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 正版书 !!!
¥ 34.55 5.0折 ¥ 69 全新
库存198件
作者钟雨柔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ISBN9787108077387
出版时间2024-01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69元
货号29684726
上书时间2024-10-21
20世纪中国,风起云涌的汉字革命是一个几被遗忘的重要历史事件。这场革命与新文化运动和白话文运动伴生同行,在废除汉字的号召下,试图在中文土壤里移植拼音字母系统、拼写大众声音,被理解成激进且进步的文学与政治革命之有机组成部分
本书以语音中心主义内部的辩证关系为切入视角,讨论汉字革命的发生、变异和中止,追索汉字革命在与文学革命的合流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变异。赵元任、瞿秋白、许地山、晏阳初、叶圣陶、陈梦家、唐兰等语言学家和文学家,以各自的背景和立场,厕身于这场“革命”中,他们不同的“拼音化”实践,让对“声音”的追寻,融入了汉字罗马化、汉字拉丁化、五四白话话语、语体文和新形声字等不同形式的语言文字策略之中。在这一过程中,汉字革命的诉求,也与20世纪中国民族革命的紧张进程相呼应、重叠,与民族救亡、抗日战争、扫盲运动和大众教育勾连了起来,呈现出左翼的气质。最终,汉字革命在‘反殖反帝’的全球背景之下暂时落下帷幕,而基于汉字小学传统而充满后结构理论批判力的“汉字书写学”(Chinese Grammatology)也正在此刻应运而生。
钟雨柔,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东亚系长聘副教授。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专业(学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系、比较文学与社会研究所(硕士、博士)。研究兴趣包括书写系统与技术、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文化、比较文学、文学与媒体理论。
导论 无声的中国及其语音中心主义之转向
从1916到1958
从拼音化到语音中心主义
从语音中心主义到汉字书写学
本书分章
第一部分 肇端
第1章 字母普遍主义的开端与终结
“废除汉字,取用字母”
两种国语
国语罗马字
“中国字母”
“可视书写”与字母中心主义的终结
第二部分 嬗 变
第2章 语音中心主义的二律背反
罗马化与拉丁化
拉丁化的先例
从汉字革命到文学革命
语音中心主义的局限
第3章 底层工人能书写吗?
五四运动、欧战与识字
口语与书面
华工与启蒙
第4章 语体文、新大众教育与小工人
千字课、语体文与拉丁化
拉丁化、战争与新大众教育
作为现代中国文学的语体文
文心
第三部分 中止
第5章 走向汉字书写学
社会主义热潮
异见者
拼音重定义
汉字书写学
尾声 最后的守护人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20世纪中国,风起云涌的汉字革命是一个几被遗忘的重要历史事件。这场革命与新文化运动和白话文运动伴生同行,在废除汉字的号召下,试图在中文土壤里移植拼音字母系统、拼写大众声音,被理解成激进且进步的文学与政治革命之有机组成部分
本书以语音中心主义内部的辩证关系为切入视角,讨论汉字革命的发生、变异和中止,追索汉字革命在与文学革命的合流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变异。赵元任、瞿秋白、许地山、晏阳初、叶圣陶、陈梦家、唐兰等语言学家和文学家,以各自的背景和立场,厕身于这场“革命”中,他们不同的“拼音化”实践,让对“声音”的追寻,融入了汉字罗马化、汉字拉丁化、五四白话话语、语体文和新形声字等不同形式的语言文字策略之中。在这一过程中,汉字革命的诉求,也与20世纪中国民族革命的紧张进程相呼应、重叠,与民族救亡、抗日战争、扫盲运动和大众教育勾连了起来,呈现出左翼的气质。最终,汉字革命在‘反殖反帝’的全球背景之下暂时落下帷幕,而基于汉字小学传统而充满后结构理论批判力的“汉字书写学”(Chinese Grammatology)也正在此刻应运而生。
