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造力:心流与创新心理学
  • 创造力:心流与创新心理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创造力:心流与创新心理学

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 正版书 !!!

39.51 6.3折 62.9 全新

库存22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米哈里希斯赞特米哈伊(Mihaly Csikszentmihalyi)著 湛庐文化 出品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13064128

出版时间2014-1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62.9元

货号23622504

上书时间2024-10-21

百叶图书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本书是“心流之父”、积极心理学大师希斯赞特米哈伊历时30年潜心研究的经典之作。他访谈了包括14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内的91名创新者,分析他们的人格特征,以及他们在创新过程中的“心流”体验,总结出创造力产生的运作方式,提出了令每个人的生活变得丰富而充盈的实用建议。
    创造力并不是凭空产生,它来自构成系统的三个要素之间的互动。这三个要素分别是:包含符号规则的文化、给某个领域带来创新的人,以及该领域中被认可、能证实创新的专家。对于创造力的观点、产品或发现,这三者都必不可少。
    一个人看起来很有个人“创造力”并不能成为决定他是否有创造力的条件,重要的是他创造的新奇事物是否被一个领域所接纳,这也许是机会、毅力或天地地利相结合的结果。
    富有创造力的人之间彼此千差万别,但他们有一点是相同的。他们都非常喜欢自己做的事情。他们通过从事费力、有风险且困难的活动扩展自己的能力,从中体会到“心流”(flow)。

商品简介

本书是“心流之父”、积极心理学大师希斯赞特米哈伊历时30年潜心研究的经典之作。他访谈了包括14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内的91名创新者,分析他们的人格特征,以及他们在创新过程中的“心流”体验,总结出创造力产生的运作方式,提出了令每个人的生活变得丰富而充盈的实用建议。
 创造力并不是凭空产生,它来自构成系统的三个要素之间的互动。这三个要素分别是:包含符号规则的文化、给某个领域带来创新的人,以及该领域中被认可、能证实创新的专家。对于创造力的观点、产品或发现,这三者都必不可少。
 一个人看起来很有个人“创造力”并不能成为决定他是否有创造力的条件,重要的是他创造的新奇事物是否被一个领域所接纳,这也许是机会、毅力或天地地利相结合的结果。
 富有创造力的人之间彼此千差万别,但他们有一点是相同的。他们都非常喜欢自己做的事情。他们通过从事费力、有风险且困难的活动扩展自己的能力,从中体会到“心流”(flow)。

作者简介
米哈里希斯赞特米哈伊

    "心流"理论提出者、积极心理学奠基人、造力大师。美国心理学会前主席马丁·塞利格曼评价他为"世界上伟大的积极心理学研究者"。

    1970年至1999年担任芝加哥大学心理学系主任,1999年至今任教于美国加州克莱蒙特大学德鲁克管理学院。

    他的著作包括《创造力》、《心流》和《自我的进化》等*畅销书,对积极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他在专业期刊上发表了200多篇论文,并为《纽约时报》、《纽约客》、《大西洋月刊》撰写了多篇文章。

目录
[目录] 

第1 章 搭设创新的舞台 001

部分  创造的过程

人们常常认为,创造力是某种心智活动,是一些特殊人物头脑中产生的洞见。然而这种观点具有误导性。如果创造力意味着新颖而有价值的观点或行动,那么我们需要给创造力设定一个客观的标准。

第2 章 产生创造力的系统 022

第3 章 富有创造力的人格 049

第4 章 创造力的运行机制 074

第5 章 享受创造力的心流 103

第6 章 激发创造力的环境 122

第二部分  创新者的生活轨迹

富有创造力的人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运气的影响,但是,除了运气等外界因素外,使他们能够对文化做出杰出贡献的是影响他们生活的个人决定。他们让生活符合自己的目标,而不是让外界力量支配他们的命运。

第7 章 童年和青少年 144

第8 章 成年后的生活 176

第9 章 创造力与年老 204

第三部分  特定领域中的创造力

虽然不同的创造力过程中有些共同点,但为了了解其中具体的情况,我们必须单独探究每个领域。从非常抽象的层面看,物理学与诗歌中产生的创造力很相似,但其中也隐藏着非常有趣的差别。

第10 章 文字领域 228

第11 章 生命科学领域 255

第12 章 创造一个新领域 280

第13 章 文化的传承与创造 304

第四部分  实践你的创造力

就像医生查看大多数健康者的身体,从中找到了有助于让每一个人都变得更健康的方法一样,通过研究一些富有创造力的人的生活,也能从中提取出让每一个普通人的生活变得更丰富的积极建议。

