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 正版书 !!!
¥ 28.79 5.1折 ¥ 56 全新
库存36件
作者冯彬 著; 清泉静读 出品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SBN9787558192982
出版时间2021-05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6元
货号29243417
上书时间2024-10-20
音乐是可以穿越时空的声音艺术,历经千年文化洗礼,熠熠生辉。
不同文化语境中的音乐表现出不同的性格特征,诉说着不同时代与不同民族的人们心中美丽的声音。
中国民族音乐历史悠久,它从历史文化长河中缓缓走来,被数千年的民族文化积淀滋养着,并在中华民族高洁的精神与品格影响下,形成了独具东方魅力的、独具中华民族风格和色彩的音乐艺术。
聆听中国民族音乐,聆听文化与民族的旋律,跟随本书,让我们一起感受中国民族音乐的艺术魅力。
推开民族音乐之门,探寻中国民族音乐之旅正式开启。让我们追溯历史,一起揭开民族音乐的面纱;走进人们自在悠扬的歌声里,感受中国民歌的缱绻深情;快步走进中国民间歌舞,体悟民间歌舞音乐的趣味;走进中国民族曲艺音乐,领略她的多姿多彩与独特韵味;遇见戏曲,何其有幸,一场场精彩的戏曲盛宴展示出中国民族戏曲音乐的别样风情;器乐声声飘逸入耳,不同的民族器乐,或独奏,或合奏,歌唱着民族器乐音乐的多彩华章;悠悠琴曲将我们带入文人音乐,诗情画意在琴弦上流淌,在咏诵中随风飘扬;华丽的宫廷音乐已经奏响,尽展古典大气,在鼓乐齐鸣中,结束本次丰富难忘的中国民族音乐之旅。
阅读本书,一一认识中国民族音乐大家庭的各个成员,民歌、歌舞音乐、曲艺音乐、戏曲音乐、器乐音乐、文人音乐、宫廷音乐,每一种音乐文化形态都风姿绰约,与我们娓娓道来,令人深思与神往。
本书系统全面,内容丰富,以文美雅致的语言,带你领略中国民族音乐的风采。全书坚决摒弃艰涩的音乐理论灌输与说教,在此基础上,特别设置“听音联想”“知识链接”“民乐风采”“心有所思”版块,使本书内容更加充实、丰富、有趣。
以耳聆听,用心感受!快来跟随本书,一起享受音乐、重温经典、体悟中国民族音乐的艺术魅力吧!
中国民族音乐,它生于民间,有着婉转优美的旋律,它历史悠久,承载着浓厚的民族文化和精神。与中国民族音乐展开一次心灵的对话,可谓一大幸事!
不过,前期的准备不可少。你需要从古到今、从内到外,对中国民族音乐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和了解,还要具备一定的音乐鉴赏能力。而这正是我们能为你做的——让你系统掌握中国民族音乐,提升音乐鉴赏能力,与中国民族音乐进行一次心灵的对话。
冯彬,艺术硕士研究生,山东省音乐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学会会员,对声乐艺术、世界歌剧有着较深的研究。作者表演经验丰富,曾成功举办两场个人独唱音乐会。
章 梦回音乐殿堂:带你推开民族音乐之门
※ 你可知什么是民族音乐?
※ 不可不知的民族音乐类型
※ 为你解读民族音乐的艺术魅力
※ 认识民族音乐体系很有必要
第二章 一曲一调总关情:感受中国民歌的缱绻深情
※ 触摸中国民歌历史的脉搏
※ 中国民歌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
※ 不能不知的中国民歌体裁
※ 重温经典民歌的魅力
第三章 一雅一俗皆生活:体会中国民间歌舞音乐浓郁的生活气息
※ 把握中国民间歌舞历史的脉络
※ 应该了解的中国民间歌舞音乐的艺术特征
※ 你知道中国民间歌舞音乐有哪些体裁吗?
※ 体悟经典歌舞音乐的趣味
第四章 一吟一唱驻芳华:领略中国民族曲艺音乐的独特韵味
※ 从古至今,民族曲艺音乐的历史发展可谓是源远流长
※ 你知道曲艺音乐的魅力所在吗?
