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 正版书 !!!
¥ 36.91 6.3折 ¥ 59 全新
库存44件
作者谭先杰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ISBN9787117333023
出版时间2022-09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59元
货号29449431
上书时间2024-10-21
在30年的从医生涯中,我见证了许多生离死别、病痛愁苦,也看到了世间百态、善恶美丑。但在本书中,我只想展现人生中阳光的一刻,医学中温暖的一面。轻松有趣,真实真诚是我希望的主基调。
说是写,其实多半是晚上或出差途中在电脑上断断续续敲出来的。所谓手记,旨在强调本书的纪实性和原生性。书中故事皆来源于我真实的从医经历和生活经历,人物名字有的是为保护患者隐私,使用了假的,但故事都是真实的。我只如实讲述,缺乏加工创造,还未高于生活,称不上是艺术,便姑且称之为手记。
其中一些文章曾陆续发布在自媒体平台上。幸运的是,多篇文章的阅读量都超过了10万次,被《人民日报》《健康报》和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刊发或转发。一篇文章还被中央电视台《面对面》栏目选用,以此为蓝本制作了一期名为《手术背后》的访谈。
章《身为医生》所讲述的就是发生在妇产科手术前后的故事,有患者的担心,医生的纠结;也有患者的无助,医生的悲悯;更有医生和患者之间的互信和互助。
第二章《诊间随笔》收录了我近年发表的一些医学随笔,有的涉及专业知识,但并非系统的医学科普,而是对患者的温馨提示,对同行的善意提醒。有俏皮说事的时候,也有严肃呼吁的时候。如友邻的闲散聊天,平淡如水,却诚意满满。
自1992年进入北京协和医院,除出国进修学习、援疆支农之外,我一直学习和工作在这座青砖碧瓦的医学圣殿中,被时光雕刻出一道道的印记。第三章《协和印记》从我差点与协和擦肩而过开始,到有幸进入协和妇产科、考取博士研究生,再到参加国际会议、热心女性健康科普,后以纪念和学习人民医学家林巧稚大夫结束。对协和,对妇产科,对前辈,对同事,我感恩于心。
作为医生,我在周末也偶尔出差讲课和参加学术活动。在飞机上、火车上,我都曾被呼叫参加抢救,有的甚至发生在当医学生的时候。多半是救旅客,也偶有自救。这些经历汇集在第四章《医在旅途》。后那篇《一个医生吞下尖硬枣核之后》同时被《人民日报》和新华社微信公众号转发,您不妨先读。只是提醒您,可千万别笑岔了气。
穿上白大褂,我是医生;脱下白大褂,我是普通人,是父亲,是兄长,是儿子,生活中既有亲情友爱、阳光灿烂,也有尴尬局促、胆战心惊。第五章《百味人生》中的故事有趣有料,可能会让你笑痛肚子,笑出眼泪,也可能会感动到你,可称是生活的本色。医生的生活多半是严肃枯燥的,但我希望通过写作,通过讲述,让人们感受到医生温暖有趣的一面。
感谢人民卫生出版社编辑老师们的审核把关和文字润色,作者与编辑之间一次次字斟句酌的较真和“较劲”,都是美好的记忆,甚至可以写成一本书;感谢韩启德院士对样书的审阅和提出的宝贵建议,韩院士作为医学前辈和领导人,为一名晚辈医生所创作的医学人文作品倾注如此大的心血,令人感动;感谢老师郎景和院士一如既往的支持,不仅审阅书稿后欣然作序推荐,还在样书出来后书赠条幅勉励—— 一位著作等身的老师对一名喜欢写作的学生的走心鼓励;感谢乔杰院士、毕淑敏老师、袁钟教授、王一方教授等前辈老师的鼎力推荐;感谢师弟冯唐和好友
