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潞语探源:上党地区方言历史词汇研究(太行文化研究文库)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潞语探源:上党地区方言历史词汇研究(太行文化研究文库)

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 正版书 !!!

47.6 7.0折 68 全新

库存3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文霞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203838

出版时间2022-03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68元

货号29378885

上书时间2024-10-20

百叶图书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方言历史词汇,学界也有人称之为“方言古语词”,是指一个地区的方言词汇中留存的古代词语。它属于方言学和古汉语词汇学的交叉研究,无论对于方言研究还是词汇学研究均有重要的价值。但是这一研究起步较晚,就山西方言历史词汇来说,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有学者关注。迄今为止,有一些相关的期刊论文及硕博论文问世,但尚未有专著出版,这不能不说是山西方言研究未来需要努力的方向。
  上党地区是由群山包围起来的一块高地,东部依太行山与华北平原为界,西部依太岳山和中条山与河东地区接壤,地势险要,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其战略地位的重要性从古代一直延续到今天。该地气候宜人,很早就有人类繁衍生息。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悠久的历史文化决定了其独特的语言风格,在山西方言中独树一帜。关于上党地区方言的研究,在语音方面成果斐然,语法方面亦有一些成果问世,但是词汇研究方面一直进展不大,更遑论方言历史词汇的研究了。但是众所周知,在方言词汇中也有很多需要挖掘的共时和历时的特点和规律,这样对于整个方言研究来说才是全面系统的研究。基于此,我们以上党地区方言历史词汇为研究对象,试图对该地方言词汇中留存的古代汉语词汇进行整理与论析,以为该地方言的形成与发展方面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材料,并借以展示上党地区悠久的历史与文化。
  全书分为四章。章是绪论,详细介绍了上党地区的自然景观以及人文历史,同时涉及本书的研究现状、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和方法等。第二章和第三章是全书的主体部分,分上篇和下篇论述。这部分主要以语义为标准,对甄别出的156条上党地区方言中留存的古代词语进行分类整理,逐条分析其意义来源与历代沿用情况,考论历史脉络。每个词条先列出它们在上党地区方言中的词义、读音以及用法,然后充分利用现有的文献资料,结合现代语言学理论与我国传统的训诂学理论,上溯先秦、下至明清,借以展示上党地区方言词汇的历时演变特点。第四章是对第二、三章内容的概括分析与补充延伸,在前文内容的基础上从历史层次、语言特征、文化内涵等角度概括分析其呈现出的具有特征性的部分。
  本书有如下几个特点:一是材料相对丰富、充实。首先是所分析的词条数量较为丰富,可以为方言词汇及汉语词汇史的研究提供翔实的语言材料。语言研究的客观性要求材料的选用是真正来源于语言实践中的,这些词条无论是在现代口语还是古代书面语中都留下了使用的痕迹,因此对于目前及今后的研究有着积极的意义。其次是引用的文献材料较为充实。在考论这些词语的历史脉络时,为了说明在各个时代的使用情况,列举了较为丰富的例句进行说明。这些鲜活的语言用例对于词汇的研究无疑是重要和必要的。二是注重对本地区方言历史词汇体现出的特征的总结和揭示。本书有别于山西方言同类研究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更加注重分析这些词语所具有的能体现本地区的语言或文化的特征。这样就避免了简单的现状描述,有利于方言独特性的彰显和地域文化的挖掘。三是兼顾共时的比较和历时的研究。本书主要侧重词汇的历时变化与沿用,但是在研究中因山西方言明显的地域特征,故兼及本地区内部的共时比较。一方面通过历时研究剖析方言词汇的历史来源和形成原因,另一方面通过共时比较凸显本地各方言点的词汇差异,由此也就可以保证研究内容的系统性和全面性。
  方言研究博大精深,方言词汇的研究任重道远。这本书于我而言仅是在这一研究领域中的一次尝试。我深知要深入探讨和考释本地区的方言历史词汇是相当困难的。本书在研究中也存在不少问题,比如方言本字的考释难度大,文中列出的某些方言本字可能存在偏差;比如对外方言的调查不够全面,未能深入了解方言融合情况;再比如因本地区各方言点方音不同,同一词语的语音不尽相同,行文中未能找到更完善的方法解决这一问题,故予以回避,未能描述出每一词语的语音状况,以上这些有待今后进一步完善和提高,还请业内专家批评指正。对于上党地区方言研究而言,尽管本书为首次涉足,但绝不敢妄称可以填补空白,唯望借此可为方言研究提供一些有价值的资料,进一步充实该领域的研究;同时也希望能抛砖引玉,让更多的学者关注此项研究,于愿足矣。



