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秩序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世界秩序

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 正版书 !!!

47.64 5.4折 88 全新

库存297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亨利·基辛格 著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ISBN9787508652696

出版时间2023-04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88元

货号29545982

上书时间2024-10-21

百叶图书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我们所熟知的世界秩序正在不断被打破,世界格局迎来大洗牌。
在全球事务上,各个地区和国家奉行着各自的秩序规则,结果导致了国际局势的紧张、混乱和无序。
基辛格认为,地区秩序观之间的冲突是当今重要的国际问题。在《世界秩序》中,他系统梳理了各地区的战略逻辑和地区秩序观——欧洲的均势秩序观,中东的伊斯兰教观,亚洲多样化文化起源下形成的不同秩序观,以及美国“代表全人类”的世界观——从文化、宗教、地缘等综合因素解读了这些不同秩序观的形成、冲突和合作,并结合网络科技等当前新的战略要素,解析了当下时局的挑战与机遇。
他不仅将视野拓宽到全世界,而且将时间拉长到400年,集结了他60年外交生涯的理念精髓,可以说是一部大开大阖、谈古论今、求索国际关系治理之道的集大成之作。



作者简介

亨利·基辛格,哈佛大学博士、教授,美国前国务卿,20世纪著名的外交家、国际问题专家。1971年7月,基辛格作为尼克松总统秘密特使访华,为中美建交开启了大门,为中美关系作出了历史性贡献。1973年1月,基辛格在巴黎完成了结束越南战争的谈判,并因此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其主要著作有《大外交》《白宫岁月》《复兴年代》等。 



目录

序 言 对世界秩序问题的思考 VII


不同类型的世界秩序 IX 
合法性与权力 XVIII


章 欧洲 :多元化的国际秩序 001


欧洲秩序的独特性 001 
“三十年战争”:合法性的含义是什么? 013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019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运行 026 
法国大革命及其后果 040


第二章 欧洲均势体系及其终结 051


俄罗斯之谜 051 
维也纳会议 066 
国际秩序的前提 077 
梅特涅与俾斯麦 083 
均势的窘境 087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合法性和权力 095 
战后的欧洲秩序 101 
欧洲的未来 107


第三章 伊斯兰主义和中东 :世界乱局 115


伊斯兰世界秩序 116 
奥斯曼帝国 :欧洲病夫 132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与伊斯兰世界 134 
伊斯兰主义 :革命潮流——两种哲学诠释 143
“阿拉伯之春”和叙利亚的剧变 150 
巴勒斯坦问题与国际秩序 160 
沙特阿拉伯 167 
国家的衰落? 178


第四章 美国与伊朗 :不同的秩序理念 185


伊朗的治国传统 188 
霍梅尼革命 193 
核不扩散与伊朗 203 
远见与现实 217


第五章 亚洲的多样性 221


亚洲与欧洲 :不同的均势观 221 
日本 230 
印度 245 
什么是亚洲的地区秩序? 270


第六章 通往亚洲秩序之路 :对抗还是伙伴关系? 275


亚洲的国际秩序与中国 276 
中国和世界秩序 286 
放远眼光 296


第七章 “代表全人类行事”:美国及其秩序观 305


世界舞台上的美国 311 
西奥多·罗斯福 :美国成为世界大国 322 
伍德罗·威尔逊 :代表世界良心的美国 334 
富兰克林·罗斯福与世界新秩序 351


第八章 美国 :心情矛盾的超级大国 361


冷战的开启 366 
冷战秩序的战略 370 
朝鲜战争 377
国家共识的瓦解 386 
尼克松与国际秩序 395 
复兴的开端 403 
罗纳德·里根和冷战的结束 405 
阿富汗战争与伊拉克战争 415 
目标与可能 429


