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 正版书 !!!
¥ 99.3 5.0折 ¥ 198 全新
库存121件
作者(美)韩文彬 著, 王磊,霍司佳 译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1345108
出版时间2024-05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198元
货号29725691
上书时间2024-10-21
中文版自序
在本书初次出版以后的岁月里,围绕中国石刻的研究取得了极大的进展,这得益于新的发现以及众多学者和考古工作者的努力,他们往往有着紧密的协作。最为显要的协作成果大概是著录佛教石刻的系列图书——《中国佛教石经》,由杭州的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与德国威斯巴登的哈拉索维茨出版社联合出版。以中文、日文或者西文写成的专著、文章、考古报告和博士论文均推进了石刻研究,其贡献远超大约于25 年前开始的拙作所体现的尝试。
我相信,所有关注中国摩崖石刻的研究者都认同这一点,即刻铭文字是中国文明独特的产物。石刻的书法之美及其所处景观之美持续吸引我们走进山水间。尽管人们出于永久保存文字的愿望而刻下诸如泰山《金刚经》这样的宏伟石刻,但是,自然的力量和人类的干预还是抹除了无数文本,就像来自过去的微弱声音终归沉寂。记录和解读幸存的铭文,尤其是那些新近发现的材料,成为重要的工作;而我对本书中文版最大的期待,则是它能或多或少地激起青年学者的兴趣,在我称作“文字的风景”(the landscape of words) 的世界里开展他们自己的研究项目。
于初版近20 年后重阅此书,最令我感到欣悦的是开头的“致谢”。这是因为,该部分让我又一次回想起许多人的名字和面庞,他们曾在本书撰写过程中给予我帮助,然而遗憾的是,其中有些人已经离我们远去。除了多年前使我心怀感恩的人之外,现在我还要由衷致谢北京大学出版社,感谢他们有意出版中文版,以及扬州大学的王磊和复旦大学的霍司佳,感谢他们细致而优雅的翻译。最后,再次谨以此书献给我的妻子卢薇之和儿子韩通(Jack Harrist)。
韩文彬 Robert E. Harrist, Jr.
2023 年10 月 纽约
《铭石为景:早期至中古中国的摩崖文字》主张在地理环境与人文景观中,对中国摩崖文字开展综合研究。《铭石为景:早期至中古中国的摩崖文字》将摩崖文字纳入先秦至现代两千余年的书作发展史,详细讨论了东汉到盛唐的四组摩崖案例——汉中石门石刻、山东郑道昭题刻、山东北朝刻经及泰山唐代石刻,对中国文字景观的历史脉络与视觉意义做出极具建设性的观察。
作者既强调书法内部的形式与技术分析,也注意关联书作内涵、尺度、媒介、赞助人、书写者与其政治、文学或宗教等文化语境,重视文字的现场观看与阅读方式,同时对石刻可视性提出谨慎的审思。作者认为,仅通过文字便可改变自然世界,在人群、文字与精神领域之间建构联系的观念牢固地占据着古代中国人的内心,摩崖这一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公共艺术形式在中古走向高峰。
作者简介
韩文彬(Robert E. Harrist, Jr.),1989年获普林斯顿大学中国艺术与考古博士学位,1987年至1997年任俄亥俄州欧柏林学院艺术史教授,1997年起执教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艺术史与考古学系,“思沃格伉俪中国艺术史讲席”荣休教授。主要关注中国绘画、书法、园林等领域,研究还涉及中国艺术的摹本、20世纪中国服装以及徐冰等当代艺术家。代表著作有《力量与美德:中国艺术中的马》(1997年)、《11世纪中国绘画与私人生活:李公麟〈山庄图〉》(1998年)与《铭石为景:早期至中古中国的摩崖文字》(2008年),后者荣膺美国亚洲研究协会“列文森中国研究书籍奖”。
译者简介
王 磊
扬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讲师,中央美术学院艺术学博士。
霍司佳
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博士研究生,中央美术学院艺术学硕士。
目录
中文版自序
序 章 书写于天地之骨
开展于山水内外的石刻研究
“就其山而凿之”
四景与余论
第一章 石门的公共书作和公共书写
蜀道
?s君功绩与书作帝国
杨孟文的美德和石刻公共书作的扩散
作为纽带的犍为
石门之景:一段插曲
石门新路与新声
水位抬升与石门消逝
第二章 随云峰山的群仙遨游
荥阳郑道昭
大基山与礼仪空间营造
天柱山上的碑铭和石室
云峰山
石诗:真实和虚构的地形
石室与郑道昭的角色
双阙与名字的力量
游仙之境
仙界的象征、书写和图像
为生者和逝者书写
重返云峰山
第三章 铁山的模拟石碑与尺度的意义
邹城及其他地区的铭文和捐资者
繁盛与迫害
佛经的力量
山水与书作
礼赞僧安道壹
山岩书写
模拟石碑与尺度悖论
巨大与无穷
第四章 帝王书作与泰山登临
泰山上的帝王行迹和书写
玉牒与石碑:泰山书作在汉代的发展
刻铭中的政治风云
亲书纪念碑与唐代帝王石刻
