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代学术棱镜译丛)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
  • (当代学术棱镜译丛)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当代学术棱镜译丛)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

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 正版书 !!!

54.71 7.0折 78 全新

库存14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C.莱特·米尔斯(C. Wright Mills)著,周晓虹 译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5155727

出版时间2016-0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78元

货号29585364

上书时间2024-10-23

百叶图书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内容介绍:

《白领》是一部论述20世纪美国新中产阶级的著作,属于“当代学术棱镜译丛·社会学系列”。作者C.莱特•米尔斯是美国现代著名的社会学家之一,《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是其影响的代表作之一。他以敏锐的眼光剖析了20世纪老中产阶级在美国的没落以及新中产阶级的兴起,并描述了20世纪中叶美国社会的特征,和在较大的经济和政治环境中白领人士作为其成员生活于其间的生活结构草图。通过反映新中产阶级的生活条件和生活方式,一定程度上映射出整个现代社会的征兆。

在美国19世纪早期,大约八成的从业人口是自雇型企业家,他们属于老式中产阶级,而到了1940年,这些人只占到从业人口的一成,剩下的人大部分靠给少数人打工而谋生,这些人便是崛起的新式中产阶级,也就是俗称的“白领”。这一概念并不意味着非常高的社会地位和薪水,相反他们绝大部分都是为少数大资本家和企业家卖命的打工仔。新式中产阶级的大多数属于中低层收入群体,他们并非来自同一社会层面,而是来自于各个领域、各个层次中。到米尔斯写作此书时,白领作为新式中产阶级已经占到了美国从业人口的一半。老式中产阶级的职业多为农场主和商人,而新式中产阶级则多位管理者、工薪阶层、销售人员和办公室人员。我们现在所说的中产阶级是指这种新式中产阶级,他们依附于庞大的工作机构,专事非直接生产性的行政管理工作与技术服务,靠知识与技术领取稳定且丰厚的薪水。自20世纪40年代起,中产阶级的兴起和壮大在西方国家已成为推动现代化社会发展、引导社会消费、稳定社会形势、定型社会规范及主流社会价值观的主体力量。而美国在近一百年之中两代中产阶级所发生的戏剧性变化,对中国来说无疑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在本书中,米尔斯吸收运用了他早年信奉的马克思异化理论和韦伯的科层制理论,形成了本书特有的分析批判立场。他以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为依托分析了白领阶层的社会生活,又以韦伯的科层制为线索,分析了白领世界的社会地位、职业特征及政治态度。

“这本著作的出版能够为我们了解美国中产阶级的兴起和成长提供一幅生动的全景画面,也能够校正国人对中产阶级的种种不正确的估量,起码打消人们头脑中对中产阶级成长和作用的不切实际的幻想。中产阶级是工业社会的产儿,也是一个现代社会的基本象征,它能够带来社会的富裕和稳定,但中产阶级不是罗宾汉式的英雄。中国社会未来的发展为中产阶级的成长腾出了足够的空间,但中国中产阶级的成长不仅步履维艰,甚至如果我们不能很好地解决当今中国社会的贫富不均、庞大的农村人口对工业化的巨大压力,以及中产阶级及其相关研究在意识形态方面的障碍等一系列问题的话,年轻的中国中产阶级也许还有可能成为社会不公或社会失范的‘替罪羊’。从早几年就出现的对机关公务人员的不满,到近年来越演越烈的对包括医生、法官、律师甚至教师在内的专业人士或标准的‘新中产阶级’的垢病,说明我们的担忧并不是一种凭空的臆想。所以,我希望米尔斯的这本著作的出版,在促进中国中产阶级成长的同时,也能为它的形象再做一次有益的校正。”——本书译者周晓虹



作者简介

★作者介绍:


C.莱特•米尔斯(C. Wright Mills,美国社会学家,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教授,文化批判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主要译著和著作有:《马克思·韦伯社会学文选》《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权力精英》《社会学想象力》《权力、政治与人》和《社会学与实用主义》等。


 


★译者介绍:


周晓虹,南京大学社会学院院长、教YU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博导,并兼任国务院社会学科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会长。(2016年2月,获选江苏省2015中华文化人物。)



目录




《白领》、中产阶级与中国的误读(代译序)


导言


 


