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刽子手:存在主义心理治疗的10个故事
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 正版书 !!!
¥
37.34
4.7折
¥
79
全新
库存29件
作者欧文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683285
出版时间2022-07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79元
货号29264085
上书时间2024-10-20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前言
想象一下这个场景:三四百个互不相识的陌生人聚在一起,他们被要求两两配对,一遍又一遍地问搭档同一个问题—“你想要什么?”
还有比这更简单的问题吗?这个问题及其答案似乎都绝无恶意。然而,出乎意料的是,人们在每次团体练习中都会产生强烈的感情。通常几分钟之内,房间里的人就都热情高涨了。这些人绝不是走投无路或迫切需要关怀的人,他们中一部分人事业有成,衣着光鲜,走起路来更是神采奕奕。但是无论男女,他们都被团体练习触及了内心 深处。有些人父母去世,有些人失去了伴侣、孩子或是朋友,他们大喊:“我很想再次见到你。”“我想得到你的爱。”“我想听你说你以我为傲。”“我想让你知道我爱你,抱歉我从未说出口。”“我希望你能回来,我很孤独。”“我希望能经历从未有过的童年。”“我希望能有健康的体魄,希望能再次年轻。我希望被爱,得到尊重。我希望我这一生能够有所作为。我希望能有所成就。我希望有人在乎我,希望我是重要的,希望我能被人记住。”
我们想得到的有很多,渴望得到的有很多,痛苦也有很多,这种痛苦只在少数时候深藏,多数时候显露无遗,有如切肤。造物弄人,存在即痛苦。痛苦总是伴随着你我,只要我们还活着,它就默默存在。痛苦也很容易触及。很多东西(比如简单的团体练习、几分钟的深度反思、艺术创作、布道、个人危机、丧失)提醒着我们,我们内心深处的渴望永远无法实现:我们渴望永葆青春,渴望不再变老,渴望失去的挚爱回到身边,渴望得到永恒的爱,渴望被保护,渴望过上有意义的生活,渴望永生。当这些难以实现的欲望主宰着我们的生活时,我们会向家人、朋友或信仰寻求帮助,有时还会找心理治疗师。
在本书中,我讲述了十位接受心理治疗的患者的故事,讲述了他们与存在性痛苦抗争的过程。其实,化解存在性痛苦倒不是他们来找我咨询的原因。这十位患者的问题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孤独感、自我厌恶、阳痿、偏头痛、性强迫症、肥胖、高血压、沮丧、为爱痴迷、情绪波动、抑郁。然而,某种程度上(这个“某种程度上”在每个故事中有不同的表现),治疗揭示了这些日常问题的深层根源—深入存在的根底。
“我想要!我想要!”这种话在这些故事中比比皆是。一位患者痛哭道“我多想我亲爱的女儿还在人世”,却忽略了两个还活着的儿子。另一位患者的淋巴癌细胞已入侵身体的每个角落,却坚称“我想和我见过的每一个女人上床”。还有一位患者恳求道“我希望父母健在,我想感受不曾有过的童年”,但是他却苦苦挣扎于自己不愿启封的三封信。一位老妪则称“我想永远年轻”,因为她对一个比她小35岁的男士爱得痴狂,无法自拔。
人们通常认为心理治疗是让人压抑内心本能的欲望,或是潦草掩饰悲伤的过往,但是我始终相信治疗的首要目标是应对这些存在性痛苦。在对这十位患者的治疗中,我主要的临床诊断(基于自身医学经验的假设)是,基本焦虑源于一个人在应对生活中的残酷事实,也可以说是存在性“关怀”(given)时,做出的有意识和无意识的努力。