第14 章 让每个人的生活充实而丰盈 330

致谢 359

译者后记 361

内容摘要
    本书是“心流之父”、积极心理学大师希斯赞特米哈伊历时30年潜心研究的经典之作。他访谈了包括14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内的91名创新者,分析他们的人格特征,以及他们在创新过程中的“心流”体验,总结出创造力产生的运作方式,提出了令每个人的生活变得丰富而充盈的实用建议。

    创造力并不是凭空产生,它来自构成系统的三个要素之间的互动。这三个要素分别是:包含符号规则的文化、给某个领域带来创新的人,以及该领域中被认可、能证实创新的专家。对于创造力的观点、产品或发现,这三者都必不可少。

    一个人看起来很有个人“创造力”并不能成为决定他是否有创造力的条件,重要的是他创造的新奇事物是否被一个领域所接纳,这也许是机会、毅力或天地地利相结合的结果。

    富有创造力的人之间彼此千差万别,但他们有一点是相同的。他们都非常喜欢自己做的事情。他们通过从事费力、有风险且困难的活动扩展自己的能力,从中体会到“心流”(flow)。

主编推荐
米哈里希斯赞特米哈伊
    "心流"理论提出者、积极心理学奠基人、造力大师。美国心理学会前主席马丁·塞利格曼评价他为"世界上伟大的积极心理学研究者"。
    1970年至1999年担任芝加哥大学心理学系主任,1999年至今任教于美国加州克莱蒙特大学德鲁克管理学院。
    他的著作包括《创造力》、《心流》和《自我的进化》等*畅销书,对积极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他在专业期刊上发表了200多篇论文,并为《纽约时报》、《纽约客》、《大西洋月刊》撰写了多篇文章。

精彩内容
第1章  搭设创新的舞台

      活着让我很开心,拥有一个我爱的男人、我喜欢的生活,以及喜欢做的事情。有时它们让我的灵魂歌唱。

雕塑家尼娜· 霍尔顿

Nina Holton

 

本书的主题是创造力,它生发于当代富有创造力的人物的历史。开篇描述了什么是创造力,回顾了历史上富有创造力的人们工作和生活的方式。后,你将明白如何才能让我们的生活与这些富有创造力的人的生活更接近。本书提出的观点并不简单,也不常见。有关创造力的故事远比许多过于乐观的描述更深奥、更奇特。正如我试图表明的,一个配得上“具有创造力”这个标签的想法或产品,来自许多个创造力源头的协同效应,而不只是出于某个人的想法。改变环境和条件比试图让人们进行更有创造力的思考,更容易令人产生创意。真正的创造力从来都不是突然的灵感,不是那种随机闪过黑暗的一道光芒,而是数年艰苦工作的厚积薄发。

创造力是我们生活意义的核心来源。原因有几个,我在这里只提两个主要的。,大多数有趣的、重要的、人性化的事情都是创造力的结果。我们的基因构成中有98% 与黑猩猩相同。但语言、价值观、艺术表达、对科学的理解以及对技术的研究让我们与众不同,它们都是个体创造力的结果。这种创造力受到认可和奖励,并通过学习得以传递。如果没有创造力,还真的很难区分人类和黑猩猩。

第二,当我们深入创造性活动之中时,会觉得比其他时候过得更充实。艺术家在画架前或科学家在实验室中所体验到的兴奋,接近于我们希望获得的理想的自我实现感,但这种感觉我们却极少能从日常生活中获得。也许只有性、运动、音乐和宗教狂热能让我们体会到比自我更宏大的深邃感,虽然这些体验也总是稍纵即逝。然而,创造力却能让未来变得更丰富多彩。

我们研究创造力时的一段访谈也许能让你了解到创新活动能带来的快乐、风险和艰难。接受访谈的是维拉· 鲁宾(Vera Rubin),一位天文学家。她在帮助我们了解银河系的动态关系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她指出,银河系的星星并不都按照相同的方向转动。在同一银道面(galactic plane)上,它们的运行轨道有的是顺时针的,有的是逆时针的。就像其他的许多发现一样,这并不是计划中的研究内容,而是无意中观察两幅相隔一年获得的同一星系的光谱分析图而得到的结果。通过分析星星在两幅图中的光谱线,鲁宾注意到,一些星星在某段时间内向着某一方向转动,而另一些星星则向相反的方向转动。鲁宾很幸运,能够成为批接触到这种清晰的光谱分析方法的天文学家之一。就在几年前,这些细节还无法被观测到。她之所以能利用这种幸运,是因为她对星星的运行细节已经深入研究了很多年。天文学家之所以能获得这些发现,是因为对星系本身具有浓厚兴趣,而不是为了证明某个理论或扬名立万。

