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开宏观之窗(第三版):一本人人都能看得懂用得上的宏观经济启蒙读物
  • 推开宏观之窗(第三版):一本人人都能看得懂用得上的宏观经济启蒙读物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推开宏观之窗(第三版):一本人人都能看得懂用得上的宏观经济启蒙读物

本店图书 都是正版图书 可开电子发票 需要的联系客服

24.06 6.2折 39 全新

库存2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韩秀云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ISBN9787508626185

出版时间2011-04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39元

货号21073385

上书时间2024-12-17

百叶图书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推开宏观之窗》是一本普及宏观经济知识的书,它写于2003 年中国经济大起之时。经过5 年的发展,中国经济突飞猛进。于是我在2008 年,对本书第二版作了修订。该书印刷了十几万册,至今销量仍在不断攀升,可见国人对经济知识的渴求。时间又过去了3 年,国内外的经济形势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为此,我对该书作了第三次修订,希望读者能看到的内容,接受的知识。本书力图写得浅显一些,希望更多的人能读懂它。
2008 年,美国爆发了席卷世界的金融海啸。它给我们的启示是,这个世界的金融系统一旦发生问题,立刻就会波及全球经济,世界各国都难以幸免。眼下美国经济虽然出现了复苏的迹象,但美元还在贬值。
2009 年,各国政府用印钞和发债的方式来救市,都想让本国经济走出这场危机。但随之而来的却是货币的流动性泛滥,通货膨胀的高企,以及人们手中财富的缩水。
2010 年,欧债危机爆发了。欧洲一些国家政府借的债太多了,财政赤字巨大,政府没钱还债了,它们要求压缩公务员的工资和福利待遇,由此引发了大规模的罢工和示威游行。欧洲在动荡,欧元面临危机。
2011 年,非洲国家发生了大规模反政府示威游行,由于物价飞涨、民不聊生。首先是埃及政府被推翻,接下来是利比亚的卡扎非政府,到处轰炸平民百姓而遭到盟军的炮轰。现在非洲多国处在一片动乱之中,这会引发第三次石油危机吗?
2011 年3 月11 日,日本发生了大地震和特大海啸,福岛核电站出现了核泄露,日本面临着巨大的灾难和危机。日本经济将出现新的衰退。
在2008 年美国金融海啸爆发后,中国政府全力以赴救市,2008年财政投入4 万亿人民币,银行贷款9.5 万亿元人民币,把我国经济拉了起来,2009 年我国GDP 达到8.7% 的增长速度。到了2010 年、金价涨、油价涨、原材料价格猛涨、国外输入型通货膨胀和国内经济过热的通货膨胀困扰着每一个人。政府该如何调控?我国的物价指数能降下来吗?如果CPI 还在继续攀升,那人们手中的钱该怎么办?房价会掉下来吗?如果房价真的掉头向下,那我国经济会二次探底吗?政府在短期内可以控制房价,但它能够改变房价的长期走势吗?
在通货膨胀严重的情况下,百姓可以多买一些黄金放着吗?人们都知道黄金价格在涨,但有谁知道黄金价格什么时候会跌?
大家都知道,人民币在升值,但它会升到什么程度,人民币升值的空间究竟有多大?政府该怎么出招,企业该如何应对,国民又将如何面对?
今年以来,我国的货币政策开始从紧,中央银行拧紧了闸门,多次提高了存款准备金率,未来还会不断加息。企业从哪里找到钱?我国的钢铁、煤炭、电力等行业将面临什么样的风险?未来宏观政策将如何变化,我国的经济走势如何,我们究竟该怎么办?员工的工资在涨,借钱的资金成本在上升,人民币在不断升值,都涨了,企业该怎么生存下去?
如果楼市调控了,投资实业没钱可赚,那大量的资金会流到哪里去?还有,预期人民币升值,国际热钱纷纷流进中国,准备中国,大量热钱又会流到哪里去?试问,这两年中国的股市会有行情吗?如果有,我们该如何面对?
这些问题,都需要读者懂一点宏观经济知识,你要学会看物价指数、通货膨胀率、利率、税率、汇率,知道政府宏观调控如何出招,知道经济周期是向上还是向下,面对通货膨胀你该作出怎样的选择。
本书就是告诉你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首先需要你能够看得懂,其次还需要你作出合理的选择。
中国经济在飞速发展,中国已位居世界第二,超越了日本,仅次于美国。预计2020 年,中国将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的国家。到那时,我国的国民素质需要提高,国人需要有经济头脑,要和崛起的大国相匹配。不懂宏观经济知识,你怎么理财,怎样抓住机会,怎样能在经济增长的大潮中让自己的财富保值增值,怎样搭上中国经济增长的这辆快车?希望你能阅读这本书,推开一扇宏观经济之窗,推开一扇财富增长之窗。

