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 正版书 !!!
¥ 119.48 4.8折 ¥ 248 全新
库存88件
作者[英]布莱恩·克莱格,[英]阿瑟·I.米勒,[美]罗杰·劳尼厄斯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ISBN9787523204023
出版时间2023-10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248元
货号29642530
上书时间2024-10-21
引言 战后早期美苏的火箭技术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前,苏联火箭设计师谢尔盖·科罗廖夫(Sergei Korolev)与瓦连京·格鲁什科(Valentin Glushko)就已经是多年的竞争对手了。两人都对火箭技术的前景充满期待。格鲁什科小的时候,甚至还曾与宇航之父康斯坦丁·齐奥尔科夫斯基(Konstantin Tsiolkovsky)有过书信往来。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科罗廖夫和格鲁什科都在火箭研制工作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科罗廖夫是莫斯科火箭技术组织反作用运动研究小组(GRID)及其后继组织喷气推进科学研究所(RNII)的领军人物,格鲁什科也任职于此。当时科罗廖夫的观念占据主导地位,他主持建造了苏联第一艘火箭推进飞行器RP-318。而格鲁什科则隐没在科罗廖夫的光环之下,他的固执和自大也导致他对科罗廖夫所取得的成绩日渐不满。
1938年,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Joseph Vissarionovich Stalin)执政下爆发的"大清洗"(苏联肃反运动)达到了巅峰。就在RP-318飞行器蓄势待发之际,科罗廖夫和格鲁什科却与其他航天工程师一起,被关押到了古拉格劳改营。喷气推进科学研究所的两位负责人伊万·科雷米诺夫(Ivan Kleymenov)和格奥尔基·朗格马克(Georgy Langemak)公开指责两人故意拖延研究所的工作进度,而且同情反布尔什维克主义。格鲁什科在科罗廖夫被收监一事上也起了一定的作用,也许是因为受到胁迫,他在证言中告发了科罗廖夫,不过科罗廖夫也在自己的证言中告发了对方。两人都进了布特尔监狱,后来科罗廖夫被迫成为格鲁什科的手下并为其工作。由于"大清洗"的影响,在那种环境下,他们对彼此的憎恶之情进一步升级。格鲁什科和科罗廖夫都在古拉格劳改营里吃了不少苦头。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后,他们被送到劳教所,去开发新型军用武器。1941年,格鲁什科被任命为一家设计局的负责人,该机构主要研发液体燃料火箭发动机。尽管他与科罗廖夫依然相互憎恶,但他们还是协同合作,并于1944年设计出了 RD-1 KhZ辅助火箭发动机,用于拉沃契金设计局的La-7R拦截机上。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格鲁什科和科罗廖夫注意到了纳粹德国韦纳·冯·布劳恩(Wernher von Braun)团队在V-2弹道导弹上取得的巨大进展。1944年初,德国使用V-2导弹在西欧发射了约3172枚弹头。这种导弹所取得的不俗战果,让格鲁什科和科罗廖夫得到了面见斯大林的机会,争取开发苏联人自己的弹道导弹。1945年,斯大林把他们二人(两人中格鲁什科更受信任)以及其他一些技术专家,从劳改营派到了德国的苏占区,去调查纳粹在弹道导弹方面所做的工作。起初,科罗廖夫负责监督硬件设备的抢运,格鲁什科负责审讯大量仍留在德国的V-2导弹工程师和技术人员,但很快科罗廖夫也参与到审讯工作中,并且赢得了装备部长德米特里·费多罗维奇·乌斯季诺夫(Dmitri Fedorovich Ustinov)的信任。
