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岁前,父母要懂的心理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13岁前,父母要懂的心理学

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 正版书 !!!

19.86 6.7折 29.8 全新

仅1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杜金环

出版社中国纺织

ISBN9787518014248

出版时间2015-07

装帧其他

开本16开

定价29.8元

货号9787518014248

上书时间2024-10-22

百叶图书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孩子很纯真,但孩子的心理一点儿也不简单。13岁之前,妈妈一定要懂些心理学。
心理学家指出,13岁之前,是孩子全面成长的关键期,是家庭教育起决定性作用的时期。作为父母,要教育孩子、改变孩子的行为习惯,就要从看懂和改变孩子的“心”开始。
由杜金环编著的《13岁前父母要懂的心理学》引导父母如何从心理学的角度,正确而有效地教育孩子。本书结合上百个家庭教育中的典型案例,从孩子的敏感期教育、情商教育、习惯培养、沟通教育、性格塑造、智商开发、学习教育、成长教育、交往教育、财商教育、网络教育、减压教育等方面给予条分缕析的讲解,希望能够帮助每位父母读懂孩子、智慧育儿。

作者简介
杜金环,毕业于黑龙江大学,从事教育工作近20年,致力于亲子教育的实践和研究,擅长将中外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和实际教育中的教育案例相结合。同时长期专注于家庭教育、幼儿成长和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研究。拥有国家中级家庭指导师等众多专家身份,著有《爸妈说给青春期女孩的心理话》《爸妈说给青春期男孩的心理话》等畅销图书。

