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川江博物
  • 川江博物
  • 川江博物
  • 川江博物
  • 川江博物
  • 川江博物
  • 川江博物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川江博物

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 正版书 !!!

35.71 6.1折 59 全新

库存10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陶灵

出版社百花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0683477

出版时间2022-12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59元

货号29515306

上书时间2024-10-21

百叶图书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后 记

我的世界在川江

 

我家门前就是长江。长江在我们那一段称川江,全长约一千零三十三公里,江流湍急,险象迭生。而雄伟、壮丽、峻险的长江三峡也位于其末端。因此,注定了川江的非凡与卓绝。

我一岁半时有了个妹妹,父母便把我寄养在二姑姑家,直到六岁。二姑姑住在距离县城三十里的一个千年古镇上,清澈的汤溪河水从镇中间奔腾而过,蜿蜒向南流去,汇入了川江。冬天的时候,汤溪河边常停靠着几只木船,篾席棚中偶尔走下一个赤裸下身的桡胡子,光着的脚后跟裂开一道道血口,上身穿一件没了扣子的破旧棉袄,用草绳系住腰,双手抱着插进怀里。腋下一边夹着裤子,一边夹着空酒瓶,抖索着朝小镇走来。接近小镇那坡石梯时,赶忙穿上腋下的裤子。打完酒回船,刚下完石梯,马上把裤子脱下。这个镜头一直留在我脑海里。

1985年,我次出三峡。当时已进入川江汛期,瞿塘峡口的江面上无礁石阻流,相对平时宽阔而水流平缓。轮船“呜”的一声清脆长笛后,静静驶入峡口巍然屹立的夔门。我随旅客拥向船头甲板,擎天绝壁仿佛隔绝了一切嘈杂、喧嚣、烦躁,听不见风声,也不闻水响,就连身旁旅客对夔门的赞叹,也在这独自宁静中被融化了。扑面而来的是一种厚重、凝练和深邃的自然与文化相融合的气息。从这一刻起,我的灵魂再没离开过三峡,再也没离开过川江。

于是,我写出了一些关于川江的文字,《汤溪桡胡子》《三峡船歌》……

正值春秋鼎盛时期,本应继续写下去,但我想着去挣钱,“下海”了,二十年间没提过笔。再次握笔时,川江已完全变了模样:三峡中筑起大坝;普通客运轮船停航;木帆船绝迹……我还没来得及去拜访,川江有名的“号子头”走了,听说他临终前留下话:灵堂不放哀乐,放他唱的号子;墓碑上也刻一段号子。接着,三峡里被誉为“活化石”的一百零二岁老驾长也走了,九十岁时他还造了一艘机动船来开……

物非,人故。我抓紧时间,不断地沿岸寻访那些健在的老船工。他们满肚子故事,我原原本本搬进书里,甚至是原话,带劲、传神;有些船工不善言辞,但在一问一答中可获得许多印证;有时船工的几句俗语,又让我测悟、识悟……

散文大家王鼎钧先生说:“一本书就是那个作者的世界……”

我的世界在川江。



导语摘要

本书由作者近年创作的数十篇散文作品组成,为“百花·中国自然写作”书系作品之一。

本书贯穿着鲜活灵动的“博物志”风格,收录作品分为水、航、岸等几部分,却戒除了一般专题散文集的依题材简单分类以及工具书词条式的呆板同质化写法。作者广博搜集罕见史料,以幽默生动的语言,用川江流域的风土人情与民俗传说,再现一道古老的江水所营造出的旖旎生态。这一道江水所承载和体现的,不仅是水中数量繁多种类丰富的游鱼生灵,不仅是船头岸上质朴健朗勇毅乐观的船家纤夫,更是一道业已渐行渐远的人类依水而居、搏击滩险的古老而瑰丽的风景。这些虚实错综、悲欣交织的故事,正犹如一声声享誉世界的川江号子,经由作家的解释与重述,它们穿破时间的烟瘴,重新炸响在激荡的川江浪尖,旋绕在曲回的蜀道重峦。



商品简介

本书由作者近年创作的数十篇散文作品组成,为“百花·中国自然写作”书系作品之一。

 