重返泰山
泰山书作和仪式
帝王之手
第五章 余论
名字与题名
山水间的阅读和书写
主礼者、皇家游客和同志
参考文献
英文版致谢
译后记
《铭石为景:早期至中古中国的摩崖文字》主张在地理环境与人文景观中,对中国摩崖文字开展综合研究。《铭石为景:早期至中古中国的摩崖文字》将摩崖文字纳入先秦至现代两千余年的书作发展史,详细讨论了东汉到盛唐的四组摩崖案例——汉中石门石刻、山东郑道昭题刻、山东北朝刻经及泰山唐代石刻,对中国文字景观的历史脉络与视觉意义做出极具建设性的观察。
作者既强调书法内部的形式与技术分析,也注意关联书作内涵、尺度、媒介、赞助人、书写者与其政治、文学或宗教等文化语境,重视文字的现场观看与阅读方式,同时对石刻可视性提出谨慎的审思。作者认为,仅通过文字便可改变自然世界,在人群、文字与精神领域之间建构联系的观念牢固地占据着古代中国人的内心,摩崖这一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公共艺术形式在中古走向高峰。
作者简介
韩文彬(Robert E. Harrist, Jr.),1989年获普林斯顿大学中国艺术与考古博士学位,1987年至1997年任俄亥俄州欧柏林学院艺术史教授,1997年起执教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艺术史与考古学系,“思沃格伉俪中国艺术史讲席”荣休教授。主要关注中国绘画、书法、园林等领域,研究还涉及中国艺术的摹本、20世纪中国服装以及徐冰等当代艺术家。代表著作有《力量与美德:中国艺术中的马》(1997年)、《11世纪中国绘画与私人生活:李公麟〈山庄图〉》(1998年)与《铭石为景:早期至中古中国的摩崖文字》(2008年),后者荣膺美国亚洲研究协会“列文森中国研究书籍奖”。
译者简介
王 磊
扬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讲师,中央美术学院艺术学博士。
霍司佳
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博士研究生,中央美术学院艺术学硕士。
信步攀登泰山大约需要六个小时。从地面到山顶,沿途遍布牌坊、关口、亭阁和祠庙,它们改变了这座神圣山岳的面目,使其表面遍布不朽的标志,表明了此山在中国文化地理中的重要意义。然而,最为常见和古
老的人与山的互动痕迹并非建筑作品,而是作为地形一部分的巨型岩石和崖面之上雕刻的文字(图0 - 1)。这些千百年间的石刻被称作“摩崖”或“摩崖石刻”,形成了庞大的书作集群。在现实情境下,造访者不只是攀登泰山,还在阅读这座山—破译着在此之前抵达这里的人们写下的痕迹,复原古代石刻辞句曾经发出的声音。
泰山只是中国无数天然面貌为书迹所改变的地点之一。在两千余年的历史上,摩崖石刻遍布中国,并且它们像书写体系本身那样,成为中华文明的一种显著特征。从粗识文字的观者即能辨认的地点、人物和神灵名称,到
引经据典的长篇礼仪祷辞,这些石刻是面向所有人的不限时间的公共展示形式。铭刻摩崖的人群包括皇帝和文化精英中的当权者,以及籍籍无名或仅在当地享有微名的人士—低级官员、佛教僧侣、朝圣者以及旅人,他们有着不同的社会和经济背景。
本书介绍了摩崖石刻的早期历史,横跨1—8 世纪。这一时期,汉帝国崩溃,佛教在中国崛起;非汉族入侵者征服中国北方,而后于6 世纪晚期国家再度获得统一,奠定了有唐一代军事与文化盛世的基础。在此种历史背景下,贯穿中国近世王朝史直至现代的各种摩崖石刻类型首度出现,且以陕西和山东地区为中心。笔者把石刻理解为这一段历史的组成部分,这是关于中国人如何以文字书写为媒介,将地理构造转变为带有文学、思想和宗教意涵的山水景观的历史。
与书作本身一样,风景不是一种自然现象,而是人类文化的产物。它们产生自西蒙·沙玛(Simon Schama) 所说的我们对自然原生物的“形塑认知”(shaping perception)。在他的描述里,当从地球无差别的连续表面中划分出独立片段,并构建其面向观者的意义时,山水之景(landscape) 就形成了。这一过程出现在我们凝视地貌以找寻自然世界的秩序,或者通过命名使山丘、岩石、瀑布等具备身份的时候。在本书中,笔者关注了所谓的将空间转变为地方的有形而恒久的干预。用罗伯特·波格·哈里森(Robert Pogue Harrison) 的话说,地方“由其边界、内在的范围以及确切指示本地的‘此处’定义,它们固存于空间中,即使时间流逝也保持不变”。在哈里森看来,人类存在的标志创造了一个地点,围绕着这些标志,空间因变得有序而获得意义。这样的标志可以是一座建筑、一堆泥土,乃至一团火焰,它们在永恒的自然秩序里留下了“地球上短暂停留的人类”的记号。
生也有涯的人类留下其标记,组成了“文字的风景”—公共工程项目的石刻记录、讴歌美好德行的颂辞、诗文、神灵名号,以及献给不可见的神祇或灵魂的祷文。这些石刻表现为石作工匠的有形作品,或者语言的具象化身,二者都有待于阅读和解释,并且提出了可以面向任何一件书作的问题:谁写下了它?它属于何种文本类型?它为谁而写?为什么它以这种形式、尺寸、字体写成,而不是其他?身处山水中的石刻还促使我们提出更多疑问:为什么它写在这里?书作与选址之间的关系又是怎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