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 正版书 !!!
¥ 6.94 3.3折 ¥ 21 全新
库存8件
作者吴新星
出版社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
ISBN9787558418617
出版时间2020-07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21元
货号28991395
上书时间2024-10-20
序
为塑造一流的读者而写作
曹文轩
1
我先不谈写作,而谈阅读。因为,作家的写作常常是由读者的阅读决定的。
什么是“儿童阅读”?
是否可以这样定义:所谓儿童阅读,应当是在专家、老师以及有见地的家长指导乃至监督之下的阅读。因为少年儿童的认知能力与审美能力正在形成中,他们的认知能力与审美能力不成熟,甚至不可靠。
我们不能忘记一个常识:我们是教育者,他们是被教育者。我们在若干方面——包括阅读在内,负有审视、照料、管束、引导和纠正的责任。这既是一种现实,也是一种伦理。
当我们摆出一副保护神、代言人的架势,完全不加分辨地尊重他们包括阅读在内的若干选择时,我们怀疑过自己行为的正确性吗?人的认知能力与审美能力,是在后天的漫长教化中逐步成熟的,不可能一蹴而就。因为他们喜欢,所以好,所以优秀,这个逻辑关系可以成立吗?
如何确认一些书籍是好的、优秀的,大概要组织一个陪审团。而这个陪审团的组成肯定不能只有孩子,还必须有专家、教育工作者、家长等。只有这个陪审团做出的判断才是可靠的。
2
从读书中获得愉悦,甚至以读书来消遣,这在一个风行享乐的时代,是合理的。对于一般的阅读大众而言,大概没有必要要求他们放下这些浅显的书去亲近那些深奥的、费脑筋的书。因为这个世界并不需要有那么多过于深刻的人。对于一般人而言,不读坏书足矣。
我们所面对的是一个浅阅读时代,这个事实无法改变。
但一个具有深度的社会、国家、民族,总得有一些人丢下浅显的书去阅读较为深奥的书。正是因为有这样一个阅读阶层的存在,才使得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阅读保持在较高的水准上。
孩子正处于培养阅读趣味之时期,所以,在保证他们能够从阅读中获得快乐的前提下,存在一个培养他们高雅的阅读趣味的问题。这会影响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未来的阅读水准。如果我们不在孩子中进行阅读的引导,我们就不能指望有什么高质量的阅读未来。
我曾在一次演讲中发问:儿童文学的读者是谁?听上去,这是一个荒诞的问题——儿童文学的读者当然是儿童。可是,儿童在成为读者之前,他们仅仅是儿童。他们是怎么成为读者的呢?什么样的作品使他们成为读者的呢?回答这些问题就远不那么简单了。古代并没有儿童文学,但儿童们并没有因为没有儿童文学而导致肉体和精神发育不良。写《红楼梦》的曹雪芹没有读过安徒生,但无论从人格还是从心理方面看,曹雪芹都是健康的、健全的。鲁迅时代,已经有了儿童文学,他甚至还翻译了儿童文学,他与俄国盲人童话作家爱罗先珂之间的关系还是文学史上的一段佳话。但鲁迅的童年只有一些童谣相伴。然而,这一缺失并没有妨碍他成为一个伟人。但不管怎么说,后来有了一种叫“儿童文学”的文学,几乎全部的儿童都成了它的读者。无论如何,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重要篇章。问题是:他们成为儿童文学的读者,是培养、塑造的结果,还是仅仅因为这个世界终于诞生了一种合乎他们天性的文学?一些儿童文学作家在承认儿童自有儿童的天性、他们是还未长高的人之后,提出了“蹲下来写作”的概念。可是大量被公认的儿童文学作家则对这种姿态不以为然。E.B.怀特说:“任何专门蹲下来为孩子写作的人都是在浪费时间……”儿童甚至更喜欢仰视比他们高大的大人的面孔。