※ 中国民族曲艺音乐的体裁可谓多种多样
※ 一起来欣赏经典民族曲艺音乐艺术
第五章 一颦一笑皆有韵:体味中国民族戏曲音乐的别样风情
※ 从孕育到发展,来认识戏曲的发展历史
※ 戏曲音乐的四大构成
※ 戏曲“四功”与四行当
※ 你知道戏曲有哪些主要声腔吗?你知道它们的代表剧种吗?
※ 帷幕缓缓打开,精彩的戏曲盛宴即将开始
第六章 一弦一柱思华年:揭秘中国民族器乐音乐之美
※ 历朝历代,都有其独特的器乐演奏
※ 韵味深远的独奏器乐音乐
※ 气势恢宏的合奏器乐音乐
※ 静静聆听经典的民族器乐音乐
第七章 语言尽头是音乐:探寻中国文人音乐的艺术灵魂
※ 何谓文人音乐?
※ 动人心弦的古琴音乐
※ 文美雅致的唱诵音乐
※ 穿越千年,切身感悟文人音乐之精神
第八章 鼓乐齐鸣歌盛世:带你全面认识中国宫廷音乐
※ 何谓宫廷音乐?
※ 你可知宫廷音乐有几大类型?
※ 随着历史的脚步,领略隋代至清代的宫廷音乐艺术魅力
※ 随我一睹大气古典的宫廷音乐的风采
参考文献
中国民族音乐,它生于民间,有着婉转优美的旋律,它历史悠久,承载着浓厚的民族文化和精神。与中国民族音乐展开一次心灵的对话,可谓一大幸事!
不过,前期的准备不可少。你需要从古到今、从内到外,对中国民族音乐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和了解,还要具备一定的音乐鉴赏能力。而这正是我们能为你做的——让你系统掌握中国民族音乐,提升音乐鉴赏能力,与中国民族音乐进行一次心灵的对话。
冯彬,艺术硕士研究生,山东省音乐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学会会员,对声乐艺术、世界歌剧有着较深的研究。作者表演经验丰富,曾成功举办两场个人独唱音乐会。
第二章 一曲一调总关情:感受中国民歌的缱绻深情
要系统了解中国的民族音乐,怎么能少得了中国民歌呢!
民歌来自民间,又在民间传唱,在数千年的中华历史文化长河中,民歌从远古时期便开始萌芽,一直发展到今天。那些浩如烟海的中国民歌作品,是中国各个地区和各个民族的社会生活的写照,从中我们可以感受中华民族各族人民的性格特征与理想追求,体会中国民族音乐的绝妙。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中国民歌的缱绻深情吧!
触摸中国民歌历史的脉搏
中国民歌,是中国民族音乐中历史悠久,也是传唱为广泛的部分。从远古时期开始,我们的劳动人民就在日常的生活和生产过程中创作并演唱民歌,然后代代相传。在几千年的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民歌与我们的民族文化相生相伴,并在历史的积淀中日臻完美。
萌芽—先秦时期的民歌
产生于原始社会生活中的早的民歌
听音联想
民歌,是一种音乐艺术,也是一种文化艺术。那么,在文字都还没有正式产生的遥远的原始社会时期,会有民歌吗?如果有的话,该会是什么样子呢?
大约在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在日常的采摘、狩猎等劳动和生活中创造了民歌。
或许是人们在紧张的劳动中无意间发出来的呼叫和呻吟,抑或是在劳动之余为调节气氛而有意发出的叫喊声,在这些声音中,有一些音节总是在某些特定的场合中反复出现,长此以往便形成了早的民歌。
民歌文化源远流长,我们现在依然能从后世的一些文献资料中一睹其风采。例如,在东汉史学家赵晔的《吴越春秋》中记载着相传出于黄帝时代的民歌《弹歌》:
断竹,续竹,飞土,逐宍。
整首歌只有八个字,却将一幅原始社会射猎活动的场景生动地展现在我们面前:砍断竹子,作为射猎工具;弹丸飞射,人们射杀并追赶猎物。从歌词中人们对射猎工具的制作来看,此时应当是处于新石器时期,因此后世将其看作黄帝时代的歌曲应该是有依据的。
现在我们能看到的原始民歌虽然不多,但是仅从那些有限的作品当中,我们依然能看出中国原始民歌的生动朴实,真实地反映了原始社会居民的生活场景。
《诗经》记录了早期民歌的发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中国民歌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周朝时,为了更好地观察和了解民意,统治阶级专门派人到各地去收集民歌,这些民歌后来被孔子收录到《诗经》当中。