第九章 技术、均衡与人的意识 433


核时代的国际秩序 434 
核扩散的挑战 441 
网络技术和世界秩序 448 
人的因素 456 
数字时代的外交政策 463


结 论 当今时代能建立世界秩序吗? 473


国际秩序的演变 479 
我们走向何方? 486


致 谢 493 
注 释 497



内容摘要

我们所熟知的世界秩序正在不断被打破,世界格局迎来大洗牌。
在全球事务上,各个地区和国家奉行着各自的秩序规则,结果导致了国际局势的紧张、混乱和无序。
基辛格认为,地区秩序观之间的冲突是当今重要的国际问题。在《世界秩序》中,他系统梳理了各地区的战略逻辑和地区秩序观——欧洲的均势秩序观,中东的伊斯兰教观,亚洲多样化文化起源下形成的不同秩序观,以及美国“代表全人类”的世界观——从文化、宗教、地缘等综合因素解读了这些不同秩序观的形成、冲突和合作,并结合网络科技等当前新的战略要素,解析了当下时局的挑战与机遇。
他不仅将视野拓宽到全世界,而且将时间拉长到400年,集结了他60年外交生涯的理念精髓,可以说是一部大开大阖、谈古论今、求索国际关系治理之道的集大成之作。



主编推荐

亨利·基辛格,哈佛大学博士、教授,美国前国务卿,20世纪著名的外交家、国际问题专家。1971年7月,基辛格作为尼克松总统秘密特使访华,为中美建交开启了大门,为中美关系作出了历史性贡献。1973年1月,基辛格在巴黎完成了结束越南战争的谈判,并因此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其主要著作有《大外交》《白宫岁月》《复兴年代》等。 



精彩内容

对世界秩序问题的思考

1961 年我作为一名年轻学者去堪萨斯城做讲演时,拜访 了杜鲁门总统。我问他,在他担任总统期间,哪件事令他 感到骄傲。杜鲁门回答说 :“我们彻底打垮了我们的敌人,随 后又把他们拉回到国际大家庭中。我认为,只有美国才会这 样做。”杜鲁门总统深知美国拥有巨大的实力,但令他感到 骄傲的是这一实力所包含的人道和民主价值。他更希望后人 铭记他是因为美国与敌人实现了和解,而不是战胜了敌人。

杜鲁门之后历届美国总统都做过类似的表述, 他们都 对美国在历史进程中表现出来的类似品质感到自豪。这一时 期的大部分岁月里,他们致力于捍卫的国际大家庭反映了一 项美国共识 :不断扩展合作型秩序,各国遵守共同的规则和 世界秩序准则,实行自由经济体制,誓言不再攫取他国领土,尊重他 国主权,建立参与型的民主治理体制。来自两党的美国总统 始终敦促——常常是雄辩地力促——他国政府同意维护和促 进人权。在很多情况下,美国及其盟友捍卫这些价值观,极 大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境况。

然而今天这一“基于规则的”国际体系面临诸多挑战。 我们频频听到各方面的呼声,促请各国在一个共同的体系内 “尽自己应尽的一份力量”,遵守“21 世纪的规则”,抑或充 当一个“负责任的利益攸关者”。 这反映了该体系没有一个 各国均认可的定义,对什么是“应尽的”力量也没有一致的 理解。西方世界之外的其他地区在这些规则的初制定上发 挥的作用微乎其微。它们对这些规则提出质疑,明确表示要 推动修改这些规则。今天“国际社会”一词在各种场合出现 的次数之频繁可能超过了任何一个时代,然而从这一词中却 看不出任何清晰或一致的目标、方式或限制。

当今时代锲而不舍, 有时几乎是不顾一切地追求一个 世界秩序的概念。 世界混乱无序, 各国之间却又史无前例 地相互依存, 从而构成了种种威胁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在扩散, 国家解体, 环境恶化, 种族灭绝现象层出不穷, 以及有可能将冲突推向人类无法控制或无法想象地步的新技 术正在扩展。 新的信息获取和传播方式把世界各地区前所 未有地连接在一起, 使人们从全球视角审视各种事件。 然 而这种状况却让人无暇思考, 使领导人不得不对任何事件 都即刻做出反应。 种种不受任何秩序约束的势力是否将决 定我们的未来?