@六神磊磊等朋友的大力支持;感谢为本书提供素材的患者朋友;感谢家人的支持。后,也要感谢读者朋友你慧眼识“珠”,拿起这本书,读下去,甚至传下去……分享是一种快乐,于你于我,都是如此。
2022年初夏
谭先杰大夫出了这本新书,让我说几句话,我倒也是忍不住要讲一讲的。
我欣赏“手记”的书名,手记或者笔记,比较轻松、洒脱、自然。我们想起伟大领袖列宁的《哲学笔记》,我在20年前也写过《妇科手术笔记》。虽然叫笔记,但是可以体会到列宁的笔记是讲辩证逻辑,讲哲学批判;手术笔记是讲外科思维,讲手术技术。所以我们在写笔记时,实际上具有一种庄严的神圣感、仪式感。我们可以在汽车上、火车上、飞机上想问题,但当我们坐下来书写的时候,哪怕敲键盘,我们是庄重的、认真的、负责的,因为医生的笔记都与人的健康与生命相关,与生老病死相通。我一直认为这是和自己或别人的一种对话、一次感验,那是尊重的、坦诚的、严肃的。
谭大夫在书里写了医生,写了医学,写了病人,写了家人,写了同事,写了工作,写了学习,写了生活,也写了爱好,都是非常感人的,写得都像故事,但我以为并不是故事,而是真实的写照。编故事是作家的事儿,医生的本职和医学的本源是真,包括我们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包括我们和病人、和同事的谈话,真可能是我们重要的底色了,当然还有善良,还有美好。这一切构成了谭大夫写作的基本背景。
我想起著名画家冯远的名画《世纪智者》,里面有我们敬爱的林巧稚大夫。一个妇产科医生,毕其一生为妇女和儿童服务,应该是伟大的,但能与马克思、爱因斯坦、居里夫人等共享其尊,令人震撼与深思!一个妇产科医生,为什么会成为智者呢?每一年我们评出中国优秀的妇产科医生,颁授“林巧稚杯”,在颁奖词里我这样写道:“我们和许许多多被她救治,被她教育,被她感动的人们一样,永远谨记她留给我们的珍贵礼物:对知识和技术的渴望,对真理的追求和理解,对人的善良、同情和关爱,以及用毕生力量改善人与社会健康的智慧。”
我们以此纪念林大夫、学习林大夫,也以此做人、做医生、做工作,把改善人与社会健康作为我们的神圣职责。我想这是我们行医作文的出发点,也是我读了谭先杰大夫这本书的一点感想。
不是序,权作为序。
二〇二二年夏
本书是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知名教授谭先杰创作的医生手记,全书从身为医生的视角出发,真实记录了医生接诊患者的诊室内外的感人故事,有的惊心动魄,有的娓娓道来,文字简洁流畅,故事令人记忆深刻,似由命运之手导演、由医生串场主演的人生情景剧。每个故事都包含着医生对生命的珍视,也饱含患者的曲折人生经历,这些故事流淌出来,汇成了一部生命教育、女性健康教育的温暖乐章。同时,全书立体展现了一位协和医生成长的酸甜苦辣,书写了医生也是普通人的多面人生。作者文笔平实,视角新颖,语言幽默风趣,感情真挚。读者能够从书中读到不服输的韧劲与奋斗精神。本书具有励志与科普双重阅读价值。