韩秀云
2011 年3 月31 日于北京清华大学



导语摘要

本书是《金融海啸与我何干》、《看不懂的中国经济》作者韩秀云的又一部经济知识普及作品,荣获第十四届中国图书奖。
  身处现代社会,如果你不懂宏观经济知识,看不懂汇率、利率、税率的变化,不知道GDP、消费物价指数与通货膨胀率,就无法投资理财,无法选择职业,无法经营好企业,甚至无法调控好一个城市乃至国家的经济发展。
  作者认为,每个人、企业和国家都必须掌握一定的宏观经济知识,了解一些经济规律,学会一些经济指标,进而可以自主判断出股市、商品市场、汇市、房地产市场的变化,顺应经济的大势,减少风险,保护环境,让生活更美好。
  本书共23章,结合中国的国情、经济的发展、政府的政策和人民的生活,将宏观经济学的知识生动浅显地展示给读者。作者旨在通过这本书,为读者打开通向宏观经济知识的一扇窗户,学习一些的宏观经济知识。



作者简介

韩秀云,就职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授宏观经济学课程。1978~1982年就读于南开大学经济系,获经济学学士学位。1982~1984年就读于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师从古书堂、蔡孝箴教授,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84年底至1991年底任教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1987年获得清华大学教学工作优秀奖。1991年底至1993年公派德国科隆大学经济系做访问学者;1993~1995年在德国慕尼黑国防大学经济管理系攻读博士学位。1995年回到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的MBA、企业总裁、政府官员已逾万名。

  主要研究领域在宏观经济分析、西方经济学、金融以及产业经济趋势研究等方面。在《光明日报》、《经济日报》、《清华大学学报》、《南开经济研究》等*和省部级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省级课题6项。兼任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央电视台财经评论员,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顾问及经济频道首席顾问、《经济日报》总编室经济顾问。

  个人学术专著有:《宏观经济分析》、《推开宏观之窗》、《宏观经济学教程》、《名家论坛》之《宏观经济》24集电视讲座光盘、《经济评书》166集、《身边的经济学》两集电视讲座光盘、《看不懂的中国经济》、《金融海啸与我何干》。



目录

章 推开宏观之窗

第二章 听宏观经济的故事

第三章 一国经济是怎样平衡的

第四章 GDP就是国内生产总值

第五章 经济增长与和谐发展

第六章 市场失灵

第七章 政府扮演的经济角色

第八章 财政财政有财方能行政

第九章 财政赤字和国债

第十章  社会保障体系与“三农”问题

第十一章 银行是如何创造货币供给的

第十二章 信用是经济运行的基石

第十三章 中央银行起什么作用

第十四章 央行治理经济的思路是什么

第十五章 货币政策的三大法宝

第十六章 金融市场为我们提供了什么

第十七章 从宏观视角看股市

第十八章 股市泡沫是怎样产生的

第十九章 金融风暴是如何形成的

第二十章 汇率是宏观中的宏观

第二十一章 宏观经济政策如何出台

第二十二章 我国经济中的难点问题

第二十三章 懂宏观多机遇少风险



内容摘要

本书是《金融海啸与我何干》、《看不懂的中国经济》作者韩秀云的又一部经济知识普及作品,荣获第十四届中国图书奖。

  身处现代社会,如果你不懂宏观经济知识,看不懂汇率、利率、税率的变化,不知道GDP、消费物价指数与通货膨胀率,就无法投资理财,无法选择职业,无法经营好企业,甚至无法调控好一个城市乃至国家的经济发展。

