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 正版书 !!!
¥ 63.32 4.9折 ¥ 128 全新
库存44件
作者陈滞冬 著;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ISBN9787513352116
出版时间2024-03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128元
货号29695075
上书时间2024-10-21
艺术史研究学者、画家、书法家、收藏家陈滞冬先生有着深厚的中国古典文学修养和丰富的艺术创作经验。他耗时多年创作的《中国艺术史》系列丛书立足于摆脱西方中心主义下的历史观,以中国人的视角重新阐释中国艺术的漫长发展历程,并分享最新学术成果及相关考古发现。
全书上迄中华先民时期,下至二十世纪初期,涵盖绘画、书法、建筑、雕塑等艺术类别,同时重点讨论艺术作品背后的社会背景、创作思想和人文价值。可以说《中国艺术史》系列丛书既是一部全面的中国艺术通史,也是一部中国思想史。
《中国艺术史 第一卷》(先秦至汉末)
本卷展现了从史前时期至公元二世纪末期,东亚大陆内部文明是如何融合、震荡,最终形成中华文化主流。包括:中国新石器时代彩陶文化;商周时代特有的青铜与玉器,以及文字的诞生:契刻、铸造与手写;代表书法艺术的形成——秦汉之际的篆隶之变;绘画与绘画性的觉醒——汉代造型艺术中的线条,等精彩内容。
陈滞冬,1951年生于成都,艺术史研究学者、画家、书法家、收藏家。1984年获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科研成果奖。1987年获四川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所文学硕士学位。曾任职于成都永陵博物馆、四川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青年书法理论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省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兼创作评审委员、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省巴蜀文艺基金奖书法奖评委。
陈滞冬少时师从陈子庄(石壶),后师从晏济元学习中国绘画。曾在北京、台北、巴黎、成都、兰州、太原、南京、杭州、威海、郑州等地举办个人画展。出版画集:《陈滞冬画集》《陈滞冬花鸟作品选》《玉山高处:陈滞冬作品集》《秋月春风:陈滞冬工笔花鸟画》。
已出版个人著作《大风堂传习录》(2022)、《中国书法学论著提要》(2021)、《嵇康之死》(2020)、《存在的借口——艺术家及其时代》(2018)、《中国书画与文人意识》(2017)、《丹青引:中国画研究与欣赏》(2016)、《石壶论画语要》(2010)等;翻译作品《中国历代书法》《新出土中国历代书法》等。
第一章 曙光初现
1.1 视觉的觉醒 / 9
1.2 力与造型 / 13
1.3 无休止的涡旋:运动的意义 / 20
1.4 凿破鸿蒙 / 26
1.5 众星闪耀 / 32
第二章 辉煌的黎明
2.1 文明苏醒 / 41
2.2 契刻文字 / 47
2.3 礼器与神像 / 56
2.4 玉、石、泥 / 82
2.5 房屋与都邑:礼仪建筑与民居 / 89
第三章 早期文明:巅峰及其泛化
3.1 神与人的纠葛 / 99
3.2 上帝之眼 / 117
3.3 营造天国的投影 / 128
3.4 权力的隆替与文化的兴衰 / 137
3.5 文字:契刻、铸造与书写 / 160
3.6 道术之裂与生命之力 / 174
3.7 与天无极 / 183
3.8 被物化的神力 / 196
第四章 盛衰隆替
4.1 历史的终结? / 205
4.2 再造自然:写实与象征 / 217
4.3 篆隶嬗变与小篆之殇 / 241
4.4 兵器、战车与思想 / 265
第五章 大汉之光
5.1 浴火重生的文明 / 281
5.2 造型的诞生 / 293
5.3 人的人化与物的神化 / 303
5.4 绘画与绘画性的觉醒 / 318
5.5 建筑:历史的体温 / 335
5.6 书写性的勃兴与放纵 / 347
5.7 构建宇宙与抒写自我 / 363
表 378
参考书目
一、典籍 / 387
二、论著 / 388
三、 图录 / 394
