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 正版书 !!!
¥ 42.3 6.2折 ¥ 68 全新
库存8件
作者孙宁、卢文骜 著
出版社东方出版中心
ISBN9787547319741
出版时间2022-07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68元
货号29435663
上书时间2024-10-21
与大名鼎鼎的美国“星球大战”计划不同,苏联的空天防御计划鲜为人知。事实上,苏联的空天防御计划启动并不晚于美国。遗憾的是,过去由于资料的缺乏,我们难以了解苏联空天防御体系的全貌。
幸运的是,本书作者通过对来自俄罗斯的手资料的整理研究,比较系统地梳理出了苏联空天防御体系的发展历程。通过该书,读者能够看到由雷达系统、激光航天器、航天飞机、轨道空间站等构成的一套完整的防御体系。冷战时期,苏美双方全方位的竞争,是迄今为止人类技术竞赛的,极大促进了人类科技事业的进步。随着苏联这个红色巨人的倒下,书中提到的装备或者因为体系不完备,无法充分发挥性能,或者停留在图纸上,留给后人无尽的遐想空间。但是,存在过的历史不应该被埋没!苏联空天工程的遗产不只属于俄罗斯、乌克兰等前加盟共和国,也属于全体勇攀科技高峰、期望建设一个更好的世界的人们。
孙宁,1986年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市,莫斯科国立大学翻译系毕业,曾任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格鲁吉亚东部电力公司卡杜里水电站技术翻译,现在电力系统工作。多年从事苏联技术史资料、档案资料的整理、编译、研究,在国内知名刊物上发表过多篇文章。2016年曾前往莫斯科加加林宇航员训练中心,采访俄罗斯英雄称号获得者、1998年搭乘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和2004年搭乘“联盟”ТМА-5飞船两度前往国际空间站工作并进行过舱外活动的宇航员С. Ш.沙里波夫。
卢文骜,1991年出生于四川省自贡市,毕业于四川外国语大学,现任《环球时报》英文版国际新闻编辑,曾专访过多名外国政要,包括联合国前秘书长潘基文、伊朗原子能机构前主席萨利希、巴基斯坦内政部前部长伊克巴尔、法国前外长法比尤斯、英国前驻华大使吴百纳、俄罗斯驻华大使杰尼索夫、乌克兰前驻华大使焦明等。另参与过四届奥运会和两届足球世界杯的报道工作,曾任《人民日报》英文客户端主编。
前言
章 卡塔耶夫的档案文件
第二章 莫斯科对美国战略防御计划的回应
第三章 贵重如金:“顿河-2Н”相控阵雷达的研制历程
第四章 ЭП-86、ЛИ89“瀑布”与ЭП-88“赛艇”项目:苏联天基激光/导弹武器航天器的研制历程
第五章 “暴风雪”航天飞机的军事应用
第六章 Экспл 86实验设计工作:“和平”号轨道站
第七章 ЭП-87“臭氧”实验设计工作:轨道组装运行中心
第八章 “盾牌-2”轨道站主动防御导弹
第九章 海鹰的羽翼——苏联航天服及舱外机动装置
第十章 “能源-М”“能源-2”与ЭП-86“火山”实验设计工作
第十一章 米亚西舍夫与单级多次使用空天飞机
第十二章 ТО-90空军“外形”项目:确定未来空基战略导弹系统的外形
结语:预期与结果
附录:苏联精密机械加工设备制造业概览
参考文献
与大名鼎鼎的美国“星球大战”计划不同,苏联的空天防御计划鲜为人知。事实上,苏联的空天防御计划启动并不晚于美国。遗憾的是,过去由于资料的缺乏,我们难以了解苏联空天防御体系的全貌。
幸运的是,本书作者通过对来自俄罗斯的手资料的整理研究,比较系统地梳理出了苏联空天防御体系的发展历程。通过该书,读者能够看到由雷达系统、激光航天器、航天飞机、轨道空间站等构成的一套完整的防御体系。冷战时期,苏美双方全方位的竞争,是迄今为止人类技术竞赛的,极大促进了人类科技事业的进步。随着苏联这个红色巨人的倒下,书中提到的装备或者因为体系不完备,无法充分发挥性能,或者停留在图纸上,留给后人无尽的遐想空间。但是,存在过的历史不应该被埋没!苏联空天工程的遗产不只属于俄罗斯、乌克兰等前加盟共和国,也属于全体勇攀科技高峰、期望建设一个更好的世界的人们。