本书是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知名教授谭先杰创作的医生手记,全书从身为医生的视角出发,真实记录了医生接诊患者的诊室内外的感人故事,有的惊心动魄,有的娓娓道来,文字简洁流畅,故事令人记忆深刻,似由命运之手导演、由医生串场主演的人生情景剧。每个故事都包含着医生对生命的珍视,也饱含患者的曲折人生经历,这些故事流淌出来,汇成了一部生命教育、女性健康教育的温暖乐章。同时,全书立体展现了一位协和医生成长的酸甜苦辣,书写了医生也是普通人的多面人生。作者文笔平实,视角新颖,语言幽默风趣,感情真挚。读者能够从书中读到不服输的韧劲与奋斗精神。本书具有励志与科普双重阅读价值。
他是一名手术科室的大夫,但很多人却是通过一篇文章“一台手术背后的故事”认识他的。外科大夫不少,但是像他这样,一言不合就在各地倒立打卡的却很罕见。他的头衔也不少,然而只有行头衔背后的平台是实打实的发工资,所以他十分珍惜这个平台。他还出过几本书,写过书的人多了去了,但把作品带到青藏高原朝圣的不会太多。他被称为科普网红,有一次他在高铁上不小心吞下了一枚枣核,像普通的人一样担心了一晚上,第二天却以“科学精神”把它找出来,感动了无数人。他还曾经在飞机上捂住了一名女子的嘴,同样“惨遭”表扬。然而他初是羞于承认自己是“科普网红”的,他连续得了几项网络科普大奖,但一直没有拿出来晒过,大概是没有锥子脸的缘故吧。后来他遇到“高人”(老师),被“点化”后彻底释然,于是他逐渐专注于利用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善于用浅显语言解释医学术语的优势,向公众普及常见妇产科疾病的预防和早诊早治知识。2017年,他先后入选“京城好医生”、“健康传播影响力人物”和“荣耀医者”。2019年他入选第三届“国之名医.优秀风范”,2020年他入选中国科协“年度科普人物”和首届“人民好医生”。
他就是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医生谭先杰教授,一直以自己的方式为女性健康做贡献的一位临床大夫。
章
身为医生
出门诊,做手术,是妇产科医生的日常。手术前后,有时甚至是跨越数十年的医患故事。
003
手术背后
018
九岁女孩
026
万分之一
035
为你而生
041
只为道别
047
你顺畅吗
054
一条短信
060
两件礼物
067
三世情缘
074
七次致敬
第二章
诊间随笔
多半是在出完门诊之后,或等待手术开台之前的灵光一现,庄谐成趣,并包含健康知识。
087
进妇科诊室别带“闺蜜”
092
好友、老公和手机
100
她,可以有;它,必须有
105
人乳头瘤病毒的真情告白
108
春节怀孕,好不好
114
大人们教给我们的那些奇葩常识
118
这样做,病人少流血,医生少流汗
122
医生给病人的份关爱是尊重
128
医学科普应注意保护患者隐私
第三章
协和印记
自1992年进入北京协和医院,在这座青砖碧瓦的医学圣殿中,学习和工作的时光在我的心中刻下深深的印记。
139
结缘协和
144
实习中的“老大”们
149
进入妇产科
152
在协和的年
157
圆梦医学博士
162
答辩前后
172
次在国际会议上发言
177
男妇产科医生的“子宫情事”
186
“妇产科的男神们”是怎样炼成的
198
那些年,妇产科夜班的那些事儿
208
我们这样纪念和学习林巧稚大夫
222
天籁之音:来自协和前辈的珍贵礼物
236
从崇拜到敬畏,从敬畏到感恩
第四章
医在旅途
旅途不仅激发灵感,也考验人性和良知。
无论是在绿皮火车上,还是在飞机、高铁上,闻声而动,与其说是提供帮助,不如说是医者本能。
255
飞机上,有人捂住了女子的嘴
263
7号车厢,紧急呼叫!