艺术史研究学者、画家、书法家、收藏家陈滞冬先生有着深厚的中国古典文学修养和丰富的艺术创作经验。他耗时多年创作的《中国艺术史》系列丛书立足于摆脱西方中心主义下的历史观,以中国人的视角重新阐释中国艺术的漫长发展历程,并分享最新学术成果及相关考古发现。
全书上迄中华先民时期,下至二十世纪初期,涵盖绘画、书法、建筑、雕塑等艺术类别,同时重点讨论艺术作品背后的社会背景、创作思想和人文价值。可以说《中国艺术史》系列丛书既是一部全面的中国艺术通史,也是一部中国思想史。
《中国艺术史 第一卷》(先秦至汉末)
本卷展现了从史前时期至公元二世纪末期,东亚大陆内部文明是如何融合、震荡,最终形成中华文化主流。包括:中国新石器时代彩陶文化;商周时代特有的青铜与玉器,以及文字的诞生:契刻、铸造与手写;代表书法艺术的形成——秦汉之际的篆隶之变;绘画与绘画性的觉醒——汉代造型艺术中的线条,等精彩内容。
陈滞冬,1951年生于成都,艺术史研究学者、画家、书法家、收藏家。1984年获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科研成果奖。1987年获四川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所文学硕士学位。曾任职于成都永陵博物馆、四川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青年书法理论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省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兼创作评审委员、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省巴蜀文艺基金奖书法奖评委。
陈滞冬少时师从陈子庄(石壶),后师从晏济元学习中国绘画。曾在北京、台北、巴黎、成都、兰州、太原、南京、杭州、威海、郑州等地举办个人画展。出版画集:《陈滞冬画集》《陈滞冬花鸟作品选》《玉山高处:陈滞冬作品集》《秋月春风:陈滞冬工笔花鸟画》。
已出版个人著作《大风堂传习录》(2022)、《中国书法学论著提要》(2021)、《嵇康之死》(2020)、《存在的借口——艺术家及其时代》(2018)、《中国书画与文人意识》(2017)、《丹青引:中国画研究与欣赏》(2016)、《石壶论画语要》(2010)等;翻译作品《中国历代书法》《新出土中国历代书法》等。
前言
艺术是一种思考方式,也是人类反思自我、思考与现实世界及与他人的关系,并以形象、色彩和声音来表达思考过程或结果的一种生产活动。这种思考方式和精神生产活动是人之所以为人的重要标志,也是人类自诞生以来就一直拥有的文化能力。
在古代中国,并没有近现代西方社会中高雅艺术与手工艺之间人为界定的明显分野,艺术的理念自然地渗入各种造型活动中。那些自古以来更多依靠专业技能、体力劳作和众人协作生产的艺术形式,与后来兴起并主要存在于上层阶级之中的个人化艺术形式在本质上没有任何区别,甚至在基本理念和创作原则上更是息息相通。也就是说,古代中国的雕塑品、陶瓷器、青铜器、丝织品、漆器、打制金银器、雕版印刷品乃至家具制作等日常生活中实际使用的由手工艺、手工技术、手工生产的物品,在最根本的创造原则和最高级的表现形态上,与知识阶层所特别钟意的书法与绘画创作所遵循的基本理念并无太大不同,而且在底层逻辑 上还是款曲相通、血肉相连的。
在古代中国社会中,也许正是没有“艺术”这样的文化概念的限制,艺术理念并没有被局囿在一个狭窄的范围内发展,而是如泠泉泻地一般,透彻地浸润、滋养、培育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各种人造器物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这也正是现代人在观看中国古物时,总能或多或少、或深或浅地感受到其间存在由造型和色彩所表达的艺术内涵的原因所在。
“艺术”和“艺术史”都是二十世纪初引进中国的现代西方文化概念。按照现代西方思想的理论,人类的意识活动可以被粗略地分为三个方面:首先是哲学的或者宗教的,这一部分形而上思考构成人类意识的基本认知面;其次是科学的或者关于现实世界的,这一类知识是人类得以生存发展的必要前提;最后是诗的或者艺术的,这一类知识则关乎人类情感的归宿和审美愉悦的来源。
大约从二十世纪初开始,欧洲、日本和中国的学者都试图使用“艺术”这一现代西方文化概念来反思和考察中国古代曾经发生过的艺术现象,对这些反思与考察的过程和结果加以整理、叙述,就成为现代意义上的中国艺术史写作。从二十世纪初到今天,有关中国艺术史的写作,已经有差不多一百二十年的历史,先后出版了至少数十种或专论某种类或全面论述古代艺术的中国艺术史。