  作者认为,每个人、企业和国家都必须掌握一定的宏观经济知识,了解一些经济规律,学会一些经济指标,进而可以自主判断出股市、商品市场、汇市、房地产市场的变化,顺应经济的大势,减少风险,保护环境,让生活更美好。

  本书共23章,结合中国的国情、经济的发展、政府的政策和人民的生活,将宏观经济学的知识生动浅显地展示给读者。作者旨在通过这本书,为读者打开通向宏观经济知识的一扇窗户,学习一些的宏观经济知识。



主编推荐

韩秀云,就职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授宏观经济学课程。1978~1982年就读于南开大学经济系,获经济学学士学位。1982~1984年就读于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师从古书堂、蔡孝箴教授,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84年底至1991年底任教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1987年获得清华大学教学工作优秀奖。1991年底至1993年公派德国科隆大学经济系做访问学者;1993~1995年在德国慕尼黑国防大学经济管理系攻读博士学位。1995年回到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的MBA、企业总裁、政府官员已逾万名。
  主要研究领域在宏观经济分析、西方经济学、金融以及产业经济趋势研究等方面。在《光明日报》、《经济日报》、《清华大学学报》、《南开经济研究》等*和省部级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省级课题6项。兼任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央电视台财经评论员,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顾问及经济频道首席顾问、《经济日报》总编室经济顾问。
  个人学术专著有:《宏观经济分析》、《推开宏观之窗》、《宏观经济学教程》、《名家论坛》之《宏观经济》24集电视讲座光盘、《经济评书》166集、《身边的经济学》两集电视讲座光盘、《看不懂的中国经济》、《金融海啸与我何干》。