《诗经》是我国部诗歌总集,《诗经》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中包含了西周和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民歌。
这些民歌,有的反映了底层人民劳动的辛苦,有的表达了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渴望,题材丰富,内容多样,反映了当时各个方面的民俗生活,记录了我国早期民歌的发展。
民乐风采
《诗经·国风·周南·关雎》赏析
《关雎》是《诗经》的开篇之作,大约是西周初期的作品。目前人们普遍认为,《关雎》是一首求偶歌。
很多学者认为《关雎》演唱的形式很有可能为和歌,由歌唱与帮腔构成的一种群唱,演唱形式与歌词结合,情真意切,颇具画面感。
成长—秦汉至南北朝时期的民歌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宫中设了“乐府”,集六国之乐于一朝独享,但因秦朝建国短暂,民间音乐在这一时期并没有得到明显的发展。
汉朝继承了秦朝的乐府机构,并将其充分利用。汉乐府一方面将文人所作的诗赋编成歌舞,另一方面也仿照西周的做法,派专人到全国各地收集民歌。
从汉武帝时开始,终于汉哀帝,乐府在汉朝时期前后持续了百余年,一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乐府歌都一直是当时民间音乐的主流音乐。
在乐府歌中,主要有相和歌、清商乐、鼓吹乐这三种民间音乐。
反映社会风貌的相和歌
相和歌,是汉魏时期流行于北方地区的民歌。起初,相和歌的表演形式为:由演唱者手持节奏乐器,并伴以弦管乐器演奏进行演唱。后来逐渐加入舞蹈表演,成为兼具歌舞性质的综合性音乐艺术。
在创作方面,相和歌有的直接取自民间广为传唱的歌谣,有的由乐府乐工自己创作或根据民间歌曲加工改编而成,但无论是何种方式,相和歌在内容上都能反映出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生活。
比如我们比较熟悉的一首汉乐府作品《江南》,其实就是相和歌。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当代学者认为,《江南》的前三句是由领唱者唱,后四句歌词为“和声”,由众人和唱。聆听这首民歌似乎能感受到江南采莲人的欢声笑语!
南方经济发展下产生的清商乐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南方音乐发展较快,这一时期,无论是南方本土产生的,还是从北方带来的民歌,都被称为“清商乐”。
南方商业繁荣,商旅生活丰富,因此在清商乐中,有许多反映商旅生活、游子情结之类的歌曲,富有时代色彩。
悲壮宏伟的鼓吹乐
秦汉时期,北方匈奴为患,在抗击匈奴的战争中,边塞将领逐渐习惯于用北方各地少数民族地区的乐歌作为军歌,以壮声势。这种军歌后来被用于汉朝时宫廷的宗庙典礼当中,形成了鼓吹乐。
鼓吹乐的特点在于,它的伴奏乐器均为由北方或西域地区传入的乐器,比如胡笳、横笛、铙等,在这些乐器的衬托下,鼓吹乐显得声音悲壮,很有震撼力。
◎ 知识链接
胡笳
胡笳,是我国北方民族常用的一种乐器,外形与笛子相似。
演奏时,需要将胡笳竖置,双手握住,以手指按音孔,同时下唇贴近管口,吹出声音。一般木制胡笳音色比较圆润、柔和,声音低沉、浑厚。
胡笳既可用于独奏,也可用于伴奏或合奏,民族色彩浓厚。
有趣的是,鼓吹乐的许多曲目都来自民歌,因此很多歌曲的歌词内容都与鼓励军队士气无关,或者与宗庙典礼中的严肃气氛极为不符。典型的是收录于《乐府诗集·鼓吹曲辞》中的《上邪》: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这首歌是女子为爱情而发出的坚贞誓言,却用来作为军乐。
壮大—隋唐时期的民歌
隋唐时期的民歌,在魏晋南北朝的基础之上,不断发展壮大。
隋唐时期,出现了一种新的民歌体裁—曲子,曲子在民间流传的过程中,逐渐得到了文人们的青睐,于是在这一时期,有许多文人也加入到曲子的创作当中,从而促进了这种民歌的进一步发展。
曲子的演唱形式有清唱与合乐歌唱,有时候,曲子也会在戏剧或歌舞表演中出现。曲子的歌词多为诗歌,以五言、七言等绝句为主,也有形式更为自由的长短句。著名曲子有《竹枝词》《西江月》《长相思》等。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