部 老式中产阶级


 章 小业主的世界


  1.老式中产阶级


  2.财产、自由和安全


  3.自平衡社会


 第二章 财产的转化


  1.乡村的崩溃


  2.商业发展的动力


  3.游民资产阶级


 第三章 竞争的修辞学


  1.竞争性的生活方式


  2.独立农场主


  3.小企业的前哨


4.政治的持续性


 


第二部 白领的世界


 第四章 新中产阶级:I


  1.职业变化


  2.工业结构


  3.白领金字塔


 第五章 管理官员


  1.科层制


  2.从上到下


  3.领班的情况


  4.新型企业家


  8.管理者的权力


  6.三大趋势


 第六章 旧职业和新技能


  1.专门职业和科层制


  2.医学界


  3.律师


  4.教授


  5.商业和专门职业


 第七章 智力有限公司


  1.四大阶段


  2.科层制的社会背景


  3.意识形态的需要


  4.技术人员的崛起


 第八章 大卖场


  1.销售员的种类


  2.世界的百货商店


  3.进货员和巡视员


  4.售货小姐


  5.销售的集中化


  6.人格市场


 第九章 巨大的文件堆


  1.旧式办公室


  2.权势和发展


  3.白领姑娘


  4.新式办公室


5.白领等级


 


第三部 生活方式


 第十章 工作


  1.工作的意义


  2.手工艺人的理想


  3.现代工作条件


  4.接受的构架


  5.愉悦的机器人士气


  6.巨大的裂隙


 第十一章 地位恐慌


  1.白领的声望


  2.小城市


  3.大都市


  4.地位恐慌


 第十二章 成功


  1.模式与意识形态


  2.教育的提升机


  3.出身和流动


  4.艰难岁月


5.黯淡的形象


 


第四部 权力的路径


 第十三章 新中产阶级:Ⅱ


  1.理论与困境


  2.心态


  3.组织


 第十四章 白领工联主义


  1.组织化的程度


  2.接受和拒绝


  3.个体的卷入


  4.工联主义的塑造


  5.工会和政治


 第十五章 后卫政治


  1.意识的模式


  2.政治冷漠


  3.大众媒介


  4.社会结构


  5.美国政治


  6.后卫


 


致谢和资料来源


索引







内容摘要




★内容介绍:


《白领》是一部论述20世纪美国新中产阶级的著作,属于“当代学术棱镜译丛·社会学系列”。作者C.莱特•米尔斯是美国现代著名的社会学家之一,《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是其影响的代表作之一。他以敏锐的眼光剖析了20世纪老中产阶级在美国的没落以及新中产阶级的兴起,并描述了20世纪中叶美国社会的特征,和在较大的经济和政治环境中白领人士作为其成员生活于其间的生活结构草图。通过反映新中产阶级的生活条件和生活方式,一定程度上映射出整个现代社会的征兆。


在美国19世纪早期,大约八成的从业人口是自雇型企业家,他们属于老式中产阶级,而到了1940年,这些人只占到从业人口的一成,剩下的人大部分靠给少数人打工而谋生,这些人便是崛起的新式中产阶级,也就是俗称的“白领”。这一概念并不意味着非常高的社会地位和薪水,相反他们绝大部分都是为少数大资本家和企业家卖命的打工仔。新式中产阶级的大多数属于中低层收入群体,他们并非来自同一社会层面,而是来自于各个领域、各个层次中。到米尔斯写作此书时,白领作为新式中产阶级已经占到了美国从业人口的一半。老式中产阶级的职业多为农场主和商人,而新式中产阶级则多位管理者、工薪阶层、销售人员和办公室人员。我们现在所说的中产阶级是指这种新式中产阶级,他们依附于庞大的工作机构,专事非直接生产性的行政管理工作与技术服务,靠知识与技术领取稳定且丰厚的薪水。自20世纪40年代起,中产阶级的兴起和壮大在西方国家已成为推动现代化社会发展、引导社会消费、稳定社会形势、定型社会规范及主流社会价值观的主体力量。而美国在近一百年之中两代中产阶级所发生的戏剧性变化,对中国来说无疑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在本书中,米尔斯吸收运用了他早年信奉的马克思异化理论和韦伯的科层制理论,形成了本书特有的分析批判立场。他以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为依托分析了白领阶层的社会生活,又以韦伯的科层制为线索,分析了白领世界的社会地位、职业特征及政治态度。