我发现在心理治疗中,有四种存在性关怀尤为重要:我们及挚爱终有一死、生活不如我们所愿的那样自由、我们终极的孤独,以及生命的无意义感。这些关怀看似很恼人,但其中孕育了智慧,能让人实现救赎。我希望这十个心理治疗的故事能告诉大家,我们可以直面存在的事实,借助其力量,破茧成蝶,获得成长。
在这些存在的事实中,死亡是 直观且显而易见的。在很小的年纪,甚至比人们意识到的还要小,我们就知道死亡终将来临,我们无处遁逃。尽管如此,用斯宾诺莎的话来说:“万物都努力维护自己的存有。”在生存的渴望和死亡不可避免的意识之间,冲突始终存在。
对于死亡不可避免的现实,我们总是想方设法地进行否定或逃避。年幼时,在父母的安慰和神话的帮助下,我们否认死亡;后来,我们赋予死亡灵性,把它看作一个怪物、睡魔或其他恶魔。毕竟如果死亡是可触碰的实体,我们可能会有方法摆脱它,尽管这个怪物很可怕,却也不及我们每个人出生就携带着死亡的基因—我们终将死亡这一事实可怕。后来,孩童们尝试了各种方法减轻死亡带给人的恐惧。他们嘲弄死亡,使其不再那么可怕,或者叫上同伴,准备好刚出炉的黄油爆米花,一起听恐怖故事或看恐怖电影,以对死亡这个话题脱敏。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试着不考虑死亡;我们尝试转移注意力;我们将死亡看成积极的东西(如传承、归根、听从上帝指示、 终的安息);我们相信流传已久的神话,否认死亡存在的事实;我们希望功成名就以实现不朽,我们繁衍后代,把希望寄托在他们身上,或者拥抱宗教,以实现精神永存。
许多人对这种关于否认死亡的描述持有异议。他们如是说道:“无稽之谈!我们不否认死亡存在。每个人终有一死,我们知道,这显而易见,但是纠结于这个事实有何意义呢?”
其实我们知道死亡却不了解其内涵。我们知道死亡存在,知道终将死亡的事实,但是我们已经过滤或解离了由死亡带来的恐惧感—大脑潜意识的部分让我们不因此而过度焦虑。这个过滤过程是无意识的,我们也没有察觉,但是在少数情况下,当这种否认机制不再奏效,关于死亡的焦虑蔓延开来时,我们就能确信这种过滤的存在。这种情况鲜有发生,我们一生可能只会遇到一两次。它有时出现在我们觉醒之时,有时出现在我们与死神擦身而过之时,也有可能出现在我们遭遇至亲去世时。但是更常见的情况,是我们的死亡焦虑浮现在噩梦中。
噩梦是失败的梦,它没有充当好睡眠守护神的角色,没能“抵御”焦虑。噩梦的内容多样,但每个噩梦的原理本质上都一样:潜意识深处的焦虑逃过了睡眠的守卫,侵入了意识层面。“寻找做梦人”(第十章)这个故事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后台视角,我们从中可以看出我们努力逃避对死亡的焦虑,以及试图遏制这种焦虑的孤注一掷:在马文的噩梦中,无边无际的黑暗背景下,主人公用有白色尖端的手杖做工具,正和死神进行一场性的对决—这正是对死亡的反抗。
性行为在其他故事里被当作护身符,用于抵御病情恶化、衰老和死亡:一位年轻人患上了绝症,于是开始强迫性滥交(第二章);情人去世30年后,一位老人还保管着她留下的已泛黄的信件(第六章)。
我在多年与病危癌症患者打交道的过程中,发现有两种很常见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消除人们对死亡的担忧:一种是对个体独特性的信仰,另一种是对终极救助者的信仰。这两种所谓的信仰其实是错觉,它们代表了“固着的错误观念”。对于“错觉”这个词,我并没有轻蔑的意味:这两种错觉是人们普遍的信仰,存在于我们每个人意识的某个水平上,它们在本书的几个故事中发挥着作用。
