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 正版书 !!!
¥ 11.65 3.9折 ¥ 30 全新
库存6件
作者(汉)赵晔 撰;(元)徐天祜 音注
出版社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ISBN9787501364886
出版时间2020-0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30元
货号28977063
上书时间2024-10-30
【出版说明】
今本《吴越春秋》十卷題爲東漢趙曄撰、元徐天祜音注,是一部詳細記載春秋末期吴越兩國争霸歷史的重要著作。其成書經過、著者生平、版本流傳、學術價值及此次影印出版的版本特色,特向讀者介紹如下。
今本《吴越春秋》成書過程較爲複雜,初源自東漢趙曄的《吴越春秋》十二卷,晋時經楊方刊削爲《吴越春秋削繁》五卷,後由皇甫遵改寫、編定,終由元徐天祜音注、刊版而成《吴越春秋》十卷。從廣義作者而言,原著者爲趙曄,改編者爲楊方、皇甫遵,音注者爲徐天祜。其成書過程歷時一千二百餘年。
從東漢至唐代,記載吴越地區歷史,又以《吴越春秋》命名的著作,就目前而言共有七種,分别是趙曄《吴越春秋》十二卷、趙岐《吴越春秋》、張遐《吴越春秋外紀》、無名氏《吴越春秋》、無名氏《吴越春秋次録》一卷、楊方《吴越春秋削繁》五卷和皇甫遵《吴越春秋》十卷。這些著作自成書後即不斷散佚,除趙曄、楊方和皇甫遵之書,其餘四種均不見於隋唐時著録。至元代,僅有題爲趙曄的宋刻十卷本《吴越春秋》存世。
在這些以“吴越春秋”命名的著作中,東漢趙曄《吴越春秋》撰作時間早。趙曄,生卒年不詳,字君長,東漢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人。據《後漢書》卷一百零九下《儒林列傳》載,趙曄少嘗爲縣吏,奉檄迎督郵,耻爲之,遂弃車馬去。詣犍爲資中(今四川資陽),從杜撫受《韓詩》,積二十年,絶問不還,究竟其術,直至撫卒乃歸。州詔補從事,不就,卒於家。於東漢章帝、和帝時撰成《吴越春秋》十二卷。趙曄除著有《吴越春秋》外,尚有《詩細歷神淵》,蔡邕褒其長於《論衡》,今不傳。《吴越春秋》,《隋書·經籍志》《舊唐書·經籍志》《新唐書·藝文志》和晁公武《郡齋讀書志》均著録爲十二卷,《崇文總目》、王應麟《玉海》引《中興館閣書目》和《宋史·藝文志》則著録爲十卷,可見曄書自宋代起即佚失二卷。晁氏《郡齋讀書志》曰:“《吴越春秋》十二卷”,“後漢趙曄撰。吴起太伯,盡夫差。越起無余,盡勾踐。内吴外越,本末咸備。”《玉海》引《中興館閣書目》:“《吴越春秋》十卷,内吴外越,以紀其事。吴起太伯,止闔廬。越起無余,止勾踐。”宋代曄書殘本佚失的内容當爲夫差時吴事二卷。今本《吴越春秋》十卷所記“吴事起太伯,訖夫差。越起無余,止勾踐”,在分卷上與曄原書及宋時殘本不同。就内容而言,今本已無《初學記》卷七、卷二十四與《太平御覽》卷四百五十六引趙曄《吴越春秋》所載鯀築城造郭、夫差祠子胥和海鹽縣淪陷諸事。另外,從遣詞用字來看,今本内《王僚使公子光傳》《勾踐入臣外傳》和《勾踐伐吴外傳》有“前莊王爲抱居之臺”“望見大越山川重秀”與“稱霸穆、桓、齊、楚、莊”之句,不避與趙曄同時的漢光武帝劉秀、明帝劉莊之諱。據此可知,今本《吴越春秋》并非趙曄原著。
既然今本《吴越春秋》非趙曄原著,其祖本究竟來源何處,與趙曄所作又有何關係?在隋唐時期存世的以《吴越春秋》命名的著作中,楊方《吴越春秋削繁》五卷和皇甫遵《吴越春秋》十卷與曄書關係緊密。《隋書·經籍志》《舊唐書·經籍志》與《新唐書·藝文志》對楊方和皇甫遵之作與曄書并載,《崇文總目》則載有三書之間的關係:“初,趙曄爲吴越春秋十二卷,其後有楊方者,以曄所撰爲煩,又刊削之,爲五卷。遵乃合二家之書,考定而注之。”遵書《吴越春秋》十卷乃合曄、方二書考定而注之。其所載吴事起太伯,盡夫差;所載越事始無余,止勾踐,正與今本相合。由此可見,今本《吴越春秋》應淵源於合趙曄、楊方二書考定而注之的皇甫遵之書。楊方,生卒年未詳,字公回,晋朝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人。《晋書》卷六十八《楊方傳》有言,楊方少好學,有奇才,經當時東晋名士虞喜兄弟稱譽,名震一時。