经验告诉我们:儿童有儿童的天性。但经验同时也告诉我们:他们的天性之一就是他们是可培养、可塑造的。无需怀疑,应该有一种能培养他们高雅趣味和高贵品质的“儿童文学”。
有深度的阅读仍然可以是令人愉悦的,这种愉悦不仅仅是文本给予读者的瞬间乐趣,还在于探究与思考的过程。浅阅读只给读者带来一种愉悦,深阅读带给读者的则是两种愉悦,而这两种愉悦在质量上都一定能超越浅阅读所给予的那种瞬间愉悦。
3
书是有等级的。
尽管都是书,但实际上书与书有天壤之别。对于成长中的孩子而言,除去那些有害的不可阅读的书之外,即使都是有益的书,也还是有区分的:一种是用来打精神底子的,一种是用于打完精神底子之后读的。它们在进入孩子的阅读视野时,是有先后次序的,犹如用油漆漆门,先打底漆,而后才上面漆。
对于孩子而言,那种大善、大美、大智慧的书是用来打精神底子的,它们的功能是帮助一个孩子确定基本的、合理而健康的存在观、价值观以及高雅的情调与趣味。
书是有血统的——这是我一贯的看法。一种书具有高贵的血统,一种书则血统不怎么高贵。我这么说,并无这样的潜台词:我们只需阅读具有高贵血统的书,而可将一切非高贵血统的书统统排斥在外。我只是想说:我们并不能让我们的孩子只是一味地读那些“顺应天性”的书,而没有机会去亲近那些具有高贵血统的书。那些具有高贵血统的文字,毕竟是的文字,它们与一个人的格调、品味有关,自然也与一个民族的格调、品味有关——如果一个人或一个民族,想成为高雅的人或民族,不与这样的文字结下情缘,大概是不可能的。
如果一部儿童文学作品、一个儿童文学作家只属于读者的童年,而这个读者在长大成人之后就将其忘却了,这样的作品、作家当然不是一流的。一部上乘的儿童文学作品、一个一流的儿童文学作家,是属于这个读者一生的。“儿童文学”由“儿童”和“文学”组成。在适当考虑它的阅读对象之后,我们应当明确:儿童文学是文学。如果只有“儿童”没有“文学”,这样的儿童文学只会停留在读者的童年,根本无法跟随这个读者一路前行。如果一个初中生羞于谈论他在小学时读的儿童文学作品,如果一个成年人不愿提及他的童年阅读史,那么,那些所谓的儿童文学一定不是上乘的。
一部儿童文学作品,若能在一个人的晚年依然留在他的记忆里,这部作品一定是一部辉煌的著作。一个儿童文学作家的幸福就在于,一个当年的读者在晚年时依然感激地回忆起他的作品。这个境界对我们而言也许非常遥远,但应该是我们所追求的。
对于怀着文学的梦想和对高贵作品的追求而为儿童写作的人而言,他们心中永远都会是文学的春天。
是为序。
写于2018年5月8日
这是第二届曹文轩儿童文学奖获奖作品书系,包含5部长篇佳作奖《青春恰自来》《皮影班》《白禾》《少年将要远行》《虞人巷的老屋》,5部中篇佳作奖《追赶花朵》《熊孩子和他的“狼爸”》《帽子男孩》《找个陪玩不容易》《萧萧杨柳》及9篇少年创作奖合集《全世界只有一个程小禾》。套系作品书写现实、书写儿童、书写日常生活,着力于描摹和挖掘少年儿童在现实世界中的成长、儿童与自然世界的微妙关系、儿童幽微复杂的内心世界。既有对现实生活的反思,又饱含热切的理想主义精神;文学性十足、抒情性饱满,流露出浓郁的诗性情怀。作品小处入手,大处着眼,具有鲜明透亮的现实品格和从容温情的浪漫情怀,同时又不失简单而温情的儿童性。作家深挖儿童心理,细致刻画人际关系,展现出人性的坚韧和丰厚。丛书文体多样,思路多元,风格多彩,有较高的创作水准和良好的创作格局,既显示了中国儿童文学队伍的生机勃勃,也预示了中国儿童文学创作势头强健的健康风貌。