钟雨柔,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东亚系长聘副教授。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专业(学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系、比较文学与社会研究所(硕士、博士)。研究兴趣包括书写系统与技术、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文化、比较文学、文学与媒体理论。
无声的中国及其语音中心主义之转向
* 节选自《汉字革命》导论
钟雨柔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瑰宝。2017年的热播电视节目《国家宝藏》第一季第一集就隆重介绍了被誉为“中华第一古物”的石鼓。石鼓传自先秦,共十面,上刻有大篆,是中华文字的活化石,当之无愧的镇国之宝。借拼死护卫石鼓的北宋文官司马池之口,节目阐述了一个似乎很容易接受的道理:“很多人都说我们华夏民族没有信仰,可其实我们的信仰就是自己的文字和历史。”作为信仰,汉字不仅承载了华夏历史和文化,而且建构出了一个带有宗教意味的机制,并神圣化了一个基本观念—中华文字不曾断裂、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我们于是有足够的理由为自己的文字骄傲并忠诚于自己的文化。石鼓的故事以及关于汉字的看似不言自明的道理完全俘获了21世纪的年轻观众,然而荧屏前后的观众们恐怕想不到的是,短短一个世纪前,华夏民族对自己的文字和历史之信仰几近崩塌,中华民族的瑰宝几乎面临灭顶之灾。一场让人惊诧的、浩浩荡荡的汉字革命曾真实发生,辐射几乎半个20世纪,构成了一场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语言和文字革命。
这场翻天覆地的革命或许已然被人淡忘,但它在退出集体意识的过程中倒也留下蛛丝马迹,供人考古。最重要的两项“遗迹”分别是汉字的繁简之分以及辅助汉字学习的汉语拼音。汉字简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字改革政策,旨在降低汉字学习难度,理论上是向拼音文字过渡的第一步。而拼音既是汉字革命的基本准则,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的罗马化拼音系统,甚至一度成为国家意识形态。从字面理解,拼音即“拼写读音”,它不仅仅是辅助汉字学习的记音系统,也可以是取代汉字的拼音文字。有意思的是,这场汉字革命恰在社会主义时期的中国达到高潮。虽然汉字革命在周恩来总理1958年的讲话《当前文字改革的任务》中戛然中止,但它语音中心主义的印记至今仍清晰可见。所谓语音中心主义,即系统性地把语言凌驾于文字之上的意识形态。需要说明的是,语言凌驾于文字之上在古今中外都有先例,但是现代语音中心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发酵伴随了书写技术的新发展,见证了语文学和语言学学科此消彼长,又同时被20世纪的革命洪流裹挟,对形塑中国文学与文化现代性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本书以这场史无前例的文字革命为主题,试图追索一系列最基本的问题:汉字革命为什么发生?它如何发生和发展,又如何影响中国现代书写、文学与文化?汉字革命如何中止?讨论的起点要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关于汉字的话语转型,其曾经的民族瑰宝地位一落千丈,被当成了民族负累。曾经被热爱中国的启蒙思想家们(如培根、约翰·威尔金斯、莱布尼茨)夸赞具有跨文化属性和超语音的合法性的汉字,似乎一夜之间成了阻碍提高识字率的拦路虎,有碍民主科学发展的绊脚石。中外知识精英齐声挞伐,国宝一时间变成了“无声的”、无生命的,亦无价值的书写系统。对汉字评价的话语转换间,汉字革命似乎发生得理所应当。鲁迅如是解释:“汉字是古代留下来的宝贝,但我们的祖先比汉字还要古,所以,我们更是古代传下来的宝贝。为汉字而牺牲我们,还是为我们而牺牲汉字呢?这是只要还没有丧心病狂的人,都能够马上回答的。”废除汉字、取用字母俨然成了现代性的基本条件,再次套用鲁迅的说法:我们此后实在只有两条路,要么抱着汉字而死掉,要么舍掉汉字而生存。A然而历史告诉我们,汉字革命还有第三条路,即从汉字革命的内里出发,改革中文书写系统,联手文学革命并为之注入新的能量,以唤醒那个“无声的中国”。
