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新】 十年探索 追求卓越:“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十周年纪念 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编 浙江大学出版社 9787308204378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全新】 十年探索 追求卓越:“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十周年纪念 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编 浙江大学出版社 9787308204378

本店图书 都是正版图书 可开电子发票 需要发票的联系客服!

37.75 5.6折 68 全新

仅1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编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8204378

出版时间2020-08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68元

货号11796318

上书时间2024-12-19

百叶图书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成立于2000年5月,承竺可桢老校长之名,学院前身为创办于1984年的原浙江大学(工科)混合班。学院院训为“志存高远,追求卓越”。竺可桢学院是浙江大学实施优秀本科生“特别培养”和“英才教育”的荣誉学院,是学校实施教育改革的重要示范基地。学院以“为杰出人才的成长奠定坚实基础”为宗旨,实施厚基础、宽口径的大类培养与个性化的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培养模式,为培养造就基础宽厚,知识、能力、素质、精神俱佳,在专业及相关领域具有国际视野和持久竞争力的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和未来领导者奠定坚实基础。学院依托浙江大学强大的学科实力和高水平师资力量,采用多元化培养模式和个性化培养方案,为优秀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潜能充分发掘提供张弛有度的发展空间。1984年至今,学院已为国家和社会输送了7000余名各行各业拔尖创新人才。吴朝晖、周如鸿、陈劲、宋征宇、赵健、王健、刘若鹏等一大批院友在科技、军事、文化、教育等领域颇有建树。目前在院学生人数2000余名。学生主修专业分布在全校37个院系80多个专业。竺可桢学院的院友遍及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分布于各行各业。目前,杭州、上海、北京、广东、香港、旧金山、纽约、波士顿等地已相继成立竺可桢学院校友联谊会,充分发挥纽带作用,将竺可桢学院大家庭中的每一员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目录

成长经历

把握机遇实践成长

在求是科学班学习的心得体会

从懵懂迷茫到独立自主

我在求是科学班的成长

想要什么就去追吧

成长心路

从杭州启程的化学求是之路

求是人

我与浙大求是科学班

从心开始,稳稳扎根学术土壤——成长心路:我与“拔尖计划”

兰芷之室,天道酬勤

我和“拔尖计划”

我与“拔尖计划”

好老师是一辈子的幸福

我的“拔尖计划”人才培养经历

“拔尖计划”:一个培养学科领军人物的优质平台

我与求是科学班/61

经验分享录(出国深造篇)

参加“拔尖计划”的感想在求是科学班求学的体验

感谢你们,领我同行数学物理:理解生命的模式

在求是科学班的学习经历/79经验分享/85计算机专业基础“拔尖计划”学生科研兴趣和能力培养研究

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求是科学班贾厚玉老师对拔尖学生的培养

浙江大学一清华大学一浙江大学:我的人才培养心路

拔尖学生在国际化培养模式下的成长——浙江大学化学系黄飞鹤教授对学生的国际化培养

化学“拔尖计划”学生培养案例分析

2017级求是科学班(计算机)集体优秀事例

Algebraic+Geometry+Seminar讨论班的教学模式

人物访谈

求索无止境,回首再扬帆

——访浙江大学陈为教授

境界与视野:汉语言文学专业拔尖人才的培养——访浙江大学中文系主任胡可先教授 /129

一片冰心在玉壶——访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荣誉教师卢兴江教授 /134

灵魂的工程师——访浙江大学求是学院院长邱利民老师

数学,一门基础的国际语言——访浙江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盛为民老师

起点,再出发——访浙江大学唐晓武教授/146

温暖的牧羊人—访2018年度浙江大学兰可顿学院最佳任课教师王敏 150

为拔尖学生的成长保驾护航——访浙江大学物理学系赵道木老师/153

与时俱进 追求卓越——访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段治文老师 /160

选拔英才协同育人——访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章志英老师 /164



内容摘要

把握机遇实践成长

王昊泽

作者简介:王昊泽,男,浙江大学2013级求是科学班(化学)学生,毕业后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攻读博士学位。

转瞬间,我在浙江大学(简称浙大)度过了四个春秋,回想四年的经历,有太多的收获与感悟,对我而言,最为宝贵的经验就是“把握机遇,投人实践”:课堂上把握住教授讲解知识的时时刻刻,实验室里把握住导师面授指导的点点滴滴,并将产生的疑惑和不解与日常的作业、科研、实习等实践内容相结合,充分珍惜诸多资深、优秀的学者为我答疑解惑的机会,孜孜不倦,汲取营养,实现求学目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创新的必要途径与根本,把握与导师、师兄师姐讨论交流的机会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成效。“求是、创新”是每个浙大学子都应继承和发扬的优良传统,它激励着我珍惜眼前、不断向前!。 

践行使命用心求学

记得第一次来浙大时,置身于美景如画的校园,我心中充满无尽的喜悦,渴望求学不止。初入大学,对周围事物充满好奇的我努力地在课程之余去实践多种多样的活动,在这些体验中,我不断发现自我,努力认知各个学科,寻找热爱的研究领域,最终确定了将超分子作为我的研究方向并坚持至今。求是科学班的创建目标是培养科学界创新拔尖人才和学科带头人,我经过层层选拔来到这个平台,就意味着我们需要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同时者身于基础课学习和科学研究中,以不辜负大家对我们的期望,这对一个本生而言,面临的困难之难和需要的付出之大可想而知。但入学时学院领导的谆谆教导和殷股期望始终激励着我一步一个脚印奔向理想目标,始于本心,融入浙大。竺可桢学院(简称竺院)为我们创造了良好的学习和科研条件,配备了学科顶级知名教授。我首先了解了各个导师的研究方向,初步明确了自己热爱、感兴趣并渴望求索的领域,接下来就是加强基础知识的积累,我大量阅读文献,开阔眼界和提高知识水准,以期具备与导师探讨交流学术问题的基本能力。非常有幸,在大一下学期黄飞鹤教授的一次讲座中,在提问交流环节,我勇敢地向教授提出了讲座中我理解不到位的地方,得到了教授的关注,并被吸收进入其课题组实验室接受科研训练。

初入实验室,面对新鲜、陌生的环境及等待探索的未知领域,我的科研激情油然而生。为了达到预期目标,“勤奋”“精心”“无畏”成为我的行为准则。然而,在实践中,失败往往多于成功,面对一次次失败的实验结果,我也曾经迷茫、不解甚至懊恼,但我从来没有产生放弃的念头,因为我深信,挑战困难是坚定科研信心、发现新物质、研究新成果的必要途径,我需要做的就是不断从失败中总结经验,一次次重新投入实践,周而复始,毫不气馁。大一的春夏学期和整个暑假,我都是在实验室中度过的。我探究每一个实验步骤,查阅大量文献,虚心请教。在导师的指导和师兄的帮助下,我的科研水平有了显著提高,课题研究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和预想中的不同,初识浙大就是在这样艰辛、充实、喜悦相伴的过程中度过的。这是我第一次真正地独立思考自己的人生。我努力践行浙大学子的使命,用心求学,充分享受其中的辛苦,收获成功的快乐,为自己发展定位,为自己理想奋斗,厚积薄发,让自己的大学生活充满精彩。

……



精彩内容

本书分为: 成长经历、经验分享、人物访谈, 共三部分。主要内容包括: 把握机遇, 实践成长、在求是科学班学习的心得体会、从懵懂迷茫到独立自主、我在求是科学班的成长、想要什么就去追吧、成长心路、从杭州启程的化学求是之路、求是人、我与浙大求是科学班、从心开始, 稳稳扎根学术土壤等。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