本书贯穿着鲜活灵动的“博物志”风格,收录作品分为水、航、岸等几部分,却戒除了一般专题散文集的依题材简单分类以及工具书词条式的呆板同质化写法。作者广博搜集罕见史料,以幽默生动的语言,用川江流域的风土人情与民俗传说,再现一道古老的江水所营造出的旖旎生态。这一道江水所承载和体现的,不仅是水中数量繁多种类丰富的游鱼生灵,不仅是船头岸上质朴健朗勇毅乐观的船家纤夫,更是一道业已渐行渐远的人类依水而居、搏击滩险的古老而瑰丽的风景。这些虚实错综、悲欣交织的故事,正犹如一声声享誉世界的川江号子,经由作家的解释与重述,它们穿破时间的烟瘴,重新炸响在激荡的川江浪尖,旋绕在曲回的蜀道重峦。



作者简介

陶灵,工程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主要从事川江人文研究与写作。在《散文》《散文海外版》《散文百家》《延安文学》《儿童文学》《奔流》等报刊发表过散文。获第三届奔流文学奖、第四届延安文学奖。



目录

水志


 


鱼泪


鱼钩


志怪


江水


水流江河满


水打棒


 


航录


 


船释


船志


桡胡子


喊起号子好合脚


川江行


 


岸闻


 


石头记


牛志


年猪旧闻


陈年酒事


米粮饭


土物俗语


金霞


茶解


孤魂灯


 


后记|我的世界在川江



内容摘要

本书由作者近年创作的数十篇散文作品组成,为“百花·中国自然写作”书系作品之一。


本书贯穿着鲜活灵动的“博物志”风格,收录作品分为水、航、岸等几部分,却戒除了一般专题散文集的依题材简单分类以及工具书词条式的呆板同质化写法。作者广博搜集罕见史料,以幽默生动的语言,用川江流域的风土人情与民俗传说,再现一道古老的江水所营造出的旖旎生态。这一道江水所承载和体现的,不仅是水中数量繁多种类丰富的游鱼生灵,不仅是船头岸上质朴健朗勇毅乐观的船家纤夫,更是一道业已渐行渐远的人类依水而居、搏击滩险的古老而瑰丽的风景。这些虚实错综、悲欣交织的故事,正犹如一声声享誉世界的川江号子,经由作家的解释与重述,它们穿破时间的烟瘴,重新炸响在激荡的川江浪尖,旋绕在曲回的蜀道重峦。



主编推荐

陶灵,工程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主要从事川江人文研究与写作。在《散文》《散文海外版》《散文百家》《延安文学》《儿童文学》《奔流》等报刊发表过散文。获第三届奔流文学奖、第四届延安文学奖。



精彩内容

鱼钩

 

 

五个月大的时候,家里人给我开荤。奶细娃儿肠胃弱,受不了太油腻的东西,奶奶熬了一碗鲫壳儿汤。这算是荤,但一点不油。

鲫壳儿就是鲫鱼,一般只能长到一拃长。熬汤前有讲究,奶奶先是用清水把鲫壳儿养在盆里,并滴几滴菜油,透去肠肚里原来吃的污浊东西。下锅前,又抓起鲫壳儿跟我亲了个嘴儿,说今后不流口水了。长大后,奶奶摆我的“老玄儿”,说:“拿鲫壳儿跟他亲嘴儿,他胆子小,吓得哇的一下子哭了起来。”

十来岁时,跟父母次去乡下过年,看二爸在堰塘打鱼。网里有一条活蹦乱跳的小红鲤鱼,很好看,二爸取出来给了我。我把小鲤鱼养在一只木盆里,放进几根水草,一心想把它养大。可当天夜里,小鲤鱼蹦了出来,渴死了。早晨,看着躺在地上一动不动的小鲤鱼,我泪水一下子流出来,伤心极了。

读小学时,每个假期我都去镇上的姑妈家玩。邻居四平大我半岁,我俩是好朋友。他家后院有个方石水缸,里面养了很多金鱼,黑色的鼓眼鱼、狮子头红金鱼、红白粉色相间的花鱼……我和四平伏在池边,一看就是大半天。

有一个下午,我又去他家,四平不在。突然,我脑子里念头一闪:悄悄捉几条回去。我赶忙伸手去摸,手刚入池,鱼儿一晃,全游跑了。忽上忽下、忽左忽右,一条都没捉到。咚咚咚心跳中,看见池边的小漏网,是换水时用来捞鱼的。于是拿起小漏网,毫不费力地捞到两条。姑妈放工回家,看见灶台海碗里装的金鱼,马上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当即要我送还回去。我不情愿,也心虚,不敢。结果姑妈自己端着碗,把金鱼还回了四平家。