本书从催生汉字革命的语音中心主义转向开始,讨论汉字革命的三个维度。首先是这场革命本身,即其发生、变异和中止。其次是这场酝酿中的汉字大变局如何影响了中国现代语言与文学的发生和发展,从而形成了文字与文学的双生革命。再次,在理论层面上,讨论作为非字母书写系统的代表——汉字——如何在这场革命中重塑作为科学的书写学(grammatology),同时指涉短20世纪的革命政治。简言之,汉字革命是理解中国文字、文学以及文化现代性的钥匙,并为思考全球范围内的字母与非字母书写系统和文化之间的遭遇提供养分。导论的余下篇幅将首先介绍开启和终结文字革命的两个全球性时刻,并解释我所谓的“语音中心主义的二律背反”,即语音中心主义内部互相缠绕的正反两面力量。正是这两股力量的对抗与博弈,使得语音中心主义在汉字革命的语境中不停地变异和发展,并最终走向自己的反面。其次,我将梳理中文文学传统内部的拼音化先例,并梳理所谓“无声的中国”如何为语音中心主义之转向做出话语准备。最后,我将以提出“无声的中国”的鲁迅为例,通过爬梳鲁迅关于汉字问题的写作,探究语音中心主义机制内部是否有可能生长出反语音中心主义的、基于文字学的解构性批判。以“汉字革命”为基本问题和方法,我希望考察文字与文学的共生,书写与政治的纠葛,并以中国的文字改革为例理解字母与非字母世界的碰撞。
从1916到1958
公元1916年,即本书定义的现代汉字革命的初始元年,是界定席卷世界的文字革命的第一个全球性时刻。当年,年轻的、即将成为中国语言学之父的赵元任(1892—1982)发表了人生第一篇英文学术论文,题为《中国语言的问题》,第一次正面论证废除汉字、采用拉丁罗马字母的可行性和必要性。A现代中国的语音中心主义就此开启。两场字母化运动随即铺开:首先是1920年代由中外学者联袂主导、国民党支持的罗马化运动;其次是1930年代发端于苏联、由中国共产党支持的拉丁化运动。两场运动虽然在政治立场上相互抵牾,但在废除汉字、取用字母的大前提上高度统一。而拉丁化作为异见运动,强调方言的字母化拼写,并在新中国成立后,达到空前的规模,成为社会主义社会动员的重要场域,又在巅峰时落下帷幕,淡出集体记忆。
无独有偶,1916年还出版了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的遗作《普通语言学教程》。虽然用索绪尔传的作者约翰·约瑟夫的话来说,这部里程碑式的作品出版于该年不过是个“历史的偶然”,但这部巨著之所以成为语言学告别语文学(philology)的独立宣言、结构语言学的出生证,绝非巧合。索绪尔生前的自我定位是一名语文学家,且自认从未试图为发展“共时性语言学”而边缘化语文学,但这并不妨碍他的整个学术生涯见证并加速了德国传统的语文学的衰落,导致结构语言学的逐渐崛起以及最终与语文学的分道扬镳。需要廓清的是,当语文学不再是“科学皇后”,而语言学自豪地成为“研究活语言的科学”时,索绪尔并未一味偏袒活语言的研究,而是从一开始就指出语言与书写的难以分割、互相缠绕,甚至警惕着语音中心主义的民族主义甚或帝国主义倾向。尽管如此,《普通语言学教程》作为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之作而备受期待,索绪尔也顺理成章地被追认为“现代语言学之父”。
中国现代汉字革命的肇端与语言学作为独立学科的诞生,因1916年而完美同步。当然有必要指出,这巧合一早便开始酝酿,至少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放眼世界,书写作为科学(语文学)的衰落,语言作为科学(语言学)的壮大,以及全球范围内文字改革的风起云涌,之所以共时发生,自有缘由。最直接的原因就是现代语音中心主义的兴起。它毋庸置疑地置语言于书写之上,宣布语言先天优越,而书写注定命中卑微。如果语言更直接、更少地被中介,由此更接近真实,更能呼唤在形而上学意义上的绝对存在,那么书写则被认定至多是语言的摹写和转译,注定只能扮演补充的角色,永远有缺失,甚至用柏拉图的话来说,可能变得“邪恶”。
