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 正版书 !!!
¥ 24.39 4.1折 ¥ 59.8 全新
库存43件
作者郑光路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20128752
出版时间2024-0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9.8元
货号29681016
上书时间2024-10-21
出版前言
四川古称“巴蜀”(包括现在的重庆市),号称“天府之国”。历朝历代都是对中国产生重大影响之地。
巴山蜀水历史悠久,充满神秘色彩。其中许多奇闻秘事,不但外地人不清楚,就是许多土生土长的四川人,也并不了解。巴蜀文化,已成为越来越引起中外人士普遍关注的热门话题。
如果你是土生土长的四川人,通过此书你将了解你以前并不知道的许多身边奇事。如果你是外国游子、异乡客人,翻开此书,你将会为这块神秘土地所吸引,渴望亲历巴山蜀水。
每个地方都有她的今天和昨天。从古至今,地方典籍、乡土野史中包含着丰富的人文传统,蕴藏着广博的历史知识。鲁迅先生曾说:“野史和杂说,不像正史那样地装腔作势。”(《华盖集·这个与那个》)他还说:“历史上都写着中国的灵魂,指示着将来的命运,只因为涂饰太厚,废话太多,所以很不容易察出底细来……但如看野史和杂记,可更容易了然了,因为他们究竟不必太摆史官的架子。”(《华盖集·忽然想到》)
野史杂说,因其真实性、趣味性、可读性,从古至今极受人们重视,有着正史经传绝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一部纪录乡土文化的优秀地方图志,不但受本乡本土读者青睐,而且更受异乡人士欢迎。这类书籍,如陈年老酒经久越醇,极富收藏价值,足可传之子孙后代。
四川是中国人口众多的大省,很多重大历史事件都发生在四川或与四川有着直接渊源,因此,不了解四川就根本说不上了解中国。但岁月流逝,许多史实(尤其是正史不载的民间野史)已渐渐被遗忘、尘封甚至湮没了……
这本雅俗共赏的《四川旧事》,披露了许多并不广为人知的或几乎被淡忘了的四川历史上的奇闻秘事,极具特色。本书作者郑光路是学者型的作家。他人生经历丰富、交游甚广:从高级官员到底层民众,从文人雅士到武林豪客、僧道人士等三教九流人物……作者谙熟巴蜀文化和四川历史,收藏各种旧资料和文物极为丰富,所以他写的文章题材和视角都很独到、极具内涵,受到各界好评。
本书内容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方面,叙述了巴山蜀水的一些名胜典故、街巷园林、风土人情……如《千年古城瞬间消失》,生动再现了1933年四川叠溪大地震造成沧海桑田巨变,整个古城瞬间陷没地下……这惨烈一幕,在中外人类灾难史上是极特殊的一页,读者看后一定会感到惊心动魄。又如《峨眉山“九老洞”奇闻》,不但讲述了历史掌故,记载了1983年三个男女大学生入洞遇险被困十二天侥幸被救的经过,还披露了少为人知的洞内发生的种种离奇事件……
第二方面的内容,叙述了一些历史人物的趣闻轶事。如《南怀瑾在四川》介绍了名闻中外的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九年足迹遍西川”、在四川寻觅剑仙、从军、闭关修炼等生活历程,颇具神秘色彩。又如《最后在大陆落网的国民党将军》记叙了原国民党中统大特务,抗战后重庆“沧白堂事件”“较场口血案”的制造者、指挥者之一的郑蕴侠,1949年后在四川和贵州逃亡八年,其逃亡、潜伏、被捕和新生的真实经历充满悬念,比反特电影还离奇……
本书第三方面的内容,介绍了一些有重大历史影响的事件、史实或人物,具重要史料价值。如《四川近代刑场的历史变迁》,以生动而丰富的珍贵史料,介绍了从清朝、民国时期的血腥刑场,到2004年文明“刑车”投入使用,展现了中国法制建设的历史进程。
本书具有三大鲜明特色:
