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秦儒家人性论的起源与发展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先秦儒家人性论的起源与发展研究

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 正版书 !!!

25.38 4.4折 58 全新

库存7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郭倩 著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ISBN9787522511092

出版时间2024-0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8元

货号29689920

上书时间2024-10-21

百叶图书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人性是儒家讨论的核心问题,现有研究多聚焦于孔孟荀较为成熟的人性论,而对于儒家人性论的起源和发展脉络的研究不够。有鉴于此,本书旨在全面勾勒先秦儒家人性论的产生,发展脉络、历史内涵与当代价值,力图闻明礼是促成需家人性论产生的重要源泉。本书分为六章,第一章梳理了春秋时期人性观念的产生背景和诸子的人性论;第二章阐述了孔子的人性观;第三章分析了《中庸》的人性论;第四章介绍了郭店简《性自命出》篇中的人性论思想,第五章和第六章分别概述了孟子和荀子的人性论思想。



作者简介

郭倩


女,1989年生,2006年至2010年就读于中央民族大学,获历史学学士学位,2010年至2017年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先后获历史学硕士、博士学位。现为太原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在《史学史研究》《历史教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理论与史学》等期刊发表论文数篇。



目录

目  录


绪 论......................................................................................................... 1


第一章 春秋时期人性观念的形成............................................................. 43


第一节 春秋时期士大夫阶层对“人”的认识...................................... 44


第二节 《左传》《国语》中的“性”与人性观念............................... 50


本章小结................................................................................................................. 64


第二章 孔子人性观探索........................................................................... 67


第一节 从“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看孔子对“性”之认识.......... 68


第二节 从“性与天道不可得闻”看孔子的人性观............................. 79


第三节 孔子人性观的来源及其历史地位................................................ 86


本章小结................................................................................................................. 93


第三章 《中庸》人性论研究.................................................................... 95


第一节 《中庸》的作者及结构.................................................................. 96


第二节 《中庸》人性论的内容................................................................. 102


第三节 《中庸》人性论的特点................................................................... 111


第四节 《中庸》人性论的历史地位........................................................ 115


本章小结................................................................................................................ 116


第四章 郭店简《性自命出》人性论探赜................................................ 118


第一节 《性自命出》文意综述................................................................. 120


第二节 《性自命出》人性论的内容....................................................... 129


第三节 《性自命出》人性思想的源头................................................... 137


本章小结............................................................................................................... 142


第五章 孟子人性论研究......................................................................... 144


第一节 孟子人性论概述............................................................................... 145


第二节 孟子“性善”论的特点................................................................. 150


第三节 孟子“性善”论的历史地位....................................................... 154


本章小结............................................................................................................... 156


第六章 荀子人性论探索......................................................................... 157


第一节 荀子言“性”之内涵..................................................................... 157


第二节 “性恶”论解析............................................................................... 163


第三节 荀子的修身思想............................................................................... 168


第四节 《荀子》学说中的“情”............................................................ 176


第五节 荀子论性的新特点.......................................................................... 179


本章小结............................................................................................................... 182


结 语..................................................................................................... 184


参考文献................................................................................................. 188


后 记     198



内容摘要

人性是儒家讨论的核心问题,现有研究多聚焦于孔孟荀较为成熟的人性论,而对于儒家人性论的起源和发展脉络的研究不够。有鉴于此,本书旨在全面勾勒先秦儒家人性论的产生,发展脉络、历史内涵与当代价值,力图闻明礼是促成需家人性论产生的重要源泉。本书分为六章,第一章梳理了春秋时期人性观念的产生背景和诸子的人性论;第二章阐述了孔子的人性观;第三章分析了《中庸》的人性论;第四章介绍了郭店简《性自命出》篇中的人性论思想,第五章和第六章分别概述了孟子和荀子的人性论思想。



主编推荐

郭倩

女,1989年生,2006年至2010年就读于中央民族大学,获历史学学士学位,2010年至2017年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先后获历史学硕士、博士学位。现为太原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在《史学史研究》《历史教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理论与史学》等期刊发表论文数篇。



精彩内容

绪 论

一、研究对象

人性论,是对“人性”之论述。何为“人性”?理解“人性”的关键在于“性”。在前辈学者中,张岱年先生对“性”的解释较为明晰。在他看来,“性”有三种含义。第一种含义,指“生而自然”。这种含义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①人生下来即具备的官能能力和情感欲望;②虽非生而具备,长大则自然发生的官能能力和情感欲望;③生而具有的可能与倾向,须经学习方能发展完成之能力,均可归为这一范围。第二种含义,指人区别于禽兽之处。比如孟子“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1],就是从人区别于禽兽之处来谈论人性的。第三种含义,指“人之所以为人者和人生之究竟根据”,即“宇宙之究竟本根,或全宇宙之本性,乃人所禀受以为生命之根本,他物之生亦是禀受此性以为根据”[2],也即人之生命与德性的来源根据。

