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晓晖诗词课
  • 罗晓晖诗词课
  • 罗晓晖诗词课
  • 罗晓晖诗词课
  • 罗晓晖诗词课
  • 罗晓晖诗词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罗晓晖诗词课

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 正版书 !!!

20.33 4.1折 49.8 全新

仅1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罗晓晖 著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20127939

出版时间2022-09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9.8元

货号29464301

上书时间2024-10-21

百叶图书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前  言

 

在我看来,古典诗歌是语文中“语文”的部分,是母语教育中重要的课程内容。它优雅的言语形式,有助于书面语言的建构;“意”“象”一体的表达方式,有助于思维活性的保持和审美意趣的养成;它也具有明显的文化熏陶功能——中国古代即有“诗教”之说,诗歌在温柔人心、敦厚性情方面的作用,是首要的且不可替代的。

古典诗歌在语文课程中一直是不可忽视的部分;在当今强调学科素养的背景下,其在书面语言建构、审美品位提升、文化传承理解诸方面的功能将愈益凸显,地位将愈益重要。我认为,无论是从提升语文素养的层面还是从应对高考的角度,都有必要强化古典诗歌的教学。

本书来自我的语文课程改革尝试。我很早就意识到语文教材的局限,自发开始了教学的改革。在高中语文课中,我几乎不会讲说明文,因为说明文就是说得很明白的文章,根本无须讲授;我处理课文大刀阔斧,有心得则多讲,无心得则少讲。这就为教学省出了较多时间,来讲《论语》和古典诗词等我认为对学生更有营养的内容。《论语》与古典诗词,正好形成“思”与“诗”的完美匹配。2007年,我整理了自己在成都七中教授古典诗词的讲义,编写了这本书,供开设选修课之用,也可作为普通读者研习古典诗词的基础性读物。

成都七中学生的水平相对较高,我教书和写书的立意也较高。我很早就形成了一个观点:不具备审美能力和价值判断能力,就不会有格调与品位;不具备格调与品位,语文再好也好不到哪里去。好的应试教育就是素质教育——如果一个学生在学科上具有高素质,哪有连考试都无法应对的。在这种观念下,教学当然不会也不屑只盯着考试。教育要“立德树人”——所谓立德就是要增进心性修养,心性不清明,德之不悟,何以立德;所谓树人就是要有能力有格调,能力欠缺,格调低下,人如何树得起来。诗词的学习,能通过情景关系的体察而领悟人情与自然的关系,能通过文本的分析而使思维变得愈加明晰,能通过诗人和诗歌进入审美世界而领略何为高格与雅趣——立德树人之事,已在其中矣。我国传统重视“诗教”,原因大概也在于此。

教育教学,立意须高,着手要低。审美素养的培养是核心目标;有效解决考试中古诗词鉴赏的难题,也是我的目标之一。本书的第三部分是高考试题解析与解题练习,着眼点在训练精准分析文本的思维品质,对应试具有实用价值。应试不在于做题多,而在于做题精。首先是选题要精,不在乎哪年的题,要在乎做而有用;其次是解题要精,要探究幽微,务求精确,提升思维品质。我在成都七中反复验证过,引导学生辨析高考诗词试题的答案,比泛泛而做许多诗词阅读题,更能使学生迅速把握解题要领,做到答题精准。本书初版于2007年,如今修订后交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再版。相对于初版,所修订者不多,主要是调整了前两部分的个别词句,调换了第三部分的部分试题。我要借此感谢读者们的支持。我很幸运,我得到了你们长期的信任和慷慨的支持,这鼓舞着我在语文教学研究的道路上坚持不懈地走下去。

罗晓晖

2022年初夏



导语摘要

本书来自罗晓晖在成都七中教授古典诗词的课程讲义。全书分三部分,部分为“古典诗歌阅读探究”,提出了几种阅读探究古典诗歌的方法;第二部分为“古典诗歌选读赏析”,为本书重头,对先秦至唐宋的一些著名诗词作品作了赏读;第三部分为“经典考题解析和解题训练”,结合高考诗词真题,探索解题方法,选题精,解析准。作者对诗词的讲解,理解较深,立意较高,致力于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训练精准分析文本的思维品质。本书可供开设选修课,也可用作普通读者研习古典诗词的基础性读物。