一个明显的事实是,现代意义上的中国艺术史写作最初是由欧洲和日本学者完成的。英国人波西尔(S.W.Bushell)的《中国美术》(Chinese Art)上下卷(1904—1906,伦敦)和日本人大村西崖《东洋美术史》中国部分(1910,东京)是对中国学者影响最大的两部书。这两部著作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就被译为中文出版,对中国学者思考古代中国艺术、撰写中国艺术史起到了示范作用。由于深受他们的影响,自九世纪以来一直存在的大量关于中国艺术家和艺术品的记录、评论和阐释,因为其叙述方式与现代艺术史写作的规范完全不同,被中国学 者在艺术史写作中仅仅作为参考资料来引用,而在历史建构、思想方法和艺术研判的基本原则上,则几乎完全采用了欧洲和日本学者提出的规范。
然而,正如穷其一生之力研究中国艺术史的英国学者苏立文(Michael Sullivan)1985年在他的名著《中国艺术史》(The Arts of China)中文版序言中所说的那样:“凡是从事编写中国艺术史的外国学者都应该了解,对于中国文化与艺术,他们自始至终都是局外人,因为许多关于中国文化方面的问题,是中国知识分子从小就在生活环境中培养成熟的,这是外国人所无法获得和领悟的修养。”但是迄今为止,中国的艺术史写作要想完全摆脱西方研究者陈旧的思考理路,进而以简括的、整体性的文化通史的方式来讨论中国古代艺术,将不同时代、不同类别的文化现象与艺术现象以及其时代的哲学思想、政治环境、社会经济状况贯通整合作为标准,来要求当今中国学者的中国艺术史写作,还仍然显得悬鹄甚高。尽管如此,竭尽所能地向着这样的目标靠近,仍然是当今中国艺术史写作者一直在做的努力,以期满足中国社会对以中国视角审视中国艺术的历史叙述的迫切需要。
中国的艺术创造活动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文化历史变迁,所分布的地理范围宽袤广远,所使用的物质材料门类众多,所触及的文化心理深入周致,所创造的艺术形式宏丽优雅,其艺术上所取得的高度成就及其历史文化背景的复杂曲折,在世界范围内都是无与伦比的。希望以一本书的篇幅来对中国艺术历史的成就展开全面而洞彻幽微的描述,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但是,对其历史过程和审美理念变迁的大略线索进行一些精细勾勒,以期获得整体清晰同时又在关键之点不失精微的历史印象,却是值得一试的工作。
本书以三卷的篇幅,把中国文化变迁演进的漫长历史分为先后衔接的几大段落来展开叙述:公元三世纪之前,东亚大陆内部文明融合震荡形成中华文化的主流,在达到其巅峰状态后,文明的内在动力渐趋涸竭;公元三到十三世纪,佛教传入中国以及南北方的中国民族、文化的交融,刺激中国文明重新焕发活力,创造出新的文化成就;公元十三世纪之后,北方中国民族政权反复南迁,导致社会改组与文化压抑;至二十世纪初,因西方思想文化传入中国而受其启示,中国文明再次振起。
上述中国历史、文化的几次大转折,分别造就了漫长时间洪流中艺术创造的不同形式、风格、趣味和文化形态,但最重要的精神诉求——中国文明最底层的生存逻辑所支撑的基本文化理念和审美蕲向——则一以贯之,历数千年愈益明晰坚固、活力充沛。在艺术学内部,本书遵循造型艺术(plastic arts)或视觉艺术(visual arts)研究的惯例,所涉及的门类以雕塑、建筑、绘画艺术为主,兼及其与所处时代各种纠葛不清的关系。鉴于中国艺术的独特品质,在不同历史时期论及与时代审美密切相关的其他艺术门类,以期对此一时代的艺术精神有更深入的剖析。
艺术史是一门阐释的学科,重新建构一种艺术历史理解框架是中国艺术史写作的必要前提,也是作为现代人的我们思考和观看极为繁富的中国艺术史现象时必要的工具。当我们使用这些思想工具,对漫长而复杂的中国艺术史现象进行分析、审视和诠释时,其内蕴的宝石般的耀眼光芒才会因思想的切割而被充分地激发出来,古代艺术品的形式能量中蕴蓄的生命之力才会在我们今天的目光中被重新激活。这样做,既是对文化传统的尊重,也是对现实人性的期待,更是对社会与历史充满温情的责任和义务。
据说当年向秀打算给《庄子》一书作注解,嵇康颇不以为然,认为古人之书文字俱在,无须作注。后来嵇康读到向注《庄子》,乃感叹道:“子欲出一头地耶?” 若今世有智者读本书而发问,当答之曰:“必如此,方不至自觉愧对古人。”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