先秦儒家学者所论之“人性”,正符合张岱年先生所归纳之范围。比如,《荀子》“性恶”之“性”主要指“生而自然”之性;《中庸》“天命之谓性”之“性”具有“人之所以为人者和人生之究竟根据”的意味;而孟子的“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符合张岱年先生所谓的“性”的第二种含义。

本书的研究对象,是先秦儒家人性论的起源与发展。孔子、《中庸》、郭店简《性自命出》、《孟子》、《荀子》,对人性均有论述,它们论述的角度各有不同。孔子主要着重于性与习、天道之关系;《中庸》着重于性与天、性与中庸之关系;《性自命出》主要着重于性、情、心之关系;孟子主要着重于性之善端,并开始以善恶来衡量人性;《荀子》主要着重于性之致恶的根源,并提出性恶说。概括而言,儒家人性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是对人性与天之关系的探讨。《论语》载子贡之言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3],可见孔子曾思及性与天道之关系的问题,只是说得比较隐晦而已。《中庸》则直接肯定了性与天之关系,其文曰“天命之谓性”[4]“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5]天对人之命令即为性,人性与天性同以“诚”为用。《性自命出》言“性自命出,命自天降”。性出于命,命出于天,可看作是对《中庸》“天命之谓性”有关性天关系的继承。《孟子》言“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6]可见《孟子》亦认为人性与天是相通的。《荀子》言“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性之和所生,精合感应,不事而自然谓之性”。[7] 《荀子》对“性”之定义有两层:一是指天生人之根据,相当于孟子“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的“性”,此一层与天相通;一是指与外物接触时人之官能之反应,此一层不与天通。由此可见,《荀子》将性分为与天相通的部分和不与天相通的部分。

其次是对人性中道德因素的探讨。《论语》中仅有两处言及“性”字——“性相近也,习相远也”[8]“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9],但从《论语》中的其他记载来看,孔子认为人性中存在道德端倪。孔子称“天生德于予”,认为天赋予自己以德性。《中庸》言“自诚明,谓之性”[10]“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11],言性中有诚,且只有依靠诚才能穷尽人性。《性自命出》言“道始于情,情生于性”“唯性爱为近仁”,认为道与仁本就是情的产物,而情生于性,因此,性本就具有道德端倪。孟子认为心有四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12]仁、义、礼、智均根植于心,故性中亦有仁、义、礼、智。《荀子》虽言性恶,但也对人性中有可能导向道德之因素进行了探索。由荀子所言“人之所以为人者何已也?曰:以其有辨也”[13]“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14]“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15]等语可知,在《荀子》看来,辨、学、知、义这四种素质,是人之异于禽兽处。此四种素质虽然部分由后天养成,却是后天“化性起伪”、道德养成的必 备条件。

再次是对心、情与人性关系的探讨。性并不能独立地表现于外,须借助于心、情、欲等因素来表现。而学者论性,也往往要通过观察由性而生之情、心等因素的表现。因此,诸家论性离不开心、情、欲等因素。从《中庸》开始,儒家学者便从心、情等角度来言性。《中庸》言:“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即喜怒哀乐达到中和的状态,就可以赞助天地化育万物。若将其与“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16]相参照,便不难发现喜怒哀乐之中和即是尽人性之一种方式,那么,喜怒哀乐自然是人性之内容。《性自命出》言“性自命出,命自天降,道始于情,情生于性”[17]“人虽有性,心无定志”,将情、心与性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情是性之外在表现,心则决定性之发展方向。至《孟子》,则以心有仁义礼智四端来论证性善,以心之沟通天人之功能来论证尽人之性即可尽天之性。在这里,心即是性。至《荀子》,“情”的内涵进一步丰富起来,为以情论证性奠定了基础。《荀子》认为情为性之质,欲为情之应,顺应情欲就会导致犯分乱理,因此人性为恶。