萧家的三女儿阿三天真浪漫,在父母姐姐的呵护下,优游在水乡特有的恬静澄澈之中,不知愁滋味。谁知好景不长,阿三爹因为身体原因无法再靠莳弄菜蔬为生,只得去茶馆摆烟摊,可是收入微薄,家里捉襟见肘。阿三娘经人介绍去上海帮佣。阿三想念母亲,好不容易有机会跟着一个熟人来到了上海。在与杨柳枝巷截然不同的十里洋场,阿三如愿以偿和娘朝夕相伴,同时感受到生活的不易、人情的薄凉与温暖。
吴新星,浙江宁波人。作品见于《少年文艺》《儿童文学》《十月少年文学》《童话世界》等,曾获《儿童文学》擂台赛铜奖、《儿童文学》金近奖、冰心儿童文学奖、浙江省优秀文学作品奖、於梨华青年文学奖优秀奖等奖项 。
一 采藕多苦辛
二 平地起风波
三 时来盼运转
四 花明又柳暗
五 去留两为难
六 清宵人不寐
七 醒坐皆无聊
八 相逢疑梦里
九 年少悔当初
十 豆蔻双年华
十一 失物何处寻
十二 还卿旧时意
尾声 聚散两依依
这是第二届曹文轩儿童文学奖获奖作品书系,包含5部长篇佳作奖《青春恰自来》《皮影班》《白禾》《少年将要远行》《虞人巷的老屋》,5部中篇佳作奖《追赶花朵》《熊孩子和他的“狼爸”》《帽子男孩》《找个陪玩不容易》《萧萧杨柳》及9篇少年创作奖合集《全世界只有一个程小禾》。套系作品书写现实、书写儿童、书写日常生活,着力于描摹和挖掘少年儿童在现实世界中的成长、儿童与自然世界的微妙关系、儿童幽微复杂的内心世界。既有对现实生活的反思,又饱含热切的理想主义精神;文学性十足、抒情性饱满,流露出浓郁的诗性情怀。作品小处入手,大处着眼,具有鲜明透亮的现实品格和从容温情的浪漫情怀,同时又不失简单而温情的儿童性。作家深挖儿童心理,细致刻画人际关系,展现出人性的坚韧和丰厚。丛书文体多样,思路多元,风格多彩,有较高的创作水准和良好的创作格局,既显示了中国儿童文学队伍的生机勃勃,也预示了中国儿童文学创作势头强健的健康风貌。
萧家的三女儿阿三天真浪漫,在父母姐姐的呵护下,优游在水乡特有的恬静澄澈之中,不知愁滋味。谁知好景不长,阿三爹因为身体原因无法再靠莳弄菜蔬为生,只得去茶馆摆烟摊,可是收入微薄,家里捉襟见肘。阿三娘经人介绍去上海帮佣。阿三想念母亲,好不容易有机会跟着一个熟人来到了上海。在与杨柳枝巷截然不同的十里洋场,阿三如愿以偿和娘朝夕相伴,同时感受到生活的不易、人情的薄凉与温暖。
吴新星,浙江宁波人。作品见于《少年文艺》《儿童文学》《十月少年文学》《童话世界》等,曾获《儿童文学》擂台赛铜奖、《儿童文学》金近奖、冰心儿童文学奖、浙江省优秀文学作品奖、於梨华青年文学奖优秀奖等奖项 。
章 采藕多苦辛
杨柳枝巷,一如它的名字,巷子细细长长的,像极了杨柳枝条。巷子的窄处仅容一人过身,宽处也不过几尺。
杨柳枝巷曲曲幽幽,两旁的人家好比是杨柳枝条上的叶子,一片挨着一片,生机盎然。
巷子中间有一户萧姓人家,萧家有三个女儿。老大叫萧锦屏,老二叫萧银屏,小的那个叫萧玉屏。唔,听起来是不是有一种古代佳人的感觉?给她们起名字的,一定是个浸淫古典文学的读书人吧?不对不对,给她们起名字的,是她们的爹。她们的爹没读过多少书,只是多听了几场评书——苏州人很少有不爱听评书的——就不由把女儿的名字起成了评书中才子佳人式的名字。
她们的爹对自己给女儿起的名字很自得,她们的娘却不买账。她嫌这名字文绉绉的拗口呢,念起来嘤嘤嗡嗡的又费劲。她们的娘叫大的“毛毛”,老二理所当然地就成了“二毛”,老三呢,倒不叫“三毛”,“三毛三毛”,头发少的人才叫“三毛”,老三就叫“阿三”。
她们的爹娘呢,因为个女儿叫“毛毛”的缘故,周围的街坊就叫他们“毛毛爹”“毛毛娘”。尽管后来又添了二毛和阿三,这个称呼却先入为主地再也没改变过。
