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新】 鲜卑的荣光:铁血、裂变与融合 杨军,吕净植著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9787507849547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全新】 鲜卑的荣光:铁血、裂变与融合 杨军,吕净植著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9787507849547

本店图书 都是正版图书 可开电子发票 需要发票的联系客服!

24.56 5.3折 46 全新

仅1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杨军,吕净植著

出版社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ISBN9787507849547

出版时间2021-0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6元

货号11302671

上书时间2024-12-21

百叶图书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杨军,辽宁省朝阳市人,1967年12月7日生,回族。1989年毕业于辽宁师范大学历史系。1992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硕士学位,并留吉林大学历史系任教。1997年于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获博士学位。2004年晋升教授,2005年任博士生导师。现任吉林大学文学院副院长,中国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史学集刊》主编。已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出版学术著作30余部、译著5部,主编教材2部。已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一般项目1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1项,省级以上科研项目3项。
吕净植,吉林省长春市人,历史学博士,现任吉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音乐史论研究;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2项,已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北魏音乐研究》,主编教材5部。

目录
引子 巍巍兴安岭:东亚文明发展的动力源
章 兴安岭的个主人:被称为“东胡”的人们
 一、秦开与长城:东胡与匈奴次亲密接触的原动力
 二、退守鲜卑山:一次并不成功的西进
 三、赤髯碧眼老鲜卑:具有白种人特征的“炎黄子孙”
第二章 仰天长啸:蒙古草原的第二个主人
 一、接管蒙古草原:二百年踯躅迁徙后的“意外”收获
 二、千呼万唤始出来:鲜卑英雄檀石槐
 三、暗杀:低成本肢解鲜卑帝国的新尝试
第三章 目标锁定中原:东部鲜卑的南向之路
 一、顽固坚持旧传统的反面教材:昙花一现的段部
 二、学习汉文化的新途径:趁乱吸纳汉族流民的慕容廆和他的前燕政权
 三、短暂复国:真命天子慕容垂和他的跳蚤子孙们
 四、延续了东胡祖脉的匈奴人:退回大山的宇文部
第四章 入乡随俗:淹没于河西走廊的西部鲜卑
 一、仙人指路:锐意东进的秃发鲜卑
 二、崛起于乱世:在向西退却中建国的乞伏鲜卑
 三、慕容部的近亲:坚持游牧的吐谷浑
第五章 天狼西向:远走中亚的厌哒人
 一、白匈奴:从蒙古草原走出的第二头狼
 二、幸运的波斯人:拒绝推倒多米诺骨牌的厌哒帝国
 三、次大陆的梦魇:厌恶佛教的征服者
 四、速兴速亡:被自由散漫毁掉的中亚霸主
第六章 打开南北朝历史的出口:最后走出兴安岭的拓跋部
 一、千古之谜嘎仙洞:苍茫林海,何处是我家
 二、从鲜卑山到呼伦湖畔:蜕变、新生、成熟中的拓跋人
 三、神兽传说:这就是鲜卑吗?
 四、“诘汾皇帝无妇家,力微皇帝无舅家”:充满血腥的拓跋祖先世系
第七章 北魏:一个性格裂变的王朝
 一、立贤还是立长:面对亡国之痛的困惑
 二、北魏平城时代:拓跋珪的早期统治
 三、赐死太子:拓跋宏锐意推进的汉化改革
 四、“六镇”:无法调适的文化裂变
 五、江山破碎:激进改革无法医治的后遗症
第八章 胡气满长安:盛唐气象的历史因缘
 一、向老子求救:鲜卑化李唐皇室的无奈选择
 二、文化上的南北朝:中国区域格局的划时代转变
 三、胡音胡骑与胡妆:大唐盛世的新时尚
尾声 留在故乡的人们
参考书目

