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 正版书 !!!
¥ 60 4.6折 ¥ 130 全新
库存18件
作者(美)韩大伟(David B.Honey)
出版社大象出版社
ISBN9787571119041
出版时间2024-02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130元
货号29711899
上书时间2024-10-21
自 序
拙作中文译本出版, 有幸应译者之邀作序, 不胜欣忭。因感激之人济济, 现在借机报恩。
三十年来, 在华北游学演讲, 识荆前辈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张西平先生、 中国艺术研究院任大援教授、 清华大学程钢教授, 时而晤叙, 商酌西方汉学史。 三位硕儒为翻译计划策计人。 程先生亦以身作则, 翻译早期耶稣会士之评议部分。 翻译总负责人、 全书统稿及审校为北京外国语大学李真教授对此四人及翻译小组铭感无尽! 翻译小组成员主要为张西平教授门生: 北京外国语大学管永前副教授、福建师范大学潘琳副教授、北京邮电大学韩凌副教授、 郑州师范学院郭磊副教授、 电子科技大学胡文婷副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赵冬旭、上海平和双语学校王寅冰、北京海鹰科技情报研究所韩雨; 郑州师范学院张锦和濮阳技师学院邢冠钦两位老师亦参与部分翻译工作。 特别向诸位学友谨致谢意。
简略回顾英文版编撰原委。 当年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攻 读 硕 士, 恩 师 薛 爱 华 先 生 ( Edward H. Schafer,1913—1991) 开设西方汉学史一项目, 并特别招生。 恩师深感本校汉学式微, 抗拒学位标准降低、课程简化, 怒发冲冠, 设立己管硕士、 博士班, 力图挽救学术恶化, 要求尤为严谨。学长哈珀 ( Donald Harper ) 、 柏夷 ( StephenR. Bokenkamp) 先进博士班, 我以硕士身份被录取, 三年后晋升博士班。当时和柏夷一同参加 “ 西方汉学史” 座谈会, 每周阅读、 评析名著, 多为早期法国汉学家杰作。书评终汇编一帙, 成本书三分之一之篇幅。 1987 年在杨百翰大学执教后, 悠悠忽忽、徐疾自如编写德国汉学家、英美汉学家二部。撰书大旨则在尚友。孟子于天下之善士曾写道: “颂其诗, 读其书,不知其人, 可乎? 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
拙作一贯以研析文献学治学法为叙事脉络, 附属学科亦包括在内, 诸如翻译加以注释、金石学、历史音韵学、版本学、校刊学、目录学均为大纲。其余系汉 学家小传、大作之评议。因多学科借鉴于传统中国经学治学方法, 而言西方汉学实出乎中国经学之大范畴亦可 我先沿着此一路线而后转方向研究中国经学史, 可谓自然一转折。
喜幸审译稿时陶醉回味: 启蒙受训、栽培提拔, 沐浴其春风, 洵铭佩恩师。 迄今尚用其惠赐书籍, 力循其严谨学风。因此, 与英文原版一样, 中文版亦献给恩师以颂其终生之勋。希诸位读者能借拙作寅念西方前贤, 读其书,论其世而知其人。
兹以诗代序:
国学汉学兄弟缘
韩大伟
中国经学宏业盛,
厘析渊源汉学生。
伏龙凤雏虽具才,
私淑弟子仿子城。
遥远师表咸瑰儒,
毗倚典范室深入。
熏陶久沐方出头,
异壤汉学终溜熟。
国学汉学才多奇,
前贤均见儒中西。
任重道远途艰巨,
见贤思齐终目的。
草于犹他州普罗沃市思齐斋
壬寅年杪冬
本书是一部以古典文献学治学法贯穿始终来撰写的西方汉学史。全书采用“汉学谱系”的脉络进行框架安排和内容叙述,穿插了法、德、英、美等国著名汉学家小传和作品评述。它围绕西方汉学的发展轨迹,以中西文献学的交织为线索进行学术史梳理,重点探讨了在传统汉学体系下,欧美几代汉学家不断传承并坚持的治学取径,即如何通过翻译、整理、分析汉文古籍,结合语言和历史的语境来完成文本的解读和重构。
作者:
韩大伟(David Honey),加州大学柏克利分校文学博士,美国杨百翰大学(Brigham Young University)人文科学院教授。代表作包括《西方经学史概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南园诗社:广东文人文化与社会记忆的传输》(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13)。数年来潜心从事朴学,立志纂《中国经学史》,前三册皆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
译者:
李真,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博士。目前担任世界汉语教育史研究学会秘书长、理事,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海外汉学研究分会理事,北京市中外文化交流研究基地研究员。主要从事明清中西文化交流史研究、世界汉语教育史研究及传教士汉学研究等。
对 “欧美汉学通史” 的一种追求 (代序)
译者序
原序言与致谢
导 论
第一节 学者型传教士
第二节 博学的 “门外汉” 与第一代专业汉学家
第一章 法国汉学与三位巨擘
第一节 沙畹: 文献学之父
第二节 伯希和: “精神上的马可·波罗”
第三节 马伯乐: 研究古代中国的奇才
第二章 德国汉学:古典文献学和历史编撰学
第一节 创立者们: 古典学与人文教育
第二节 资深汉学家: 福兰阁
第三节 侨民
第三章 英语国家汉学家:从中国沿海汉学到中国研究
第一节 英国汉学三巨头: 马礼逊、 伟烈亚力、 翟理斯
第二节 理雅各: 美梦成真
第三节 阿瑟·韦利: 如诗人般的文献学家