《吴越春秋削繁》五卷約作於東晋太寧前後。除該書外,他還著有《五經鈎沉》十卷、《楚國先賢志》十二卷,今均不傳。皇甫遵,生卒年不詳,其生平事迹史料闕如,推測爲南朝陳至初唐之間人,其所撰《吴越春秋》十卷約作於陳朝。值得一提的是,遵書是據曄、方二書考證、修改和重編,并非逐字逐句照抄曄書原文并加注釋而成,而是對曄書頗多增補删削,在一定程度上重新改寫了趙曄的原著。因此,今本《吴越春秋》十卷實爲足本,并非後世如《四庫全書總目》所言“殆非全書”。至於後人之所以將今本題爲趙曄所作,是因爲曄書至宋代已脱記夫差時吴事二卷,僅存十卷,此十卷本曄書與皇甫遵所作書名、卷數相同,極易混淆。
《吴越春秋》經皇甫遵據曄、方二書改定後,即一直以抄本形式流傳,至宋代已確知有刻本存世。張金吾《愛日精廬藏書志》卷十四在著録影寫宋刊本《吴越春秋》時,轉録了汪綱爲此書所作之跋,其文曰:“《吴越春秋》十卷,後漢趙曄所著。予既刻《越絶書》,遂并刻之。蓋二書實相表裏,而曄又爲郡人,其書固宜廣。第訛舛特甚,惜無從可以是正云。嘉定甲申八月望日,新安汪綱書。”據此可知,汪綱於南宋嘉定十七年(一二二四)甲申刊刻,此時各種《吴越春秋》皆不可得見,已無他本據以校正。此書流傳至元代,即爲上文所述存世之宋刻。
元代紹興學者徐天祜,應紹興路儒學劉克昌之請,以存世宋刻十卷本爲基礎,“刊正訛疑”,“復爲之音注”,於元大德十年(一三○六)刊刻成《吴越春秋》十卷,記事吴起太伯,訖夫差;越起無余,止勾踐。該書每半葉九行,行十八字,白口,左右雙邊。徐天祜,字受之,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宋景定三年(一二六二)進士,爲大州教授。宋亡,杜門讀書。據瞿鏞《鐵琴銅劍樓藏書目録》卷十“載記類”和陸心源《儀顧堂題跋》卷四“元板吴越春秋跋”所著録,南宋嘉定汪綱刻十卷本《吴越春秋》“每半葉九行,行十八字”,“行數、字數與元刻同”。又按顧廣圻《思適齋書跋》所校、蔣光煦據影宋本與明翻大德本和《古今逸史》相校而成的《吴越春秋校》,宋十卷本與元明刊本在卷帙、文字、内容上基本相同。由此可知,宋汪綱刻十卷本在南宋嘉定至元大德已成爲流傳於世的《吴越春秋》,加之是書共十卷,并有《夫差内傳》一卷,而其餘各種《吴越春秋》僅爲曄書殘本十卷,且缺記夫差時吴國之事的内容,可知此宋本即遵書而非曄書殘本,汪綱據遵書所刻十卷本《吴越春秋》因此是今本《吴越春秋》的真正祖本,惜今已不存,元大德徐天祜音注十卷本爲存世古之刊本。
明清以來,《吴越春秋》的各種傳本多出自元大德本這一系統,該系統主要分十卷本和六卷本兩大類。十卷本系統包括元刻明修本、弘治十四年(一五○一)鄺廷瑞刻本、明嘉靖覆刻元大德本、明萬曆十四年(一五八六)馮念祖刊本和楊爾重修本、《文淵閣四庫全書》本、會稽徐氏初學堂《群書輯録》本和徐乃昌《隨盦徐氏叢書》本。六卷本系統包括明萬曆吴琯《古今逸史》本及清康熙間據此重編刊印的《秘書廿一種》本、明萬曆間何允中《廣漢魏叢書》本、清乾隆間王謨增訂《漢魏叢書》本、明天啓間吴越刻本和《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本。
今本《吴越春秋》内容豐富,涉及面較廣,有頗多值得稱道之處。書中所載有關政治、軍事、思想、農業、手工業、交通、城市建設以及文學、社會習俗與風尚等内容,具有十分重要的史料價值。這種珍貴的史料價值,還體現在與其他撰作時期相近、内容相關的史籍相比其更爲獨特。如《吴越春秋》卷一《吴太伯傳》記載吴君周章子熊事,“熊子遂,遂子柯相”。這與《史記》卷三十一《吴太伯世家》所載“周章卒,子熊遂立,熊遂卒,子柯相立”不同。按《史記》所説,吴自太伯至夫差共二十五君,而據《吴越春秋》所言,則爲二十六君。今本《越絶書》失載吴君世系,但據《越絶外傳記·吴地傳》所載,“武王封太伯於吴,到夫差,計二十六世”,可知《越絶書》所載應與《吴越春秋》同。因爲《吴越春秋》成於當地學者之手,且所述多取自地方史乘和當地傳説,故關於吴君世系當采《吴越春秋》所言。而《吴越春秋》卷六《越王無余外傳》中關於越君無壬、無的内容,則是包括《越絶書》在内其他各書所不載之事,具有獨一無二的重要價值。