当一切进展顺利的时候,成功让单调沉闷的工作得到了补偿。人们能够记住的通常是状态:强烈的好奇心、对揭示奥秘的惊叹、无意中找到解决方案的喜悦,这些成功让人们看到了无可置疑的规律。新知识的突然出现让多年乏味的计算得到了认可。然而,即使没有成功,富有创造力的人依然能够在工作中找到乐趣。即使没有得到公众的认可,学习本身也是有益的。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以及为什么会发生,正是本书要探讨的中心议题。

生物学及文化中的进化

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中,创造力曾是至高无上的神的特权。全世界的宗教都基于一个有关起源的神话:一个或多个神创造了天、地和水。他们同时还创造了男人和女人——人类弱小而无助,受制于神。只有在近期的人类历史中,情况才发生了逆转。现在,人类是创造者,而神是他们臆想出来的事物。无论这始于2 500 年前的希腊或中国,还是始于500 年前的佛罗伦萨,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发生在人类历史近的几千年中。

我们对人与神之间关系的看法改变了。不难看出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改变。当初的造物神话出现时,人类的确很无助,任由寒冷、饥饿、野兽摆布。他们无法解释从身边看到的非凡力量,比如日出日落、寒来暑往、斗转星移。在这个神秘的世界中,他们充满敬畏地探索着立足点。然后,人们开始逐渐明白世界的运转方式——从细菌到行星,从血液循环到海洋潮汐。起初,他们理解的速度比较慢,在近几千年中,理解的速度在不断加快。人类不再是无助的。他们建造起巨大的机械,利用能源,根据自己的技能和喜好,改变了地球的面貌。当身处进化的风口浪尖时,人类接管了创造者的头衔也就不足为奇了。

这种改变对人类的意义还不清楚,不知道它将有益于人类还是将导致人类的灭亡。如果我们开始理解了这个新角色所承担的令人敬畏的责任,那么这种改变就会是有益的。古代的诸神,比如湿婆、耶和华,既是建造者,也是破坏者。宇宙在他们的仁慈与严酷之间维持着摇摇欲坠的平衡。如今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也在可爱的花园与贫瘠的沙漠之间摇摆,它们是由我们与自然的冲突造成的,如果忽视我们的创造力所隐含的破坏潜能,盲目地滥用我们新获得的权力,那么这个世界很可能会变成沙漠。

虽然我们无法预测创造力(创造力能将我们的愿望强加于现实,使人类成为决定星球上每一种生命形式的命运的主要力量)的终结果,但至少能试着更好地理解这种力量以及它的运作方式。因为无论如何,我们的未来正紧密地与人类的创造力联系在一起。我们的梦想以及为实现梦想而做出的努力,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我们的未来。

这本书试图将近30 年来对富有创造力的人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的研究汇聚在一起,让人类发明和发现新观念、新事物的神秘过程变得更容易被理解。对该领域的研究使我确信,只是观察那些富有创造力的人并不能真正理解创造力,就像森林里大树折断的声音,如果没有人听,那么这声音就不会被听到。同样,如果没有善于倾听的听众记录并执行充满创意的观点,那么这些观点也会消弭于无形。如果没有局外人适当的评价,也就没有可靠的方法来判断具有创意的主张是否有效。

根据这种观点,创造力来自构成系统的三个要素之间的互动。这三个要素分别是,包含符号规则的文化、给某个领域带来创新的人,以及该领域中被认可、能证实创新的专家。对于有创造力的观点、产品或发现,这三者都必不可少。例如,在维拉· 鲁宾对自己天文学发现的描述中,如果没有几个世纪以来积累的大量有关天体运动的信息,如果没有控制现代大型望远镜的机构和制度,如果没有其他天文学家的批判性怀疑和支持,鲁宾就不可能取得这样的发现。在我看来,对个人创新来说,这些要素的贡献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创新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与个人的贡献同样重要。因此在本书中,我对领域予以的关注与对具有创造力的个人的关注一样多。

生物进化引发的基因改变过程在文化中的对等物就是创造力。在进化中,人类染色体的化学物质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随机的改变。这些改变使得孩子身上表现出了新的身体特征,如果这种特征比现存的更好,那么它很可能被传递给这个孩子的后代。大多数新特征并不能提高生存机会,因此在几代后就可能会逐渐消失。然而有一些新特征确实改善了人类的生存状况,因此它们就对生物进化作出了解释。

在文化进化中,没有与基因或染色体类似的遗传机制。因此,新观念或发明不会自动传递给后代。在发现如何使用火、轮子或原子能之后,这些知识不会像基因一样存在于孩子的神经系统中。每个孩子都不得不从头开始学习。在文化进化中,可以与基因进行类比的是模因(meme),即如果文化要延续,我们必须学会的信息单位。语言、数字、理论、歌曲、菜谱、法律及价值观等都是我们要传递给子孙后代的模因。富有创造力的人所改变的正是这些模因。如果足够多的人将这种改变视为改进,那么它就会成为文化的一部分。

