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 正版书 !!!
¥ 17.97 4.5折 ¥ 39.8 全新
库存600件
作者(尼泊尔)咏给·明就仁波切
出版社海南出版社
ISBN9787544349635
出版时间2013-10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39.8元
货号25087506
上书时间2024-11-19
2002
享誉世界心灵导师、禅修大师明就仁波切,在《世界上*快乐的人》一书中,阐述了他是如何通过佛法禅修克服童年时代的恐慌症,获得内在真正的快乐的。他首先描述了自己亲身经历的禅修困境与状态,然后通过个人体验以及现代的科学研究,揭开快乐的秘密,*后给出具体的方法,以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利用自己的身体感官知觉去做各种禅修练习,达到非比寻常的快乐。
·明就仁波切 当代禅修大师、“世界上快乐的人”。
1976他13他经常以幽默的方式,坦然分享自己的困境1998他开始全球巡回教学,给予数千人开示与指导,并广泛与国际知名的科学家、摇滚歌手、电影明星等各阶层人士接触和交谈。
所著《世界上快乐的人》不仅荣登《纽约时报》、台湾及香港等地畅销榜,还被翻译成二十多种语言,帮助了无数对心灵修炼感兴趣的人,步上快乐的修持之道。
我们为何不快乐
旅程的起点
如果有任何能够因应现代科学需求的宗教,那可能就是佛教了。
// 6
// 8
// 14
// 17
内在的交响乐
“组件”的聚集,产生了车乘的概念。
// 25
// 30
// 35
// 38
第三章 超越心,超越脑
了悟心,即是佛。
// 43
// 46
// 49
// 51
// 53
空 性
空性是万物产生的基础。
// 61
// 66
// 68
// 74
感知的相对性
心的本质本自清净,完全超越语言文字、概念和思维。
// 7
// 82
// 86
// 87
// 89
// 95
天赋明性
一切现象都是心的显现。
// 99
// 103
// 105
// 107
悲 心
无尽的慈悲自然地涌向被自我幻相所囚禁的一切有情众生。
// 112
“认同”彼此的“不同”
我们为何不快乐?
所有的有情众生都倾向于做无益的事。
// 121
// 122
// 124
// 125
// 133
安住自心的方法
找到平衡点
无攀执地安住。
// 141
// 143
// 147
单纯地安住
无论发生了什么,都自然地看着它的本质。
// 150
安住在对境上
一心专注某个特定对境,以此安住自心。
// 156
// 157
// 170
善用念头和情绪
把渴望抛诸脑后,将贪着从根断除!
// 177
// 184
// 185
慈 悲
以开阔、慈爱的心看待所有的人。
// 191
// 194
// 197
// 207
// 209
修持的方法、时间与地点
清净坚定的信心需要循序渐进地建立。
// 215
// 217
// 222
// 225
// 227
快乐的心 健康的身
问题与可能性
一开始,我们的心无法长久保持稳定,也无法长时间安住。然而,只要坚忍不拔并持之以恒地禅修,心的平静和稳定性就会逐渐开展。
// 234
// 240
从内在做起
证悟之道只有一条:从内在做起。
// 246
// 247
// 253
快乐的生物学
要从内心深处生起对因果法则的确信。
// 260
// 263
// 266
// 267
向前迈进
要仔细思考拥有珍贵人身的好处。
// 275
// 276
2002
享誉世界心灵导师、禅修大师明就仁波切,在《世界上*快乐的人》一书中,阐述了他是如何通过佛法禅修克服童年时代的恐慌症,获得内在真正的快乐的。他首先描述了自己亲身经历的禅修困境与状态,然后通过个人体验以及现代的科学研究,揭开快乐的秘密,*后给出具体的方法,以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利用自己的身体感官知觉去做各种禅修练习,达到非比寻常的快乐。
·明就仁波切 当代禅修大师、“世界上快乐的人”。
1976他13他经常以幽默的方式,坦然分享自己的困境1998他开始全球巡回教学,给予数千人开示与指导,并广泛与国际知名的科学家、摇滚歌手、电影明星等各阶层人士接触和交谈。
所著《世界上快乐的人》不仅荣登《纽约时报》、台湾及香港等地畅销榜,还被翻译成二十多种语言,帮助了无数对心灵修炼感兴趣的人,步上快乐的修持之道。
我们为何不快乐?
