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 正版书 !!!
¥ 70.78 7.2折 ¥ 98 全新
库存17件
作者徐丹 著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5264979
出版时间2023-07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98元
货号29620504
上书时间2024-10-21
在马克思思想发展的过程中,斯密、李嘉图、黑格尔等人都对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国内学术界却忽视了尤尔对马克思思想发展的影响。实际上,马克思的理论视域从工场手工业转向机器大工业,尤尔在其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书从文本学的角度梳理了尤尔对马克思思想发展的各个阶段所产生的重要影响,由此去厘清尤尔对马克思思想发展的重要贡献。
【作者简介】
徐丹,1984年出生,江苏东台人,南京大学法学博士,南京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先后在《光明日报》《南京社会科学》《江苏社会科学》等报刊发表文章二十余篇。2018年获江苏省青年教师本科教学竞赛思政组一等奖,获得江苏省“五一劳动能手”称号。参与多个国家课题,参著著作《中国自信说》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一等奖。
【目 录】
导论001
第一章 当时的西欧学界关于资本主义特征的几种代表性观点008
第一节 亚当·斯密对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的理解008
一、斯密基于工场手工业资本主义的分工理论009
二、斯密对机器的理解还未到达真正的机器大工业的层面013
三、斯密理论的历史背景018
第二节 李嘉图对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的理解020
一、李嘉图对机器的理解打破了作为物的机器021
二、李嘉图理论的现实历史背景026
第三节 拜比吉和舒尔茨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理解031
一、拜比吉的理论贡献及其理论局限性031
二、舒尔茨的理论贡献及其理论局限性037
第二章 马克思在1844—1847年对尤尔的解读043
第一节 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对尤尔的批判043
一、恩格斯对尤尔的批判与肯定044
二、恩格斯关注尤尔的《工厂哲学》的缘由048
三、恩格斯此时在解读方法上的局限性052
第二节 马克思对尤尔的初识:《布鲁塞尔笔记》中对尤尔著作的摘录056
一、马克思在《布鲁塞尔笔记》中对尤尔的《工厂哲学》的摘录056
二、马克思对《工厂哲学》的摘录所呈现的思想特征059
第三节 马克思在《评李斯特》中对尤尔的解读061
一、李斯特——一个被马克思简单化的经济学家062
二、马克思对李斯特的批评067
第四节 尤尔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缺位072
一、马克思对机器大工业的分析073
二、分工理论——陷在斯密的理论漩涡中079
三、尤尔缺席的原因——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解读尚未成熟083
第五节 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对尤尔的解读089
一、蒲鲁东:一个经济学家眼中的哲学家和哲学家眼中的经济学家091
二、蒲鲁东的分工理论和机器观095
三、马克思以尤尔的观点为武器批判蒲鲁东103
第三章 马克思在1848—1858年对尤尔思想的吸收与超越114
第一节 马克思对1848年革命的总结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深化115
一、《共产党宣言》对现代大工业的分析116
二、《法兰西阶级斗争》中主、客体双重解读线索的不断推进121
三、《雾月十八日》对工人的观念拜物教的分析126
第二节 《伦敦笔记》对尤尔著作的摘录及其理论意义136
一、《伦敦笔记》的内容和写作背景136
二、马克思对尤尔等人的摘录深化了对工艺学的解读142
第三节 《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对尤尔思想的吸收与超越146