第二天早上,我出门去玩,四平和同街的几个小伙伴站在街沿口,嘴里不停地喊着:“盗强、盗强……”我一下就听懂了,他们把“强盗”二字反起念的。顿时觉得一点脸面也没有,跑回家,躲起来哭了很久……

 

 

三峡库区蓄水前,入夔门,东出瞿塘峡。峡口南边,一条小溪注入川江。溪水清澈,青山倒映,人们给它取了一个秀丽的名字:黛溪。黛,青黑色的颜料,古代女子用来画眉。有点遗憾的是,黛溪后衍为大(dài)溪、大(dà)溪。不过仍有文化人写作“黛溪”。1935年,取溪之名,这里设大溪乡至今。

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文化代表之一“大溪文化”遗址,就在大溪入江口西岸被发现。遗址的灰坑墓葬中,整条鱼被摆放在死者身体的两侧,或胸前,或嘴上、手上。考古人员在堆积层中还发现大量鱼骨,其中一个约一米见方的坑里堆了厚厚一层,不像是扔垃圾那样随意,而是可以看出摆放顺序来。

从大溪回城只有十来公里水路,我们坐一只小渔船。途中,老渔民摆龙门阵:长江中下游的鱼,骨、刺比较软,可嚼烂吃下肚里去。一进南津关,到了川江里,都变硬了。同行的两位诗人不解。老渔民顺手指了指江中,解释道:川江到处都是滩,水流得这么急,鱼喜欢斗滩,都往上冲,身子骨就变硬了,它的骨和刺当然要坚硬些哟!

我明白这个道理,并且知道,有“水中大熊猫”之称的中华鲟本来生活在近海,但每年要逆江洄游约三千公里,到达川江与金沙江交汇一带产卵。就是要经过这种长距离洄游和与川江激流的搏击,它的性腺才完全成熟,顺利产卵。

川江属古巴人活动范围。有四川学者解读“巴”就是鱼,鱼就读“巴”。至今,重庆有地方仍有读鱼为巴的习俗:鱼篓喊“巴篓”;峡江中一种长倒刺的鱼叫“倒刺鲃”。

在初中课文里读过《曹刿论战》:“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而錞于,便是古战中鼓舞士气的一种军乐器。它用青铜铸成,圆桶形,桶顶有一个鋬鋬儿,穿绳子吊起来,拿棒槌敲打,声响浑厚,传播很远。川江多地出土的錞于为战国时期物品,鋬鋬儿铸为虎形。巴人首领廪君死后化为白虎,巴人因此尚虎。虎鋬周围都铸刻着鱼、船、鸟、蛇、人面及菱形回纹图案,因不能完全解读其意,归类为“巴蜀符号”(或称“巴蜀图语”)。这些符号简单,并且十分抽象,唯独鱼图案具象刻画,头尾、嘴眼、鳞鳍俱全,非常逼真。

有学者认为,巴人善使船,善捕鱼,所以錞于上铸刻鱼和船作装饰。也有专家说,那鱼只是个衬托,船上旌旗飘然,战鼓耸立,战船无疑才是主角。鱼及其他符号的装饰性毋庸置疑,但鱼作为战船配角之说,未免牵强。从刻画位置看,鱼与战船分居虎鋬的两侧,彼此间隔多个符号,互不映衬。再者,配角焉有比主角逼真、突出的理由?

川江地区出土的很多战国时期的兵器,也大都铸刻有鱼纹。甚至广东、湖南、台湾等地出土的同时代錞于和钺、戈兵器上,也都有比较写实的鱼形图案。巴蜀地区大量的汉墓中,石棺壁上凿刻鱼图案的情形也十分普遍,线刻与浮雕手法都有,一般与蛇、龙鱼、天禄等物同时出现。

明末清初时的文学家李渔,其经典著作《闲情偶寄》里有篇说“鱼”的文章,曰:“鱼之为种也,似粟千斯仓而万斯箱,皆于一腹焉寄之……”翻译其意:鱼产卵,多得像粮仓里的小米一样,都装在一肚里。

鱼,腹大多子,作为“巴蜀符号”,寓意在其繁衍生息。錞于上的鱼和兵器、石棺壁上的鱼,以及大溪墓中之鱼、鱼骨,用意不难理解,民间盼多子,战场愿兵多。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