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子政务理论与应用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电子政务理论与应用

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 正版书 !!!

27.65 4.6折 59.8 全新

库存75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周鸣乐 李敏 李刚 主编,韩德隆 戚元华 李旺 冯正乾 王玉 编著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2660545

出版时间2024-04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9.8元

货号29731924

上书时间2024-10-21

百叶图书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数字化和信息化已经成为现代社会运行和治理的基本模式。电子政务作为数字化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体现了政府服务理念的创新,有效加强了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互动交流,逐渐成为各国政府提高行政效能、优化公共服务和推进政府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
  当前,世界主要国家与地区纷纷开展与电子政务相关的改革实践,出台相关的支持性政策,强化电子参与,整合线上和线下渠道,提升以人为本的数字政务服务能力。例如,美国建立了完善的在线政府服务平台,提供全面、丰富的在线服务,一直以来都在电子政务领域处于领先地位;英国政府提出数字首创和数字技能培训计划,以促进数字化转型并提高公众对数字技术的应用能力;新加坡建立了全面的国家电子政务基础设施,推行统一的身份认证系统和数字签名技术,提供便捷的在线服务,大幅度简化了公民和企业与政府的互动。
  相较于美、英等发达国家,我国电子政务建设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已经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根据《2022联合国电子政务调查报告(中文版)》的数据显示,我国电子政务的全球排名从2012年的第78位上升到了2022年的第43位,成为全球增幅最高的国家之一。其中,2022年我国在线服务在国际上排名第13位,电信设施排名达到第47位。国家电子政务专家委员会主任王钦敏认为,我国电子政务排名持续提升,进入全球第一梯队,电子政务发展逐渐从“追赶者”进入“领跑者”行列。但是,我国电子政务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电子政务系统分散建设的现象没有得到遏制;对电子政务安全保障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电子政务程序低效和资源不平衡……这些情况表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想在这条路上走得通、走得好、走得赢,走在路上的人就必须具备电子政务学科的素养。也正是基于上述时代背景和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实际情况,我们组织人员编写了《电子政务理论与应用:基于数字政府时代背景》。
  作为一本综合性的教材和参考读物,《电子政务理论与应用:基于数字政府时代背景》立足已有的电子政务研究成果和相关教材,同时注重整理和汇总新兴的研究成果,系统探讨电子政务的相关知识,内容涵盖电子政务的概念、国内外电子政务的发展历程、电子政务发展的技术基础、电子政务与政府改革、电子政务与政府机关数字化、电子政务与公共服务数字化、电子政务的重要资源——政务数据、电子政务安全与标准化、电子政务绩效管理、我国电子政务未来发展规划等。《电子政务理论与应用:基于数字政府时代背景》编写时充分考虑了读者的实际需求,特意在每章后提供练习题,并在配套资料中给出习题参考答案,以方便读者巩固和提高所学知识。另外,《电子政务理论与应用:基于数字政府时代背景》还提供专业、完善的配套教学课件(PPT),以便读者梳理书中的知识点并方便相关院校的授课老师教学时使用。
  《电子政务理论与应用:基于数字政府时代背景》配套教学课件(PPT)和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等配书资料需要读者自行下载。请在清华大学出版社的网站上搜索到本书页面,并在页面上找到“资源下载”栏目,然后单击“课件下载”按钮即可下载。读者也可关注微信公众号“方大卓越”,并回复数字“16”,获取下载链接。相关院校的授课老师也可以发送电子邮件到627173439@qq.com获取。
  虽然我们对本书内容进行了多次审核和修改,但因时间所限,加之本书涉及面比较广泛,书中难免存在疏漏和不足之处,恳请读者批评和指正。
  最后,希望本书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电子政务的相关知识,了解和把握电子政务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做出贡献。
  