最后是对修养工夫的探讨。儒家学者虽然对“性”之评价不尽相同,但在修身方面,都主张通过后天修养来达至理想人格。孔子言“性相近也,习相远也”[18],强调后天的修养工夫对于人性的自我完善是非常重要的。《中庸》言:“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故君子戒慎乎起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即性虽然天然符合道的要求,但仍需要在后天通过戒慎恐惧的方式来持守中道,以保证顺道不违。《性自命出》言:“诗,有为为之也。书,有为言之也。礼乐,有为举之也。圣人比其类而论会之,观其先后而逆顺之,体其义而节文之,理其情而出入之,然后复以教。教,所以生德于中者也。”即诗书礼乐均为圣人创制,利用它们施行教化,可以将道德根植于人性之中。孟子强调人们应该在后天扩充仁、义、礼、智四端,以达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19]的境界。荀子是先秦儒家学者中最注重后天教化的,他主张“化性起伪”说,强调人应当通过学习礼义法正来约束自己的情欲。

先秦儒家人性论的内容,可以引发如下思考:

首先是人性观念的起源问题。从先秦儒家人性论的内容来看,孔子时,人们已经对“人性”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人性”这一观念已经较为成熟。那么,人性观念源于何时?是什么催生了“人性”观念?其次是儒家学者对人性的认识存在怎样的发展趋势?这种趋势能够反映哪些问题?再次是儒家学者对人性的认识有哪些共同点?最后,“心”与“情”这两大概念对于儒家论性具有哪些重要意义?

本书将以《左传》《国语》《论语》《孟子》《荀子》、郭店简《性自命出》为主要史料,结合学界对中国“轴心突破”期的阐释,对儒家人性论的起源和发展进行历时性的考察。

二、研究意义

首先,研究儒家人性论的起源与发展,有助于缕析、总结春秋中晚期人性论的发端。

先秦儒家人性论开端于孔子,成熟于孟、荀。孔子“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说,是儒家学者首次对性进行阐述。然而遗憾的是,孔子对于人性的阐述已“不可得而闻也”。孔子之后,《中庸》、孟子、荀子均对人性有过专门的论述,先秦儒家的人性学说至此臻于成熟。从文献来看,在孔子之前,士大夫阶层已经开始关注到人性观念。那么,孔子之前的士大夫对人性的讨论,是从哪些方面入手的?其对后世的人性观念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若是参照先秦儒家的人性学说,就能更好地理解春秋中晚期人性观念的特点与历史意义。

其次,研究儒家人性论的起源与发展,尤其是研究儒家人性论中之修身思想的发展,有助于理解儒家思想的特征。

先秦儒家学者虽然对人性的看法不尽相同,但若深入分析就会发现,在他们的心中都潜存一理想人格。他们对人性的讨论,均是围绕着如何养成理想人格而进行的。因此,人性中是否存在理想人格之潜质、人性如何通过后天修养来实现理想人格就成了他们讨论的重点。而综观他们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就会发现,他们对于人们的后天修养工夫都是高度重视的,这可以说是儒家人性学说发展过程中的共通之处。而先秦儒家这种重视人性在后天之发展的观念,与儒家思想的务实风格是一脉相承的。因此,研究儒家人性论,有助于理解儒家思想的特征。

再次,研究儒家人性论,尤其是研究儒家人性论起源与发展中的天与人性之关系,有助于明确儒家思想观念的发展趋势。

儒家人性论之一大内容,是天与人性之关系的问题。对于此问题,孔子、《中庸》、《性自命出》、《孟子》、《荀子》均有阐述。孔子曾思及性与天道之关系。《中庸》与《性自命出》认为性出自天、命。《孟子》认为尽心、尽性便能尽天地之性。《荀子》提出:“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性之和所生,精合感应,不事而自然谓之性。”由此将性区分为天之予人者与全然在人者两个层次,并倡导“天人之分”“不求知天”。综观上述观点可知,在《荀子》之前,人性一直为天所限定、规定;而《荀子》则将天之予人者与全然在我者区分开来,主张人以其全然在我者为基础实现理想人格,人性不再以天之限定作为标准,而是以圣人所创之礼义法正为标准;天不再是人之尺度,人即为人自身之尺度。这就充分表明,儒家人性论一直是朝着提升人之地位的方向发展的。

最后,研究儒家人性论的起源与发展,有助于深入理解儒家政治学说的发展变化。

儒家的政治学说,多以人性论为立论依据。孟子在回答有关治国之道的问题时,常以尧舜作为可效法的圣王。如:“滕文公为世子,将之楚,过宋而见孟子。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滕文公害怕力不能达,孟子以“有为者亦若是”,鼓励滕文公尽力而为。而孟子所持之治国法尧舜的观点,是建立在其性善论的基础上的。曹交问孟子:“人皆可以为尧舜,有诸?”孟子回答:“尧舜之道,孝弟而已矣。子服尧之服,诵尧之言,行尧之行,是尧而已矣。”[20]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