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的逻辑——主流信仰的理论培育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历史的逻辑——主流信仰的理论培育

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 正版书 !!!

34.43 5.9折 58 全新

库存2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大思 著

出版社上海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7122352

出版时间2016-07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8元

货号24041858

上书时间2024-11-19

百叶图书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转型期社会生活与文化变迁研究丛书:历史的逻辑 主流信仰的理论培育》主要内容包括:从神学目的到因果必然、从哲学思辨到科学推论、从抽象对立到抽象统、从思维抽象到感性具体、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内在逻辑展开、人类认识发展三阶段及具体机制、在历史整体进程中展开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等。


作者简介
王天思,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美国Rutgers大学和GIT不错访问学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主要从事马思主义哲学、思想政治教育和认知科学等的研究和教学。在《中国社会科学》发表“大数据中的因果关系及其哲学内涵”、“描述和规定”、“试论因果结构”和“微观哲学体系笔谈”,在《哲学研究》发表“悖论的描述成因”、“论描述的性质和规则”、“创新劳动价值论的探索及其启示”和“系统群初探”等学术论文。出版《理性之翼――人类认识的哲学方式》(人民出版社)、《在过去和未来之间――决定性与非决定性》(江西人民出版社)、《哲学描述论引论》(上海人民出版社)、《微观认识论导论:一种描述论研究》(江西人民出版社)、《悖论问题的认识论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和《现代科学和哲学中的描述问题》(上海大学出版社)等专著。

目录

导言


一、信仰的来源


二、非理性信仰和理性信仰


三、信仰的社会生活功能


四、虚幻的宗教信仰和现实的社会理想


 


第1章 理想社会的寻求


一、大同世界的朴素向往


二、理想国度的理性设计


三、空想社会的现实实践


 


第2章 历史之路的探索


一、从神学目的到因果必然


二、从哲学思辨到科学推论


三、从抽象对立到抽象统


四、从思维抽象到感性具体


 


第3章 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及其内在逻辑展开


一、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内在逻辑展开


二、人类认识发展三阶段及具体机制


三、在历史整体进程中展开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


 


第4章 超越自然和历史的对立


一、走出历史迷宫


二、人类历史的个前提:个人的存在


三、个历史活动:物质生活本身的生产


四、人类历史的第二个事实:人的需要的发展


五、人类历史的第三种关系:人口生产


六、人类历史的第四个方面:生产关系的形成


 


第5章 马克思主义决定论:从自然到社会


一、恩格斯对因果关系的理解和因果结构


二、决定性与非决定性


三、从抽象对立到具体统


四、决定性与非决定性具体统一的机制


五、决定性与非决定性具体统一的形态


六、社会过程中的决定性方面


 


第6章 历史的必然和人的自由选择


一、从自由到选择


二、人的自觉目的性和能动选择性


三、历史过程中的继承和选择


四、决定性、非决定性和选择性


五、社会历史过程的规律性


六、自由是拥有选择的能力


……


第7章 社会物质生产的系统过程和人的选择作用


第8章 社会演进的市场机制


第9章 道德进步的逻辑


第10章 人类历史的轨迹


第11章 生产力、科学技术与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


第12章 信息文明:从物质时代到精神时代


第13章 创新时代的劳动价值论


第14章 生态文明和创造力解放


第15章 走出“史前时期”


第16章 真正的人类历史


主要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转型期社会生活与文化变迁研究丛书:历史的逻辑 主流信仰的理论培育》主要内容包括:从神学目的到因果必然、从哲学思辨到科学推论、从抽象对立到抽象统、从思维抽象到感性具体、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内在逻辑展开、人类认识发展三阶段及具体机制、在历史整体进程中展开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等。


精彩内容
《转型期社会生活与文化变迁研究丛书:历史的逻辑 主流信仰的理论培育》:
  二、理想国度的理性设计
  任何一个社会,都有自己的梦。西方世界同中国一样,也有自己的社会理想。西方古代早有影响的社会理想,应当是古希腊的“黄金世界”。它是古希腊劳动人民幻想中美好的社会:物产丰富、财产公有、自由平等、生活幸福。这种“黄金时代”的理想,也反映了西方古代劳动人民对原始社会的向往,但它主要是一种幻想,与古代中国“大同社会”的理想还不一样。
  在西方,与古代中国“大同社会”的理想相当的,是大体上同时期由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Platon,公元前427-前347)提出的《理想国》。在《理想国》中,柏拉图提出了建立一个至高极乐的共和国的理想。在这个共和国中,由于确立了公正原则和物质财富的公共占有制,既没有暴力,也不存在贫富分化。财富均等是这个共和国的基础,因为任何形式的私有制都是争端和动乱的根源。柏拉图甚至主张共产共妻,认为这样才能男女平等,让妇女走进社会,同男子共同担任公职,担当建设社会、保卫共和国的任务。青年人以学习为主,学习各种科学。三十五岁至五十岁才适合担任国家领导职务。在共和国中,人们分为三个等级:管理国家的哲学家;保卫国土的武士和从事生产的自由民。共和国的首脑执政官是有学问的哲学家,他是被选举出来的。执政官必须保证为民造福,与其他等级的人一样拿工资,不准拥有房屋、土地和其他财富。作为还处在奴隶社会的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这个共和国的理想毫无疑问具有不可避免的历史局限性,但其中所包含的许多有价值的思想,对后人乃至对社会主义思潮都有很大影响。
  在欧洲社会中,除了上层知识分子提出社会理想以外,也和中国一样,下层农民中也流行过“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例如在罗马帝国,农民就很向往维吉尔(公元前70-前19年)的诗篇中所描绘的理想境域:“没有篱笆和界石来分开田垅,没有土地的争讼,天下为公!”在英国十四十五世纪的农民起义中,有人进而提出财产公有、平均分配的理想。英国农民起义的领导人约翰·保尔主张:“一切东西尽归国有,没有奴隶和主人的区别”,生活完全平等。他极力反对当时社会上一些人穿着天鹅绒的衣服,而广大农民穿破麻布;他愤怒谴责富人有美酒、香料和精制的面包,而穷人只有黑面包和清水。欧洲古代农民也和中国古代农民一样,早就形成了一种主张财产公有、消灭剥削、追求人类平等的理想。“财产公有”是当时欧洲盛行的理想社会观的主要口号。
  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的古代社会理想,都是针对奴隶制度和封建制度的,属于改革奴隶制度和封建制度社会要求的理论反映。只是到资本主义社会历史阶段,才出现真正可以称之为“社会主义”的近代理论和思潮。因而,与古代社会理想不一样,近代社会主义思潮是反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其特点是明确主张建立一种高于资本主义制度的新的社会制度。
  近代空想社会主义起源于十六世纪,即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始积累和家庭手工业时期。开始只是个别人提出的一些想法,后来社会上信仰的人越来越多,逐渐形成社会思潮。这一思潮在欧洲历史上回荡了几个世纪,为人类自觉创造自己的历史积累了极为丰富的思想。
  近代空想社会主义早、有影响的里程碑,是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托马斯·莫尔(ThomnasMore,1478-1535)以《乌托邦》闻名于世的著作:《关于完美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的既有利又有趣的全书》。这《转型期社会生活与文化变迁研究丛书:历史的逻辑 主流信仰的理论培育》出版于1516年,是人类历史上部空想共产主义著作。书中次系统地阐述了空想社会主义的基本思想,托马斯·莫尔因而也被人们视为空想社会主义的创始人。他开创了近代以他的书为标志,名为“乌托邦”的新时期(在“社会主义”一词出现以前,“乌托邦”这个新名词作为其前身使用了很长时间)。
  ……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