  编著者
2024年3月



导语摘要

《电子政务理论与应用:基于数字政府时代背景》立足电子政务领域已有研究结论及现有的相关教材,积极梳理和汇总来源权威、关注广泛的新兴研究成果和趋向,在保证内容全面、完善、科学和严谨的基础上,突破现有图书前沿性和代表性相对不足的缺陷,阐述作者对世界及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独到见解。本书提供课后练习题及其参考答案,以帮助读者巩固和提高所学知识。《电子政务理论与应用:基于数字政府时代背景》附赠教学课件(PPT),以便读者梳理书中的知识点并方便相关院校的授课老师教学时使用。
《电子政务理论与应用:基于数字政府时代背景》共10章,涵盖的内容有:电子政务的概念;国内外电子政务的发展历程;电子政务发展的技术基础;电子政务与政府改革;电子政务与政府机关数字化;电子政务与公共服务数字化;电子政务的重要资源——政务数据;电子政务安全与标准化;电子政务绩效管理;我国电子政务未来发展规划。这些内容旨在全面介绍电子政务的理论知识与发展情况。附录部分给出了电子政务的相关术语,方便读者查阅。
《电子政务理论与应用:基于数字政府时代背景》内容丰富,体系完整,讲解细致入微,适合作为高等院校保密技术、保密管理和公共管理等相关专业的教材,也适合有志于为我国电子政务发展做出贡献的相关研究人员和行业从业人员作为参考书。



作者简介

周鸣乐,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山东省计算中心(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信息化战略与标准研究团队负责人,战略发展部主任。主要研究领域有电子政务、大数据、数字政府规划与评估、标准编制等。


李敏,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山东省计算中心(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有电子政务、大数据、信息技术标准化与标准数字化。


李刚,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政策研究室)处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有数字经济、数据治理、数字政府和信息技术标准化等。



目录



内容摘要

《电子政务理论与应用:基于数字政府时代背景》立足电子政务领域已有研究结论及现有的相关教材,积极梳理和汇总来源权威、关注广泛的新兴研究成果和趋向,在保证内容全面、完善、科学和严谨的基础上,突破现有图书前沿性和代表性相对不足的缺陷,阐述作者对世界及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独到见解。本书提供课后练习题及其参考答案,以帮助读者巩固和提高所学知识。《电子政务理论与应用:基于数字政府时代背景》附赠教学课件(PPT),以便读者梳理书中的知识点并方便相关院校的授课老师教学时使用。
《电子政务理论与应用:基于数字政府时代背景》共10章,涵盖的内容有:电子政务的概念;国内外电子政务的发展历程;电子政务发展的技术基础;电子政务与政府改革;电子政务与政府机关数字化;电子政务与公共服务数字化;电子政务的重要资源——政务数据;电子政务安全与标准化;电子政务绩效管理;我国电子政务未来发展规划。这些内容旨在全面介绍电子政务的理论知识与发展情况。附录部分给出了电子政务的相关术语,方便读者查阅。
《电子政务理论与应用:基于数字政府时代背景》内容丰富,体系完整,讲解细致入微,适合作为高等院校保密技术、保密管理和公共管理等相关专业的教材,也适合有志于为我国电子政务发展做出贡献的相关研究人员和行业从业人员作为参考书。



主编推荐

周鸣乐,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山东省计算中心(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信息化战略与标准研究团队负责人,战略发展部主任。主要研究领域有电子政务、大数据、数字政府规划与评估、标准编制等。

李敏,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山东省计算中心(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有电子政务、大数据、信息技术标准化与标准数字化。

李刚,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政策研究室)处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有数字经济、数据治理、数字政府和信息技术标准化等。