267
高铁上,又有人“非法行医”
271
听诊器
278
一个医生吞下尖硬枣核之后
第五章
百味人生
穿上白大褂,我是医生。脱下白大褂,走在人群中,我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
生活中有阳光灿烂,也有尴尬局促。有笑,有泪,才是生活的真味。
295
一副拐杖
301
都不容易
306
一份盖饭
312
遭遇崇拜之后
320
他和她,让我爱恨交织
334
那年,我差点儿消失在加州一号公路
340
媳妇的三次回家
347
年饭·年夜
352
2017,我干了一件漂亮的事
357
后记
362
本书是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知名教授谭先杰创作的医生手记,全书从身为医生的视角出发,真实记录了医生接诊患者的诊室内外的感人故事,有的惊心动魄,有的娓娓道来,文字简洁流畅,故事令人记忆深刻,似由命运之手导演、由医生串场主演的人生情景剧。每个故事都包含着医生对生命的珍视,也饱含患者的曲折人生经历,这些故事流淌出来,汇成了一部生命教育、女性健康教育的温暖乐章。同时,全书立体展现了一位协和医生成长的酸甜苦辣,书写了医生也是普通人的多面人生。作者文笔平实,视角新颖,语言幽默风趣,感情真挚。读者能够从书中读到不服输的韧劲与奋斗精神。本书具有励志与科普双重阅读价值。
他是一名手术科室的大夫,但很多人却是通过一篇文章“一台手术背后的故事”认识他的。外科大夫不少,但是像他这样,一言不合就在各地倒立打卡的却很罕见。他的头衔也不少,然而只有行头衔背后的平台是实打实的发工资,所以他十分珍惜这个平台。他还出过几本书,写过书的人多了去了,但把作品带到青藏高原朝圣的不会太多。他被称为科普网红,有一次他在高铁上不小心吞下了一枚枣核,像普通的人一样担心了一晚上,第二天却以“科学精神”把它找出来,感动了无数人。他还曾经在飞机上捂住了一名女子的嘴,同样“惨遭”表扬。然而他初是羞于承认自己是“科普网红”的,他连续得了几项网络科普大奖,但一直没有拿出来晒过,大概是没有锥子脸的缘故吧。后来他遇到“高人”(老师),被“点化”后彻底释然,于是他逐渐专注于利用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善于用浅显语言解释医学术语的优势,向公众普及常见妇产科疾病的预防和早诊早治知识。2017年,他先后入选“京城好医生”、“健康传播影响力人物”和“荣耀医者”。2019年他入选第三届“国之名医.优秀风范”,2020年他入选中国科协“年度科普人物”和首届“人民好医生”。
他就是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医生谭先杰教授,一直以自己的方式为女性健康做贡献的一位临床大夫。
这是一段人在囧途的故事,却被一位消化内科的老专家热情表扬,他说这是一篇关于消化系统的很好的科普,其实也是一个医生的自救。
一
周六下午,在郑州参加中原妇科肿瘤国际论坛后,我准备坐6点多的高铁到南京,参加次日的妇科常见病基层巡讲。这样一来,晚饭只能在高铁上解决了。
临别的时候,主办方备了一份礼品,是当地特产——干枣。我拎着礼物一路小跑,登上了18:08开往南京的高铁。落座后,我忽然感觉有点饿了,但乘务员说晚餐要8点钟左右才能送来。于是我打开礼品包装,取了一小包大枣,撕开后取出两枚,塞进嘴里。
我一直都是“嘴大吃四方”的主儿,吃东西特别“狼乎”,不想浪费空间和时间。“出嫁”以后,这一行为多次受到对方的严厉批评。初,我还虚心接受,但屡教不改。后来连虚心都免了,常振振有词地拉出战争引线:都活了好几十年了,还用你来教我吃饭?
二
不巧的是,没嚼上几口,就来了一个不能不接的电话。嘴里含着东西和人说话总是不好。于是,我加快咀嚼速度,三下五除二把枣咽了下去,真正是“囫囵吞枣”!匆忙间,我觉得嗓子眼儿被硌了一下。虽然很快就过去了,但我还是担心是不是不小心把枣核吞进去了。挂断电话后,我吐出枣核,发现果然只剩下一枚枣核,另一枚已经不翼而飞,应该是移步到我的胃中了。
我对枣核进行了检查,愕然发现:我的运气不好,这种干枣的枣核很硬,非常尖锐,像刀尖一样,扎穿纸张毫不费力,扎到皮肤上很疼,如果稍微用力,将皮肤戳个洞没有问题。
我突然开始担心,如此尖锐的枣核从胃里进入肠道后,一不小心,或者遇到寸劲,肠子就可能被扎穿孔!这岂不是与含金自尽、吞钉自绝是异曲同工!