商品简介

本书来自罗晓晖在成都七中教授古典诗词的课程讲义。全书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古典诗歌阅读探究”,提出了几种阅读探究古典诗歌的方法;第二部分为“古典诗歌选读赏析”,为本书重头,对先秦至唐宋的一些著名诗词作品作了赏读;第三部分为“经典考题解析和解题训练”,结合高考诗词真题,探索解题方法,选题精,解析准。作者对诗词的讲解,理解较深,立意较高,致力于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训练精准分析文本的思维品质。本书可供开设选修课,也可用作普通读者研习古典诗词的基础性读物。



作者简介

成都市语文教研员,成都教科院传统文化研究室主任,四川省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成都七中原语文备课组长。
主要著作有《高考作文经典材料“百变通”》《罗晓晖论语课》《罗晓晖诗词课》《方法与案例:语文经典篇目文本解读》《高中作文要义:思维、材料和技巧》《高中古典诗歌教程》《文本解读与阅读教学讲谈》《追求更高品质的阅读教学:中学语文名师课例深度剖析》等。  
罗晓晖公众号:“语文渡lxh”



目录

目 录


 



  • 古典诗歌阅读探究


一 细读 003  


1陶渊明《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的细读提问 003  


2王润华对《长恨歌》中“梨花”的细读研究 007  


3细读与探究:罗晓晖《古典诗歌中的时空呈现》 009  


 


二 逻辑的运用 017  


1命题与定义 017  


2客观性命题与主观性命题 018  


3论点 019  


4推论与前提 021  


5假设与预设 022  


6归纳法 022  


7分析 023  


 


三 语料统计 026  


1陶渊明和谢灵运是否同一时代的人 026  


2以韦庄诗词为例,以色彩为主题 028  


3意象统计方法 032  


 


四 审美艺术形式分析 034  


1多样统一 034  


2主题和主题变化 035  


3平衡和演进 037  


4主次 039  


 


五 审美风格类型辨识 042  


 


第二部分 古典诗歌选读赏评 65  


一古典诗史概说 067  


1从《诗经》时代到东汉末年 067  


2魏晋南北朝时代 068  


3唐宋时代 069  


 


二 汉末以前诗歌 070  


1《诗经》 071  


2楚辞 075  


3战国末期和秦汉间的作品 080  


4汉诗 084  


 


三 魏晋南北朝诗 093  


 


四 唐宋诗词 106  


1唐诗 108  


2宋诗 187  


3唐宋词 217  


 



  • 经典考题解析和解题训练245  


一 古典诗歌经典考题选析 247  


二 高考真题演练与拓展训练 277  


组高考真题演练 277  


第二组拓展训练 285  


参考答案 290  


 


后记 298  



内容摘要

本书来自罗晓晖在成都七中教授古典诗词的课程讲义。全书分三部分,部分为“古典诗歌阅读探究”,提出了几种阅读探究古典诗歌的方法;第二部分为“古典诗歌选读赏析”,为本书重头,对先秦至唐宋的一些著名诗词作品作了赏读;第三部分为“经典考题解析和解题训练”,结合高考诗词真题,探索解题方法,选题精,解析准。作者对诗词的讲解,理解较深,立意较高,致力于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训练精准分析文本的思维品质。本书可供开设选修课,也可用作普通读者研习古典诗词的基础性读物。



主编推荐

成都市语文教研员,成都教科院传统文化研究室主任,四川省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成都七中原语文备课组长。
主要著作有《高考作文经典材料“百变通”》《罗晓晖论语课》《罗晓晖诗词课》《方法与案例:语文经典篇目文本解读》《高中作文要义:思维、材料和技巧》《高中古典诗歌教程》《文本解读与阅读教学讲谈》《追求更高品质的阅读教学:中学语文名师课例深度剖析》等。  
罗晓晖公众号:“语文渡lxh”