不同类型的世界秩序

从来不存在一个真正全球性的“世界秩序”。 当今时代 的所谓秩序源于近 400 年前在德国的威斯特伐利亚召开的一 次会议。其他几个大陆和多数人类文明国家没有参加这次会 议,甚至不知道有这么一个会议。此前中欧地区的教派冲突 和政治动乱持续了一个多世纪, 终酿成了 1618~1648 年 的“三十年战争”。 这是一场各种政治和宗教争执相互交织 的战争,卷入其中的各方针对人口稠密地区发动了“全面战 争”。 中欧将近四分之一的人口死于战火、 疾病或饥饿。 筋疲力尽的参战各方于是召开会议,为制止流血做出一系列的 安排。新教的存活和发展导致了一统宗教的分裂。打成平手 的各种自治的政治单元并存,呈现出政治多样化的特征。因 此,当代世界的形态大致是在欧洲形成的 :一批多元化政治 单元探索用于管控自身行为、减缓冲突的中立规则,它们中 间没有一方强大到可以战胜所有其他对手,很多政治单元信 奉截然不同的哲学,或者有自己独特的信仰。 威斯特伐利亚会议建立的和平反映了各方对现实的妥 协,而不是一种独特的道德洞察力。它以一个由独立国家组 成的体系为基础,各国不干涉彼此的内部事务,并通过大体 上的均势遏制各自的野心。在欧洲的角逐中,没有哪一方的 真理观或普适规则胜出,而是每个国家各自对其领土行使主 权。各国均把其他国家的国内结构和宗教追求当作现实而加 以接受,不再试图挑战它们的存在。既然均势现在已被视为 一种自然的、不无裨益的存在,各国统治者的野心因此受到 相互制约,至少从理论上限制了冲突的范围。欧洲历史上偶 然产生的分裂和多样性构成了新的国际秩序体系的特征,具 有自己独特的哲学观。从这个意义上讲,欧洲为结束自己大陆上的战祸所做的努力预兆并催生了近代世界的智慧 :避免 对价值做出评判, 转而采取务实的态度接受多元世界, 寻求通过多样性和克制渐渐生成秩序。

17 世纪巧妙地缔造了威斯特伐利亚式和平的谈判者没 有意识到, 他们正在为一个全球适用的体系奠定基础。 这 些谈判者根本没想过把比邻的俄国包括进来。 经历了噩梦 般“动荡时期”后的俄国当时正在重新巩固自己的秩序。它 推崇的原则与威斯特伐利亚均势背道而驰 :单一君主拥有绝 对权力,信仰单一的东正教,奉行向四面八方扩张领土的计 划。其他各大权力中心也认为,威斯特伐利亚会议(如果它 们听说过有这么一个会议的话)与自己所在的地区无关。

当年世界秩序的概念只适用于那个时代的政治家已知 的地理范围。世界其他地区的世界秩序概念也是一样,主要 原因是当时的技术不鼓励甚至不允许一个单一的全球性体系 的运作。由于缺少可以不断保持互动的手段,又没有一个可 以衡量不同地区实力大小的框架,每一个地区都把自己的秩 序视为独一无二, 把其他地区视作“未开化之地”, 这些地区的治理方式与自己的既有体系毫无相似之处,与既有体系的构想毫不相干,只是对既有体系的一种威胁。每一种秩序 都把自己界定为合法组织人类社会的标准模式,好像自己在 治理眼皮底下的领土时,就是在号令天下。



媒体评论

     ★基辛格的《世界秩序》太及时了……他把当前世界面对的问题,以及在这个联系越来越密切、却越来越分裂的世界中美国所扮演的角色,放到了有益——经常是令人启发——的背景下来讨论。今年91岁高龄的基辛格先生,跨越了不同世纪、不同国家,检视了过去几百年来导致欧洲如今格局的诸次联盟和分裂,叙利亚、伊拉克等民族国家的瓦解所带来的影响,中国与亚洲其他国家及西方国家间不断发展的国际关系。这本书就像一个强大的变焦镜头,既让我们在全景的角度下,看到了更大的历史趋势和格局,又聚焦看到了诸多历史细节和轶事。
  ——《纽约时报》

  ★2016年总统竞选前的所有候选人,都应该读、并且读懂基辛格的这本书。它决定了世界秩序。
  ——《金融时报》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