精彩内容

身处现代社会,你会越来越发现,如果不懂宏观经济知识,不会看汇率,不明白利率,不知道税率,不知道经济增长率,不了解物价指数,不知道失业率,对这些数据如何变化你都不清楚的话,你怎么安身立命?又怎么去投资,怎么去选择职业,怎么办好你的企业,搞好你的城市,乃至我们的国家呢?当你试图去了解宏观经济,试图掌握一定的经济规律, 从而在经济大潮中把握机遇时,一直深藏在高等学府里的宏观经济学,却可能成为无数求知者面前无形的障碍。
本书就是想告诉大家,宏观经济其实就在你身边,宏观经济学是如此生动,它比你所能想象的要更加贴近你的生活。
提起宏观经济,也许你会想:“宏观经济离我们太远了,那都是国家大事,是政府的事,和我有什么关系?”不,其实宏观经济就在你身边,我们每天都生活在宏观经济之中。
每天都有大量的经济信息扑面而来,你是否想到,它们对你本人、你的家庭、你的企业、政府还有国家都会产生哪些影响?你需要了解宏观经济, 需要知道这些经济信息背后的含义以及对你自己的深刻影响。
比如说,银行存款利率的变动,是与我们每个人都密切相关的一个宏观经济问题。20 世纪90 年代末,大家都争着去银行存钱,那时银行的存款利率却很低。人们想法其实很简单:“要是不存钱,家里很多事情都解决不了。比如,孩子要上学,自己要上医疗保险,万一失业全家生活怎么过?家里还有老人需要赡养、上医院看病等。”需要花钱的地方实在太多,只能把手里的钱攥得更紧。因为大家对未来的预期不好,所以都要存钱。
但是到了21 世纪初,或者说从2003 年开始,人们纷纷把钱从银行中提出来,投入楼市、股市,投入实业,都想搭上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快车赚点钱。为什么过去无论政府如何刺激消费、投资,人们硬是一毛不拔,而现在怎么拦都拦不住?楼价、股价、物价都在涨,可人们就是一窝蜂地去消费、投资、理财。
究竟是什么让百姓作出这样的选择呢?
当经济冷的时候,人们都不花钱,很多人曾这样说:我们投资实业吧, 生产出来的东西卖不出去;投资股市吧,股价这么低迷;去做汇市吧,又没有经验,我们只能把钱攥在手里。
现在完全不同了,投资实业物价涨,投资股市股价涨,投资楼市楼价涨, 把钱投到哪里都赚钱。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经济热了,物价指数上去了,利率也开始提高了。尽管如此,大家还是愿意消费、愿意买房、愿意投资,那是因为有利可图。
曾几何时,企业的日子不好过,银行的日子不好过,老百姓的日子也不好过。当时的物价指数很低,说明企业的日子不好过,生产出来的东西卖不出去;利率如此低,说明银行的日子不好过。企业效益不好,百姓的收入不高,哪有钱消费?所以,当利率向下降的时候,物价指数向下降的时候,说明经济已经变冷了。
那么,经济变冷的时候,政府该怎么办?政府有三招儿,它告诉人们: 你们去消费吧,我让银行给你们贷款,你们可以去买房,可以去买车,孩子上大学你们也可以到银行来贷款,你们还可以贷款去投资企业等。所有消费,银行都愿意给你们贷款,你们花钱吧!因为只有人们花钱,才能把企业生产出来的东西买走,企业收回钱来才能继续生产,这是政府使出的招儿, 它在刺激消费。
政府使的第二招儿就是加大投资力度。中央政府在20 世纪90 年代末投资西部十大工程,修了三峡工程,建了京九铁路,还有许多高速公路,政府作了很多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政府这样做是在告诉人们:你们来投资吧!这些都是有钱可赚的。大家都来投资吧!只有加大投资,我国经济才能持续高速增长。政府拉动经济的这一招儿,是在刺激投资。
政府使的第三招儿就是扩大出口。政府告诉企业家:你们出口吧,出口可以退税,很合算。它鼓励企业出口。当我们的企业把产品推向国外市场的时候,人家买了我们的产品,钱就会流回国内,把我国经济这块蛋糕做得更大,我国的经济增长加快了,我们每个人的收益就会增加。
所以,我们看到,在经济冷的时候,政府刺激经济有三个办法:一是鼓励消费,二是扩大投资,三是增加出口。所以,我们常听说,政府拉动经济增长有三大法宝:消费、投资、出口,说的就是政府刺激经济的三个基本手段。
在这三招儿刺激下,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国经济终于被拉动起来。从2003 年开始,已经保持了连续几年10% 以上的增长速度。大家买房、买车、投资、炒股,可以说中国的宏观经济如此红火,让外国人都红了眼,中国经济驶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想慢都慢不下来。经济洪流滚滚向前,这是2006年出现的盛况,想挡都挡不住。
面对这样的现状,政府又该如何呢?它同样还有三招儿:减少投资、提高利率、降低出口退税。尽管如此,中国经济依然红火得很。