“这本著作的出版能够为我们了解美国中产阶级的兴起和成长提供一幅生动的全景画面,也能够校正国人对中产阶级的种种不正确的估量,起码打消人们头脑中对中产阶级成长和作用的不切实际的幻想。中产阶级是工业社会的产儿,也是一个现代社会的基本象征,它能够带来社会的富裕和稳定,但中产阶级不是罗宾汉式的英雄。中国社会未来的发展为中产阶级的成长腾出了足够的空间,但中国中产阶级的成长不仅步履维艰,甚至如果我们不能很好地解决当今中国社会的贫富不均、庞大的农村人口对工业化的巨大压力,以及中产阶级及其相关研究在意识形态方面的障碍等一系列问题的话,年轻的中国中产阶级也许还有可能成为社会不公或社会失范的‘替罪羊’。从早几年就出现的对机关公务人员的不满,到近年来越演越烈的对包括医生、法官、律师甚至教师在内的专业人士或标准的‘新中产阶级’的垢病,说明我们的担忧并不是一种凭空的臆想。所以,我希望米尔斯的这本著作的出版,在促进中国中产阶级成长的同时,也能为它的形象再做一次有益的校正。”——本书译者周晓虹







主编推荐

★作者介绍:

C.莱特•米尔斯(C. Wright Mills,美国社会学家,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教授,文化批判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主要译著和著作有:《马克思·韦伯社会学文选》《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权力精英》《社会学想象力》《权力、政治与人》和《社会学与实用主义》等。

 

★译者介绍:

周晓虹,南京大学社会学院院长、教YU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博导,并兼任国务院社会学科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会长。(2016年2月,获选江苏省2015中华文化人物。)



精彩内容

★精彩试读选段:

我们时代的不安宁和不舒适导源于以下基本事实:在我们的政治和经济中,在我们的家庭生活和宗教中——事实上在我们社会存在的每一个领域中——18世纪和19世纪里不言自明的东西都在崩溃或受到毁灭,与此同时,就我们生活和必须生活于其间的新的秩序而言,又没有形成任何新的道德约束和正当性。如此,既没有接受什么,也没有拒斥什么;既没有打消希望,也没有消除反抗。生活缺乏计划性。白领人士的不适有着深刻的根源:因为缺乏信仰体系,使得他们作为个体在道义上孤立无助,作为群体在政治上软弱无力。在艰难的创新时代里,除了那个塑造了他又企图将他控制在其异化目标之下的大众社会外,白领人士没有任何文化的基础可以依托。为了安全起见,他必须使自己依附于什么,但是似乎又没有哪个社区或组织是真正属于他的。这种孤立无援的处境为印刷品、电影、广播和电视等流行文化提供了绝好的虚构素材。作为大都市的居民,他们尤其易受各种粗制滥造的忠诚和迷狂的冲击。这种忠诚和迷狂是非自然的,它们急切要给那些生活在完全不是自己创造的世界中的人打上烙印。

就白领人士而言,雇佣劳动者和其劳动产品的异化,使其向卡夫卡式的结局又迈进了一步。工薪雇员不生产任何东西,虽然他们可能接触过许多自己想要但又不可能有的东西。那种在制造过程中和制造出来后可以带着赏阅心情把玩的手工制品和他们无缘。他们与自己的劳动产品相异化,成年累月地重复着同样的文书工作,这使他们更为疯狂地将自己的闲暇时间用于专门向他们推销的那些替代性消遣之上,沉溺于各种既不舒适也不能释放什么的人为刺激。他们厌恶工作,耽于无休止的玩乐,这种可怕的交替方式使他们精疲力竭。

他们在工作中常常会同顾客和上司发生冲突,但又总摆脱不了失败的厄运:他们必须面带笑容、风度翩翩,或站在柜台后面,或等在办公室外间。在诸多白领雇员阶层中,诸如彬彬有礼、乐于助人与和蔼可亲等特点曾经只是个人品质,但现在却成了非个人的谋生手段的组成部分。如此,自我的异化是其异化劳动的伴随物。