第四节 美国汉学家
第五节 卜弼德: 文献学研究的人文精神与全球化汉学
第六节 薛爱华: 诗学考古与唐朝世界
结束语: 汉学中的传统与寻真
参考书目
人名对照表
本书是一部以古典文献学治学法贯穿始终来撰写的西方汉学史。全书采用“汉学谱系”的脉络进行框架安排和内容叙述,穿插了法、德、英、美等国著名汉学家小传和作品评述。它围绕西方汉学的发展轨迹,以中西文献学的交织为线索进行学术史梳理,重点探讨了在传统汉学体系下,欧美几代汉学家不断传承并坚持的治学取径,即如何通过翻译、整理、分析汉文古籍,结合语言和历史的语境来完成文本的解读和重构。
作者:
韩大伟(David Honey),加州大学柏克利分校文学博士,美国杨百翰大学(Brigham Young University)人文科学院教授。代表作包括《西方经学史概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南园诗社:广东文人文化与社会记忆的传输》(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13)。数年来潜心从事朴学,立志纂《中国经学史》,前三册皆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
译者:
李真,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博士。目前担任世界汉语教育史研究学会秘书长、理事,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海外汉学研究分会理事,北京市中外文化交流研究基地研究员。主要从事明清中西文化交流史研究、世界汉语教育史研究及传教士汉学研究等。
第一节 沙畹:文献学之父
我打开一本字典如同召唤灵魂,
在这页面他被无声的符号所迷惑,
我试图使他形象化, 爱人,
在我必亡的命运中获得些许慰藉。
———切斯瓦夫·米沃什 ( Czeslaw Milosz)
《外省·文献学》 ( Provinces, “ Philology” )
沙畹是法国汉学现代阶段的第一位代表性人物。尽管法国耶稣会士此时仍活跃在中国, 撰写了令人惊叹的大量著作, 但舞台已不可逆转地移交给了专业汉学家。自儒莲之后, 沙畹很快就赢得了欧洲汉学界的广泛赞誉。他不仅通过全面掌握广泛的基础资料来对专门文献进行充分的分析, 还结合了收藏田野考古学调查所得的一手资料来构建基础文献的来源, 这种熟练的学术传统由他开创而成为范例。不过, 沙畹的学术成就也是以悠久而卓越的法国汉学传统为基础的, 正如我们所见, 深受其第一位老师亨利·考狄的直接影响。
沙畹的老师: 亨利·考狄
亨利·考狄出生于新奥尔良, 父亲是法国人, 母亲是有着法国血统的亚拉巴马女孩。考狄在法国长大。尽管他本来很想学习地图学, 但他的父亲已经为他预设了一条从事经商的职业生涯。考狄被送到了上海, 加入了一个美国公司。两年后, 成为皇家亚洲文会北华支会图书馆的名誉馆长。考狄于 1876 年离开上海返回法国, 这期间应中国政府之请负责照顾在欧留学的一批中国学生。他注定不可能再回到中国了。在考狄履行其中国任务的职责期间, 他与法国巴黎东方语言学院院长、著名的近东学家舍费尔( Charles Schefer, 1820—1898 ) 相识。考狄关于中国的广博知识给舍费尔留下了深刻印象, 因此力邀他在巴黎东方语言学院教授远东历史、地理和法律。从 1888 年到任, 考狄一直在此担任教职直到逝世。
正如现代专家茨威科 ( Zoe Zwecker) 指出的那样, 考狄几乎没有资格被称为汉学家, 因为他关于中文本身的知识非常浅薄, 也不能将其用于研究。尽管如此, 如果超越将汉学定义为文献学的参数, 那么作为一位历史学家, 特别是目录学家, 考狄就如同导师一样深刻地影响了这一领域。
考狄因其代表作 《西人论中国书目》 ( BibliothecaSinica) 享誉学界。《西人论中国书目》 四卷本, 囊括了到1924 年为止欧洲语言有关中国大陆、朝鲜、中国满洲、中国西藏和蒙古出版物目录。 考狄也收录了有关中亚的文章, 不过伯希和认为这一部分是最不全面的。《 西人论中国书目》 最早在1878 年和 1885 年出版了两卷本, 第二版扩充到了四卷,于 1904—1908 年间出版。 第五卷补编于 1924 年出版。
编纂《西人论中国书目》的设想最初来源于考狄为皇家亚洲文会北华支会图书馆编写目录, 很多书目都基于该图书馆目录和伟烈亚力的私人藏书。该书目的第一版获得了儒莲奖。考狄再次重复了这样惊人的收集整理编目的伟大工程, 完成了四卷本有关印度的《 印度支那书目》( Bibliotheca Indosinica ) , 以及一卷本的《 日本书目 》(Bibliotheca Japonica) 。因此, 考狄打下了关于远东研究二手资料文献书目的基础 , 并以其个人的学术成就对这一领域贡献卓著。 他自己的学术产出就超过了 1000 篇, 主要集中在东西方商业和外交关系方面。
考狄在汉学方面的其他主要贡献在历史地理学、 中西关系和汉学史研究。他对亨利 · 裕尔 ( Henri Yule,1820—1889) 的 《马可 · 波罗之书》 ( The Book of Ser Marco Polo) 所进行的修订与补注, 因其在文化、地理和历史方面的大量注释, 至今仍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料。 之后在 1921 年出版的四卷本《中国通史》( Histoire générale de la Chine) 展示了他综合材料的能力。在马伯乐看来, 这是第一部中国历史的博览, 而非简单的翻译或是对中文文献的分析。事实上, 由于这种在西文的东方学书目领域的权威性, 以及基于大陆背景的中国研究的独特才能, 使得考狄成为现代汉学创始人的导师。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