对独特性的信仰指相信自己能超脱于生理和命运的普遍规律,不受伤害、不可侵犯。在生活的某些阶段,我们每个人都将面临一些危机:可能是严重的疾病、职场失利或离婚,或者正如埃尔娃所经历的那样(第五章),可能仅仅是手提包失窃这样一件小事,却让人意识到自己不过是芸芸众生中的一粒尘埃,打破了生活是不断上升的螺旋过程这一假设。
信仰个体独特性能给予人安全感,而另一种否认死亡的主要机制,即相信有终极救助者,能让我们感受到有股外来力量始终在照看和保护着自己。尽管我们会衰弱,会疾病缠身,会到迟暮之年,但是我们始终相信,的主一定会让一切都回到正轨。
这两种信仰共同构成了一组对立,二者是人类对特定情境做出的截然不同的反应。人类要么逞英雄以维护自主,要么寄希望于外部力量以寻求庇护。换句话说,要么挺身而出,要么寻求融合;或主宰自己的命运,或永远依赖他人。
大多数人在大多数时间都会不安地避开死亡这个话题,正如伍迪·艾伦(Woody Allen)所说:“我不怕死,只是希望死亡来临的时候,我正好不在场。”这样他们心里会好受点。但是还有另一种应对死亡话题的方式,一种可以应用于心理治疗的传统方式,它教导我们:深刻认识死亡这个话题会使人心智成熟,使生活更加丰富而充实。一位患者(第二章)的临终遗言说,虽然死亡会摧毁我们的躯体,但对死亡的理解却能使我们得到救赎。
* * *
自由是另一种存在性关怀,它令我的几位患者陷入两难。贝蒂患有肥胖症,当她宣称在见我之前暴饮暴食,可能会在会面结束后也继续时,是想放弃自由,期望我能够控制住她。另一位患者(章中的塞尔玛)陷入上一段(和治疗师的)感情无法自拔,我始终在帮她寻找重新获取掌控力和自由的方法。
自由这一关怀似乎是死亡的对立面。我们畏惧死亡,也肯定自由是积极向上的。不正是对自由的渴望,才使西方文明的历史不断改写,甚至驱动着西方文明的发展吗?但是从存在主义的角度看,自由会让人焦虑,因为它告诉我们,我们进入并且将 终离开的这个宇宙并没有经过精巧的外部构造和设计,这和我们的日常经验背离。自由意味着我们要对自己的选择、行为和以后的人生道路负责。
“负责”这个词有很多种用法,我更倾向于萨特的定义:负责是指“成为作者”,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设计的作者。我们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的人生,却无法选择不自由:萨特说过,我们被判处自由之刑。一些哲学家对此有更多的解释:人类思维的建构甚至要为外部现实世界的结构负责,为时间和空间的形式负责。焦虑正存在于这一自我建构的观点之中:我们都渴望秩序,这种自由的观念让人害怕,因为它暗示我们脚底下空空如也,一无所有。
每位治疗师都知道诊疗过程中至关重要的步就是患者为自身的处境承担起责任。如果患者认为自己的问题由外部因素造成,治疗将毫无效果。他们会想,如果外部的问题总是存在,那么自己为什么要做出改变呢?应该是外部因素(朋友、工作或伴侣)做些调整或被替换才对。戴夫(第六章)抱怨自己有个爱管闲事、占有欲强的妻子,他就像被囚禁在婚姻的牢笼中,苦不堪言。只有他认清自己才是建造起牢笼的罪魁祸首,治疗才能进展下去。
患者都倾向于推卸责任,因此治疗师必须想出一些对策,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因何产生。在很多治疗中,我都用了一种有效的方法—专注当下。患者通常会在治疗环境中再现实际生活中困扰他们的人际关系问题,我不纠结于他们现在或过去的生活琐事,而是专注于当下他们与我的相处。通过观察治疗关系(或者在治疗团体中,成员和其他团体成员之间的关系)的细节,我
导语摘要