1946年5月13日,斯大林签署命令启动苏联弹道导弹的研制工作。乌斯季诺夫指定科罗廖夫担任新创建的科研机构--第88研究所(NII-88)的负责人,开展弹道导弹研制工作,同时任命格鲁什科担任456设计局(OKB-456)的总设计师,负责开发火箭发动机。OKB-456,也就是后来的动力机械科研生产联合体(NPO Energomash),在之后的工作中设计了推力达340 kN的RD-170/RD-180系列液体燃料发动机。直到今天,这款发动机依然被用在全球多型火箭上。科罗廖夫和格鲁什科两人的工作,对"二战"后美苏之间弹道导弹竞赛以及探月太空竞赛都至关重要。不管是在实现太空飞行的梦想,还是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通过发展洲际弹道导弹(ICBMs)推动核恐怖方面,两个人都扮演了关键角色。
1946年10月22日晚至次日凌晨,科罗廖夫将制造V-2导弹的米特尔维克地下工厂的200名德国员工集中起来,安置到位于莫斯科和列宁格勒之间谢利格尔湖地区相对舒适的生活区。不过这些德国人与科罗廖夫的工程师几乎没有直接接触,他们主要是协助从卡普斯京亚尔发射了几枚V-2导弹,在接受了一些书面的调查之后,于1950年至1954年被遣返回东德。
科罗廖夫利用苏联生产的零件复制了V-2导弹的设计,研发出R-1导弹。这些设计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先后发展成了更加强大的R-2和R-5导弹。科罗廖夫于1954年5月20日获得批准开发R-7导弹(尽管早在1953年2月13日,斯大林在世时,就已批准了洲际弹道导弹的预先研究),这次也还是由格鲁什科制造为导弹提供动力的发动机。
苏联在1957年8月21日成功地测试了R -7导弹,这是一种最大有效载荷为5.4吨的两级洲际弹道导弹,足以携带核弹头飞行3500英里(约5600千米)。虽然它是世界上第一枚洲际弹道导弹,但R-7并不算是一种特别实用的武器,它需要巨大的发射平台、复杂的组装和发射程序、低温液氧氧化剂和无线电控制末段制导。另外,虽然它的射程令人印象深刻,但也就是刚刚够从苏联境内的发射场打到美国最北边的地区而已。因此,作为武器,苏联红军也仅是在北部的丘拉塔姆和普列谢茨克的八个发射平台上进行了部署。直到1959年5月13日,一些更实用的型号(例如科罗廖夫的R-9导弹)才开始研制。尽管如此,作为早期的太空探索运载器,R-7还是大有用处的。1957年,它把斯普特尼克1号(Sputnik 1)和斯普特尼克2号(Sputnik 2)都送入了轨道,1961年,作为首个载人航天任务的运载火箭,又将尤里·阿列克谢耶维奇·加加林(Yuri Alekseyevich Gagarin)和盖尔曼·蒂托夫(Gherman Titov)送入太空。通过格鲁什科的帮助以及两人在激烈竞争中所取得的成就,科罗廖夫倾尽全力引领着苏联开启了登月的探索。然而在1966年,科罗廖夫死于一次拙劣的医疗事故。任何挫折都无法与他的去世对苏联登月计划所带来的影响相提并论。毫无疑问,这种状况下只能由格鲁什科来承担起苏联的太空计划了。
罗伯特·吉尔鲁思(Robert R. Gilruth)和冯·布劳恩的职业生涯可以看作科罗廖夫和格鲁什科这种亦敌亦友关系的美国翻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前身--美国国家航空咨询委员会(NACA)的领导们对高速制导导弹和未来太空飞行产生了兴趣,他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设立了无人驾驶飞行器研究部门 (PARD)。该部门由吉尔鲁思领导,当时他还只是兰利纪念航空实验室(NASA成立后更名为兰利研究中心)一名年轻有为的工程师。
1945年7月4日,吉尔鲁思在靠近弗吉尼亚海岸的瓦勒普斯岛建立了隶属于兰利纪念航空实验室的实验场。在1947年至1949年间,美国国家航空咨询委员会从这个实验场发射了三百多个不同尺寸和各种类型的火箭,并于1947年发表了第一份关于火箭方面的技术报告--《制导导弹的空气动力学问题》。凭借这份报告,吉尔鲁思和无人驾驶飞行器研究部门填补了美国人在太空飞行知识上的空白。
