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 正版书 !!!
¥ 42.92 6.3折 ¥ 68 全新
库存5件
作者石静远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ISBN9787521754858
出版时间2023-08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68元
货号29621573
上书时间2024-10-21
第四章 林语堂与中文检索的创新 节选
1917 年,23 岁的林语堂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自己的第一篇作品。这份杂志两年前在上海法租界创刊,给中国躁动不宁和聪颖卓绝的青年人提供了一个平台。杂志除中文刊名外还有同样语义的法文刊名“La Jeunesse”,显示了带有马克思主义锋芒的世界性风格。在这本封面加红套印的平装杂志上,勤于思考的年轻人发文表达激进观点,介绍西方思想,质疑传统知识。主编把杂志的使命说得很清楚:如果中国必须丢弃过去所有传统的沉重包袱方能与外部世界竞争,那也只好如此。
与各种激烈批评传统文化的文章相比,林语堂的文章没有那么慷慨激昂。他选择了一个看似无害无趣,更适于图书馆工作者思考的题目——《汉字索引制说明》。同期杂志上的另一篇文章更吸引眼球,因为它介绍了法国哲学家亨利·柏格森(Henri Bergson)关于时间的内部体验学说,这个学说看起来足够新颖。林语堂那篇7 页长的文章没有提出什么振聋发聩、令反叛青年趋之若鹜的主张,但它后来做到了杂志中任何其他文章都做不到的事:它不可逆转地改变了新旧知识的景观。
林语堂的提议乍看似乎简单,但其实可以算是一份组织汉字的完整指南。他把汉字分解成笔画,确定了5 类笔画:横、直、撇、点、勾。这里隐约可见传统上教授书法时使用的永字八法的痕迹。可是林语堂给他的5 类笔画界定的范围要宽得多,他注意的是笔画的方向,不是笔画的样式。例如,一横不仅包括明显的一道横线,如汉字的“一”,而且包括任何从左到右以类似的动作写出的笔画,不一定是平的。数千年的书法练习使得笔画和笔顺根深蒂固,发展出了一套先写哪笔,后写哪笔,直至完成全字的固定规则。在英文书写中,可以想象写字母“A”时先写中间的小横,但常规写法是先写左边的斜线,后写右边的斜线,最后写连接这两条斜线的小横线。同样,写字母“X”的时候先写哪一笔都可以,结果毫无差别。但是,手写汉字时,笔画和笔顺严格得多。林语堂用一个字的首笔画作为第一分类依据,却发现分得不够细。于是他在那5 个基本笔画的基础上加以扩大,确定了19 个首笔画,囊括了所有汉字书写的第一笔。
接下来林语堂把第一笔和第二笔放在一起,找出了28 个头两笔的格式,几乎适用于所有汉字。这如同先分出所有以一条竖线开始的字母:“B”“D”“F”“H”“K”“L”“M”“N”“P”“R”。然后加上第二条规定:第一笔竖线后必须是曲线,这样前述那些字母就剩下了“B”“D”“P”“R”。用确定的一套头两笔组合来辨识汉字,如此产生的组织格式与字母的逻辑不相上下。
林语堂这个简单明了的办法向数千年来研究、学习和规范汉字的传统提出了挑战。他显示了汉字如何可以按照其自身组织来分类,而不必依赖其他外在的原理,无论是西方字母还是代码。在字典中分类查找汉字从来都是靠部首。在林语堂之前,没有一个中国人提出过他这样完整的替代部首制度的方法。祁暄仅仅是开了个头。传统上,分类所依靠的原理因多年的习惯和文化实践积淀而成,而非来自抽象的语言理论。语文学和词典学是中国经典学问的核心,文字本身也是研究的对象。许多个世纪以来,学者们努力通过证实某个字的意思来保存古人的智慧,这是训诂学这门备受尊敬的学问的关键。印刷术发明之前,此事的难度超乎想象。即使手抄本的字体依照规范,仍旧有许多笔画差那么一点。一横写成一撇能引得以后好几代学者对这到底是什么字争吵不休。管理汉字的全部词汇枯燥无味,吃力不讨好。把字词整理记录成词汇表是对汉语知识基础的重要支撑。这项工作是对汉语词汇的必要维护保养,需要怀着负责任的精神耐心地、不厌其烦地反复比较对照,细致入微地分门别类。所有这些一丝不苟的工作都遵循着一条基本规则。两千年来,作为汉字一部分的部首一直是分类的唯一标准。最早的汉语书写出现后大约1 100 年到1 500年,部首得到了确定,当时用于管理内务。那时汉字的数量已经相当可观。
......