本书是心理治疗大师欧文·D.亚隆所写的十篇心理治疗教学小说的集合,也是他的作品中非常畅销的一部。十个故事以存在焦虑为深层的主题,讲述了作者作为治疗师,帮助十位患者发现、应对存在焦虑的经历,作者也对自己在治疗过程中的心路历程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自我剖析。这本书在美国一出版就登上了美国畅销书排行榜,在全世界几十个国家热销,是难得一见的心理治疗普及读物。这部作品具有极高的专业水准和极强的可读性,也同样受到了中国诸多心理治疗师的赞赏。
作者简介
欧文·D. 亚隆当今世界上深负盛名、极具影响力、著作流传颇为广泛的心理治疗大师之一,被评选为美国至今健在的三个最重要的心理治疗学家之一,是美国团体心理治疗的权威、精神医学大师、存在主义治疗三大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许多著作不仅给心理治疗师带来启发,也深得普通读者的喜爱,在世界范围内成功发行。其作品多次荣获欧美小说和非小说类奖项,其中《当尼采哭泣》被拍成同名电影。
目录
致 谢
前 言
章 001
爱情刽子手
我不愿意对热恋中的人进行心理治疗……
第二章 065
“如果强暴不违法……”
卡洛斯像有九条命的猫,但是好像他的第九条命也快要终结了……
第三章 087
“死的不该是她”
彭妮的女儿叫克丽茜,她9岁时就患上了一种罕见的白血病,四年后,在13岁生日的前一天离开了人世……
第四章 119
胖女士
我一直很排斥肥胖的女士,对她们很反感……
第五章155
“我从没想过这种事会发生在我身上”
她失去的不只是手提包和300美元,还有她对自己个体独特性的幻想……
第六章 165
“别悄悄离去”
我不知道该做何回应。之前从未有过哪位患者让我帮他保管情书……
第七章 183
两次微笑
假设一年以后,迈克、玛丽和我分别回忆起这次治疗,我们的想法会不会一致呢……
第八章 207
未启封的三封信
“在一个平常的星期一,我收到了封信……”
第九章 237
心理治疗的忠诚度
玛格启发了我治疗协议中的另一点:我必须忠于她 核心的人格……
第十章 257
寻找做梦人
他好像对自己创造的梦境的力量无动于衷,让我觉得这不是也不可能是他做的梦……
后 记
耄耋之年重读《爱情刽子手》
内容摘要
本书是心理治疗大师欧文·D.亚隆所写的十篇心理治疗教学小说的集合,也是他的作品中非常畅销的一部。十个故事以存在焦虑为深层的主题,讲述了作者作为治疗师,帮助十位患者发现、应对存在焦虑的经历,作者也对自己在治疗过程中的心路历程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自我剖析。这本书在美国一出版就登上了美国畅销书排行榜,在全世界几十个国家热销,是难得一见的心理治疗普及读物。这部作品具有极高的专业水准和极强的可读性,也同样受到了中国诸多心理治疗师的赞赏。
主编推荐
欧文亚隆初次尝试心理小说写作的转型之作,十篇小说合集,畅销超30年的经典,新增耄耋之年重读后记,豆瓣9分以上心理学图书书单推荐,适合初入门者阅读的通俗心理学读本。
精彩内容
致 谢想象一下这个场景:三四百个互不相识的陌生人聚在一起,他们被要求两两配对,一遍又一遍地问搭档同一个问题—“你想要什么?”还有比这更简单的问题吗?这个问题及其答案似乎都绝无恶意。然而,出乎意料的是,人们在每次团体练习中都会产生强烈的感情。通常几分钟之内,房间里的人就都热情高涨了。这些人绝不是走投无路或迫切需要关怀的人,他们中一部分人事业有成,衣着光鲜,走起路来更是神采奕奕。但是无论男女,他们都被团体练习触及了内心最深处。有些人父母去世,有些人失去了伴侣、孩子或是朋友,他们大喊:“我很想再次见到你。”“我想得到你的爱。”“我想听你说你以我为傲。”“我想让你知道我爱你,抱歉我从未说出口。”“我希望你能回来,我很孤独。”“我希望能经历从未有过的童年。”“我希望能有健康的体魄,希望能再次年轻。我希望被爱,得到尊重。我希望我这一生能够有所作为。我希望能有所成就。