之后在1952年,无人驾驶飞行器研究部门开始研发多级、高超声速、固体燃料火箭飞行器,这些飞行器起初主要用于空气动力加热测试,后来又用于研究大气再入的物理项目。1954年10月14日,无人驾驶飞行器研究部门发射了美国第一枚四级火箭,1956年8月发射了世界上第一枚试验性五级固体燃料火箭,速度达到声速的15倍(即5100米/秒)。在火箭技术方面取得的这些长足进步,使NACA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成为对于太空探索日益重要的典型机构。
1958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投入运营时,吉尔鲁思承担了首个标志性项目--水星计划(Project Mercury)的重任,该计划力图将首位美国宇航员送入太空轨道。多蒂·李(Dottie Lee)是在吉尔鲁思太空计划小组中工作的唯一一位女性工程师,她记忆中的吉尔鲁思是一个"英俊、聪明的男人"。
"我工作的办公室差不多有七名男性,我就待在我的小角落里。"李在1999年的一次口述中回忆道,"吉尔鲁思在门口停下脚步,我能看到他。那些男人正在讨论,想要解决一个问题,他就在旁边听着。后来他就问了个问题,把他们的想法扳了过来,让他们重回正轨。然后他就转过身,面带微笑,走了出去……他没有告诉他们怎么做,他只是问了个问题……我就想:为什么其他人都不能像这个男人一样呢?"
吉尔鲁思领导NASA的太空计划小组完成了水星计划,后来他又担任载人航天飞行中心(即林登·约翰逊航天中心)的主任。这个中心主管双子星座计划(Project Gemini)和阿波罗计划(Project Apollo)。在那个英雄辈出的航天时代,他所在的机构负责招募、训练、监管宇航员以及载人航天项目。然而跟与这些项目相关的其他许多人,例如与他同时代的冯·布劳恩相比,他的名气要小得多。冯·布劳恩是纳粹V-2导弹项目的技术负责人,也是为美国建造了首个运载火箭、将航天器送入轨道的人。
后来,吉尔鲁思在休斯敦建立了隶属于NASA的林登·约翰逊航天中心,作为太空探索的大本营,并担任首任主管。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吉尔鲁思在任职期间努力将载人航天项目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开发。2000年吉尔鲁思去世时,他多年的助手克里斯·克拉夫特(Chris Kraft)评价说:"他思想端正,富有领导力和判断力,能够知人善任,没有什么话语比这更能够形容他了。"吉尔鲁思身兼数职,他既是一名工程企业家,又是一名开发者、管理者,致力于攻克多种复杂的技术和组织架构问题,他所拥有的远见卓识,帮助他在技术、财务、文化和社交管控方面完美地完成了不少艰苦卓绝的任务。2000年,时任林登·约翰逊航天中心主任的乔治·阿比(George W. S. Abbey)代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致悼词时,对吉尔鲁思的职业生涯总结道:"罗伯特·吉尔鲁思在各种意义上都是个真正的先驱者,是载人太空飞行之父。他的眼界、毅力和奉献精神勾勒出了美国太空计划的轮廓。在他的带领下,初出茅庐的载人航天飞行中心变成了如今人类外太空探索的前沿阵地。"
在美国,能与吉尔鲁思在事业上取得的成就相提并论的,当属德国英俊的流亡者--韦纳·冯·布劳恩。冯·布劳恩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至七十年代最为重要的一位火箭开发者和太空探索的坚定拥护者。他从小研读儒勒·凡尔纳(Jules Gabriel Verne)和赫伯特·乔治·威尔斯(Herbert George Wells)的科幻小说,并在拜读赫尔曼·奥伯特(Hermann Oberth)及其他人的科幻作品中长大。1929年,十几岁的冯·布劳恩加入了德国火箭协会"宇宙航行协会"(VfR)。为了进一步实现他制造大型、高性能火箭的愿望,1932年,他开始为德国陆军开发弹道导弹。在整个"二战"期间,他一直在制造采用液体推进方式的V-2导弹。由于他的项目使用了制造多拉(Dora)巨炮的劳工和米特尔维克地下工厂的劳工,因而在战后引发了人们对他是否犯有战争罪的质疑。