第一,极具史料和学术价值。本书几乎每篇文章都披露了作者苦心收藏的许多独家史料,足可以补正史之不足。每篇文章都“持之有故、言之有据”,文后附有注释,标明史实根据或资料来源。事实上,本书很多文章的初稿曾在《文史精华》《文史博览》《炎黄春秋》《体育文化导刊》《名人传记》等国家级、省级刊物,及《党史文苑》《党史纵览》《党的建设》《青年作家》等严肃刊物上发表。
第二,本书可读性极强,融学术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炉。本书作者主张发扬司马迁《史记》中“文史结合”的优秀传统,长期实践以大众化语言叙事,用尽可能生动的语言叙说枯燥复杂的历史事件和学术问题,避免让读者昏昏欲睡的那种“论文”式写作模式……
本书披露的“奇事”,并不仅仅是“解密”“搜奇”,实际上大都是某种历史话题的研究。但作者的这种研究,不是故作深沉、玩弄玄虚和卖弄技巧,而是像和老朋友“摆龙门阵”一样娓娓道来,令人读起来趣味无穷、欲罢不能。正像国内外一些报刊评论的那样:作者行文风格看似朴实无华,实则显示了深厚的学者风范和写作功力。
第三,本书配有珍贵老照片多幅,文图并茂,令人赏心悦目。
另外需要说明一点:重庆和四川“分家”是近年的事,而以叙述近现代史事为主要内容的本书,其“四川”所指,则都包含了重庆。
本书与《成都旧事》为姐妹篇。本书披露了四川历史上少为人知的谜团和奇事,介绍了有重大历史影响的事件和人物,并配有多幅珍藏老照片,图文并茂,文史结合,严谨而又不失趣味,展现充满魅力的巴蜀文化。
郑光路
独立学人。致力于巴蜀历史文化研究30余年,曾在省级、国家级学术刊物发表文章60余篇。已出版《气卷神州——当代中国气功大潮面面观》《四川保路运动历史真相——炸响辛亥革命的惊雷》《百年红十字运动在成都》《被遗忘的抗战史——四川大抗战》《张献忠剿四川真相》《巴蜀武术天下奇》等。著作《川人大抗战》获四川省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四川省第五届“四川文学奖”。
目录
千年古城瞬间消失
海子下有一座古城镇 / 004
张县长亲历惊心动魄的大地震 / 006
叠溪城瞬间陷落 / 010
地震后的大洪水 / 014
留给后人的教训 / 019
峨眉山“九老洞”奇闻
峨眉古洞怪事多 / 026
惊心动魄的昆明三学生遇险 / 030
九老洞里究竟死了多少人 / 034
少为人知的凶杀案 / 037
九老洞不是自杀、冒险者的“天堂” / 040
妇女缠脚和近代四川反缠脚运动
病态王朝的畸形美女 / 046
四川反缠脚运动 / 050
缠脚恶俗艰难退潮 / 054
义和团神拳和峨眉派武术
慈禧太后和义和团 / 064
武术、巫术在巴山蜀水大普及 / 068
四川义和团对峨眉派武术的重要影响 / 070
“神拳”对四川民俗“尚巫”的影响 / 073
南怀瑾在四川
入川觅“剑仙” / 078
“厚黑教主”的佳话 / 079
袁焕仙和“灵岩盛会” / 082
峨眉三年“闭关” / 087
“回首巴山天那方” / 091
民国四川几大“妖人”
“剑仙”现形记 / 098
“左老师”的“剑仙训练法” / 101
想当皇帝的“燃灯古佛” / 102
“刘神仙”的“神兵” / 106
四川近代“武侠”
四川武士会会长刘崇俊 / 114
“铁人”马宝 / 118
反清武士佘竟成 / 122
王禹堂“争也君子” / 125
罗子舟勇跳舍身岩 / 127
李国操勇擒罗升之 / 129
宝鼎与“积健武术社” / 131
杨妹“九年不食”之谜
牧羊村姑成了“国宝” / 140
重庆卫生局的“检验” / 142
全国掀起“杨妹热” / 146
“不食”新闻热的结局 / 149
1949年以后关于“不食”的余闻 / 152
抗战名将宋哲元大葬绵阳始末
戎马倥偬将星陨落 / 158
将军出殡举国同悲 / 163
最后在大陆落网的国民党将军
安乐寺换银圆被擒 / 173
险象环生逃亡路 / 176
“何安平”再变“刘正刚” / 179
深山小镇潜伏八年终于归案 / 182
晚年新生 / 185
四川最后的科举
科举中的童生和秀才 / 192
老皇城中的“乡试” / 194
北较场的武举考试 / 202
科举僵尸的短暂复活 / 204
近代四川的“射德会”