精彩内容

第1章  电子政务的概念
电子政务(Electronic Government,E-Government)是政府行政管理模式的一场深刻变革,它不仅意味着政府行政管理要进一步公开和透明,政府要通过网络去处理属于其管辖范围内的一部分公共管理事务,更意味着政府在工业时代形成的职能式、集权化的政务流程必须再造,以适应知识经济、信息时代对现代政府的要求。本章旨在介绍电子政务的内涵与本质,以帮助读者了解电子政务的应用模式与价值。
1.1  电子政务的内涵与本质
在深入学习电子政务之前,需要先了解电子政务的内涵与本质,掌握电子政务大厅、政府门户网站等典型的电子政务表现形式,并得出电子政务与传统政务在办公手段、业务流程和沟通方式等方面的区别,从而建立对电子政务的初步认知。
1.1.1  电子政务的内涵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在社会组织、企业组织和公众家庭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从而推动了电子政务的发展。
电子政务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提出的。1993年,美国国家绩效评估委员会(National Performance Review,NPR)在《创建经济高效的政府》和《运用信息技术改造政府》两份报告中首次提出了电子政府的概念。1997年,美国国家绩效评估委员会和政府信息技术服务局在《接触美国:通过信息技术重塑美国》的报告中再次提出了“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类似,电子政务同样来源于互联网的繁荣发展[1],现已成为国际公共行政管理改革的新方向。目前,对电子政务内涵的认识尚未统一,世界银行、联合国等组织均提出了对电子政务内涵的不同定义。
(1)世界银行(World Bank,WB):电子政务是政府机构使用信息技术(如广域网、互联网和移动计算)来改变与公众、企业和政府其他部门的关系,以促进公民赋权,改善服务供给,加强问责制,增加透明度,或提高政府效率。由此带来的好处是减少腐败,增加透明度,提高政府服务的便利性,增加政府收益或降低政府运营成本。
(2)联合国(United Nations,UN):电子政务是政府运用信息通信技术来改变其内外关系,通过这些技术手段的运用,政府并没有改变它的功能,其有用、合法、透明、负责的基本义务也没有发生改变。唯一改变的是提高了全社会对政府职能的期望值,使之各方面都上了一个新台阶。
(3)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United Nations Economic and Social Council,ECOSOC):电子政务是政府通过信息通信技术手段的密集性和战略性应用来组织公共管理的方式,旨在提高效率,增强政府的透明度,改善财政约束,改进公共政策的质量和决策的科学性,建立良好的政府之间、政府与社会、政府与社区以及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关系,从而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赢得广泛的社会参与度。
(4)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电子政务是政府通过使用信息通信技术来实现政府高效治理的一种工具。电子政务专注于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来改变政府的结构、运作,最重要的是,改变政府的文化。OECD认为,电子政务是整体改革议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突出内部的一致性,强调对善治目标的承诺。
对电子政务内涵的分析可从以下角度出发:
(1)从信息技术应用的角度:电子政务借助信息技术和数字网络技术,实现政务活动的数字化、自动化和网络化,以提高政务服务的效率。
(2)从信息时代政府变革的角度:电子政务指政府利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来构造电子化政府,改造以往工业时代形成的职能式和集权化的政务流程,进行组织结构重组和业务流程再造,以改善政府、企(事)业单位与公众三者之间的关系[2]。
(3)从网络化的整体政府角度:电子政务是基于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的政府运作方式。
(4)从社会信息化各领域全面融合发展的角度:电子政务不仅是一个在确定范围内集中提供服务的信息系统,而且也是政府社会管理的新方式。
综上所述,电子政务是指政府机构通过应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将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在互联网上实现政府组织机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空间与部门分割的限制,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和服务的过程。
1.1.2  电子政务的本质
在信息时代,电子政务意味着政府要适应当代信息技术的要求,重塑政府管理。电子政务可以被看成是“电子”和“政务”两个事物互动、集成和渗透的结果,是信息技术与政府业务的紧密结合体。综上所述,电子政务的本质为以下几点:
(1)电子政务是一场革命。电子政务是人类为适应新技术变革所采取的生产关系与上层关系的调整,这一点是电子政务的核心所在。一个政府通过网络和通信技术在实现部分职能数字化和虚拟化的同时,还必须在现实政府工作中规范程序、简化手续、公开办事过程和结果、调整组织结构、转变职能。
(2)电子政务依赖于信息技术。电子政务必须借助信息技术和数字网络技术,依赖信息基础设施和相关软件的发展。
(3)电子政务并不是简单地将传统公共管理和服务进行网上移植,而是要对其进行组织结构重组和业务流程再造。
(4)电子政务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对传统公共管理的重组、整合和创新,不仅是技术创新,还是包括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在内的社会的全面创新。
1.1.3  电子政务的表现形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政务的表现形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从最初计算机化阶段的办公自动化,到互联网化阶段的各类政府网站,其表现形式具备鲜明的时代特征。目前,公众在日常生活中接触的电子政务的表现形式主要有电子政务大厅、政府门户网站、两微一端等,下面具体介绍。
1.电子政务大厅
进入21世纪,由于计算机网络在政府机构的广泛应用,各地先后开通了政务大厅网站,提供了网上下载表格、网上申请、办件查询等服务,有的还提供了语音电话查询和手机短信通知提前办结等服务。这种形式通常称为电子政务大厅或网上政务大厅。
电子政务大厅主要有以下三大功能:
(1)信息发布:电子政务大厅作为政府机构的官方网站,是政府向公众发布各种信息和公告的主要渠道。这些信息涵盖政策变化、法律法规、重要事件通知、政府计划和项目等。通过信息发布功能,公众可以随时获取政府最新的消息和通知,这有助于提高政府的透明度和公众的参与度。
(2)网上协同办公:电子政务大厅提供了政府工作人员和公众之间进行在线协作和互动的平台。政府工作人员可以使用电子政务大厅进行文件共享、会议安排、在线讨论和决策制定,这有助于提高政府内部工作的效率和透明度。同时,公众也可以在这个平台上提交申请并提出建议,与政府官员沟通。
(3)多功能查询:电子政务大厅通常提供多功能查询工具,允许公众搜索和访问各类政府信息和服务,包括个人税务查询、法律法规检索、政府项目进展情况查询、许可证申请状态查询等。这种功能使公众能够快速、方便地找到他们需要的信息和服务,减少烦琐的行政程序和纸质文件的使用,从而提高政府服务的可及性。
2.政府门户网站
政府门户网站是指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派出机构和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在互联网上开办的具备信息发布、解读回应、办事服务和互动交流等功能的网站。
政府门户网站与其他门户网站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服务对象不同。政府门户网站的服务对象通常包括居民、企业、投资者和游客等,以满足他们对政府相关事务的需求。其他门户网站的服务对象是多样化的,根据不同网站的定位和目标受众而定,可以是特定的行业、兴趣群体、专业人士和消费者等各种类型的用户。
(2)营运目的不同。政府门户网站是非盈利性网站,目的是为公众提供政府服务和信息,并促进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互动。其他门户网站的营运目的多种多样,它们可能追求商业利润,提供广告服务,满足用户的需求,社交性质的网站则可以提供互动和娱乐。
(3)服务内容不同。政府门户网站的服务内容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涵盖政府的政策、法律法规、公告、服务指南、办事流程、行政审批等。其他门户网站的服务内容范围较广,包括新闻报道、娱乐资讯、电子商务交易、社交网络互动、在线教育、旅游指南等,服务内容根据网站的定位和目标受众而有所不同。
此外,根据不同的服务需要,政府门户网站还可分为两种类型:
(1)政府信息门户:该类门户网站的基本作用是提供政府信息,强调对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的收集、访问、管理和集成。该类门户网站提供查询、分析和报告等功能,以方便社会公众、企业和政府工作人员获取所需信息。
(2)政府应用门户:该门户网站是政府业务流程的集成,以办公流程和客户应用需求为核心,将不同应用模块通过门户技术集成在一起。该类门户网站可以看作各政府部门站点信息办理系统的集成界面,公众、企业和政府工作人员可通过政府应用门户访问相应的应用系统,实现移动办公和网上互动。
3.两微一端
两微一端是指微博、微信及政务客户端。在中央和地方网信部门的强力推动下,中国政务新媒体建设得到空前发展。政务微博方面,根据《2020年政务微博影响力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经过微博平台认证的政务微博已达到177 437个。政务微信方面,根据《2023行业突围与复苏潜力报告》,目前全国已有30个省、市、自治区开通政务平台小程序,各类政务小程序数量总计达9.5万个,同比增长20%。政务客户端方面,根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2年12月,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实名用户超过10亿人,其中,国家政务服务平台注册用户8.08亿人,总使用量超过850亿人次,服务应用不断创新,企业和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不断增强。