V-2导弹长46英尺(约14米),重27 000磅(约12吨),飞行速度超过每小时3500英里(约5600千米),可以将2200磅(约1吨)重的弹头送达500英里(约800千米)外的目标。1942年10月首次飞行,1944年9月开始用于攻击欧洲范围内的目标。到战争结束时,已有3100多枚V-2导弹向安特卫普、伦敦和欧洲其他陆上目标进行了攻击。这些导弹的制导系统并不完善,许多没能命中目标点,但这种导弹能够无预警地对目标发起攻击,且攻击对象没有任何防御手段可以拦截,因此V-2导弹的恐吓作用要远大于它的杀伤力。
到1945年年初,冯·布劳恩就已经清楚地认识到,在与同盟国的对抗中德国无法取得胜利,于是他开始为战后做打算。在同盟国军队占领V-2导弹基地之前,冯·布劳恩就安排了他手下最得力的火箭工程师们,连同研究计划与测试设备一起,向美国人投降。作为回形针计划的一部分,冯·布劳恩和他的主要助手们因研发了新奇的V-2导弹技术而被带回美国。他们被安置在得克萨斯州的布利斯堡,为美军研制火箭,并在新墨西哥州的白沙试验场进行发射。1950年冯·布劳恩的团队搬到了亚拉巴马州亨茨维尔附近的红石兵工厂,他们在那里建造了美国陆军的第一代中程战略弹道导弹--丘比特(Jupiter)导弹,这种导弹可以将小型弹头投送到最远500英里(约800千米)外。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冯·布劳恩也成了美国著名的太空探索代言人之一。1952年他因出席该领域一项重要的研讨会而受到大众的关注,并于同年秋天由于在流行周刊《柯利尔》(Collier's)上发表了一系列文章,由此登上了美国舞台。五十年代中期,冯·布劳恩又在迪士尼的三部太空探索电视节目中亮相,这使他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位于亚拉巴马州亨茨维尔的火箭团队转为了NASA的马歇尔太空飞行中心,由他们所建造的土星5号(Saturn V)火箭成功将宇航员送上了月球,由此,冯·布劳恩的地位变得更加显赫。
吉尔鲁思与冯·布劳恩就像科罗廖夫与格鲁什科一样,他们在太空竞赛期间一起工作,两人取得的成功依赖于彼此的成全。他们之间的关系与专业相关,有时合拍,但也常有分歧,二人之间关系复杂、竞争激烈,同时成就也令世人震惊,两个人中不管少了哪一个,都无法完成登月的壮举。1961年NASA实施阿波罗计划时,他们二人逐渐形成了一种休戚与共的关系。
美国军方开展的弹道导弹计划为太空时代的开启拉开了序幕。整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所有的军队都致力于部署洲际弹道导弹,将弹头发射到位于地球另一端的目标。到五十年代末,推动导弹的火箭技术已经发展得足以将这一设想变成现实。这是一项具有革命性的发展,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有能力不需要踏足,甚至也不需要飞越就能从一片大陆攻击另外一片大陆。从某个角度来说,这项技术缩小了地球的面积,而曾经被两片大洋保护起来免受外界攻击的美国,也无法再依靠这一天然屏障了。美国以自身的实力向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发出信号,它可以向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投射军事力量。