当白领们获得自己的工作时,他们出卖的不仅是时间和精力,还包括他们的人格。他们以周或月为单位出卖自己的微笑和友好姿态,他们必须对自己的愤恨和侵犯倾向施以即时的控制。因为这些个人的品质已经和商业发生了某种关联,并为更有效和更有利可图的商品与服务的销售所急需。他们现在成了新型的小马基雅维里主义者,为了薪水和其他人的利益,他们按照凌驾于他们之上的那些人制定的规则,玩弄自己的个人技巧。

——摘自“导言”

 

白领工人个人享有的声望并非是由那些强大的势力规定,因为他们的声望并非一成不变。许多人的声望都存在着周期性的变化。这就像汤姆、哈里森注意到的那样,它常常按某种有节奏的模式出现。这些周期性的变化使阶级和地位水平较低的人能像上层人士那样行事,并暂时不被发现。

…………

也有可能存在着一个戏剧性的年度低位周期,度假就是它的高潮。城里人盼望度假不只是“求个变化”,也不只是为了“脱离工作休息一下”——这些说法背后的含义常常是地位诉求的成功升级。因为在度假的时候,即使时间不长,人们也可以花钱买到高地位的感觉。比如,在昂贵的度假胜地——那里你谁也不认识;在豪华的旅馆——哪怕只有三昼夜;在游船的一等舱——只包一个星期。大多数度假地都和这种地位周期相配合;职员和顾客像戏班一样共同做戏,似乎大家相互同意成为这种虚幻的成功的一部分。为了每年一度的这种体验,往往要在漫无边际的工作日里做出诸多牺牲。这两星期阳光普照的生活为枯燥乏味的日子带来了梦想。

从心理方面来说,地位周期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短暂的自我假日形象,它与日常生活中现实的自我形象恰成对照。它为人们孤芳自赏的自我形象提供了短暂的满足,也使他抱住虚假的地位意识牢牢不放。它正是那种理性化的并能够使生活变得更加容易接受的力量,它通过暂时满足消费的愿望来补偿经济上的自卑感。

从社会方面来说,地位周期通过使人暂时摆脱阶级和声望差别,模糊了这一差别现实。人们津津乐道的“美国生活中的地位流动性”,往往指的就是地位周期,即使从社会的角度看,这种上层生活的周期性扮演和度假的满足感并不能改变地位难以变更的长远现实。

进一步,地位周期还具有使人们的经济抱负分散化、碎片化。暂时满足于消费品和炫耀的趋势。储蓄与开支、工作与消费的潮起潮落,可能都与地位周期紧密相连。就像那些饿着肚子等着鳟鱼被浪冲上海滩,然后狼吞虎咽的土著那样,白领工人也可能在每月的月底或者年底之前忍受长期的地位匮乏,然后尽情地挥霍自己的声望和消费。

地位周期的高潮与娱乐机器之间有一点是合拍的:两者都能派生出一个人的度假形象。看电影时,白领姑娘对她想扮演的角色感同身受,她所诉求的尊重获得兑现。在地位周期的浪尖,她直接扮演上层人物,因为她相信自己将永远如此。娱乐机器与地位周期维系着这样一个虚幻世界,现在许多白领人士就沉溺于其中。

——摘自第十一章“地位恐慌”



媒体评论

这是“白领金字塔中每一层次的人都值得一读和值得思考的著作。它将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自己的生存环境”。

——霍拉斯·M. 卡伦,《纽约时报》

 

这是我在这些年里读到的能够激发人们痛苦思索的著作。只有那些天真的傻瓜才会否认其中包含了诸多真理,它足以使人们驻足下来,认真地品读和聆听。

——希尔维亚•波特,《纽约邮报》

 

《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是一部论述20世纪美国新中产阶级的著作,1951年出版后被誉为“具有远见卓识的启迪之作”。推荐这本旧书的新中译本的目的在于:其一,本书能让我们了解美国中产阶级兴起与该阶层变化的历史;其二,它能校正国人对中产阶级种种不正确的估量,起码打消人们对中产阶级成长和作用的不切实际的幻想。

——《国际先驱导报》

 

本书不仅为读者提供了解美国中产阶级的兴起和成长提供了一幅生动的图景,而且有助于中国人更准确地认识中产阶级的内涵。

——搜狐网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