另外,今本《吴越春秋》作爲雜史載記,較之正史多出不少文學成分,因而又具有一定的文學價值。全書叙事圍繞吴越争霸、生死相争的中心展開,具有一條貫穿始終的故事綫索。《吴越春秋》在叙事過程中通過描述人物行動和内心活動,藉助於個性化的語言,運用場面渲染、氣氛烘托等表現手法,塑造出如勾踐、伍子胥、夫差等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此外,《吴越春秋》叙事又常引神話和傳説,加以豐富的想象,融入渲染誇張的描繪,從而使全書帶有一種奇妙的傳奇色彩和獨特瑰麗的風格。
此次影印出版《吴越春秋》十卷所據底本,爲國家圖書館藏元大德十年紹興路儒學刻明修本,題後漢趙曄撰,元徐天祜音注。每半葉九行,行十八字,小字雙行二十六、二十七字不等,版心分上、下兩卷。其中,卷五第四十九至五十葉、第六十四葉下,卷七第八十二葉上下,卷十百二十葉上下、百二十四葉上下有修補配抄,其他部分有描潤之處。此書卷首有徐天祜序文,卷末鎸有“大德十年歲在丙午三月音注,越六月書成刊版,十二月畢工”題記兩行。其後又鎸有紹興路儒學音注、校正、提調官銜名五行。此本字大行疏,傳世孤罕,洵爲元刊上乘。書封與目録頁上鈐有“鐵琴銅劍樓”藏書印,《鐵琴銅劍樓藏書目録》有載。該書二〇〇五年被收入《中華再造善本》出版,此次將原書彩色掃描,灰度平裝影印,以饗廣大讀者。
國家圖書館出版社
二〇一九年十一月
赵晔,生卒年不详,字长君,东汉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后汉书•儒林传》有传。徐天祜,又作徐天佑,字受之,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其为《吴越春秋》作音注,是现存此书*早的音注本。《吴越春秋》叙吴自太伯至夫差、越自无余至勾践时史事,赵氏书流传至今,且内吴外越,本末咸备。《吴越春秋》宋时当有刻本,但无传,今存世者以此大德本为*古,此书之版本可著录为“元大德十年刘克昌绍兴路儒学刻本”,行疏字大,传世孤罕,洵为元刊上乘。此本钤有“铁琴铜剑楼”藏书印记,《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有著录,现藏国家图书馆,此次据该本影印出版。
徐天祜《吴越春秋》序……3
《吴越春秋》目録……11
上卷
卷 吴太伯傳……15
卷第二 吴王壽夢傳……23
卷第三 王僚使公子光傳……31
卷第四 闔閭內傳……57
卷第五 夫差內傳……107
下卷
卷第六 越王無余外傳……157
卷第七 勾踐入臣外傳……173
卷第八 勾踐歸國外傳……203
卷第九 勾踐陰謀外傳……221
卷第十 勾踐伐吴外傳……251
赵晔,生卒年不详,字长君,东汉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后汉书•儒林传》有传。徐天祜,又作徐天佑,字受之,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其为《吴越春秋》作音注,是现存此书*早的音注本。《吴越春秋》叙吴自太伯至夫差、越自无余至勾践时史事,赵氏书流传至今,且内吴外越,本末咸备。《吴越春秋》宋时当有刻本,但无传,今存世者以此大德本为*古,此书之版本可著录为“元大德十年刘克昌绍兴路儒学刻本”,行疏字大,传世孤罕,洵为元刊上乘。此本钤有“铁琴铜剑楼”藏书印记,《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有著录,现藏国家图书馆,此次据该本影印出版。
本书为《国学基本典籍丛刊》之一种,为了更好体现原本的效果,兼顾读者阅读体验,本书正文用70克黄胶、保留真灰印刷。数百年来底本流传的沧桑痕迹,藏书家印章、题跋等,均真实可见,层次分明。
本书装帧风格保持丛书的一致性,简单大方。定价低廉,使更多读者能够一睹善本风采。版心设计在遵照丛书编辑标准的基础上,做了适当调整,更加美观。页码用汉字置于书口下方,与底色对齐,这都是细节用心之处。在书前加入底本原书的收藏单位和板框尺寸,便于读者了解和著录相关信息。虽然是平装书,但仍然采用锁线胶订,利于长时间的保存,满足部分读者的长期收藏愿望。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