这些不同的视角并非彼此的“附属品”,它们协同工作,帮助我们更加全面地理解社会这个世界。我们这些作者都受到认知、文化和进化论视角的长期浸润,我们也努力将它们的精华交织编入本书中。在这一版中,我们会强调社会心理学是如何发挥桥梁作用,联结心理学的不同领域(比如认知神经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和临床心理学)以及其他行为科学(比如人类学、经济学、政治科学和动物学)的。
每章的架构
在每一章的特殊专栏中,我们将会突出强调社会心理学的若干信息与主线。
1.小调查
社会心理学家们也是侦探。这个比喻很贴切,所以我们邀请读者们将自己与“小调查”专栏中的概念联系起来。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问题,却能吸引读者们投入一个调查,或是通过组合书里的概念、发现以及他们对自己和他人的认识,或是通过运用他们自己的逻辑分析能力去批判性地分析刚刚揭示的证据。“小调查”中所设计的问题不仅强调社会心理学与生活的密切相关性,也能够帮助初学者更加高效地学习。关于学习和记忆的相关研究显示,如果我们能将学习材料与自身建立联系,对其加以批判性地思考并积极练习,那么我们就能够更加轻松地掌握它们。
2.联结:理论与应用
在这个专栏中,我们将会探讨某一特定的实验发现或系列发现是如何与现实世界中的问题建立联系的。比如,研究中所获得的见解如何用来减少课堂歧视、帮助已婚夫妇巩固婚姻或减少暴力等。
3.联结:方法与证据
在第1章中,我们用侦探的比喻阐述了研究方法:在碎片中筛选,搜寻蛛丝马迹。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为研究者的“侦探工作”引入了新的工具。比如,在讲述媒体暴力与观看者攻击性的研究中,我们在专栏中介绍了元分析的方法;在讨论关于爱情的研究时,我们引入了因素分析的工具;在探讨人们克制偏见流露的方式时,我们引入的最前沿的研究采用了脑成像的技术。通过在本书中介绍这些工具,我们希望能够为读者展示方法对于解决这些谜团的特殊重要性。
4.联结:适应与障碍
学心理学的人常常对紊乱的行为兴趣浓厚。在这个专栏中,我们通过深入挖掘紊乱行为以揭示一些更广泛的原则。我们会考察:通常情况下健康的社会行为是如何走向极端,以致产生不良后果的,比如,恋人之间发展紧密纽带的适应性倾向是如何导致迷恋关系的。
5.回顾
在每一章的最后一部分,我们将回顾章节开头抛出的那个谜团,以帮助读者融会贯通本章中所讨论的各种研究发现。比如,探讨完说服领域和亲密关系领域的研究发现(我们会将章节中所揭示的新线索衔接起来),我们会回顾为什么男孩会违心认领自己犯下的“滔天大罪”。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希望不仅能够激发读者的好奇心,也得以实践另一种学习和记忆的常规原则,即当亲身经历的事情与生动的案例相联系时,人们能够回忆起更多相关的事情。
将方法和应用融入故事
粗略浏览一下,我们可以看到,本书并没有设置单独阐述“应用”的章节,比如健康、商业或是法律等话题。这并不是因为它们在社会心理学中的地位不重要,恰恰相反,与其在书中为这些话题开辟专门的空间,我们更想强调的是它们与该领域主流话题的频繁联系。因此,当它们在课文中的讨论部分或是章节中的“联结:理论与应用”专栏中(此时特别的阐述是适宜的)自然出现时,我们会指出这些联系。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希望能够向读者传达社会心理学的原则与人们在工作场所、课堂以及其他应用性环境中所呈现出的行为之间的固有联系。
出于相似的原因,我们也没有设置单独的章节或者附录专门阐述研究的方法。尽管在第1章中,我们向读者展示了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及脉络,但我们认为,更有价值的方法指导来自随后章节中的“联结:方法与证据”的专栏。在这个专栏中,方法与谜题的讨论融合在一起,读者能够了解到解决问题的一些方法的细节。此外,读者还会逐渐认识到无法理解的结果是如何得到的,这样就不能对研究的结果抱有百分之百的信心了。最后,再次强调一下我们对整合的重视:各个章节并不是归结、分割成独立的部分,比如社会认识、社会影响以及