有人不明白就问了:为什么过去怎么让老百姓花钱,钱就是待在银行里不出去?现在政府再怎么提高利率,老百姓照样买楼炒股作投资?难道百姓就是想和政府对着干,或者政府就是不想让百姓赚钱?其实两者都不是。
我们说,这就是宏观经济,宏观经济就是这样,它既不以某个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以某届政府的意志为转移,更不以某个领导人的意志为转移, 因为它是客观存在的。我们说,政府在经济冷的时候,要拉动经济增长,这要看全国人民是否愿意跟上,企业是否愿意去投资,我们个人是否愿意去消费,我们企业的产品能不能打入国际市场。现在政府想让经济增长慢一点:楼价别涨太高了,股价别升太过了,物价别涨太快了,这些都能以政府的意志为转移吗?政府的政策意图一定要让老百姓能够接受,如果大家都不想去做的事情,政府也无能为力。认识到这一点非常重要,就是宏观经济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
很多时候我们看政府在调控宏观经济,觉得政府的力量很强大。但是我们回过头去,看一看政府的日子是否也不好过?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我们自己是政府的话,是不是也很为难?政府现在有很多困难,它难在钱虽然不少但就是不够花的。为什么政府的钱不够花呢?因为它的支出大于收入。政府的支出为什么这么大呢?因为政府要养活4 000 多万的公务员队伍,政府需要养军队、养公检法,政府需要扶助贫困地区,政府需要解决失业问题、解决农民问题,政府需要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政府需要解决的问题可太多了。
政府需要花钱,可它的钱从哪里来呢?政府的钱主要从税收中来。政府支出多、收入少,就会出现财政赤字。政府要让经济能维持下去,怎么办?
那就要发行国债。
什么是国债?国债跟税收不一样,它是政府向大家借钱,是大家用还没有消费的钱来买的。可是你知道吗?政府借债也是要还本付息的。国债到期的时候,政府不但要把本钱还给你,还要加上相应的利息给你。国债是政府的一个负担,它要用将来的税款来偿还。因此我们说,国债的规模必须有一定的限度,超过了这个限度就会出问题。
比如,1998 年在俄罗斯就出现了非常严重的债券市场危机。政府发了很多国债,答应支付很高的利息,到后兑现不了,还不上了。不但本国的老百姓,还有很多外国银行都买了俄罗斯的国债。结果,国家被推到破产的边缘。再比如,1997 年亚洲金融危机首先从泰国开始,紧接着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韩国等一系列国家和地区都被卷了进去。很多国家在此之前借了大量外债,后债务链条断掉,本国货币大幅贬值。2002 年阿根廷金融危机,政府也是还不上外债了。当货币贬值的时候,谁倒霉?谁来承受通货膨胀的后果?当然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去承受。阿根廷金融危机发生不到半年,阿根廷比索就贬值70%,人民承担了货币贬值带来的全部损失。在2008 年美国爆发金融海啸后,2010 年欧盟一些国家发生了欧债危机,有些国家债台高筑,引发罢工和社会剧烈动荡。
当我们知道了政府的难处,又看到一系列周边国家因债务危机导致国家经济崩溃的惨状,我们需要思考:为什么我们手中的人民币不但没有贬值, 反而表现出升值的趋势呢?我国政府为弥补财政赤字也发了不少国债,为什么我国没有出现像上述国家那样的问题呢?因为我国政府没有采取到银行透支的方式弥补财政赤字,而是采取了发国债的方式,找大家借钱花。这是政府对国民负责任的表现。等我国企业的经济效益好了,我国经济增长速度高了,大家缴的税多了,国库里有钱时,再把发行国债借的钱还给大家。而且,我国政府发行的国债大部分是内债,就是让国内人买的债务,只有少部分是外债。所以,我们有抵御外债风险的能力。政府发国债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用来拉动经济增长。
政府调控经济还有一个重要手段,就是货币政策。你知道谁在管着我们手中的货币足值与否?我们手中的钱今天为什么比昨天值钱了?谁在控制货币供给的闸门?我们说,是中央银行。
当它觉得经济太冷的时候,会把水放出来,这水就是钱,也叫银根。中央银行打开货币供给的龙头,钱就会哗哗地流出来。这时,它就在告诉大家:
“借钱消费吧,贷款开始便宜了;借钱投资吧,资金成本已经变低了。”中央银行放钱出来,就是要把经济托起来。
同样,当它感觉经济太热的时候,就会关紧龙头,再把货币抽走。
你是否还记得1993 年时的情景?那时我国经济太热了,什么开发区热、股票热、集资热、房地产热等,经济热到没法再热的地步。当年的通货膨胀率高达21.7%,等于我们手中的钱贬值了20%以上。例如,钢材的价格从每吨1 000 元人民币涨到了4 000 元。所有商品的价格都在飞涨,大家感觉今天不去买东西,明天手里的钱就会贬值,所以拼命地抢购商品。在这种情况下,政府怎么办?如果让经济一直热下去的话,要出大问题。于是政府动用了财政手段和货币手段,压缩基本建设规模,不允许再上新项目,压缩楼堂馆所的建设;中央银行提高利率,让大家存钱;抽紧银根,减少贷款;压缩投资,采取一系列措施减少资金供应,拧紧龙头,把钱抽走。过热的经济势头降了下来。