导语摘要

本书主要对上党地区方言词汇中留存的古代词语进行探讨。作者选取156条古代词语为研究对象,参照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方言研究室资料室编写的《汉语方言词语调查条目表》中的分类方法,将其分为23类,采用调查法、考证法、比较法、归纳法等研究方法对其进行整理和考释,并从历史层次、语言特征、文化内涵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论析,对于了解上党地区方言历史词汇的整体面貌起到了重要作用,为山西方言和汉语词汇史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语料。



商品简介

本书主要对上党地区方言词汇中留存的古代词语进行探讨。作者选取156条古代词语为研究对象,参照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方言研究室资料室编写的《汉语方言词语调查条目表》中的分类方法,将其分为23类,采用调查法、考证法、比较法、归纳法等研究方法对其进行整理和考释,并从历史层次、语言特征、文化内涵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论析,对于了解上党地区方言历史词汇的整体面貌起到了重要作用,为山西方言和汉语词汇史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语料。



作者简介

张文霞,副教授,现任教于长治学院中文系,主要从事古代汉语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研究方向为汉语史及文字学。出版专著2部,主持省级课题7项,参与各级各类课题多项,在《河北学刊》《语文建设》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1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语言文字学》全文转载。曾获“中青年骨干教师”“优秀教师”“科研骨干”“优秀共产党员”“师德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目录

章 绪论      


节 上党的历史来源   


第二节 上党地区概况      


一、长治概况      


二、晋城概况      


第三节 研究概况和研究价值   


一、研究概况      


二、研究价值      


第四节 研究宗旨、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宗旨      


二、基本思路      


三、研究方法      


第二章 上党地区方言历史词汇的分类考释(上篇)   


一、天文      


二、地理      


三、时令、时间   


四、农事、农具   


五、植物      


六、动物      


七、房屋      


八、器物用具      


九、称谓      


十、疾病      


十一、身体   


十二、衣服穿戴   


十三、饮食   


十四、红白大事   


十五、日常生活   


第三章 上党地区方言历史词汇的分类考释(下篇)   


十六、交际   


十七、文化教育   


十八、动作   


十九、位置   


二十、性状、情态      


二十一、代词      


二十二、副词      


二十三、量词      


第四章 上党地区方言历史词汇的多元论析   


节 上党地区方言历史词汇的历史层次   


一、先秦两汉时期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   


三、唐宋时期      


四、元明清时期   


第二节 上党地区方言历史词汇的语言特征   


一、上党地区方言历史词汇的语音形式   


二、上党地区方言历史词汇的语法形式   


三、上党地区方言历史词汇的语义变迁   


第三节 上党地区方言历史词汇的文化意蕴   


一、时令、时节以及日常活动中蕴含的民俗文化   


二、反映民众的神灵崇拜观念   


三、反映上党地区的婚俗文化   


四、反映上党地区尊师重教的文化传统   


五、反映上党地区的移民文化   


附录 上党地区方言历史词汇在本区各方言点的表现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本书主要对上党地区方言词汇中留存的古代词语进行探讨。作者选取156条古代词语为研究对象,参照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方言研究室资料室编写的《汉语方言词语调查条目表》中的分类方法,将其分为23类,采用调查法、考证法、比较法、归纳法等研究方法对其进行整理和考释,并从历史层次、语言特征、文化内涵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论析,对于了解上党地区方言历史词汇的整体面貌起到了重要作用,为山西方言和汉语词汇史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语料。



主编推荐

张文霞,副教授,现任教于长治学院中文系,主要从事古代汉语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研究方向为汉语史及文字学。出版专著2部,主持省级课题7项,参与各级各类课题多项,在《河北学刊》《语文建设》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1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语言文字学》全文转载。曾获“中青年骨干教师”“优秀教师”“科研骨干”“优秀共产党员”“师德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精彩内容

