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德经中的教育智慧
  • 道德经中的教育智慧
  • 道德经中的教育智慧
  • 道德经中的教育智慧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道德经中的教育智慧

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 正版书 !!!

37.68 6.4折 59 全新

库存16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唐曾磊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2529583

出版时间2019-07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9元

货号27897978

上书时间2024-10-20

百叶图书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唐曾磊,国家养成教育总课题组副组长,中国专家学者协会理事,全国养成教育实验基地总负责人,北京平等思维科研院院长,平等思维教育基地总负责人。在家庭沟通和孩子学习能力提高方面有独到的研究,创立“平等思维”理论,中国提倡“培养认真能力”人。
已出版《培养孩子认真学习的能力》《如何把话说到孩子心里》《平等思维——智慧与幸福的奥秘》。"

目录
第一章 / 1

第二章 / 4

第三章 / 8

第四章 / 11

第五章 / 15

第六章 / 18

第七章 / 21

第八章 / 24

第九章 / 27

第十章 / 31

第十一章 / 34

第十二章 / 37

第十三章 / 40

第十四章 / 43

第十五章 / 47

第十六章 / 50

第十七章 / 53

第十八章 / 57

第十九章 / 60

第二十章 / 63

第二十一章 / 67

第二十二章 / 70

第二十三章 / 74

第二十四章 / 77

第二十五章 / 80

第二十六章 / 83

第二十七章 / 87

第二十八章 / 91

第二十九章 / 95

第三十章 / 98

第三十一章 / 101

第三十二章 / 104

第三十三章 / 107

第三十四章 / 110

第三十五章 / 113

第三十六章 / 117

第三十七章 / 120

第三十八章 / 124

第三十九章 / 128

第四十章 / 132

第四十一章 / 135

第四十二章 / 139

第四十三章 / 142

第四十四章 / 145

第四十五章 / 149

第四十六章 / 152

第四十七章 / 155

第四十八章 / 158

第四十九章 / 161

第五十章 / 164

第五十一章 / 167

第五十二章 / 171

第五十三章 / 175

第五十四章 / 178

第五十五章 / 181

第五十六章 / 185

第五十七章 / 188

第五十八章 / 191

第五十九章 / 194

第六十章 / 197

第六十一章 / 200

第六十二章 / 203

第六十三章 / 206

第六十四章 / 209

第六十五章 / 212

第六十六章 / 215

第六十七章 / 218

第六十八章 / 221

第六十九章 / 224

第七十章 / 227

第七十一章 / 231

第七十二章 / 235

第七十三章 / 239

第七十四章 / 243

第七十五章 / 246

第七十六章 / 249

第七十七章 / 252

第七十八章 / 255

第七十九章 / 258

第八十章 / 261

第八十一章 / 264

内容摘要
本书把深奥难懂的经典理论,以极其简洁的方式给出解释,并从教育的角度给出恰当的案例,读者可以通过理论讲解和案例分析,学习到智慧在教育中的正确反应和操作模式,本书讲解经典的同时不断地给予读者智慧的熏洗和破除执着的训练。

主编推荐
"作者讲《道德经》是讲《道德经》中的教育智慧。基于对《道德经》的
本质理解,然后将对这些思想的理解应用于教育的方方面面,这就是他讲解《道
德经》的意义所在。我们实际上是学习《道德经》当中的智慧,以解决教育问题。

经典之所以称为经典,它必有超出一般图书的意义所在。往往经典给你的
知识是极少的,它会直接进入人的心智,提升你的智慧。

作者带领读者不断地讲经典,跟大家一块去体悟经典当中的智慧,点亮自己的智
慧之光,以此来做好教育事业,帮助孩子,帮助身边的人。也就是让经典中的
智慧成为自己的光,点亮别人。这就是作者讲解《道德经》和其他经典的意义所在。"

精彩内容
第一章经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讲解“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还可以这么断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第一个“道”是真常之道,就是道理,就是我们说悟道、了道的那个道,它是非常高妙的一种境界,或者是一种悟到真理的状态,或者就是真理。我们按这个意思理解道,从道理上讲是差不多的,但它绝非真
正的道的含义。
为什么这么说?
“道可道,非常道”,“常道”这个“常”字,在帛书甲本中是“恒”,恒常、永恒的“恒”。汉朝有一个恒帝,为了避讳他,将这个“恒”字改成了“常”字。“恒”和“常”是一个意思。也就是说,用语言表达出来的那个道,并非真正的真常之道。
道,是道理、真理,是一个我们要悟到的东西。当用语言来表达它的时候,语言本身其实是有障碍的,这个障碍会障住我们悟到这个道。那为什么又写出2道德经中的教育智慧来呢?就是勉强为之道,勉强为大家说。
《道德经》并非老子主动写出来的,是他要隐居的时候,被关主尹喜抓住关了三天,说你必须写出来,不写我就不放你。尹喜说要为世间的人留下关于道的一本书。
你非让我写,我也告诉你:“道可道,非常道。”我说出来时,就已经不是那个道了。你要明白,不要以为我说出来的真是那个道。你逼着我写我就写一点,我是写关于道的事情,并非是道。
这两个道的区别在哪里?关于道是与道相关,非道本身。而真正的道是道这个主体,它的本体的含义。本体的含义用语言表达的时候,就已经不是原来那个了。语言跟我们的头脑相关,也就是跟我们分别的意识相关,而我们的意识是在执着和妄想当中的。用这个执着和妄想的思想(意识)来表达道,一表达就错。
禅宗有一句话叫“言语道断”,道是不可说的。禅宗的语言中有很多我们根本无法理解的句子,它是非逻辑的,非头脑所能理解。比如:“剑刃上行,冰棱上走。不涉阶梯,悬崖撒手。”还有一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这句话好像是鼓励大家进步的,但你真的想明白,爬到百尺竿的竿头了再进一步会怎么样?你会吓出一身汗来。那么,这句话的意义在哪里?你会发现,你的脑子到了这儿就动不了了,想不明白。
佛在《金刚经》中说:“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说法是无法可说的,这叫说法。他心里没有那个法,语言在表达一个与法相关的东西,而不是真正的法本身。所以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它就是一个筏,或者是标月之指,它无法直接去讲月亮。说道的本身,这是不可能的。佛在《金刚经》中特别强调大家要注意这一点,他说了句狠话:“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道本身是通过体悟,用俗话说就是通过体验来得知的,而并非是可以用语言描绘清楚的。这就像我们喝茶,你喝过哪种茶你就知道哪种茶的味道,如果没有喝过,别人说是无法给你说明白的。再比如一个从未见过光的盲人,你给他描述光是什么模样,怎么讲?无论你怎么讲,他只能知道关于光的事情,但他永远无法知道光是什么。你可以把光的一些规律,如光会走直线、有一些性质,讲给他听。听完以后,这个盲人可能会成为一个关于光的研究专家,他可以知道非常非常多的有关光的知识,但是他永远不知道光是什么。
很多人在学道或者学禅的时候都是这样,背了无数的东西,但是他永远不知道道和禅本身。这被称为“口头禅”,就是嘴说得很好,实际上他不知道禅是什么。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