1)政务微博
政务微博在引导网络舆论、提升政府形象、加强与公众互动等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并迅速发展成为网络问政的重要平台。政务微博具有以下作用[3]:
一是危机管理和舆情引导。政务微博能使政府在危机事件发生时迅速传播准确信息,从而减少不确定性和恐慌。政府可以通过微博及时发布信息和指南,指导公众采取适当的行动。此外,政务微博还可以用来纠正虚假信息并防止谣言传播,从而帮助政府保持在危机事件中的信息主导地位。
二是民意沟通和参与。微博作为多元化的信息传播模式,其最大的优势体现在强大的互动性上[3]。政务微博提供了政府与公众之间的双向沟通渠道,使政府更容易了解公众的需求、关切和反馈。公众可以通过评论、留言和私信等方式向政府提出问题、建议和投诉,从而促进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互动。政府可以通过微博调查、问卷调查等工具了解民意,这有助于政策的制定和改进。
三是社会管理创新。政务微博可以帮助政府更好地了解社会问题,探讨创新的社会管理方法。通过与公众互动和反馈,政府可以更好地满足基层群众的需求,改进政策和服务。此外,政务微博还可以传达政府的改革和创新措施,提高政府在社会管理方面的透明度和效力。
四是信息公开与廉政建设。政务微博有助于政府提高信息公开的程度,使政府决策和行政过程更加透明。政府可以通过微博发布政策、法规、预算信息等,以便公众监督。此外,政务微博也可用于反腐败工作,政府可以向公众展示反腐败的力度和成果,增强其廉政形象。
2)政务微信
微信作为目前国内用户最多的社交App,凭借其独特的传播优势,受到越来越多的政府机构的青睐,逐渐成为政府与群众沟通交流的新平台。政务微信的优势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作为行政办事服务平台,让公众随时随地了解办事的业务流程。
二是作为政民之间“一对一”的客户服务系统,对公众的咨询、投诉、举报等做出及时回应。
三是成为应急管理、舆情应对和组织动员的媒介应用。中国传媒大学媒介与公共事务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腾讯公众微信“政务微信观察”首席评论员侯锷表示,微信公共账号平台集合了所有的媒介形式,降低了媒介准入的门槛。微信做到了秒传播、秒抵达,是值得认真研究、良性引导的传播模式。各级政务部门应充分利用成熟的互联网平台改善公共服务,增强用户体验,有效推动政府职能的转变,创新管理和服务方式。
3)政务客户端
政务客户端即政务App,是指为党委和政府相关部门开发的传播政务信息与提供政务服务的移动终端应用程序。政务客户端的内容建设主要是政府信息的发布和政务信息的公开,功能建设主要是为公众提供政府公共服务,具有移动性、便捷性、互动性、实时性等特征。区别于政务微博、政务微信及政府门户网站,政务客户端以政府公共服务为导向,其主要目的是提高政府线上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为公众提供多元化的政务服务,使之成为名副其实的移动网上办事大厅。政务客户端是网络技术发展的产物,是政府部门面向公众开发的智能移动终端应用程序。政务客户端有以下三个主要功能[4]:
一是发布政府信息。从我国大部分政务客户端的运营现状来看,信息发布是客户端运营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政务公开和政策宣传。政府一般把近期的工作重点、会议动态、最新的政策文件推送至客户端,起到信息公开的作用,不仅可以全方位地展示政府形象,而且公众也可以通过App及时了解最新的政务信息,查询最新的政策动态。公众可以通过政务App获取教育、就业、公共卫生(医院、疫苗、药品)、交通、旅游、考试等各项日常生活的信息。例如,“国务院”客户端首页中的“要闻”“最新政策”“政务联播”“政策解读”等栏目都是国务院信息公开的移动窗口,公众可以通过“国务院”客户端实时了解最新政府资讯,获得最新、最全面、最权威的政策解读。这些栏目不仅是政府发布信息的工具,而且是政府满足公众知情权,跨越“数字鸿沟”,积极践行政务公开原则的体现。
二是打通两个舆论场。从政府开通门户网站,到政务微博、政务微信的开通,再到政务客户端的上线,政务公共传播的整体趋势正从单向传播、以我为主,转向主动出击、双向互动,逐步推动“官方舆论场”融入互联网这一“民间舆论场”的核心地带。政务客户端作为政务新媒体平台,是打通“两个舆论场”,加强官民互动沟通,进行舆论宣传引导的重要工具。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民间舆论场的空间更加宽松,从论坛到微博和微信,公众可以随时随地传播各种言论,于是,舆论监督与引导面临巨大的挑战。在我国,政府官方媒体进行政务传播时往往偏好“以正面报道为主”,这容易导致正面报道与负面报道的严重失衡,从而导致公众对政务传播存在假、大、空的刻板印象。政务客户端作为代表政府权威的新媒体平台,是政府第一时间发布官方权威信息,澄清谣言,稳定民间舆论场,进而增强官民舆论场之间有效对话的工具。特别是面对突发事件,政务客户端需要在第一时间推送紧急通知,并且不断地更新最新进展信息,打通两个舆论场来稳定民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