洲际弹道导弹计划的作用不止于此,它还推动太空竞赛所需要的各项技术达到了成熟阶段。吉尔鲁思也许道出了那个躁动时期所有人的终极目标,这一目标直接导致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到六十年代展开的太空竞赛。他在一次口述历史时说道:"当你想着把一个人送上去时,事情就不同了。当有人在轨道上时,可以做很多事情。"这个目标激励着科罗廖夫、格鲁什科与冯·布劳恩和吉尔鲁思,他们从五十年代开始就为之倾尽全力,其中就包括一场声势浩大的登月竞赛。在这场竞赛中,任何一方都有可能成为第一个登上月球的国家,这取决于某些关键竞争的结果。这些工程师共同建造火箭,并发展其他必要的技术,使太空探索成为现实。这些人和成千上万个像他们一样的人,为实现太空飞行的梦想而付出了努力。
《光之史话:探索人类对光的持久迷恋》
我们无法想象人类生活在一个没有光的世界中,光既是我们认识这个世界的钥匙,也寄托了人类的精神和希望。本书试图带领读者进行一次时间旅行,将人类对于光的探索和感受娓娓道来。随着探索,光不断推动着改变我们生活的技术出现,它甚至还引导我们质疑现实的本质。从新石器时代人们在巨石阵中对光的崇拜,到印象派画家在绘画中对光的革命性观察;从牛顿用三棱透镜将一束白光分解成了彩虹色谱,到爱因斯坦和费曼得出令人震惊的结论……本书探索了人类追寻光的非凡历程和不断被颠覆的认识。这本书呈现的不仅是人类探索的历史,也是一部科学技术发展史、思想史。
《一生万物:透过身体看宇宙万象》
书带领我们从身体出发,去探索科学与自然的方方面面。有些探索与我们的身体大致相关,有些虽相去甚远,却有神似之处。从毛发皮肤延伸到夸克世界;从身体结构探寻物质的四种状态,再到地球的诞生;从一滴血讨论到细胞和遗传物质;从眼睛扩展到视觉、光子甚至整个宇宙;从胃探索化学元素,直至时空旅行……最后,回到我们身体中最重要的器官――大脑。在作者巧妙的构思下,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晦涩的知识不再难懂,一切都融会贯通起来。阅读本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周围的世界和我们自己。
《AI艺术家 : 人工智能的创意与未来》
米勒在这本书中想要解答的,是如今人工智能领域最令人兴奋的那些问题。作者用大量例证阐述了机器创造艺术作品的可能性,并带我们进入了一个相信计算机拥有创造力的世界。本书内容偏重人工智能在艺术创作方面创造的成果,包括绘画、音乐、文学、戏剧等,例证丰富具体,又涵盖作者对创造力的理解,以及对众多AI 艺术大师创作过程的分析。本书不仅有助于读者了解人工智能在创造性领域的发展现状和前景,还为人们提供了进行创造性工作的方法论。
《奔月:一段太空竞赛往事》
本书以太空探索的缘起开篇,详述了冷战时期美苏航天计划的种种细节,探索了那个时代科学与技术进步的标志性驱动力--载人登月。作者将美国和苏联的计划放在同等重要的写作地位上,重新审视了两国的成败。其巧妙之处在于借助史料多角度还原了这段历史,剖析登月竞赛的复杂性及其根源和结果,提出具有启发性的思考。书中也就一些我们关注的问题作了详尽解释,例如:既然1969年能把人送上月球,为什么现在不再登月?苏联在起初领先的情况下,为什么最终会被美国击败?
《在云端:飞行旅途中的科学》
从我们踏入机场的那一刻起,各种科学原理就开始为我们表演。量子物理、相对论、混沌、分形……这些有趣的现象将接二连三地展现在我们面前。飞行旅途中的每一刻都充满着体验科学的机会,本书用通俗的语言解释了我们沿途遇到的种种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安检仪如何工作?飞机跑道如何编号?飞机为什么能飞得起来?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风暴因何而起?导航系统如何运转?如果在半空中打开舱门将会发生什么?……作为飞行旅途的最佳向导,对于这些我们以往一直想知道或者一直没想到的问题,本书将知无不言。
布莱恩·克莱格(Brian Clegg),1955 年出生于英国兰开夏郡,剑桥大学自然科学硕士(专攻实验物理)。知名科普作家,为《自然》《BBC 历史》《物理世界》《科学美国人》《泰晤士报》《观察家报》《卫报》等报刊撰写专栏和评论。作品包括畅销书《万有引力》《神之效应》《大爆炸前传》《无限简史》《构造时间机器》等,其作品被翻译为十多种语言。布莱恩是英国皇家艺术学会会员、英国物理学会会员,经常在科教节目中出镜,他在伦敦皇家学院举办的讲座场场爆满。