因此,为了理解创造力,只研究看似对新观念、新事物贡献的个人是不够的。他们的贡献虽然很重要,但只是创造链中的一环、整个过程中的一个阶段。说爱迪生发明了电或者爱因斯坦发现了相对论,只是一种对创造力的简单化认识。它能满足人类对故事的远古偏好,即故事容易理解,而且包含像超人一样的英雄。但是,如果没有之前积累的知识,没有激发他们思考的学术及社会网络,没有认可并传播他们的创新产品或观念的社会机制,那么爱迪生的发明和爱因斯坦的发现便会令人难以置信。说相对论是爱因斯坦创立的,就像说星星之火导致了雄雄烈焰一样。星火是必要的,但如果没有空气和易燃物,也就不会有火焰。

本书要探讨的不是孩子们常说的那种简单明了的事情,也不是因为我们有头脑,会思考,所以每个人都拥有的那种创造力。本书也不会探讨赢得生意的好点子、烘烤朝鲜蓟的新方法,或者为聚会装点起居室的新颖创意。这些是日常生活中小创造力的事例,它是生活的重要成分,无疑是每个人都应该提升的创造力。但是要做好这些,首先必须理解本书所要阐释的创造力。

有限的注意力与宝贵的创造力

创造力,至少本书所探讨的创造力,是指改变文化中某一具体领域的过程。新歌曲、新观点、新机器都是创造力发挥作用的结果。由于这些改变不像生物进化中的改变那样是自动发生的,因此我们有必要思考创新所要付出的代价。改变传统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在改变模因之前,我们必须学习它。音乐家在谱写新曲之前,必须学习音乐传统、乐谱体系以及演奏乐器的方法。发明家在改进飞机设计之前,必须学习物理学、航空动力学以及理解鸟儿为什么不会从天上掉下来。

无论我们想学什么,都必须专注于要学习的内容。注意力是有限的资源,在给定时间内,我们只能处理那么多信息。虽然不知道我们究竟能处理多少信息,但显而易见的是,我们不能同时学习物理和音乐。我们也不能在做其他需要注意力的事情(比如洗澡、穿衣服、做早餐、开车、与配偶谈话等),同时进行有效的学习。值得注意的是,我们有限的注意力中有很大一部分被用在了日常的生存事务上。在我们的一生中,留给学*一文化领域(比如音乐或物理)的注意力已经很少了。

这些简单的前提能够合理地引导出一些重要的结论。要在某一领域内实现创新,必须有过剩的注意力。这就是为什么公元前5 世纪的希腊、15 世纪的佛罗伦萨以及19 世纪的巴黎能成为创造力中心,因为它们拥有足够的财富能够让个人学习并实践非生存所必需的知识。另外,创造力中心还可能成为不同

文化的交汇处。在那里,信仰、生活方式和知识进行着融合,个人因此可以更从容地看待观点的新组合。在步调一致、观念陈旧的文化中,为了获得新的思维方式,人们需要投入更多的注意力。换句话说,不需要太多注意力就能获悉新观念的地方,更有可能产生创造力。

随着文化的演化,掌握不止一个领域的知识变得越来越困难。没人知道离现在近的“文艺复兴者”是谁,在达· 芬奇的时代之后,学习了艺术和科学各个领域中足够多的知识,能够成为其中一些领域的专家的可能性几乎没有了。某个领域也会分裂成许多子领域,精通代数的数学家可能不太了解数论、组合数学或拓扑学,反之亦然。过去的艺术家通常既会画画,也会雕刻、熔铸金子、设计建筑,而现在这些特殊技能会由不同的人来掌握。

因此,文化的整体趋势将是专业化的知识胜过普遍化的知识。为了理解这个趋势,让我们假设有三个人,个人是学物理的,第二个人是学音乐的,第三个人是学这两门学科的。三个人其他方面都相同,只是第三个人不得不将他的注意力分散到两个领域中,而其他两个人可以专注地学习一个领域的知识。于是,个人和第二个人可以深入学习各自的领域,他们的专业知识将胜过那位可以称为通才的第三个人。随着时间的推移,个人和第二个人会成为精通一个领域的专家,进而更有可能掌握这个领域的领导权及控制权。



媒体评论
很少有人的名字可以代表一场运动,代表一个学派,代表一个领域。“希斯赞特米哈伊”就是具有这种影响力的少数名字之一。

 

让我们感觉更好、拥有*状态的*根本方法是向内看……希斯赞特米哈伊的书令人鼓舞,非常值得一读。


幸福的方法不在于无心的享乐,而在于有心的挑战。

 

 

冷漠世界中的一剂幸福良方。


  • 创造力:心流与创新心理学
  • 创造力:心流与创新心理学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