在1917 年刊登在《新青年》上的文章中,林语堂把汉字和汉语信息管理视为同一个问题。若能轻易地在字典里找到一个字,同样可以很快找到一本书书名中的第一个字。所以,解决前一个问题的办法一定能够解决后一个问题,而办法从来就摆在那里,那就是汉字的结构。林语堂表示,汉字完全可以应付现代的挑战。它的进步无需任何外援,不用罗马字母,不用数字,也不用代码。汉语不需要其他表现方法,它自己特有的笔画和笔顺就足够了。
林语堂的主张立即引起了共鸣。在中国深陷疑惑与焦虑之时,他的主张给人们带来了希望、慰藉,甚至信心。新文化运动的一位领袖钱玄同看到,林语堂的思想远超同时代的人,对这位年轻的索引编制者赞不绝口。一时间称誉四起。德高望重的教育改革家蔡元培指出,林语堂不仅重新构想了笔画的功能,而且他的办法详细展示了笔画如何引领并构成一个字的全部轮廓。林语堂发现的汉语表意文字的逻辑足以媲美西方字母的组织能力,却一个拉丁字母都不用,这是何等的巧思啊。
从康奈尔大学留学归来的庚款留学生胡适的看法最深刻。他看到,林语堂研究的是使中国的往昔得以延续到未来的基础结构。林语堂的成就是认识到汉字有自我组织的能力,能够用来在中国浩大而丰富的知识基础内存储、搜寻、分类、选择并查找想要的信息。这个能力可以扩展到各种排序系统,甚至是其他语言的排序系统。也可以借此能力恢复中华知识宝库的文化力量。胡适说,林语堂的索引制是打开其他门的那扇门,是被批评传统的人忽略了的奠基工作:
“整理”是要从乱七八糟里面找出一个条理头绪来;从昏乱糊涂里面查出一个明确意义来……最没有趣味,却又是一切趣味的钥匙;最粗陋讨人厌,却又是一切高深学问的门
径阶级……这样的努力中最困难又最不可缺少的是汉字的重组……即汉字的分类与组织。
现代压力逼迫中国与传统决裂,全中国如履薄冰。值此危难之际,众多革命者奋起行动,为事业抛头颅洒热血。林语堂与他们不同。他对重建中国的贡献是帮助拯救中国的传统与遗产,使之不致湮没。不过,林语堂不认为自己当得起如此赞誉。他内心深处觉得自己是冒牌货,与中国人的世界格格不入。
无论是在地铁上,超市排队结账时,还是上班的空当,我们都能用手指以惊人的速度在智能手机触摸屏幕上完成滑、点、拖、发送等一系列操作。键盘输入法已经与搜索引擎、手机游戏和购物软件密切捆绑,从北京发出的中文信息也会即刻显示在上海、纽约或伦敦的电子屏幕上。
然而,从设计官话字母方案,在打字机上加装汉字,到图书馆分类、国语罗马字、汉字拉丁化,直至今天的键盘输入法,中国人经过一个多世纪的辗转、奋斗、忍辱负重。一系列大规模技术变革险些让汉字被世界抛弃,是冒着死刑风险重新“发明汉语”的流亡者,倡导普及普通话的大胆革新者,在茶杯盖上设计汉字输入码的工程师……让汉字为全球贸易和数字技术所用,让今天的中国成为世界的重要力量。
如今,中国正在成为人工智能、自动化、量子自然语言处理、机器翻译等各领域的标准制定者。与现代化抗衡的古老文明早已从追赶中蜕变,中国人将用汉字设计属于自己的未来。
作者简介
石静远,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系博士,耶鲁大学东亚语言与文学系教授,教学方向主要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和华语语系文学;研究兴趣涵盖离散与华语语系研究、区域研究、比较文学和中国科技史。著有《中国离散境遇里的声音和书写》、《失败、国家主义与文学:中国现代文化认同的建构》等;曾主编《全球华文文学》。其研究项目获诸多机构邀约赞助,包括德国洪堡基金会、美国梅隆基金会、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高等研究院,以及史丹福大学行为科学高等研究中心。
译者简介
林华,联合国高级翻译,在联合国总部工作30余年。主要译著包括《从黎明到衰落:西方文化生活五百年,1500年至今》《断裂的年代:20世纪的文化与社会》《考古的故事》《银、剑、石——拉丁美洲的三重烙印》等,合译有《论中国》等著作。
导言 长达一个世纪的汉字革命
第一章 推动官话革命,统一全国语言
第二章 挤进打字机(1912年)
第三章 中文在电报领域的逆袭 (1925年)
第四章 林语堂与中文检索的创新
第五章 当“PEKING”变为“BEIJING”——简体字与现代拼音的诞生
第六章 计算机怎么输出中文(1979年)
第七章 数字时代的汉文化圈(2020年)