目录
第1章  孩子成长心理学:了解孩子不同阶段的心理特点
  1岁之前:孩子的情感发育期
  1~2岁:孩子的情感依恋期
  2~3岁:孩子的第一个反抗期
  3~4岁:孩子自我意识萌发期
  5~8岁:儿童心理成长叛逆期
  8~13岁:儿童心理成长过渡期
第2章  儿童行为心理学:知晓孩子行为背后的动因和心思
  孩子喜欢说脏话,父母怎么办
  孩子喜欢撒谎,父母怎么办
  孩子做事总是拖拉,父母怎么办
  孩子喜欢搞破坏,父母怎么办
  孩子喜欢攀比,父母怎么办
  孩子喜欢追星,父母怎么办
第3章  儿童情绪心理学:正确理解和引导孩子的情绪
  霍桑效应——允许孩子宣泄不良情绪
  习得性无助心理——允许孩子犯错
  飞镖效应——叛逆的孩子需要爱
  心理疲劳——别让孩子的心太累
  自我肯定感——允许孩子适度撒娇
  情绪宣泄心理——理解孩子的负面情绪
第4章  儿童气质心理学:遵循孩子的气质特点进行教育
  父母如何判断自己的孩子属于何种气质
  如何引导和培养胆汁质的孩子
  如何引导和培养抑郁质的孩子
  如何引导和培养多血质的孩子
  如何引导和培养黏液质的孩子
  别让孩子从小就不合群
第5章  儿童个性心理学:引导和激发孩子的性格优势
  “他希望成为蜘蛛侠”——解析领袖型孩子
  “孩子总觉得自己不是亲生的”——解析怀疑型孩子
  “孩子总是多愁善感”——解析浪漫型孩子
  “孩子对什么都不满意”——解析完美型孩子
  “孩子总喜欢问为什么”——解析思考型孩子
  “孩子总有使不完的劲儿”——解析活跃型孩子
第6章  儿童学习心理学:引导和培养孩子自主学习
  如何寓教于乐——解决孩子爱玩贪玩的问题
  如何交替学习——解决孩子注意力分散的问题
  如何学以致用——让孩子明白读书是为了什么
  如何纵向比较——让孩子看到自己的进步
  发挥目标效应——让孩子自我确立目标和实现目标
  发挥兴趣效应——找准孩子的兴趣点并加以引导
  如何镇定自若——别让孩子在考场中发挥失常
  如何举一反三——引导孩子开拓思维、锻炼头脑
第7章  儿童积极心理学:从小就塑造孩子的阳光心态
  赏识教育——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
  引导孩子乐观地看待生活
  培养孩子自我反省的习惯
  挫折教育——让孩子正确面对困境
  走入孩子的内心,了解他的需求
  积极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
第8章  儿童的心理障碍:引导和帮助孩子克服缺陷
  孩子,别怕——引导孩子克服恐惧症
  孩子,别郁闷——帮助孩子解开心中的郁结
  孩子,别强迫自己——引导孩子克服强迫症
  孩子,别一个人玩耍——引导孩子走出孤独症
  孩子,别怀疑——引导孩子摆脱疑心病
  孩子,别忧虑——让孩子远离抑郁症
第9章  儿童的消极心理:帮助孩子摆脱负面情绪
  孩子遇事总是先害怕——引导孩子战胜胆怯心理
  我就是讨厌他——引导孩子摆脱嫉妒心理
  孩子看不起自己——引导孩子战胜自卑心理
  孩子不愿与人分享——引导孩子摆脱自私心理
  他都没什么了不起——引导孩子克服自负心理
  我偏要这样做——让孩子克服任性心理
第10章  亲子沟通心理学:引导孩子远离成长叛逆的怪圈
  父母教育思路统一,孩子成长更顺利
  了解自己的孩子,判断孩子别片面
  微笑和鼓励是开启孩子心门的钥匙
  顺应孩子的特点,肯定孩子的优点
  理解孩子的梦想,引导孩子实现目标
  平等沟通,不妨尝试蹲下来和孩子说话
  呵护孩子的自尊心,别尝试“棍棒教育”
第11章  习惯养成心理学:引导孩子养成规矩,管好自己
  好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
  主动性原则——邀请比要求更重要
  糖果效应——拒绝奢侈浪费需要自制力
  赠人“玫瑰”效应——让孩子学会关心他人
  拒绝“融合效应”——让孩子勇于承担责任
  卢维斯定理——让孩子学会谦虚
  海格力斯效应——孩子需要一颗宽容的心
第12章  减压教育心理学:别让孩子的心灵长期负重
  挫折心理——培养孩子战胜困难的能力
  恐惧成绩排名——帮助孩子缓解心理压力
  成长中的“逆境”——孩子也有烦恼
  失败定律——引导孩子从失败中吸取教训
  情绪蔓延——父母需要自我减压
  望子成龙心理——降低期望值就是为孩子减压
第13章  心理教育的误区:教育孩子用巧力,不能蛮干
  溺爱——小心让“爱”淹没了孩子
  唠叨——孩子最不喜欢听的话
  冷暴力——孩子成长路上的阴影
  贿赂——教育孩子避免“德西效应”
  专制——父母错了也要道歉
  空头支票——父母的承诺要努力兑现
第14章  智商开发心理学:超凡的智商需要有意识地开发
  关注孩子的新发现——培养孩子的好奇心
  找准问题的解决方法——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
  让思维长出翅膀——培养孩子的想象力
  神奇的思维创意——鼓励孩子突破常规思维
  思维的尝试——鼓励孩子多探索
  坚持不懈的精神——培养孩子的耐力
  专心致志的魅力——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第15章  性教育心理学:别让性的困惑害了孩子
  父爱缺失,引导女儿性心理健康发展
  在不同时期对孩子进行必要的性教育
  如何对男孩进行针对性的性教育
  如何对女孩进行针对性的性教育
  引导孩子正确看待对异性的眷恋
  孩子早恋了,父母怎么办
  孩子是否真的有同性恋倾向
第16章  儿童交际心理学:孩子善交际才会有出息
  蚂蚁效应——让孩子团结他人
  互惠原理——让孩子学会分享
  感恩定律——让孩子学会感恩
  泡菜效应——社交从家里开始
  比林定律——教孩子学会拒绝
  别限制孩子的交友权利
  帮孩子解决“没人缘”的困扰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13岁,几乎是一个孩子童年和青春期的分水岭。
13岁前,孩子心智发育成熟,青春期就能够轻松顺利地度过,并且在前行的路上保持从容和自信。
由杜金环编著的《13岁前父母要懂的心理学》旨在帮助父母了解孩子13岁前的心理,通过教育和引导
,让孩子在行为、心理、情绪、气质、情商、智商等各个方面都能够平衡发展,为孩子之后的人生发展夯实基础。