我希望有人在乎我,希望我是重要的,希望我能被人记住。”我们想得到的有很多,渴望得到的有很多,痛苦也有很多,这种痛苦只在少数时候深藏,多数时候显露无遗,有如切肤。造物弄人,存在即痛苦。痛苦总是伴随着你我,只要我们还活着,它就默默存在。痛苦也很容易触及。很多东西(比如简单的团体练习、几分钟的深度反思、艺术创作、布道、个人危机、丧失)提醒着我们,我们内心深处的渴望永远无法实现:我们渴望永葆青春,渴望不再变老,渴望失去的挚爱回到身边,渴望得到永恒的爱,渴望被保护,渴望过上有意义的生活,渴望永生。当这些难以实现的欲望主宰着我们的生活时,我们会向家人、朋友或信仰寻求帮助,有时还会找心理治疗师。在本书中,我讲述了十位接受心理治疗的患者的故事,讲述了他们与存在性痛苦抗争的过程。其实,化解存在性痛苦倒不是他们来找我咨询的原因。这十位患者的问题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孤独感、自我厌恶、阳痿、偏头痛、性强迫症、肥胖、高血压、沮丧、为爱痴迷、情绪波动、抑郁。然而,某种程度上(这个“某种程度上”在每个故事中有不同的表现),治疗揭示了这些日常问题的深层根源—深入存在的根底。“我想要!我想要!”这种话在这些故事中比比皆是。一位患者痛哭道“我多想我亲爱的女儿还在人世”,却忽略了两个还活着的儿子。另一位患者的淋巴癌细胞已入侵身体的每个角落,却坚称“我想和我见过的每一个女人上床”。还有一位患者恳求道“我希望父母健在,我想感受不曾有过的童年”,但是他却苦苦挣扎于自己不愿启封的三封信。一位老妪则称“我想永远年轻”,因为她对一个比她小35岁的男士爱得痴狂,无法自拔。人们通常认为心理治疗是让人压抑内心本能的欲望,或是潦草掩饰悲伤的过往,但是我始终相信治疗的首要目标是应对这些存在性痛苦。在对这十位患者的治疗中,我主要的临床诊断(基于自身医学经验的假设)是,基本焦虑源于一个人在应对生活中的残酷事实,也可以说是存在性“关怀”(given)时,做出的有意识和无意识的努力。我发现在心理治疗中,有四种存在性关怀尤为重要:我们及挚爱终有一死、生活不如我们所愿的那样自由、我们终极的孤独,以及生命的无意义感。这些关怀看似很恼人,但其中孕育了智慧,能让人实现救赎。我希望这十个心理治疗的故事能告诉大家,我们可以直面存在的事实,借助其力量,破茧成蝶,获得成长。在这些存在的事实中,死亡是最直观且显而易见的。在很小的年纪,甚至比人们意识到的还要小,我们就知道死亡终将来临,我们无处遁逃。尽管如此,用斯宾诺莎的话来说:“万物都努力维护自己的存有。”在生存的渴望和死亡不可避免的意识之间,冲突始终存在。对于死亡不可避免的现实,我们总是想方设法地进行否定或逃避。年幼时,在父母的安慰和神话的帮助下,我们否认死亡;后来,我们赋予死亡灵性,把它看作一个怪物、睡魔或其他恶魔。毕竟如果死亡是可触碰的实体,我们可能会有方法摆脱它,尽管这个怪物很可怕,却也不及我们每个人出生就携带着死亡的基因—我们终将死亡这一事实可怕。后来,孩童们尝试了各种方法减轻死亡带给人的恐惧。他们嘲弄死亡,使其不再那么可怕,或者叫上同伴,准备好刚出炉的黄油爆米花,一起听恐怖故事或看恐怖电影,以对死亡这个话题脱敏。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试着不考虑死亡;我们尝试转移注意力;我们将死亡看成积极的东西(如传承、归根、听从上帝指示、最终的安息);我们相信流传已久的神话,否认死亡存在的事实;我们希望功成名就以实现不朽,我们繁衍后代,把希望寄托在他们身上,或者拥抱宗教,以实现精神永存。许多人对这种关于否认死亡的描述持有异议。他们如是说道:“无稽之谈!我们不否认死亡存在。每个人终有一死,我们知道,这显而易见,但是纠结于这个事实有何意义呢?”其实我们知道死亡却不了解其内涵。