关于“破五”一词的来源,说法不一,主要有三种。种认为源于姜子牙的妻子。据《封神榜》所说,姜子牙封神,把背叛他的妻子封为“穷神”,令她“逢破即归”。人们为了避穷神,于是把这天称为“破五”。第二种认为源于财神。古人认为正月初五是财神的生日,所以要在这一天大摆宴席,燃放鞭炮,举行多种多样的庆祝活动,寓意就是迎接财神的到来。第三种认为源于祖宗。在上党地区,根据民间习俗,在除夕夜是要把祖宗请回来过年的,在堂屋的正中,高挂祖宗牌位,烧香上供,意为请祖宗一起过年,不忘祖宗,宴享祖宗。到了初五,年过完了,就要送祖宗“回去”了,所以,这一天要烧香,烧纸钱,恭送祖宗。无论源于哪种说法,该词在汉语语言中的出现都与“打春”同,是因民俗而命名的。
  12.添仓
  “添仓”亦作“填仓”,是上党地区民间的一个传统节日,时间一般在正月二十左右。各地具体时间不一,有的地方是每年的正月十九,有的是正月二十,有的是正月二十五。
  添仓,顾名思义,是指农家往仓房囤子里增添粮食。农民希望当年在原有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增加收成,多多增产。因此,这一节日寄托了人们对于来年粮食丰收的美好祝愿。添仓节,在上党地区各地的过节方式也不尽相同。比如阳城,在添仓节这天,会象征性地往粮仓里添加粮食;而有的地方,则在添仓节这一天吃春饼、煎饼,并把饼投入粮仓,名日“添仓”,也叫“填仓”;有的地方会吃黍米糕。
  填仓节在宋时文献中已有记载。如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正月二十五日,人家市牛、羊、豕肉,恣飨竞日。客至苦留,必尽而去。名日填仓。”清代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填仓”条载,每年正月二十五日,全家加菜盛餐;有客来,必苦留,使之醉饱而去,俗称“填仓”,取预祝填满谷仓的吉兆。根据记载,古时填仓习俗是以饱食表示填满了仓。尽管习俗与上党地区的填仓不同,但也可见该节日的来源较早。这一节日在上党地区民间较为盛行。
  关于添仓节的由来,在民间有两种传说:一种是说西汉时淳于衍曾经做过粮仓官,为人正直,遭人陷害,被判处死刑,经女儿上诉赦免,后人为了纪念他,定正月二十五为添仓节。另一种传说是,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我国北方遇到连年旱灾,百姓颗粒无收。可是,当政者不管黎民百姓的死活,照样征收苛捐杂税,导致民间怨声载道。看守粮仓的仓官,目睹这一惨景,于心不忍,便毅然打开粮仓,救济灾民。他知道,这样做触犯了王法,皇帝绝不会饶恕他。于是,他让百姓把粮食运走了以后,就一把火把粮仓烧了,自己也被活活烧死。这一天正好是农历正月二十五日,后人为了纪念这位放粮救灾民的无名氏仓官,每到这一天,就用细炊灰在院内外打囤添仓,以示对仓官的怀念,也祈盼新年有好收成。这样,添仓节的习俗就世代流传下来。后来,添仓成了人们对生活的美好祝愿。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社会中添仓这一节日已在民间逐渐淡化,不为年轻一代所知,但该词所反映的民间文化是需要我们关注和重视的。
  13.过年
  在上党地区多地方言中,“过年”是明年的意思。“过”读为阴平,从语音上看“过”保留了古音。如:“咱闺女过年该上学了。”
  “过年”本为动宾短语,指过了新年或过了春节,始见于唐代。如《唐代墓志汇编续集》:“高堂老亲,过年八十,倚门之望久绝,送葬之晨暂睽。”后凝固成动词,指在新年或春节期间进行庆祝等活动。如明代小说《二刻拍案惊奇》卷四:“小弟没事不到省下,除非冬底要买过年物事,是必要到你们那里走走,专意来拜大哥、三哥的宅上便是。”句中“过年物事”指在过年时举行的一系列庆祝活动需要的物品。因新年之后就是下一年,因此引申指时间词“明年”,在句中作状语。这一意义明清时期始常用。如明代小说《醒世姻缘传》第四十四回:“于是他母亲拿定主意,择在十一月过聘,过年二月十六日完婚。”清代小说《彭公案》百二十五回:“武登科说:‘也好。我买一个筐儿,过年卖瓜子为生,倒也不错。’”



媒体评论
一本对上党地区方言历史词汇进行研究的专著。
本书是“太行文化研究文库”中的一本,主要对上党地区方言词汇中留存的古代词语进行探讨,发掘三晋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促进地域文化、汉语词汇史、传统训诂学及晋语史的研究,同时为辞书编纂提供有价值的材料。
通过本书的出版,旨在不断传承太行文化,讲好太行故事,加强太行山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影响,以便发挥其在山西文旅融合发展中的作用。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