可是从1997 年到2002 年,我国经济又出现过冷现象,于是中央银行打开龙头放水,就是降低利率,让大家借钱。2003 年,我国经济开始进入高速增长周期,煤炭价格在涨,钢铁价格在涨,石油价格在涨,物价指数也在涨。
当年,中国首次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的外国直接投资接受国,规模达到535亿美元。2006 年,这一数据达到700 亿美元,国家外汇储备也超过1 万亿美元,
国内生产总值超过20 万亿人民币,居民储蓄超过18 万亿人民币。股票指数以上海为例,仅用一年多时间就从998 点下方上升到2007 年10 月6 000 多点的水平,部分城市地区房屋价格上涨幅度竟然超过50%,经济越来越热,中央银行不得不再次拧紧龙头,经济明显进入了加息周期。不仅加息,中国人民银行还宣布从2007 年11 月起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达到13.5%,这是央行自2007 年以来第10 次调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但是我们的经济过热依然控制不住,到2011 年2 月,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已达到19.5% 的历史高位,这又是央行自2006 年以来第10 次调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宏观经济形势在不断变化,国家调控的措施和力度也跟着变化。
也许你会问:“让我国的经济快速增长不好吗?让这架飞机一直在天上飞着不好吗?政府为什么要让它减速降下来呢?”
如果把一国经济比做一架飞机,它是不可以一直在天上飞着的,因为它需要加油、需要维修。如果让它一直飞着不着陆,那么,当它出现问题已经停不下来时,就会坠毁。这时毁灭的不仅是飞机,还有里面的所有乘客。一国经济同样如此,当经济太热时,当物价飞涨时,经济就要减速了,否则整个经济就会粉身碎骨。
所以,当经济太热的时候,政府就会采取措施压缩消费、压缩投资,把过热的势头压下来。
我们看到,政府调控宏观经济的一个基本手段是财政政策,另一个基本手段就是货币政策。
实际上,政府还有一个手段,是它的对外经济政策。比如,政府过去用“出口退税”的政策来鼓励出口。当今世界,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关起门来不和其他国家发生经济上的往来,它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出口和进口,这就涉及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也就产生了国际收支的问题。
大家都知道,中国现在拥有的是国际贸易顺差,而美国则有巨额国际贸易逆差。所谓贸易顺差,是指一国的出口大于进口,贸易逆差是进口大于出口。我们经济从新闻当中听到,或从电视上看到,美国与中国在打贸易战,它与其他国家之间也有贸易摩擦。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发展中国家的大量廉价商品进入了美国市场。美国使用各种办法阻挠中国对美国的大量出口, 为的是保护它本国企业的利益。



媒体评论

宏观经济政策影响着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但让多数人理解这种影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本书为普通大众打开了宏观经济这扇窗。

  ——张维迎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前任院长

  宏观经济学说难也难,说易也易,但把艰深难懂的理论以浅显易懂的方式道出,实属不易。本书就属于实属不易的那种。一切想学宏观经济学,或想对宏观经济问题有所理解的人,都可从读此书开始。

  ——樊纲 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理事长、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

  是经济原无论宏观微观,斤斤都要计较;读此书却必须眼读心读,字字不能遗漏。

  ——冯仑 万通集团董事局主席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