语音中心主义深深植根于西方形而上学的传统,从柏拉图到黑格尔,从卢梭到索绪尔,一以贯之地将语言凌驾于文字和书写之上,并不遗余力地弥合二者间的沟壑。在语音中心主义的逻辑中,书写必须尽可能地完整记录语言,以此把握真实,拼音文字由此被认为最有可能成为理想的书写系统,一方面拼音文字时时确认语言之于文字的优越性,另一方面它通过拼写语言来实践言文一致的许诺。再进一步,随着比较语言学与历史语言学的建立和发展,拉丁罗马字母(以下简称拉罗字母)逐渐在拼音文字内部被认为是摹写语音能力最强的拼音技术。借用研究口语与书面文化的美国学者沃尔特·翁(Walter Ong)的话来说,这个世界有“很多文字,但是只有一套字母”。指认拉罗字母的独一无二性当然是赞美这一特定表意系统有将语言可视化的功能,与此同时更建构了一个属于世界书写系统的等级秩序。在这个等级秩序中,拉罗字母打败其他所有书写系统,拔得头筹。更关键的是,书写系统的等级判断自带文明论意涵。当有且仅有的那“一套字母”成为所有拼音字母的代表以及世界文明的巅峰,它的独一无二便清晰地演绎了西方本民族中心主义(ethnocentrism)如何成功倾轧其他书写系统,成为一个全球性现象。
这一现象席卷全球之时,西欧殖民扩张接近尾声,美国作为新帝国登上历史舞台。现代语音中心主义的崛起因应了信息技术的发展。电报、电话、打字机这些深刻变革世界的新技术加持了语音中心主义的崛起,加速了其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扩张。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个时间节点,于是见证了诸多非拉罗书写系统面对“独一无二”的拉罗字母不得不做出的回应。现代中国的语音中心主义转向就是一例,而与汉字革命几乎同时发生的、世界其他众多文字改革包括:埃及对阿拉伯文的改革、奥斯曼土耳其对阿拉伯波斯文的改革、苏联对西里尔字母的改革、越南对喃字的改革、日本对假名和汉字的改革等。但凡被全球范围的文字改革风潮所裹挟,非拉罗书写系统总是或多或少地被改变。有些书写系统,如土耳其和越南的文字,选择对拉罗模式完全臣服;其他书写系统虽在革命浪潮中存活下来,却也不可避免、不同程度地被这场与拉罗模式的遭遇战改变。
汉字与拉罗模式的遭遇当然远早于20世纪。如后节所述,中文书写系统遭遇拼音文字而进行的或主动或被动的调整,从佛教传入中国开始,由晚明到晚清,未曾停歇。但是第一次真正将语音中心主义全面植入中文书写,直到今日仍对汉字书写及其相关学术研究持续发力的,还数20世纪之汉字革命。1916年的赵元任大概不曾意识到语音中心主义已然在全球范围内悄然成势,也不会料到自己的《中国语言的问题》将开启汉字字母化的革命进程。同样,汉字革命的拥趸们大率也不会认为支持罗马化和拉丁化运动会有向语音中心主义殖民势力投诚的意味。但正如历史学家张谷铭所指出的,赵元任从学术训练来说属英法系语言学,而英法系语言学恰是对德国传统语文学的反叛。赵元任学术生涯之显赫,毋庸置疑,其最重要贡献之一就是让英法系语言学在中国生根发芽。而这一切便从他1916年的那篇英文文章开始。值得玩味的是,中国现代语言学之父开启终生志业之际,恰是汉字革命打响第一枪之时。革命的号角召唤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建立,甚至不惜以扬弃汉字及其独有的语文传统为代价。
如果第一个全球性时刻被语音中心主义定义,那绝不仅仅是因为它那被信息技术加持的强大普世力量,也不能只归因为西方本民族中心主义的不可一世。事实上,第一个全球性时刻的巨大能量来自其内部的复杂性,我将其定义为“语音中心主义的二律背反”。具体到汉字革命,对语音中心主义的忠诚意味着将汉字化约成一种不合格的表音系统,无视汉字代表的文明价值,由此造成对中国文化、哲学和知识论无可辩驳的伤害;与此同时,这种知识论的暴力又被解读成中华复兴的必要牺牲,有现代性导向,甚至在技术和政治层面都有相当的革命意义。这种新的字母中文将不仅承载新中国的民族语言与文学,更重要的是,由于它的简单易学和善于记音,新字母中文对被侮辱、被损害的人民来说,标志着劳苦大众用自己的声音说话、用新文字书写的可能,象征着20世纪最重要的若干母题,即民主、自由与革命的实践。从理解现代性的角度来说,语音中心主义的二律背反似乎无外乎是对现代性症候之语言文字面向的描述。