我们知道死亡存在,知道终将死亡的事实,但是我们已经过滤或解离了由死亡带来的恐惧感—大脑潜意识的部分让我们不因此而过度焦虑。这个过滤过程是无意识的,我们也没有察觉,但是在少数情况下,当这种否认机制不再奏效,关于死亡的焦虑蔓延开来时,我们就能确信这种过滤的存在。这种情况鲜有发生,我们一生可能只会遇到一两次。它有时出现在我们觉醒之时,有时出现在我们与死神擦身而过之时,也有可能出现在我们遭遇至亲去世时。但是更常见的情况,是我们的死亡焦虑浮现在噩梦中。噩梦是失败的梦,它没有充当好睡眠守护神的角色,没能“抵御”焦虑。噩梦的内容多样,但每个噩梦的原理本质上都一样:潜意识深处的焦虑逃过了睡眠的守卫,侵入了意识层面。“寻找做梦人”(第十章)这个故事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后台视角,我们从中可以看出我们努力逃避对死亡的焦虑,以及试图遏制这种焦虑的孤注一掷:在马文的噩梦中,无边无际的黑暗背景下,主人公用有白色尖端的手杖做工具,正和死神进行一场性的对决—这正是对死亡的反抗。性行为在其他故事里被当作护身符,用于抵御病情恶化、衰老和死亡:一位年轻人患上了绝症,于是开始强迫性滥交(第二章);情人去世30年后,一位老人还保管着她留下的已泛黄的信件(第六章)。我在多年与病危癌症患者打交道的过程中,发现有两种很常见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消除人们对死亡的担忧:一种是对个体独特性的信仰,另一种是对终极救助者的信仰。这两种所谓的信仰其实是错觉,它们代表了“固着的错误观念”。对于“错觉”这个词,我并没有轻蔑的意味:这两种错觉是人们普遍的信仰,存在于我们每个人意识的某个水平上,它们在本书的几个故事中发挥着作用。对独特性的信仰指相信自己能超脱于生理和命运的普遍规律,不受伤害、不可侵犯。在生活的某些阶段,我们每个人都将面临一些危机:可能是严重的疾病、职场失利或离婚,或者正如埃尔娃所经历的那样(第五章),可能仅仅是手提包失窃这样一件小事,却让人意识到自己不过是芸芸众生中的一粒尘埃,打破了生活是不断上升的螺旋过程这一假设。信仰个体独特性能给予人安全感,而另一种否认死亡的主要机制,即相信有终极救助者,能让我们感受到有股外来力量始终在照看和保护着自己。尽管我们会衰弱,会疾病缠身,会到迟暮之年,但是我们始终相信,万能的主一定会让一切都回到正轨。这两种信仰共同构成了一组对立,二者是人类对特定情境做出的截然不同的反应。人类要么逞英雄以维护自主,要么寄希望于外部力量以寻求庇护。换句话说,要么挺身而出,要么寻求融合;或主宰自己的命运,或永远依赖他人。大多数人在大多数时间都会不安地避开死亡这个话题,正如伍迪·艾伦(Woody Allen)所说:“我不怕死,只是希望死亡来临的时候,我正好不在场。”这样他们心里会好受点。但是还有另一种应对死亡话题的方式,一种可以应用于心理治疗的传统方式,它教导我们:深刻认识死亡这个话题会使人心智成熟,使生活更加丰富而充实。一位患者(第二章)的临终遗言说,虽然死亡会摧毁我们的躯体,但对死亡的理解却能使我们得到救赎。
媒体评论
发人深省!亚隆的写作风格带有欧·亨利式机智的叙事,以及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式接地气的幽默。
——《旧金山纪事报》
亚隆再次证明,在正确的人手中,心理治疗故事可以具有最丰富和最有创造力的小说的吸引力。
——《纽约时报》
这部作品以如此简洁的方式,讲述了有关心理治疗的令人着迷、感动、无力、鼓舞、意外的一切,更令人惊讶的是,整个作品充满幽默。
——《华盛顿邮报》图书世界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