所有的有情众生都倾向于做无益的事。
——蒋贡·康楚·罗卓泰耶,《了义炬》
我在二十几个国家巡回讲学近十年之久,见识过许多怪异和奇妙的事,也听过很多怪异和奇妙的故事。有些是人们在我公开授课时提出的,有些则是在个人咨询时发生的。不过,让我感到惊讶的是,物质生活充裕的人所经历的痛苦程度,竟然跟物质生活贫乏的人相差无几。虽然他们的痛苦方式在某些方面跟我在印度与尼泊尔通常见到的有所不同,但痛苦的强度却明显可以感觉得到。
我开始意识到生活在富裕环境的人们这么不快乐,是在头几次拜访西方国家,友人带我参观当地的观光地标时。首次看到帝国大厦或艾菲尔铁塔的时候,这些设计师的才华,以及建筑工作人员之间高度的团队合作与决心,让我不禁为之动容。但是当我们到达观景台时,我却发现视野所及之处都被铁丝网环绕,四周也都有警卫在巡逻。我问友人为什么会有这些铁丝网和警卫。他们告诉我,安全警戒是为了预防有人从这里跳楼自杀。这真是令人感到悲哀极了,因为,能建造如此雄伟建筑的社会,竟然需要采取如此严厉的措施,以防止人们以这么美丽的纪念性建筑作为自杀工具。
“如何变得更好、更强”或“如何克服‘自我憎恶’”之类的问题打转。
到过的地方愈多,我就愈清楚看到,生活在高科技、高物质成就社会里的人跟生活在落后地区的人一样,也经历着痛苦、焦虑、寂寞、孤独和绝望等感受。有好几年时间,我在公开授课和私人谈话中,都会主动提出一些深入的问题以了解状况。这些交谈使我体会到,当外
在或物质发展的速度超前于内在知识的发展时,人们承受着强烈的心理矛盾冲击,却苦于没有解决烦恼的方法;而丰富的物质享受也相对地带来了各种外在的干扰源,使我们跟内在世界失去了联系。
举例来说,想一想有多少人总是拼命地在寻求刺激感?他们多么期待去光顾新开张的餐厅,开始一段新的人际关系,或者更换不同的工作。这些崭新的人、事、物确实提供了短暂的刺激,但是过了一阵子之后,这些兴奋感就又会逐渐沉寂,什么新鲜感、新朋友,或者新任务又开始变得平凡无奇了,初的快乐也就这样凭空消失了。
“我要去塔希提(Tahiti)……”
“我当时应该把话说好听一点或放聪明点”,
“早知道,去别的地方不就好了”)。然而,由于这只不过是反映了我们失去自信,或者对原以为会带来快乐的事物失去信心罢了,因此,怨天尤人其实只会让我们更难找到真正的快乐。
“快乐”。他们发现自己创造的情境,后反而让自己跌回原本急欲消除的不满足之中。 “快乐”“痛苦”,及其形成的原因。
这是一本实用的禅修指南,也是一本能够让人生更美好的手册。
此书行文轻松活泼,所述故事生动幽默,更重要的是,处处有着仁波切充满智慧的慈悲话语。
这本书蕴含真正的智慧,清新且明晰。明就仁波切提出了佛陀、现代神经科学与医学之间*重要的关联。他毫不卖力地结合了看似迥然不同和复杂的学科,照亮了这趟旅程。
本书像一把充满智慧的钥匙,我真诚地推荐朋友们拿起这把钥匙打开你的心。
·明就仁波切为我这种追求心灵富足的人,提供一部这么好的书。仁波切通过自己的经历,用轻松幽默的描述,深入浅出的教导我们如何去开发我们的佛性。
书中的阐述,引出不少生命经验的坦诚交流、学佛历程的心路写照,让我受益匪浅。而事实上,我们真正需要这样的交流和实证,来检视自身困惑不安的所在。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