但正反两面现象的背后,更值得关注的是语音中心主义的二律背反其实构成了持续推动汉字革命的关键机制,并使得文字和文学双生革命成为可能。梳理汉字革命推进的过程,我们将不难发现:正是语音中心主义的二律背反给了革命不停变异的许可,直到革命目标不再是那看似独一无二的拉罗字母。对语音中心主义正面力量的信心于是乎总能压倒它那负面的、本民族中心主义的、排他求同的暴力,并出人意料地创造出一个双生革命的空间,让文字革命与文学革命互相缠绕、来回激荡。本书正是从语音中心主义的内部机制入手,以其二律背反为主线,理解这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文字革命。
1949年后,汉字革命获得了空前的国家支持。可以说,社会主义文字改革本将是最终的汉字革命,却在高潮时出人意料地急停了。周恩来总理于1958年宣布的《当前文字改革的任务》所定义的三项主要任务——简化汉字,推广普通话,制定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小心避开了汉字革命的终极目标,在事实上中止了革命进程。A理论上最决绝的汉字革命为何最后以保留汉字的简化体而偃旗息鼓,半个世纪以来一直让汉字革命的支持者们感到费解。这一谜题在学理上自有答案,本书第三部分将尝试作答。但从历史政治的大框架来看,汉字革命让人讶异的中止暗合第二个国际时刻,即“二战”后反殖反帝、亚非团结运动的兴起。在社会主义文字革命的最后几年里,第一次亚非会议(1955)、第一届亚非人民团结大会(1957)、亚非作家会议(1958)于印尼万隆、埃及开罗以及乌兹别克斯坦的塔什干相继召开,昭示第三世界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维护世界和平而团结合作。这第二个国际时刻在支持反殖反帝的政治抵抗的同时,宣告了语音中心主义意欲把拉罗字母模式强加给所有书写系统的霸权逻辑的破产。有必要说明的是,1958年虽是拙作考查的终点,但绝不是中国文字改革的终点,更不是语音中心主义在中文书写里的终点,1980年代因计算机技术的冲击带来的新一轮的汉字落后论就是一例。1958年之所以可作汉字革命的一个节点,是因为国家最高权力于彼时发声,明确中止和搁置了语音中心主义最激进的废汉字诉求,标志着语音中心主义对汉字书写系统最暴力攻击阶段的结束,而汉字民族形式的保留更呼应了“二战”后反殖反帝、亚非团结运动的兴起,构成我所定义的第二个国际时刻。汉字革命的第二个国际时刻鼓励民族形式,认为它是反西方本民族中心主义之正道。就中国知识分子而言,在文学领域探索民族形式的努力早在抗日战争时期就已开始,但在文字层面对民族形式进行理论化的思考,却要等到社会主义文字改革时才从语音中心主义内部生发出来。在这一时期出现的文字民族形式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由古文字学家唐兰提出的“综合文字”,他对汉字形声字的重新理论化,一方面暴露出了语音中心主义负面的暴力倾向,另一方面牢牢把握了语音中心主义正面的革命脉搏。语音中心主义的秩序内部于是不期然地生长出一种反语音中心主义的、以书写为本的、将书写当作科学来研究的理论批判。
事实上,界定汉字革命的两个国际时刻——1916年与1958年——完美契合了语音中心主义在中国的起讫时间,汉字革命以语音中心主义对中国语文的统御为开端,以出现针对语音中心主义的理论批判,即汉字书写学(Chinese grammatology)为尾声。解构主义意义上的书写学,以拼音书写的形而上学为基本切入点,批判西方本民族中心主义,为第二个国际时刻做出了批判理论界的贡献。而汉字书写学,以同样的拼音书写的形而上学批判作为切入点,从汉字革命的实际出发,早于解构主义提出了对语音中心主义的批判。颇具讽刺意味的是,达到巅峰的语音中心主义召唤出了自己的反面,最终遏制废汉字运动的力量正是从主张废汉字的语音中心主义逻辑内部生长出来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语音中心主义发展出了一套属于自己的辩证法。本书以汉字革命的发生、变异和中止为主轴,追踪语音中心主义之辩证法如何浮出历史地表。
需要指出的是,对书写中反映的语言元素的兴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