社会关系。反之,各章节的话题是一个流动的连续体,从个体内部发生的现象自然过渡到外部发生的现象,但是,这种次序并不是强制性的,除了第 1 章和最后一章以外,读者可以按照自己的偏好自主排列章节的阅读次序,这样也不会影 响对章节内容的理解。
本书具有这种贯通性的一个原因在于,我们所提出的整合并不来源于书中内容的丝丝入扣。反之,这种整合来自一对概念,目标和个人–情境交互作用,这对概念通常适用于各种话题。尽管各个章节的目标不尽相同,但是目标起作用的方式——发展、运作的机制是相似的,无论是关于攻击、吸引还是自我呈现或者其他社会行为。此外,尽管特定的因素因所研究的行为而异,但理解个体因素如何与情境因素交互作用却为找到日常社会行为的原因提供了最真切的洞察——无论行为是什么以及我们以何种次序考察它们。我们的这两个核心概念,使本书的组织架构既得到整合又表现出灵活性。
在接下来的部分,读者们将会发现,紧密交织、互相关联的日常社会行为比马戏团的演出更让人目不暇接。社会心理学不仅可以是“地球上最炫目的演出”,也可以是最宏伟的故事——激动人心、有条有理,又饱含深义。我们希望你们能够产生共鸣。
罗伯特 西奥迪尼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终身校董事讲席教授(Regents Professor),也是研究生特聘教授。他在威斯康辛大学获得了学士学位,在北卡罗来纳大学取得了研究生学位。他曾任美国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协会的主席,并获得了协会颁发的突出科学贡献奖。他的研究发表在许多杂志上,包括《社会心理学手册》(Handbook of Social Psychology)、《个性与社会心理学杂志》(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等。他的著作《影响力》已被翻译成30种语言,在全球售出了300万册。
道格拉斯 肯里克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一位教授。他在道林学院获得了学士学位,在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取得了博士学位。在回到亚利桑那州立大学任教前,他曾在蒙大拿州立大学执教四年。他的研究发表在许多杂志上,包括《心理学评论》(Psychological Review)、《美国心理学家》(American Psychologist)等。1994 年,他和约翰 西蒙 (John Seamon)共同执笔了《心理》(Psychology)一书。现在,他教授教学心理学的研究生课程,也非常享受为本科生们开设的社会心理学课程,而后者为他赢得了多项教学奖。
史蒂文 纽伯格
史蒂文 纽伯格在康奈尔大学获得了学士学位,在卡内基梅隆大学取得了研究生学位。他在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做了一年博士后研究,然后便一直在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执教。纽伯格的研究也发表在许多杂志上,包括《实验社会心理学进展》 (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心理科学》(Psychological Science) 等。他的研究曾获得美国国家精神卫生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 和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的资助。他也获得了多项教 学奖,包括他所在大学的“杰出教学奖”以及“突出荣誉教师奖”。
第1章.导论
1.1.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1.2.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视角
1.3.社会行为的基本准则
1.4.心理学家是如何研究社会行为的
1.5 社会心理学与其他知识领域的联系
第2章.个人与情境
2.1.个人
2.2.情境
2.3.个人与情境的交互作用