无论是在地铁上,超市排队结账时,还是上班的空当,我们都能用手指以惊人的速度在智能手机触摸屏幕上完成滑、点、拖、发送等一系列操作。键盘输入法已经与搜索引擎、手机游戏和购物软件密切捆绑,从北京发出的中文信息也会即刻显示在上海、纽约或伦敦的电子屏幕上。
然而,从设计官话字母方案,在打字机上加装汉字,到图书馆分类、国语罗马字、汉字拉丁化,直至今天的键盘输入法,中国人经过一个多世纪的辗转、奋斗、忍辱负重。一系列大规模技术变革险些让汉字被世界抛弃,是冒着死刑风险重新“发明汉语”的流亡者,倡导普及普通话的大胆革新者,在茶杯盖上设计汉字输入码的工程师……让汉字为全球贸易和数字技术所用,让今天的中国成为世界的重要力量。
如今,中国正在成为人工智能、自动化、量子自然语言处理、机器翻译等各领域的标准制定者。与现代化抗衡的古老文明早已从追赶中蜕变,中国人将用汉字设计属于自己的未来。
作者简介
石静远,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系博士,耶鲁大学东亚语言与文学系教授,教学方向主要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和华语语系文学;研究兴趣涵盖离散与华语语系研究、区域研究、比较文学和中国科技史。著有《中国离散境遇里的声音和书写》、《失败、国家主义与文学:中国现代文化认同的建构》等;曾主编《全球华文文学》。其研究项目获诸多机构邀约赞助,包括德国洪堡基金会、美国梅隆基金会、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高等研究院,以及史丹福大学行为科学高等研究中心。
译者简介
林华,联合国高级翻译,在联合国总部工作30余年。主要译著包括《从黎明到衰落:西方文化生活五百年,1500年至今》《断裂的年代:20世纪的文化与社会》《考古的故事》《银、剑、石——拉丁美洲的三重烙印》等,合译有《论中国》等著作。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 周俊勋作序推荐
外媒好评:
“严谨而迷人……正如本书所说,语言传达了世界。”
——《纽约时报》
“这是一部生动而深刻的关于中国信息技术系统及其语言革命交汇的历史。这本书也是一部有丰富文献记载、引人入胜、学术严谨的跨国著作,讲述了中文如何从19世纪深陷困境、难以学习的文字演变为21世纪的全球语言。”
——《科学》
“一部精彩的作品。”
——《经济学人》
“一部生动的编年史,讲述了发明家们为使汉字与现代生活相适应而付出的一切。”
——《卫报》
“这本书是迷人的……石静远对中国的神秘和美丽的热爱,在这一历史和语言学的令人愉快的结合中闪耀着光芒……读起来很愉快。”
——《星期日泰晤士报》(伦敦)
“博学且文笔优美。”
——拉娜·米特,《泰晤士报文学副刊》(伦敦)
“这是一个讲得很好的故事,讲述了那些不是通过枪杆子而是通过字典、图书馆和印刷机创造现代中国的人。”
——《旁观者》(英国)
“引人入胜。”
——《自然》
“有趣,非常好看。”
——彼得·戈登,《亚洲书评》
“非常先锋。”
——《物理世界》
“这是一部致力于将汉语庞大而复杂的方块字体系转化为现代通信技术的沉浸式历史……石静远揭示了汉语与政治之间的有趣互动。中国爱好者和语言爱好者将为之着迷。”
——《出版人周刊》
“石静远的人文主义和大局观使信息技术史上一条原本晦涩难懂的线索生动而引人注目。”
——《书单》
“这是一部引人入胜的作品,深入研究语言的过去,以预测中国未来在世界上的成功。”
——柯克斯星级评论
“石静远在本书中向我们介绍了很多令人难忘的人物。她讲述了现代中国的一个重要故事:一个既转型又传统的国家。”
——彼得·赫斯勒,《甲骨文》和《河镇》的作者
“石静远淡然地展现了她的博学,给了我们一个迷人而动人的故事。本书展现了一代又一代拓荒者的激情斗争。这是一个充满绝望的斗争、坚持不懈的奉献,最终取得胜利的故事。”
——哈金,《等待与战争垃圾》的作者
“对现代汉语的一种深刻而深刻的叙述。研究细致,文字优美。”
——大卫·王,哈佛大学中文与比较文学教授
“我几乎没有读过一本关于现代中国的书,但这本书内容丰富、富有启发性,令人愉快。”
——西蒙·温彻斯特,《教授与疯子》和《爱中国的人》的作者
“读起来绝对是一种乐趣。这本令人惊叹的、经过精心研究的书是关于中国人物的侦探故事。石静远将身为语言历史学家的技艺与作为故事讲述者的艺术完美融合。”
——大卫·克里斯托,《语言的工作原理》、《英语故事》的作者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