一、对机器大工业的分析:马克思对尤尔观点的吸收与超越146
二、雇佣劳动概念——马克思的思想在主体向度上的深化155
三、马克思对机器大工业进程的内在矛盾的初步分析175
第四章 马克思在《61—63手稿》及《资本论》中对尤尔的超越184
第一节 马克思超越尤尔对工场手工业的理解185
一、马克思对工场手工业与机器大工业的深入区分185
二、马克思对两种不同的分工形式的深入区分195
第二节 马克思超越了尤尔对机器大工业的解读208
一、尤尔对机器的准确判断及其“选择性失明”208
二、固定资本概念体现马克思对机器大工业的准确判断226
三、机器的运用不同于机器的资本主义运用244
四、剩余价值概念体现马克思对机器大工业的深刻分析249
五、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科学与资本的结合272
第三节 马克思批评了尤尔对资本主义制度的辩护278
一、在尤尔的视域中机器给工厂主和工人带来的好处278
二、机器的资本主义应用带来过剩人口284
三、机器的资本主义运用对妇女和儿童的影响289
第四节 马克思批判了尤尔理论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性294
一、尤尔反对工人的暴力斗争295
二、通过管理建立对工人的意识形态控制299
结束语:尤尔之于马克思为何重要?304
参考文献311
在马克思思想发展的过程中,斯密、李嘉图、黑格尔等人都对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国内学术界却忽视了尤尔对马克思思想发展的影响。实际上,马克思的理论视域从工场手工业转向机器大工业,尤尔在其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书从文本学的角度梳理了尤尔对马克思思想发展的各个阶段所产生的重要影响,由此去厘清尤尔对马克思思想发展的重要贡献。
【作者简介】
徐丹,1984年出生,江苏东台人,南京大学法学博士,南京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先后在《光明日报》《南京社会科学》《江苏社会科学》等报刊发表文章二十余篇。2018年获江苏省青年教师本科教学竞赛思政组一等奖,获得江苏省“五一劳动能手”称号。参与多个国家课题,参著著作《中国自信说》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一等奖。
试读:摘自 第四章 马克思在《61—63手稿》及《资本论》中对尤尔的超越
第一节
马克思超越尤尔对工场手工业的理解
在马克思早期的理论中,工场手工业和机器大工业是混沌一片的,甚至马克思的很多理论还是基于工场手工业,这一历史错位导致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分析还不够准确,如果不能对工场手工业和机器大工业作出清晰的历史定位,那么对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分析就是薄弱的。而尤尔,这样一个处于工场手工业和机器大工业之交的理论家清晰地区分了这两者。在《61—63手稿》和《资本论》中,马克思在尤尔的影响下完成了对工场手工业的准确理解,而对工场手工业的理解又有赖于对工场手工业中分工的理解。
一、马克思对工场手工业与机器大工业的深入区分
尤尔在《工厂哲学》中指出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他指出斯密的分工理论的历史局限性。当他从历史性的角度对斯密的分工理论做出评价时,他完成了对工场手工业和机器大工业的区分。他认为斯密时代是工场手工业时代,而现今的时代已经是机器大工业时代。在理论史上,尤尔第一次明确地将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和机器大工业进行区分。
第一,尤尔从词源分析的角度区分了工场手工业和机器大工业。在《工厂哲学》的开篇尤尔从“制造”的词源的角度来分析“制造”一词的含义的变迁过程。“制造这个词在它的语言变迁过程中,已经表现出了与它的内在本质相反的意义,现在它表达出用机器进行的巨大的工厂生产,只有一点点或者根本没有人手的帮助;因此最完美的制造是完全没有人工的制造。因此,工厂哲学阐述了这样一个基本原则,生产工业需要在自动化机器的控制下进行。”[1]尤尔指出,现在所说的“制造”已经与它最初出现的时候发生了变化。在这里,我们需要来回顾一下“制造”这个词的词源,“制造”这个词最初源自后期拉丁语的manufactura:manu(手) factura(工作),意为手工劳作,中古法语的manufacture。从词源上看,制造这个词本来的含义是用手工制作,但是现在已经演变成了大规模的机器制造。通过词源的变化,尤尔已经从历史的角度区分了手工制造与机器制造的本质区别。能够对工场手工业和机器大工业做出区分是重要的理论进步,而在此之前的理论家还没有人对此作出明确的区分。