萧家莳弄菜蔬为生。毛毛爹是杨柳枝巷出名的勤快人,一年四季,菜蔬不断。除了自给自足,剩下的还可以摆到路边卖。除此之外,毛毛爹还承包了一个鱼池,他们这个地方的人称之为“荡”。荡有家荡和野荡之分。人工养殖的称为家荡,任鱼儿自生自长的称为野荡。毛毛爹承包的算是野荡。毛毛爹不在荡里养鱼,他把荡当作一个特殊的“水田”,在荡里种了好多水生植物:荡的浅滩处种过茭白、荸荠;深一点的地方种过菱芰、芡实。种的多的,还是塘藕——也就是荷花。荷花开的时候,绿裙亭亭,红花灼灼。萧家三个女儿喜欢往荷荡跑,常常在荷荡边一待就是半天:毛毛在荷荡边照着眼前的荷花绣花,阿三在荷荡边玩耍,二毛有时候和大姐一起绣花,有时候和小妹一起玩耍。熟识的人经常和毛毛爹打趣:“你们家三个丫头,成了荷花三仙子啦。”毛毛爹听了并不说什么,只是笑眯眯的。
这个时节,荷花虽已凋残,荷叶的绿裙也染上了赭黄色,可是荷荡依然是个好去处:水面上,莲蓬已经结成,一个个精致小巧,就像古代小丫鬟的丫髻。水底下,这个时候莲藕也已生成了,一根根洁白肥嫩,正枕在淤软的泥底呢——哎呀哎呀,可不能再让它们贪睡下去了,得采出来了。
阿三一听爹说可以采藕了,嚷嚷着要去。毛毛娘说:“你不用去,你就在家等着莲藕吃。”阿三态度很执着,“我也要去嘛。”二毛听见了就说:“要帮忙还是我去。”毛毛爹对二毛说:“你也不要去,你在家照看妹妹。”往年采藕,二毛和阿三都是待在家里的,就只有毛毛能跟着爹娘去。现在毛毛不在了——嗳,看我这记性,之前忘了说,萧家的大女儿毛毛两年前嫁人了,嫁给了一户手艺人家,家里从事木作的。
阿三噘噘嘴,“我又不是小孩子了,老是让二姐看着我做什么?”毛毛娘见阿三这样子,爱怜地捏捏阿三的小脸,“好好,我们的阿三长大了。”又对毛毛爹说:“就让她去吧,让她瞧瞧野眼也好的。”阿三就跳起来,勾住娘的脖子,“还是娘好。”毛毛娘笑着,“哎哟,刚才还说你大呢,现在又变小了。”毛毛爹横了一眼毛毛娘,“都是你惯的。”
采藕可是件大事,得做好准备。毛毛爹和毛毛娘备好了大大小小、长长短短的工具:长锹、短锹、藕锹,这些工具都被装在一个柳筐里。除此之外,还有草绳、扁担之类。毛毛娘做事细心,问了毛毛爹一句:“该没有落下的东西了吧?”毛毛爹检视了一遍,摇摇头。阿三却接过话:“还有的。”
“还有?”见阿三说得肯定,毛毛爹也就狐疑地再次扫视了所备之物。
阿三拉了二毛的手,“二姐,你跟我一起去拿。”
再出来时,却见两人手里各端了一只木盆。木盆矮矮的、圆圆的,可容一人坐。坐在木盆里,可以采菱、采莲。这对木盆,是大姐嫁的那户人家做的,今年端午大姐回娘家的时候带了过来。
毛毛娘见了笑起来,“真是好记性,还记得这两个物什。”毛毛爹说:“她的好记性都记着玩的呢,难怪这么积极地要去。”毛毛爹嘴上数落着,却不忘把两只木盆一边一个放进柳筐里。
荷荡距家两三里,在苏州护城河外。他们来得早,此时荷荡上氤氲朦胧,一团雾气还没有散去呢,置身荷荡畔,恍若来到仙境。因为雾气缭绕,荷荡看起来有如一幅水墨画。那折在水面的纤瘦的荷梗,像极了工笔画的线条;而那略呈枯败的荷叶,则像极了写意画的晕染。
阿三急着要下到荷荡里。毛毛爹说:“现在水有寒意,等一下。”阿三只好坐在一边的木盆里。坐在放在旱地上的木盆里可真没意思,既不会摇,也不会动。可是爹既然说等一下,那就暂且等着吧。
阿三见爹把上衣脱了,就问:“爹,现在水还冷呢,你也不等一下?”毛毛爹说:“爹不怕冷,冬天的时候挖藕,那个水才叫冷呢。”阿三的眼睛睁大了,吃惊地说:“冬天?”毛毛娘过来解释:“对呀,一年四季都有藕挖。冬天挖藕,有时候水面都结着冰呢。”阿三听得直咋舌。
毛毛爹下荡了。阿三的目光跟随着爹,看爹一步一步慢慢地朝荷荡中心挪去,水逐渐漫至他的腰身。毛毛爹一边探路,一边拽着荷叶梗子。
二毛喊:“爹,你小心扶稳了。”毛毛爹回头笑道:“荷叶又扶不住,爹不是扶,爹是在试探呢。这几根拽得动的底下肯定没藕,拽不动的才有藕。嗯,看样子这儿有了。”说着弯下身子,双手在水里摸索着,下巴几乎贴到了水面上。
阿三问:“爹,有吗?”