我的大脑在飞速运转,犹豫是不是该立即下车,返回会议主办方的医院去做胃镜,把它取出来。否则再过一段时间,枣核进入了肠道就取不出来了。
然而列车已经开动,无法下车了。
三
我开始上网搜索“吃下了个枣核怎么办”。
看到搜索结果,我稍感安慰。上面说误吞了枣核之后多半没有问题,会很快排出来,但是我还是不太放心。因为检索到的文章只是说多数情况下没事,还建议注意4个小时以内的腹部症状和体征,一旦出现腹痛,就要去医院。从郑州到南京的高铁差不多要4个小时。看来,即使真有问题,也要争取坚持到南京。
依然放不下心的我再次复习检索到的文章。
其中一篇文章说,枣核进入胃里后,在强大的胃酸和消化酶的作用下会瞬间化成水。我觉得这不太靠谱,更不相信这么玄乎——若果真如此,胃酸岂不是比浓硫酸还厉害。另一篇文章说,尽管枣核两头很硬很尖,但毕竟是植物纤维素,受到胃酸的作用以后会很快变软,不太可能扎穿肠子——这我倒是比较相信,也愿意相信。而且,多年的临床经验告诉我,肠子不是傻子,里面有黏液,除非是枣核通过的时候受到阻碍,一般都没有问题。
还有一篇文章,说应该吃些含纤维素高的食物或水果,比如芹菜、香蕉等,一是促进肠道蠕动,二是包裹枣核,让它不至于损伤肠道。还有建议喝蜂蜜、甘油或者液状石蜡,以利于枣核排出。蜂蜜水高铁上没有,甘油、液状石蜡我们病房倒是都有,但远在千里之外。
听天由命吧,但从心底里,我觉得我会侥幸过关,哪里会那么倒霉!
四
乘务员发了一小包零食和瓶装水。零食是面包、饼干和干果之类,以前我通常都不吃,而是把它们拿下火车,作为“出差礼物”骗骗家里的小同学。这次情况特殊,我将面包和饼干一口气吃完,留下干果没吃。“果仁”枣核已经够让我不安的了,不能再火上浇油。我把瓶装水一口气喝完,又用一次性纸杯去接了一杯。
7点30分,乘务员送来了晚餐。我一反常态,尽挑素菜吃,把肉食留下。因为此时此刻,我需要粗糙食物,特别是纤维素来包裹那尖锐的枣核。吃完晚餐后,我再次评估了一下那枚令我胆寒的干枣核,结论令我不安——它实在是太硬了。
我当然希望胃液和消化液会软化它,使其硬度和尖锐度迅速下降,但对这种说法还是有些不信。于是,我进行了两项平行实验:实验之一是体外水平,我将一枚枣核放到装了温水的一次性纸杯中,试图用普通的水来软化它;实验之二是体内水平,我将一枚枣核含着嘴里,用温暖的唾液来驯服它。尽管唾液和胃液的成分不一样,但总是体液嘛。
五
实验开始后,我打开电脑,预习明天讲课的幻灯片。但我有些心神不宁,于是拿出了这几天正在复习的小说《笑傲江湖》。我曾经笑话令狐冲,除了受伤,还是受伤,整天被一帮人治来治去,哪有大侠的样子。结果没想到,有一天我也会被一枚小小的枣核所伤。而且,伤势并不清楚,可能完全没事儿,也可能伤得很重!
坦白地说,吞了枣核之后,我已经不是一个资深医生,而是一个普通病人了。更糟糕的是,这个病人还是一个有医学知识的病人,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