精彩内容

一 古典诗歌经典考题选析

 

高考古诗鉴赏,考查要求有如下两项:鉴赏形式、语言、表达技巧,理解和评价思想内容。

阅读题的命制,通常要兼顾形式和内容这两个方面。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在实际的鉴赏之中很难截然分开。因此,在备考时强行把古典诗歌分成若干知识板块进行复习,效果是极其有限的。

死记硬背关于古诗技巧的知识,这种办法也是行不通的。根据我的观察,古诗鉴赏的问题,主要是文本理解的问题。如果不懂得诗歌的文本意义,什么方法都是无法解决问题的。理解要到位,需要文本分析功夫。因此,本部分的重点,是选取高考中的经典试题做深度解析,通过对高考答案的厘清,培养精准解读文本的能力。

 

1.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木兰花(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注】縠皱:皱纱,此处比喻水的波纹。

 

 

(1)这首词的上半阕是如何描写春色的?试对此进行分析。

(2)词中“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

 

【高考答案】

(1)春天美景富有层次感:首先看到了东风乍起,春波绿水,波面生纹,如细皱纱縠;然后是杨柳初醒,嫩绿浅碧,遥望一片青烟薄雾;再望去杏花怒放,如喷火蒸霞。春的风光正是这样一层一层展开,故用了“渐觉”一语。

(2)作者用一“闹”字,不仅使人觉得杏花绽放得热烈,甚至还让人联想到花丛中蜂蝶飞舞,春鸟和鸣,把一派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色表现得淋漓尽致。

 

【答案评析】

小题有答非所问之嫌。应注意,“如何描写春色”指向的是描写春色的手法,而不是描写了怎样的春色。上阕主要是写景,分析其景物元素,可知有水上波纹、烟外绿杨、红杏春色三种。而“縠皱波纹”除了冬季有时可能结冰,四季都有,因而并不属于所谓“春色”,于是“春色”就只有烟外绿杨、红杏闹春了。

“春的风光正是这样一层一层展开,故用了‘渐觉’一语”,是值得商榷的。“渐觉”是指渐渐觉得东城风光越来越美,而不是说春日风光在渐渐展现。上阕描写春色,其实只有“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两句,这里的手法是色调(“绿”“红”)和质感(“轻”“闹”)的映衬,是并列的呈现而不是层层深入,所以不算“一层一层展开”的。

第二个小题,是考查“炼字”技巧的理解和欣赏。这个题目,其来有自。清代李渔认为本句的“闹”字较为粗俗,而近人王国维认为这个“闹”字“境界全出”,很有味道。因此,此题答案可有一定的开放性。但宋祁当时就被赞为“红杏枝头春意闹尚书”,可见“闹”字用得好是主流意见。至于高考答案,我以为仍有修订改进的空间。这个“闹”之所以具有较好的表达效能,主要是因为它具有化视觉印象为听觉感受的“通感”效果。对此钱锺书先生曾有论及。如果答案能明确指出“通感”的手法并分析其修辞效果,那就会更好些。

 

【参考修订】

(1)上阕描写春色,善用映衬:一“绿”一“红”,色调分属冷暖,映衬鲜明。杨柳如烟,嫩绿浅碧;红杏怒放,如喷火蒸霞。色彩越来越浓烈,春意越来越热烈,为下阕抒写对生命的欢娱和对春天的留恋做了铺垫。

(2)用一“闹”字,使人觉得杏花绽放得分外热烈。杏花开放,本是眼睛可见而耳不能闻,“闹”字一用,使得视觉与听觉同感,这是通感手段的运用,于是本来有色无声的景象,变得“有声有色”。另外,这个“闹”字也很精准,红杏色调热烈,可以“闹”;白色的杏花,“闹”字就不够妥帖了。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