孙宁,1986年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市,莫斯科国立大学翻译系毕业,曾任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格鲁吉亚东部电力公司卡杜里水电站技术翻译,现在电力系统工作。多年从事苏联技术史资料、档案资料的整理、编译、研究,在国内知名刊物上发表过多篇文章。2016年曾前往莫斯科加加林宇航员训练中心,采访俄罗斯英雄称号获得者、1998年搭乘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和2004年搭乘“联盟”ТМА-5飞船两度前往国际空间站工作并进行过舱外活动的宇航员С. Ш.沙里波夫。
卢文骜,1991年出生于四川省自贡市,毕业于四川外国语大学,现任《环球时报》英文版国际新闻编辑,曾专访过多名外国政要,包括联合国前秘书长潘基文、伊朗原子能机构前主席萨利希、巴基斯坦内政部前部长伊克巴尔、法国前外长法比尤斯、英国前驻华大使吴百纳、俄罗斯驻华大使杰尼索夫、乌克兰前驻华大使焦明等。另参与过四届奥运会和两届足球世界杯的报道工作,曾任《人民日报》英文客户端主编。
苏联作为人类历史上个发射人造卫星并将航天员送上太空的国家,在世界航天史上的成就是不可磨灭的。在美苏冷战期间,苏联为了维护自己的技术制高点,亦力求发展其军事航天力量。本书展示了苏联对美国“星球大战”计划的回应,包含苏联对其反导防御系统、天基激光武器、空基战略导弹和“暴风雪”航天飞机的军事应用等诸多军事航天项目的发展,是航天迷、军事迷们不可错过的好书。
——新华社原常驻联合国记者、高级编辑 李健雄
本书用新披露的档案揭示了冷战中美国“星球大战”计划对苏联的影响是复杂的,未如坊间传言那般夸张。全书以技术和产品为轴线,呈现了一个强大的军事—工业综合体在所依存的政治经济体制落幕前的刺目余晖。
——严鹏,中国工业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副教授
本书以冷战中后期苏联为应对美国发动的“星球大战”计划而提升自身空间军事对抗手段为线索,系统地梳理了苏联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设计、建造的防御性及进攻性太空作战装备和军事设施,并延伸出了苏联部分规划但未能实现的空间对抗装备及空天创新应用。该书条理清晰,脉络明确,引用了大量历史文献,客观详实地介绍了苏联在军用航天领域所规划的道路和取得的成就。该书无论对于航空航天领域科研工作者,还是对于军事及航空航天爱好者,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屠展,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无人系统研究院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青年人才
《太空铸盾》是一本不可多得的航天史、军事史佳作。这些领域的科学科普书籍,多为美国以及西欧国家的作者出品,或者说就是“美国视角”。苏联虽然没有缺席,却大多作为陪衬、对手,被抹黑或者被淡化。公允而言,美苏两国在人类探索外太空进程中的科学、技术等方面的贡献,包括对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起到的引领、示范作用,至少是对等的。在其中一些领域,苏联甚至有更明显的领先之处。通过《太空铸盾》的普及介绍,我们将增进完善对相关历史的了解,进一步兼听则明。这本书基于大量的一手文献,揭示了美苏星球大战(外太空竞赛)的许多实情。比如,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非但没有像主流观点所称起到吓阻苏联的作用,反而激发了苏联在这方面的竞争欲望,险些导致了两国进一步的对抗。
——郑渝川,知名书评人
本书系苏联当代军事科技史著作,作者从事过技术类翻译工作,有外语功底且熟悉相关领域的技术知识,通过运用外语文献资料,以苏联导弹防御体系的发展为研究主题,剖析了苏联反导弹防御计划出台的背景和主要内容,介绍了苏联导弹防御体系产生、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展现了苏联国防工业在导弹防御和太空领域的发展程度,可为广大军事爱好者了解苏联后期国防工业发展提供丰富的信息与知识视野。
——朱川豫,哈尔滨师范大学历史系教师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