精彩内容
 1岁之前:孩子的情感发育期
@父母的烦恼
宝宝才6个月大,但年轻的张妈妈已经体会到做母亲的烦恼了。孩子总是要自己一个人抱,哪怕是孩子的奶奶也抱不去。一到别人手里,孩子那灵敏的鼻子似乎就嗅到不好的东西,马上就“哇哇”大哭起来。
张妈妈很无奈,尽管自己目前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带孩子。但是,孩子总亲近自己一个人,也让她感
到疲惫。对此,婆婆分析说:“平时主要是你一个人在带孩子,他除了你之外再也没接触其他人,所以他总是腻着你,别人抱抱都不行。”真的是这样吗?张妈妈陷入迷茫,怎样才能让别人帮自己带孩子呢?
案例中这个宝宝表现出婴儿时期的依恋状态。依恋是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他与母亲或亲近的人的身体联系的一种倾向。当然,婴儿的依恋主要是通过啼哭、笑、喊叫、咿呀学语等行为方式展现出来的。同时,这是婴儿与母亲之间的一种积极、充满深情的感情维系。
一般情况下,l岁之前的婴儿最基本的情感表现就是哭泣,他们通常会由于饥饿、生气、疼痛而发出哭泣的声音。这时年轻的父母若发现婴儿经常啼哭,就需要对他(她)做出应有的反应,而不是置之不理。
当然,有时婴儿也会表现出伤心、厌恶、生气、惊讶、难过、开心的情绪。
而4~18个月的孩子已经能表达出许多种情绪了,他们时而喃喃自语,时而大哭,时而小声啜泣,这表示他们处于高兴、恐惧、失望等情绪状态中。甚至他们还会展现踢踢小腿、挥挥手、摇摇头、微笑等动作,以此来表露他们的情绪。
18个月以上的孩子渐渐有了自我意识,他们开始从喜欢照镜子,并知道镜子中的那个就是自己,开始想要挣脱父母的手臂去独行。孩子在这一阶段有着丰富的情绪,有时在上一刻他们还高兴地玩着,但是下一刻就伤心地大哭起来。对此,父母需要有耐心,应该意识到这样的行为对于自我意识渐渐增长的孩子而言是很正常的。
对此,作为父母需要注意孩子在这一阶段的情绪发育情况。
@心理支招1.培养孩子的依恋情绪婴儿在两岁前这段时期,会非常依赖照顾自己的人。不过这个人并非只是母亲,假如是父母之外的某个人照顾孩子,孩子也会对其产生同样的依恋情绪。
可以说,依恋是孩子与照顾她的人之间的维系纽带。
而对于父母而言,培养孩子依恋情绪的最好方法就是满足孩子的需要。例如,当孩子在哭泣的时候,父母需要做出及时的反应,那么孩子就会更加依恋父母,对父母会建立起强烈的信任感。假如孩子无法建立信任感,那么他(她)就难以在成长过程中再去信任别人。
2.孩子对陌生人产生恐惧或害羞情绪一般而言,孩子5~7个月时会对陌生人产生“恐惧”或“害羞”情绪。父母不要认为孩子性格会有内向的倾向,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孩子在这一阶段会悄悄地躲在父亲或母亲身边,不想让陌生人触摸自己。通常情况下,孩子的这种怕生的状态会一直持续到上学的年龄,大概在两岁半以后消失。假如父母想帮助孩子摆脱这种情绪,就需要让孩子放松,并避免迫使孩子接近陌生人。父母需要明白,孩子认生是很正常的,这表示他(她)对父母有深深的眷恋,所以父母要拿出自己的耐心。
P2-3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