内容摘要
     第一章 兴安岭的个主人:被称为“东胡”的人们 东胡人大概是批走出兴安岭的人,老哈河流域成了他们的乐土。在这里,他们被自己的真诚击败,被燕国“好朋友”痛击。他们并没有退回大山,也没有反击。不是因为对付不了燕北长城,而是他们发现了一片更加诱人的地方——蒙古草原。在那里,有更伟大的对手在等着他们,那就是——匈奴。 关于鲜卑人的起源,历史学家有着不同的解释,基本可以达成共识的是,鲜卑人源于另一个古老的民族——东胡。但有的历史学家认为,鲜卑人是东胡族的主流,而另一些历史学家则认为鲜卑人是东胡族的支脉,对于分合很好随意的草原民族来说,这恐怕是永远也说不清楚的话题。只是在东胡受到匈奴人的打击衰落下去以后,鲜卑族才作为一个独立民族发展起来。 一、秦开与长城:东胡与匈奴第一次亲密接触的原动力 在蒙古草原的东部边缘地带,春秋时期散布着林胡、令支、山戎、屠何等部族,与匈奴人一样,他们也都是马背上的民族,以游牧为生。中原地区最北部的诸侯国燕国,自春秋时起,就成为他们劫掠的对象,以至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不得不出兵帮助燕国对付这些来自北方的敌人。由于这些抢夺者以骑兵为主,来去如风,中原诸华夏国称他们为“骑寇”。 虽然中原的史书都盛赞齐桓公的胜利,但从“老马识途”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猜想到,中原农耕民族的部队在进入北方草原与沙漠地区作战时,面对异常陌生的自然环境,其付出的代价必然是高昂的。 齐国再也没有组织进入草原的远征,但面对来自齐国的威胁,草原民族也在寻求新的对策。那次战争以后,这些原本各自为战的部族团结起来,结成一个更大规模的族群。与此同时,在他们居住地的西方,内蒙古草原的阴山一带,匈奴族也正在兴起,许多弱小的草原民族纷纷加入匈奴人的队伍中,在匈奴人的旗帜下进行着统一草原的战争,并向中原北部的秦、赵、燕等国发动进攻。中原人本称匈奴人为“胡”,遂将这个位于匈奴人东方的新兴起的强大族群称为“东胡”。 东胡活动的地域主要是在今天的辽宁省西部至内蒙古自治区中部,从西拉木伦河、老哈河流域到燕山南北。向东,其势力可能曾经达到渤海湾沿岸,向西,以今内蒙古的达赉诺尔湖与匈奴人为界。达赉诺尔古称“大泽”,按《山海经》的记载,中原人是将大泽以东的族群统称为东胡的,至于他们是否真的是一个民族就很难说了。 自春秋时期开始,贯穿夏、商、西周三代的中国历史、持续时间最长的温暖湿润气候期结束了,中国北方特别是蒙古草原的边缘地带变得越来越寒冷而干旱,西拉木伦河、老哈河流域曾经繁盛的农耕经济逐渐萎缩,村庄被废弃,成为东胡人驻牧的地方。燕国的东北疆域开始受到来自东胡的威胁。 从当地发现的燕国青铜器来看,作为西周封国,燕国的势力早已进入辽宁西部的喀左、建平一带。建平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表明,这一带早在五千年以前就已经步入文明时代。在商末周初,这里存在着比较发达的农耕经济,某些地区发现的古村落遗址的密度甚至超过了今天的村落密度。与中原地区相同的、以农耕为主要经济类型和相近的文化,是吸引燕国向东北开拓的最主要原因。其实大自然的细微变动正在破坏燕国开拓东北的基础,只不过燕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P6-8

主编推荐
? 一个称霸蒙古草原的马背民族,发源密林、艰难西进,遗失异域,驰骋历史长河八百年? 从大兴安岭山麓到融入中土,寻索东亚文明的源头和记忆? 独特的谋篇布局、明晰的主线,切入鲜卑民族文化肌理,描画出鲜卑近千年演进历程背后的动力? 依据考古材料,结合学界研究成果,兼顾传说、神话的叙述,辞采丰茂,通俗易懂

精彩内容
鲜卑,继匈奴之后又一个称霸蒙古草原的马背民族,发源密林、艰难西进,五胡乱华、遗失异域,驰骋历史长河八百年,有冲突,有改革,有繁荣,有衰败,演绎了一幕幕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他们四处征战,血染九州,建立诸多王国,声名传遍亚洲大半地区,盛极一时又迅速消亡。本书以巍巍兴安岭为引,兼顾历史、传说的叙述,将鲜卑政权兴衰史全景呈现于读者。在这场规模宏大的民族迁徙浪潮中,草原文化在融入中原文化,也在改造着中原文化。作为一个民族,鲜卑已经不存在了,但是他们的影响一直在延续……

媒体评论
一个称霸蒙古草原的马背民族,发源密林、艰难西进,遗失异域,驰骋历史长河八百年
从大兴安岭山麓到融入中土,寻索东亚文明的源头和记忆
独特的谋篇布局、明晰的主线,切入鲜卑民族文化肌理,描画出鲜卑近千年演进历程背后的动力
依据考古材料,结合学界研究成果,兼顾传说、神话的叙述,辞采丰茂,通俗易懂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