第二,尤尔从现实的角度通过对工人在生产中的境况的比较区分了工场手工业和机器大工业。尤尔指出,在工场手工业中,工人在生产过程中要付出很多的劳动和精力,并且生存状况也非常糟糕。“事实上,在观察之后,这是一个令人后悔的事件,在手工制作中,工人的娴熟的技术被购买是牺牲了他的健康和舒适为代价的。在没有变化的操作中,这需要工人付出坚持不懈地灵巧和勤奋,他的手和眼睛必须不断应变,或者如果在一段时间他遭受了工作上的转变并且当工作是基于计时或计件时,雇佣者还是操作者都会遭受接连发生的大量地损失。但是在自动运作的机器普遍化后,这种操作所需要的能力只需要工人能够适当运作;工人因此能免于焦虑或疲劳,并能够找到很多休闲时间用于娱乐和沉思,而不会损害他的管理者的利益和他自己的利益。当他的工作包括了有规则的机器,他便能够在短时间内学会使用它;当他能够从一台机器到另一台机器上工作时,通过从他和他的同伴的劳动中,思考这些基本的联合,拓宽了他的工作面,拓宽了他的视野。”[2] “兰开夏的工厂机器的生产在生产力和技术上都远远超过伦敦的手工技工,而手工技工在一定程度上,仍然是机器的奴隶!前者几乎熟悉每一个物理机器的联合,而后者除了知道他每天的针头部分的操作之外很少涉及其他的。”[3]尤尔对工场手工业和机器大工业条件下的工人的劳动进行比较,他指出,在工场手工业下,工人的劳动非常辛苦,赚取的工资也非常少;在机器大工业下,工人的工作非常舒适,只需要简单的操作能力拥有更多的精力和智力。通过两者的比较,尤尔认为机器大工业优于工场手工业,实际上,尤尔这是在为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辩护。
马克思在《形态》中就已经区分了工场手工业和机器大工业,但是囿于当时的理论水平,他是站在斯密的理论基石上从分工的角度区分这两者,因而他对这一问题的认识还没有达到尤尔的水平。随着马克思自身理论水平的不断进步,在《61—63手稿》和《资本论》中,马克思认识到了尤尔这一判断的正确性。
在前面已经提到,尤尔在《工厂哲学》中明确地指出,斯密的理论只属于斯密那个时代的理论,而那个时代就是工场手工业。“当亚当·斯密撰写他的政治经济学原理这一不朽的著作时,工业中的自动体系几乎还无人知道。他完全有理由把分工看作改进工场手工业的伟大原则,他看到,根据这个原则,在每个生产部门里,有一些作业……越来越容易完成,另外一些作业……相对来说是比较难的,由此他得出的结论是,自然可以指派一些按技能付给报酬的工人到每一项比较难的作业中去。”[4]对此,马克思说:“这段话确切地表明,这里所谈到的其实亚当·斯密实际上也谈到的分工,不是大多数极不相同的社会状态所固有的一般范畴,而是一种与资本的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完全特定的历史性的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即使在亚当·斯密那里表现为唯一占统治地位的压倒的形式,但是就在他那个时代甚至已经属于资本主义生产的已被制服的和已成为过去的发展阶段。”[5]从这里可以看到,马克思已经深刻地认识到了工场手工业和机器大工业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并且已经认识到分工是工场手工业的典型特征,并从历史的角度对工场手工业和机器大工业进行了区分。而在《形态》中,马克思还是用分工来展开对机器大工业的讨论的。由此可见,马克思对工场手工业已经有了清晰的历史定位。但是,马克思并没有止于尤尔对工场手工业的理解,由于马克思自身的理论水平的提高,他对工场手工业的理解更深一层。
[1] Andrew Ure, The Philosophy of Manufactures, London: Charles Knight, 1835, p.1.
[2] Andrew Ure, The Philosophy of Manufactures, London: Charles Knight, 1835, p.22.
[3] Andrew Ure, The Philosophy of Manufactures, London: Charles Knight, 1835, p.23.
[4] Andrew Ure, The Philosophy of Manufactures, London: Charles Knight, 1835, p.19.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42页。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