四川“末代状元”骆成骧创办“射德会” / 210
“雕弓较射”雅趣 / 213
四川“射德会”和弓箭业的衰亡 / 217
1936年的四川大饥荒
大灾震惊国内外 / 224
人吃人真况实录 / 229
可怜的政府赈灾 / 232
不重苍生重鬼神 / 235
足球运动在四川的早期传播
陶维义和广益中学球队 / 242
杨森和“九五”足球赛 / 246
民国早期的成都足球运动 / 248
四川刑场的历史变迁
清末的“砍脑壳” / 258
民国刑场 / 263
“注射死”和“刑车” / 265
四川电影的起源和发展
四川最早的电影 / 272
四川成了中国电影的“大后方” / 276
全民围剿麻雀的旷古奇闻
除“四害”运动的兴起 / 286
四川首创消灭麻雀“大兵团作战” / 291
全国总动员 / 295
“剿雀大战”尴尬落幕 / 301
近现代海外文化人与四川
世纪初日本友人独领风骚 / 308
中外文化交流掀高潮 / 312
“诺贝尔文学奖”评委马悦然 / 316
李
人和天回镇
作家是“地方志”专家 / 324
为什么将天回镇作为特定历史舞台 / 326
生动定格记录的古镇 / 328
四川名将岳锺琪
战功赫赫国之栋梁 / 338
清朝历史大案的主角 / 343
老将出马建奇功 / 347
四川总督丁宝桢
初到四川“栽筋斗” / 356
山东和四川近代工业之父 / 359
都江堰和宫保肉丁 / 364
一清如水死四川 / 367
巴金的“家”和《家》
巴金的“老家” / 374
巴金祖辈入川脉络 / 376
嘉兴“老家”寻踪 / 379
成都的“家” / 381
广元的“家” / 385
巴金的“家”和小说《家》 / 386
离开成都的“家” / 389
1949年以前的两次回“家” / 392
“文化大革命”前的两次回“家” / 395
1987年第五次回“家” / 396
李青云256岁长寿“谜团”
1927年军阀杨森邀请李青云传授养生之道 / 408
民国时期书籍介绍李青云的史料 / 411
近几十年来有关李青云的传说五花八门 / 414
清代“旌表人瑞”政策和“千叟宴” / 415
从四川地方志剖析李青云256岁的不可信 / 418
本书与《成都旧事》为姐妹篇。本书披露了四川历史上少为人知的谜团和奇事,介绍了有重大历史影响的事件和人物,并配有多幅珍藏老照片,图文并茂,文史结合,严谨而又不失趣味,展现充满魅力的巴蜀文化。
郑光路
独立学人。致力于巴蜀历史文化研究30余年,曾在省级、国家级学术刊物发表文章60余篇。已出版《气卷神州——当代中国气功大潮面面观》《四川保路运动历史真相——炸响辛亥革命的惊雷》《百年红十字运动在成都》《被遗忘的抗战史——四川大抗战》《张献忠剿四川真相》《巴蜀武术天下奇》等。著作《川人大抗战》获四川省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四川省第五届“四川文学奖”。
千年古城瞬间消失
1933年8月25日(农历七月初五申时)15时50分30秒,茂县叠溪发生7.5级地震。震中位置为北纬32度,东经103.7度。极震地区烈度为10度,极震区面积约209平方公里……
海子下埋了一座古城呢!
六十多年前热闹得很,
整个古镇全是瓦房,
人口又多,镇上还有戏台、寺庙、祠堂,
古镇里长长的街道,人来人往……
惨啊!
海子下有一座古城镇
从成都出发,溯岷江沿213国道而上,就到了阿坝州茂县较场乡。导游小姐说:“这里有个神秘的湖泊,叫叠溪海子……”深山峡谷之中,海子波光闪烁,绿如碧玉。导游小姐背书般朗朗介绍:“叠溪海子,长10余公里,最宽处达690多米,最深处80多米。海子出口是一个狭窄的石山嘴,它急流滔滔,紧连着银带一般的千里岷江……”
叠溪海子距成都249公里,距茂县县城56公里。
一个老山民“吧嗒吧嗒”地吸着叶子烟对我说:“海子下埋了一座古城呢!六十多年前热闹得很,整个古镇全是瓦房,人口又多,镇上还有戏台、寺庙、祠堂,古镇里长长的街道,人来人往……惨啊,眨眼间就陷到地下面去了!唉,地震后又发洪水,这叠溪古城,就彻底完了,成了这些‘海子’。我们山里人传说,阴风惨惨的日子里,还听得到海子下面的冤魂野鬼在号哭呢!”