第3章.社会认知:了解我们自己和他人
3.1.社会思考者
3.2.努力地保存
3.3.管理自我形象
3.4.寻求准确的理解
第4章.呈现自我
4.1.什么是自我呈现
4.2.表现得讨人喜欢
4.3.表现能力出色
4.4.传达地位和权力
第5章.态度和说服
5.1.态度的本质
5.2.什么是说服
5.3.对世界有一个准确的认识
5.4.维持态度和行为的一致性
5.5.获得社会认同
第6章.社会影响:从众、顺从和服从
6.1.社会影响的分类:从众、顺从和服从
6.2.正确选择:向准确屈服
6.3.赢得社会认可:向被喜欢屈服
6.4.管理自我形象:向一致性屈服
第7章.归属与友谊
7.1.什么是朋友
7.2 获得社会支持
7.3.获得信息
7.4.获得地位
7.5.物质利益的交换
第8章.爱情与浪漫关系
8.1.爱情与浪漫吸引的定义
8.2.获得性满足
8.3.建立家庭联系
8.4.获得资源和社会地位
8.5.分手还是在一起
第9章.亲社会行为
9.1.亲社会行为的目标
9.2.提高我们基本的福利:获得基因与物质的收益
9.3.获得社会地位与认同
9.4.自我形象管理
9.5.管理我们的情绪与心境
9.6.纯粹利他主义存在吗
第10章.攻击行为
10.1.什么是攻击
10.2.应对愤怒的情绪
10.3.获得物质和社会奖赏
10.4 获得或维持社会地位
10.5 保护自己或他人
10.6.减少暴力性行为
第11章.偏见、刻板印象和歧视
11.1. 浩如繁星的偏见
11.2.支持和保护自己的群体
11.3.寻求社会赞许
11.4.自我形象管理
11.5.寻求心理效率
11.6.减少偏见、刻板印象与歧视
第12章.群体
12.1.群体的实质
12.2.完成任务
12.3.做出正确的决策
12.4.获得领导地位
第13章.社会困境:是合作还是冲突
13.1.定义社会困境
13.2.获得立即满足
13.3. 捍卫自己以及自己重视的人
第14章.整合社会心理学
14.1.我们已经取得了什么样的进展
14.2.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视角
14.3.结合不同的观点
14.4.研究方法为什么重要
14.5.社会心理学是怎样嵌入知识网络的
14.6.社会心理学的未来
术语表
译后记
参考文献
《西奥迪尼社会心理学(原书第5版)》是一本人们了解自身、了解社会、了解自己与社会关系的指南书。它代表了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新范式:不再单纯解释现象,而是试图探索社会现象背后、以人类目标需求为基础的行为机制。是从解释心理学迈向预测心理学的转型之作。这种大案例教学的方式也必将成为社会心理学应用领域教学的趋势。
本书有三大特点:
大案例:14个章节深度剖析历史上zui具影响力的人物和历史事件,用哈佛经典案例式的大案例分析方法,将社会心理学的方法和应用融入故事。既可以激发读者兴趣,又能保留学习的过程。
新视野:全篇围绕两大问题“行为背后的目的到底是什么”“目的背后的人和环境发挥了怎样的作用”,详解社会心理学zui核心的12个主题:个人与情境、社会认知、自我、态度、顺从、友谊、爱情、亲社会行为、攻击行为、偏见、群体、冲突与合作。
新趋势:从解释心理学迈向预测心理学的转型之作。不同于以解释社会现象为导向的传统社会心理学,更注重探索社会现象背后以目的为基础的行为机制,代表了社会心理学未来的趋势。
《影响力》作者西奥迪尼领衔主讲,用14堂课深度剖析史上极具影响力的人物与事件,教你彻底了解社会群体行为背后的动机与目的。全美5大社会心理学强校联合采用。
行为背后的目的到底是什么?目的背后的人和环境发挥了怎样的作用?群体与社会如何影响自我?本书围绕两大问题,详解社会心理学的12个核心主题,揭开自我、环境、群体之间看不见的影响力。
上百幅实验图片配上详细解析,让你在轻松阅读中了解心理学知识,洞悉人类行为背后的心理秘密。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彭凯平、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知名教授侯玉波鼎力推荐。
湛庐文化出品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