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纸上摩登:近现代视觉文化与图像传播1910S-1940S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纸上摩登:近现代视觉文化与图像传播1910S-1940S

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 正版书 !!!

115.22 6.9折 168 全新

库存9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顾铮 李华强 编著

出版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ISBN9787558626753

出版时间2023-08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168元

货号29613451

上书时间2024-10-21

百叶图书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本书分为三章。第一章以“图像消费与社会生活”为主题,展现了主要在都市空间流通的报刊和商业图像如何塑造了日常现代性。伴随着休闲阶层的产生与都市消费文化的初步形成,加上印刷技术的发展和影像技术的传入,使得一种新兴视觉文化在都市生活中生成。报纸、杂志、摄影、影戏、幻灯、广告、漫画等媒介和视觉样式交织互动,改变了市民的观看方式,并形成一个庞大的图像消费市场,从而带动了图像艺术创作
人的视觉生产与传播。

第二章以“政治、国族与视觉表征”为主题,文章涵盖时间大体上与第一章的时段重叠,但讨论的是现代性的另一副面孔。近现代中国的政治生活充满政治家、知识分子与民众的力量纠结,通过新闻、期刊、图画与摄影等多种媒介的视觉呈现,折射各阶层群体的不同视角与意识形态
立场。图像媒介也通过对表现个人、群体与公众的复杂联结关系来表征其公共性与社会价值。


第三章以“革命图像与视觉动员”为主题,讨论了发生于20 世纪40年代战时的图像视觉。在近现代战争期间,图像媒介(绘画、摄影、电影与平面设计)所发挥的宣传和劝服作用极端突显,折射出运用各种媒介开展宣传战的各方的意识形态立场。同时战争也促进了各种视觉手段的表征与传播能力的发展,图像媒介成为推动近现代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力量。



作者简介

顾铮 1959年生于上海。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复旦大学视觉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1998年毕业于日本大阪府立大学人类文化研究科比较文化研究专业,获学术博士学位。曾任第56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终评评委。2017-18年度哈佛燕京访问学者。2019年德国海德堡大学第九届中国艺术史海因茨•葛策杰出客座教授(9th Heinz Götze DistinguishedVisiting Professor of Chinese Art History)。2020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艺术总监。曾获得中国摄影金像奖(理论评论)(2001年)及第一届沙飞摄影奖学术奖(2007)。著有《生命剧场—扬•索德克的世界》(2015)、《来自上海—摄影现代性检证》(2016)、《没有美满结局的童话—战争、宣传与图像》(2017)、《艺气风发—来自刘海粟和刘抗的相册》(2019)、《当代摄影家研究》(2019)等多部专著,并在国内外策划多个摄影展览。
李华强,传播学博士,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广告学系主任,复旦大学视觉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美国国家人文中心(National Humanities Center)访问学者、日本东京电通株式会社(Dentsu)研修学者。学术研究领域包括:视觉文化、图像传播、艺术史,出版专著和发表论文计几十余篇。实践兴趣广泛,曾从事平面设计、影像创作、纪录片导演等工作,相关作品多次赴欧美交流。



目录

序 言 8
第一章 图像消费与社会生活 12
制造“连续”:
丁悚在民初的漫画探索——以“自由结婚”系列为中心 14
胡 玥
艺术、罗曼司与视觉消费
—浅谈《上海画报》(1925—1933)的摄影作品 38
戴思洁
让现代可见
—《上海漫画》(1928—1930)的含混性与创造力 52
高鹏宇
启智与革新:
《小说月报》(1910—1931)中的文化思潮与封面设计美学 80
李华强
第二章 政治、国族与视觉表征 110
关于宋教仁遗照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的考察 112
顾  铮
从家国到世界:
《东方杂志》(1904—1948)封面“表情”的图式与视野 128
李华强
作为中介的“摄影”:
《真相画报》的视界政体 164
陈  阳
第三章 革命图像与视觉动员 186
战时舆论场与“艺术真实”:
以《华商报晚刊》副刊《新美术》为中心 188
黄梓欣
图像叙事与形象建构:
革命战争语境中的《晋察冀画报》 214
杨  健
后 记 240



内容摘要

本书分为三章。第一章以“图像消费与社会生活”为主题,展现了主要在都市空间流通的报刊和商业图像如何塑造了日常现代性。伴随着休闲阶层的产生与都市消费文化的初步形成,加上印刷技术的发展和影像技术的传入,使得一种新兴视觉文化在都市生活中生成。报纸、杂志、摄影、影戏、幻灯、广告、漫画等媒介和视觉样式交织互动,改变了市民的观看方式,并形成一个庞大的图像消费市场,从而带动了图像艺术创作
人的视觉生产与传播。


第二章以“政治、国族与视觉表征”为主题,文章涵盖时间大体上与第一章的时段重叠,但讨论的是现代性的另一副面孔。近现代中国的政治生活充满政治家、知识分子与民众的力量纠结,通过新闻、期刊、图画与摄影等多种媒介的视觉呈现,折射各阶层群体的不同视角与意识形态
立场。图像媒介也通过对表现个人、群体与公众的复杂联结关系来表征其公共性与社会价值。



第三章以“革命图像与视觉动员”为主题,讨论了发生于20 世纪40年代战时的图像视觉。在近现代战争期间,图像媒介(绘画、摄影、电影与平面设计)所发挥的宣传和劝服作用极端突显,折射出运用各种媒介开展宣传战的各方的意识形态立场。同时战争也促进了各种视觉手段的表征与传播能力的发展,图像媒介成为推动近现代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力量。



主编推荐

顾铮 1959年生于上海。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复旦大学视觉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1998年毕业于日本大阪府立大学人类文化研究科比较文化研究专业,获学术博士学位。曾任第56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终评评委。2017-18年度哈佛燕京访问学者。2019年德国海德堡大学第九届中国艺术史海因茨•葛策杰出客座教授(9th Heinz Götze DistinguishedVisiting Professor of Chinese Art History)。2020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艺术总监。曾获得中国摄影金像奖(理论评论)(2001年)及第一届沙飞摄影奖学术奖(2007)。著有《生命剧场—扬•索德克的世界》(2015)、《来自上海—摄影现代性检证》(2016)、《没有美满结局的童话—战争、宣传与图像》(2017)、《艺气风发—来自刘海粟和刘抗的相册》(2019)、《当代摄影家研究》(2019)等多部专著,并在国内外策划多个摄影展览。
李华强,传播学博士,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广告学系主任,复旦大学视觉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美国国家人文中心(National Humanities Center)访问学者、日本东京电通株式会社(Dentsu)研修学者。学术研究领域包括:视觉文化、图像传播、艺术史,出版专著和发表论文计几十余篇。实践兴趣广泛,曾从事平面设计、影像创作、纪录片导演等工作,相关作品多次赴欧美交流。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