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联生活周刊廿年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三联生活周刊廿年

本店图书 都是正版图书 可开电子发票 需要的联系客服

38.13 6.6折 58 全新

库存2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编辑部

出版社三联书店

ISBN9787108052797

出版时间2015-04

四部分类子部>艺术>书画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8元

货号9787108052797

上书时间2024-12-10

百叶图书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2015年1月是三联生活周刊创刊20周年,上一个十年曾出版《三联生活周刊十年》一书,值此第二个十年,三联生活周刊编辑部再度编辑出版《三联生活周刊廿年》,作为一段历史的记录。
本书将通过周刊创办者和参与者的个人回忆,主要反映周刊创办中坚持思想性和文化品位,力创优良双效益,品牌建设和编辑部队伍建设的面貌,以及采编工作趣事。

作者简介
《三联生活周刊》的前身为邹韬奋先生在上世纪20年代创办的《生活周刊》,1995年由三联书店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于北京复刊,其定位是做新时代发展进程中的忠实记录者。

目录
向三联生活周刊人致敬
回顾三联生活周刊的管理
创办周刊的回忆(1995~2001)
安贞大厦的日子
声音的编辑
听觉训练
读者来信了
吐槽负能量
开窗子搭架子
事实,以及选择
重新出发
多数时间在路上
最好的相遇
寻找生活的景深
在荒芜中穿行
那个名叫“周刊”的兔子洞
一本杂志和他传承的价值观
我的周刊“流水账”
这么早就回忆了
写作中的自我
梦开始的地方
我看过了世界
八卦的书话和难懂的思想
与你声气相投
如何在三联写财经报道
十年:最正确的选择
这些年来的江湖行走
带着任务去旅行
努力讲出一个精彩的故事
优秀的内容依然有价值
“来信收到!”
万物静默如谜
七年
通过镜头看世界
缓慢的成长
出租车司机与按摩女
三联像所大学
像报道新闻一样报道时尚
读书,行路,智识生活
一本周刊和它的单纯与善意
这几年使的蛮力
五年:起步而已
在三联写稿

三联记者训练记
从读者到记者
“国际部”一小兵
感谢那些人教我的事
笨拙
在路上摄影集
漫画三幅
摄影一幅
谢驭飞
陈曦
张曦
蔡小川
附录: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1995~2014)
编辑部纪事
新媒体大事记
《三联生活周刊》所获主要奖项
《三联生活周刊》编辑部人员名单(1992~2014)
后记

内容摘要
“本刊的态度是好像每星期乘读者在星期日上午的闲暇,代邀几位好友聚拢来谈谈,没有拘束,避免呆板,力求轻松生动简练雅洁而饶有趣味。”1926年,邹韬奋在《生活》周刊的发刊词中如是说。1995年恢复出版《三联生活周刊》,至今整二十年。20年,有太多故事可说,我们将它们集结成册,推出《三联生活周刊廿年》,希望呈现三联的媒体态度,也希望这些有趣的编辑部故事能让“大家在谈笑风生的空气中欣欣然愉快一番”。

