劫余录
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 正版书 !!!
¥
16.65
6.4折
¥
26
全新
库存16件
作者(法)阿伯拉尔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094153
出版时间2013-10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26元
货号23366467
上书时间2024-10-23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导语摘要
欧洲中世纪经院哲学大师阿伯拉尔的回忆录,写于他因与爱洛伊丝相爱而遭阉割后不久,以致朋友长函的形式出现。信中回忆了他个人成长的经历,重点叙述了由成名到遭难的经过,尤其是他与爱洛伊丝的交往,对那一时期的文化氛围也有所涉及。文字优美,可读性强。
作者简介
阿伯拉尔(1079-1142)出生于法国,曾经在巴黎大学等学术中心作者,欧洲中世纪经院哲学的主将。著有《是与否》《论上帝的三位一体和一体性》和《认识你自己》等。
目录
导 言
劫余录
附录 阿伯拉尔与爱洛伊丝书信精选
信函一 爱洛伊丝致阿伯拉尔
信函二 阿伯拉尔致爱洛伊丝
信函三 爱洛伊丝致阿伯拉尔
信函四 阿伯拉尔致爱洛伊丝
信函五 爱洛伊丝致阿伯拉尔
信函六 阿伯拉尔致爱洛伊丝
信函七 阿伯拉尔致爱洛伊丝
阿伯拉尔的信仰宣言
内容摘要
欧洲中世纪经院哲学大师阿伯拉尔的回忆录,写于他因与爱洛伊丝相爱而遭阉割后不久,以致朋友长函的形式出现。信中回忆了他个人成长的经历,重点叙述了由成名到遭难的经过,尤其是他与爱洛伊丝的交往,对那一时期的文化氛围也有所涉及。文字优美,可读性强。
主编推荐
阿伯拉尔(1079-1142)出生于法国,曾经在巴黎大学等学术中心作者,欧洲中世纪经院哲学的主将。著有《是与否》《论上帝的三位一体和一体性》和《认识你自己》等。
精彩内容
姑娘的叔父回来后,几乎气得发狂——若非亲身体验,很难想象他心中巨大的悲伤和羞辱。他能怎样来对抗我昵?他能设下什么陷阱呢?他想不出。如果他杀了我或者伤害我,他所深爱的侄女在我的家乡可能会因此吃苦受难。要抓住我或强行把我监禁起来是没有用的,何况我知道,要是他有这个胆量或者本事的话,一定会毫不犹豫地袭击我,所以非常小心地提防着这一着。
末了,我不禁对他那无限悲惨的境地动了恻隐之心,便去见他,并谴责自己为了爱情犯下欺妄之罪,简直是最卑劣的背叛。我乞求他原谅我,并许诺付出他要求的一切补偿。我辩白说,任何体验过爱情力量的人,都不会认为我的行为出格,我还追述了自人类诞生,女人就不断毁灭最高贵的男人这一事实。为了进一步安抚他,我提出一个建议让他满意,这是他不敢指望的:我愿意迎娶那被我羞辱了的姑娘。我只声明,为了不毁坏我的名誉,这桩婚事应该保密。…他同意了,以他自己和他支持者的名义作了承诺,并以一吻接受了我所希望达成的和解。然而,他只是想以此为将来背叛我埋下伏笔。
我立刻赶往布列塔尼去接我的情人,好让她成为我的妻子。但是她强烈地反对这个提议,而且提出两个理由同我激烈地辩论起来:一
是其中风险太大。二是这会令我声名扫地。她断定任何和解之道都不能使她的叔父息怒,正像我们后来发现的那样。她争辩说,如果这桩婚事败坏了我的声誉,使我们两人都蒙受羞辱,那么她又能因此获得什么荣耀呢?如果她从世人中间夺走这样一盏明灯,他们一定会义正词严地责罚她。想想看,这件婚事公开以后,人们会发出怎样的诅咒,教会将遭受怎样的损失,哲学家们将怎样痛心啊!造化是为了全人类而养育了我——如果我把自己束缚在一个女人身边,屈从于这种卑下的奴役,将会是一件可悲的丑闻。她断然拒绝接受这桩婚事,因为它只会给我带来羞辱和负担。除了名誉上的损失,她还向我指出婚姻生活的种种难处,使徒保罗曾这样规劝我们避免涉足其中:“你没有妻子缠着呢,就不要娶妻。若你已经成亲,并不是犯罪;处女若出嫁,也不是犯罪。然而这等人肉身必受苦难,我却愿意你们免这苦难。”他还说:“我愿你们无所挂虑。”她还争辩道,就算我既不愿接受使徒的忠告,又无视教父对于婚姻的枷锁所发出的规劝,那么我至少应该听从哲学家们的话,看看他们在这个问题上写下了怎样的文字,或者留下了怎样的事迹——因为教父们训导我们时常常采取这种谨慎的行动。比如,圣哲罗姆(StJemme)在《反约韦拿辩》第一卷中追述了泰奥弗拉斯托斯(Theophrastus)怎样详细地描写了婚姻中无法忍受的烦恼和无穷无尽的忧虑,用最明白的论证说明男人不应娶妻,圣哲罗姆借哲学家们的劝诫得出这样的结论:“听到泰奥弗拉斯托斯这样的论辩,有哪一个基督徒会不脸红呢?”哲罗姆接下去说:“西塞罗休弃特兰霞后,贺修斯提议把自己的妹妹嫁给他,但他坚定地拒绝了,理由是他不能专心于妻子如同专心于哲学一般。他并不单单说:‘专心’,而加上了‘如同’,意思是不愿做任何可能和哲学研究相匹敌的事。”然而,她又说道,除了对哲学研究的种种阻碍,还要考虑高贵的生活方式所需要的真正条件。学生和保姆之间,书桌和摇篮之间,书本、刻写板和女红之间,笔和纺锤之间,能有什么和谐可言呢?谁能一边专心思考着《圣经》或哲学问题,一边忍受着婴儿不住地啼哭,保姆哼唱着摇篮曲,男男女女乱哄哄地进进出出?他怎能忍受家里有了小孩后没完没了的混乱和邋遢?你也许会说,富人可以做到这一
点,因为他们宅院宽敞,可以有独处的空间。而且家境富裕不用顾虑花销大小,不用操心日常的用度。但是,哲学家的生
活和富人迥然不同,那些为钱财动心、为俗务奔走的人不会有时间投身于《圣经》和哲学。因此,昔日的哲学大师们都鄙视尘俗,与其说他们谴责它,不如说是逃避它-他们摒弃了一切享乐,只有在哲学的怀
抱中才寻到了安宁。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塞内加(Seneca)这样忠告路奇利乌斯(Lucilius):“哲学不是消闲的学问。我们必须忽略一切献身于它,因为再长的时间对它也不够。你若是将它抛开一分一
秒,不如就此彻底抛开,因为一旦打断它就无处可寻。我们必须抵抗所有其他的牵挂,不仅仅摆脱它们,而且摒弃它们。”P67-69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