毛毛爹说:“有。埋得挺深。”说着顺手把负在背上的锹拿下来,在淤泥里挖了一阵,再直起身子时,手上多了根一米来长的藕。毛毛爹把藕在水里洗了洗,刚才还黑乎乎的藕瞬间变得雪白。
阿三见了,有些迫不及待,“爹,我也要来。”
毛毛娘就把两只木盆推入水中。一个阿三坐了,一个二毛坐了。阿三要刚才的那根藕,毛毛爹就把藕给了她。
阿三像年画上捧着鲤鱼的胖娃娃般捧着藕,笑得两眼弯弯的。她深深地闻了闻手中的莲藕,“好像有股淡淡的荷花香味呢。”
毛毛爹一边继续挖着藕,一边说:“爹以前在茶馆里听来一个对子,现在想起来给你们猜猜,‘一弯西施臂,七窍比干心’,说的是什么?”
阿三转着乌溜溜的眼睛,嘴里嘀咕着:“是什么呢?”想了会儿,视线不经意间落在藕上,就笑起来,刚想开口,又害怕猜错。
二毛抢先答:“爹,是不是藕?”
毛毛爹笑着夸赞:“真聪明。”
萧萧杨柳00曹文轩儿童文学奖获奖作品阿三有些负气地说:“我刚才也想到了呢,就是没说出来。”
毛毛爹哈哈笑:“我的两个女儿都是聪明人。阿三,那你先说说,这个对子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答案是藕呢?”
阿三娓娓道来:“西施是古代的美人,‘西施臂’是说藕的样子就像美人的手臂一样白白的。我只会解释前面这句。”
毛毛爹满意地说:“你会解释句,已经蛮难得了。”说完又问二毛:“第二句你来说说。”
二毛有些犹疑地说:“第二句我也是猜的。‘七窍’,是说藕有七个孔。‘比干心’么……”二毛说到这里也一时语塞。
毛毛爹见二毛有些为难了,代她接下去:“‘比干’同西施一样,也是一个古代的人名。传说中比干有颗七窍玲珑心,‘比干心’说的是藕孔的玲珑。这藕啊,有七孔的,也有九孔的。七孔藕是褐黄色的,吃起来非常的糯、粉,适合煮莲藕汤;九孔藕是银白色的,吃起来爽口,适合凉拌……”
毛毛娘打断毛毛爹的话:“你这样弯着腰说话累不累?”毛毛爹笑着止住不说了,只把刚挖出来的一根藕递给阿三洗。
阿三接过爹的藕,也接过了刚才爹的话题——关于藕的吃法。
阿三说:“我喜欢拌糖醋吃。”藕切成薄片,拌上糖醋,吃起来甜丝丝、酸溜溜、脆生生的,阿三把它当成小吃,怎么也吃不厌。
一旁的二毛说:“我更喜欢吃焐熟藕。娘,你到时做给我们吃。” 焐熟藕就是将糯米塞入藕孔,蒸之为熟藕。
阿三问:“娘,你说藕怎么做好?”
毛毛娘洗着藕说:“藕做成的吃食,都好吃。你们说吧,做什么好。”
阿三有了个点子,“中午炒菜吃,青椒炒藕。爹能下酒。”
毛毛爹颔首道:“这个不错。”
二毛不甘落后,“做成藕饼。”
阿三比赛似的接下去,“做成藕粥。”
毛毛娘笑着说:“好好,你们爱吃什么,我就做什么。”
阿三点子多,又有了一个,“还有藕粉。”毛毛娘做藕粉是将鲜藕刨成丝,用葛布沥汁,然后和点糖霜,沸水一冲就成了。
毛毛爹点评:“说到吃的,就阿三会说。做活么,你看,洗藕没有你二姐洗得干净,更比不上你大姐了。”
阿三娇俏地朝爹笑着,顺水推舟:“那我就不洗了,我先去玩了。”说着用双手凫水,那木盆便像一只小船,晃晃荡荡地漂开了。
荡边有菱。菱叶浮在水面上,点点的绿。阿三牵着菱藤,一找,喏,一个菱角稳稳妥妥地长着呢。阿三摘下菱角,剥开一尝,一股清淡甘美的滋味就在嘴巴里荡漾开了。
《萧萧杨柳》以忧伤而感人的笔调,讲述了少年阿三个体生命挣扎而蓬勃的成长过程,重申了个体生命在孤独、艰辛中所蕴涵的精神力量和坚强意志。在浓郁的苏州风情和社会风物中,在迷惘的时间烟尘和人生百态中,作者通过少年的重重心事,向我们层层展现温厚纯良的感人至深和孩童世界的轻盈纯真,作品语言优美、语调幽静、语境深阔,透露出一种柔和明亮的诗意情怀。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