罗杰·劳尼厄斯(Roger D. Launius)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首席历史学家、美国航空航天学会(AIAA)研究员、《太空时报》主编,史密森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太空历史部高级策展人、美国空军前首席历史学家。专注于航天史料研究与整理工作,曾任教于麦肯德里大学、韦伯州立大学,著有《史密森太空探索史》《阿波罗的遗产:透视太空竞赛》《太空中的机器人:技术、进化和星际旅行》《极地科学的全球化》等30多部航空航天史相关著作。曾于2013年参与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事故的调查,并常在各档美国电视节目中客串专家评论员。
《光之史话:探索人类对光的持久迷恋》
序 001
第1 章 光速 003
第2 章 哲学家 013
第3 章 冲出黑暗 031
第4 章 光学设备 057
第5 章 看得更远 081
第6 章 解剖光 115
第7 章 以太之死 145
第8 章 可怕的对称 183
第9 章 量子电动力学 209
第10 章 光的量子纠缠 237
第11 章 老虎!老虎! 251
历史文献选读 268
论颜色和光 269
致德国公主的信 281
关于光线振动的思考 284
发现者法拉第 290
论以太 296
论新型射线 298
延伸阅读 303
致谢 307
《一生万物:透过身体看宇宙万象》
前言 001
第一章 镜中的你 003
镜中影
第二章 一缕青丝 007
天选之"色"/ 染发使我美丽/"脱毛"的烦恼/"失发"结盟/ 太空迷途/"虱"量法/ 表皮之下/ 这是啥做的? / 会"打人"的分子/ 中空的原子及电磁理论/ 原子内部究竟如何/ 迷你太阳系?非也/ 量子跃迁/ 夸克的魅力/ 混乱的标准模型/ 是固,是液,还是气? / 物质的第四种状态/ 凝聚态初探/ 深入物质世界/ 吃什么,补什么/ 地球诞生前夜/ 一粒尘埃
第三章 细胞秘辛 042
脏话的镇痛功效/ 生命"原液"/ 找寻生命的蛛丝马迹/ 你的细胞,是生,还是死? / 在血流中"荡起双桨"/ 特殊分子/一排小房间/ 明星分子/ 你的专属密码/ 细胞中的"天外来客"/如影随形的外来基因/ 数万亿名"人体偷渡客"/ 阑尾阑尾,何须斩头去尾? / 细菌自白:不知"五秒规则"为何物/ 蠕虫--爬呀爬,爬进你的心坎里/ 贵族水蛭/ 旅居睫毛之间/ 见"微"知著/ 生命不息,放射不止/CAT 扫描与核共振/ 捕捉神秘中微子/"黑马"中微子
第四章 清澈的双眸 072
猎户腰带上的明珠/ 回望昨天/ 是波,还是粒子? / 恒星内核的爆炸/1,340 年的漫长"星际迷航"/ 扭曲的透镜/ 海滩救生员操作指南/ 通过"扁豆"透镜看世界/ 爱丽丝的神秘镜中世界 / 眼中华彩/ 收集小小光子/ 从光到视觉/"人造"世界/量子现实/ 杨氏双缝/ 不确定性"君临天下"/ 难解难分的纠缠/ 量子碎片的集合体/ 沐浴星河/ 尿,暗夜里的光/ 宇宙大爆炸残留物? / 膨胀的宇宙/ 可能存在的大爆炸/ 建模游戏/失控的宇宙/ 遥远的类星体/ 黑洞迷思/ 打造黑洞/ 日落终有时/ 生命的能量源泉/ 喂?有人吗? / 搜寻外星生命/ 我们孤单,哪怕并不孤独
第五章 胃中漫步 120
你体内的化学/ 捡拾一粒石子/"邪恶"的生命化合物/ 加点气儿吧/ 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 走近第114 号元素/ 重金属还是稀有气体? / 从食物到能量/ 吃口"热乎饭"/ 干杯/ 上帝的食物/ 胜利者之药/ 从化学能到肌肉的活动/ 开始干活/大黄蜂的传说/ 自带"弹簧"的袋鼠/ 流动的热量/ 永动机,何"永"之有/ 克鲁克斯的能量论/ 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