精彩内容
 安贞大厦的日子朱伟
安贞大厦是《三联生活周刊》第二个家。
我们被国利阜康公司从净土胡同赶出来的时候是狼狈的。国康公司从1995年8月起投资《三联生活周刊》,与三联书店有过一段合作关系。与国康公司从合作到决裂,背后有一堆的故事。以我自己的理解,《三联生活周刊》1995~2001年的创业史不能不记录国康公司。当然,其中有些事我是亲历者,有些事则涉及上层关系,我没有发言权。但从道义上,以我自己的理解,三联书店最终确实是亏欠了国康公司的。
但有很多事,确实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如
果当时与国康公司的关系不破裂,周刊能否从一本编辑出版周期需要三周的半月刊顺利转为周刊?我想,可能要困难得多。
反正,在当时,2001年3月,国康公司与三联书店的关系破裂,将三联生活周刊赶出净土胡同时,是监视着我们“净身出户的”——除了被认可的个人用品,不能带走所有本属于周刊的东西,包括文件与资料。这致使初创时期很多编辑部记录都丢失了,包括早期的刊物都少有存留。现在回头看,真的非常可惜。
那时我们刚从半月刊转周刊,国康公司方面以为,这样的“净身出户”会导致刊物无法正常出刊,形成事件。所以,我们临时搬到位于美术馆东街的韬奋书店二楼东侧黑洞洞用布帘隔开的一块地方,首要任务就是要保证正常出刊。那一期的排版是在美术编辑邹俊武的家里完成的。
我们于是急需马上有一个新家。我记得,第二天就让司机小胡拉着我去找这个“家”。我说,我们就顺着安定门往北,一家家写字楼找,看哪里合适。因为我们对安定门已经有感情了。从安定门外大街走到安贞大厦,楼顶的复式公寓立刻吸引了我:实木地板,楼上楼下,在楼下本是餐厅的空间里挤一挤,就可以成为会议室;楼上开门出去就是顶层平台,晒太阳,喝茶喝酒都可。我太喜欢这样家庭气氛的办公环境了,它很像巨鹿路上海作家协会《收获》编辑部那种环境。在我的意识里,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那些刊物的编辑部就应该是这个样子。在那个下午,我没向董秀
玉总经理请示,只给主管我们的潘振平打了个电话,就通知编辑部所有骨干17点钟到这里来看房子了。
我与潘振平在《三联生活周刊》合作了19年,作为我的领导,他所扮演的角色,似乎一直是作为我的保障——无论遇到什么事情,他都扮演绝对支持我的角色,即使对我的判断提出异议,也是婉转温和的。
他会倾听各种人对我的意见,但他会像海绵一样,将这些意见都吸收起来,绝不影响我往前跑。他其实比我小一岁,我俩都曾在黑龙江下乡,只不过我在兵团,他在农场。他真就是我身后的那一堵墙。
夕阳西下时候,骨干们从四面八方都赶到了。大家楼上楼下串串,跑到顶层平台四面看看,一个个都喜形于色。我说,那就这里吧,马上就让高媛按各部门的想法,置办办公用具。刚好,那时管理安贞大厦的老总也曾当过知青,给了我们最低的租金。租赁合同是必须董秀玉来签的,说实在的,第二天上午,当我直接拿着合同去找她时,心中是忐忑的——没有请示汇报,自己贸然就决定了,要是换一个领导,大约都无法容忍我这样不按规矩做事。
董先生当然是非常了解我的品性的。她听我简单地说完情况,连看都没看合同,就一本一本地签了字。董秀玉任三联书店总经理期间,我的请示汇报是最
少的,记得我认真向社委会做汇报大约只有从半月刊转周刊的一次。也许,更多的时候,潘振平早已经帮我做好了沟通。他们让我没有后顾之忧。
我们刚开始在安贞大厦只租了两个复式套房,我的办公室所在那一套,原来的餐厅就是发行部,推开
办公室门就能与发行部沟通。上楼,一边是舒可文领导的文化部,另一边是吴晓东领导的国际部。另一套,那间大办公室给了苗炜,一楼是李鸿谷领导的社会部,二楼是高昱与陆新之领导的经济部,还有财务与《爱乐》。潘振平只在楼上用了很小的一间办公室。
在我记忆中,每个部门可以按自己的想法安排办公室,因为我本能地反感那种把每个人都隔在一个个小隔断里的公司化环境,觉得那是压抑人个性的生产线,所以本能地认为,办公室应该反其道行之,能让人舒展,甚至可以是通过涣散来消解紧张的。安贞大厦的好处是楼顶的平台,有太阳的日子,可以搬把椅子晒太阳看书;夏天夕阳西下后,可以吹着凉风喝啤酒。
我记得清楚,那时舒可文所布置的文化部办公空间里没有正经的办公桌,我还记得她说话的语气:“不要那样的桌子!”她带了一帮时尚女生:小于、邢慧敏、钟和晏、徐浅吟,只有王小峰一个算是“党代表”。她们的办公桌就是在宜家买的一张大桌子。舒可文领导下的文化部一直是周刊最松散的单位,聚在一起的主要目的大约是由舒可文疏散因我而构成的紧张,所以,小于习惯叫舒可文“菩萨姐姐”,大约是指她宽松的管理与不跟任何人较劲的态度吧。
楼上另一头的国际部,吴晓东斜叼着烟,在眼镜片后笑眯着眼,总是说,他们部是学历最高的——甄芳洁,国际关系学院毕业;王星与她的同学蔡伟,北京外语学院;鲁伊,北大法学院;邱海旭,北大新闻学院,硕士;而坐在里间的两位,陆丁与朱步冲,一
个北大哲学系硕士,一个是北大历史系硕士。这两位当时是写稿最费劲的,经常是,我早上到编辑部,楼
上楼下转一圈,陆丁在里屋,熬了一夜,桌上乱糟糟
,几易其稿,还未写完。朱步冲的稿子,行文疙疙瘩瘩,也是拿在手里最头痛之一。我因而就有了北大的专业生适应能力差的印象。后来,陆丁没熬过我的压迫,离开了,我曾与舒可文讨论,能否让他回来?他还是心有余悸,不敢答应。朱步冲则熬过来,在历史方面后来成了独挡一面的人才,~写到历史就用上他了。
吴晓东是心高气傲的,可惜贪玩,写文章因此往
往虎头蛇尾。我喜欢他那叼着烟坏坏地笑的模样,笑起来还有酒窝呢。聚会时候,他常常喝多酒,喝多了就赖叽叽地坐到舒可文的腿上去了,他口口声声叫舒可文“舒姐姐”。
P39-42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