叠溪是历代边防要塞。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这里曾设蚕陵县,唐代设翼针县,明洪武十一年(1378)为叠溪千户所……我绕到较场乡后面,见有一块两三丈高的巨石,当地人说这是“点将台”。点将台一带保存了阿坝州最好最多的石刻造像,山壁上唐、宋、元、清各朝代摩崖石刻,多为佛教造像,栩栩如生,是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有的石刻还看得清有“大唐贞观四年(630)翼州知州立”“大元开国忠顺公玄孙刘上、万户刘文远引兵至此”等字样……
没有疑问,至少汉朝以后,叠溪已是兵家必争的边陲重镇。古叠溪城还有名为“龙池晓日”“玉垒洞”等胜迹,如今在荡漾的水中还有可辨认出洞名题字“万壑一天”的石刻横匾。
叠溪城扼川西平原通松潘草地及青海、甘肃交通要塞。唐贞观时筑城规模较小。明洪武十一年(1378)御史大夫丁玉(他被封为平羌将军)征战此地,下令筑城,其高一丈,周围有三百九十丈长,有四道城门。
我又走到一个叫“玉石板”的地方,看见有因风化模糊难辨的诗碑,有一首清乾隆三十年(1765)成都副都统托云之诗:“山中野鹤飞何处,石窟犹存宝帐图。古代战场指点在,汉关要塞杳然无。腰镰稚子横牛背,唱晚归樵觅酒炉。等说总戎零鸟阵,夜深鬼语不相呼。”
我读罢诗碑,深感这诗是有点鬼气的“恶谶”,好像已预料到繁荣太平的叠溪城将遭大难……
为弄清楚千年叠溪古城究竟发生了什么,我查阅了许多旧资料,请教了研究地震的朋友,采访当地人……花费不少心血,叠溪古城眨眼间桑田变沧海的惨烈画面,活鲜鲜地浮现在我眼前!
张县长亲历惊心动魄的大地震
1933年8月,一个头戴博士黑礼帽、身穿长马褂四十来岁的中年人,来到叠溪镇,他背后还有个背枪的士兵。小镇宽阔的石板路两旁,有很多鳞次栉比的商铺、饭店、栈房,吵吵嚷嚷分外热闹……镇上的人,有穿破旧汉人服装的,有披厚重羌藏民族长袍的,还有戴大盖帽身穿黄军服的军人。他们都恭敬地向中年人行注目礼,有的还弯腰点头招呼:“张县长,您好!您好!”
这人就是当年川军28军“屯垦督办公署”负责人兼茂县县长张雪岩。他礼貌地点头微笑还礼:“你们好!你们好!”张县长这次是到叠溪古城镇“视察”,他了解到:镇上有房270所,本地人口577人。城中一条繁盛的街道上有饭馆10余家,旅店6家1 。
川军28军军长是邓锡侯,当时他还兼任松潘县、理县、茂县、懋功县、汶川县数县的“屯垦督办公署”的督办。因为叠溪位置重要,地临黑水入江之处,多民族杂居,又是汉、藏边界地区……邓锡侯特别看重此地,在镇上专门设有公安局,另外还有驻军一连,处理纷争事变。
张县长走到小镇尽头,山川形胜尽收眼底:叠溪城面临岷江、背枕高山,城为斜四边形。城墙由片石及土砌成,城门洞与月城用大青砖砌成。城中还有城隍庙、观音殿、武庙、吉祥寺等建筑,有“楼台亭榭”“龙池晓月”等名胜……张县长念着前人赞誉叠溪的句子:“‘溪水淼淼直千寻,一城号蚕陵。雉垛参差雁齿横,尚有蜂衙蝶市,酒肆茶亭……’真是个好地方!”
由江岸到叠溪镇的一段上坡路,弯弯曲曲约五公里。面江处悬崖峭壁巍然矗立,山上没有树木。陪同的叠溪王镇长对他说道:“张县长,那半山上有一小洞穴,洞口有洗脸盆大,也不晓得有多深……如果有人向那洞口乱甩石头,立刻就会浓烟上冒,直冲天上,很快又结成黑云……眨眼间,那黑云又变成小冰雹乱七八糟坠下来,要是躲避不及,常常被那密密麻麻的冰雹打伤!张县长,这样的怪事,你信不信?”
张雪岩笑起来:“你说这些,我原先还真不相信,以为是野叟玄谈罢了。嘿,上次我亲眼看见28军驻这镇上的一个士兵,他也以为那是‘打胡乱说’,向那洞口乱甩石头,果然惹发此事,弄得天昏地暗……连长骂他‘龟儿不信邪,乱惹祸事!’结果关了他两天禁闭!”
王镇长忙说:“这深山野沟,怪事确实多!镇上好多人还常说:‘夜深人静时,能微微听见地下有哗哗的潮水声呢……’”
张雪岩先生后来回忆说:“以上情况表明,可能其地下已被江水入浸、土石疏松,地质早已发生变化,一遇地震,即行坍陷了!”
张县长从叠溪回到县城没有半月,1933年8月25日15时50分30秒,令国内外震惊的大地震发生了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